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问题行为是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极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在中小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表现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教师在采取既定策略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之前,首要任务是必须充分了解课堂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因为就同一种课堂问题行为而言,完全适用于某个学生的管理策略用于另一个学生身上也许根本无效,甚至会激化问题,使之更为严重。成功的教师和成功的教育研究人员一样,应当根据具体情境深入探究与各类课堂问题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研究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原因对问题行为的反向影响,然后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问题行为管理策略,达到有效管理课堂的最终目的。笔者对于中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去诠释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个体性因素,并对这些因素与课堂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剖析。
学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差异
有英国学者在他们的课堂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小学教师都指出课堂之中的调皮鬼有75%是男孩子,国内也不乏有研究者认为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问题行为。产生上述结论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部分教师以及部分研究人员在根据性别因素对男女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作比较时只涉及到了对显性问题行为的统计,而忽视了对隐性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在我国,男女学生因为性别上的差异,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无论在生活、交际、思维还是学习方式方面,他们的行为举止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这类行为差异我们无法给出绝对性的评价标准,也难以去划分优劣对错,因为这一切都符合我国传统社会观念对不同性别学生的行为期望,这是传统教育方式下出现的男女“不平等”的当然产物。例如女生比男生更乐于配合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男生对室外活动的兴趣比女生更大;男生大多热衷于数理化科目的学习,而女生往往在阅读、写作和语言学习方面有技巧且颇具优势。实际上,不同性别学生除了存在部分性质相同的课堂问题行为之外,更大程度上各自拥有一些具有性别特征的问题行为。男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多为显性的,如吵闹打架,明显违反课堂纪律,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而在课堂上过于拘谨、胆怯、情绪化表现或是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等隐性问题行为在女生中的发生频率则可能较高。可是教师极有可能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却常常忽视女生多发的这类课堂问题行为。从课堂问题行为的反复性和偶发性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显性课堂问题行为对于男生而言是反复性的,对女生而言是偶发性的;而隐性课堂问题行为在女生中是反复性的行为,却是男生中的偶发性问题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性别差异并非造成了课堂问题行为频率的差异,而是说明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会因学生性别的差异表现各不相同。
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导致课堂问题行为性质的转化
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个体性因素分析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学生的年龄视为又一个重要的变量。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在这漫长的基础教育历程中,年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性形成、加剧以及转化的客观因素。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身心日趋发育成熟,知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健全,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处于激荡时期的同时,对于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自身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生理、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中包括一种试图将自己逐渐统一到成人世界,迫切希望获得社会认可的独立个体地位的心理趋同。这种心理趋同倾向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强烈,必然出现有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地位,导致向权威提出质疑、发出挑战的行为产生。而在课堂中,教师和课堂行为规范通常被视为是权威的象征,是受挑战的对象。所以年龄较小的学生表现出违反课堂行为规范的课堂问题行为一般都比较单纯,大多属于不能自控的表现。而年龄较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扰乱课堂秩序,往往还具有了挑衅的意味,从而增大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性和教师的管理难度。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他们喜欢结伴嬉戏,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然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头脑中的群体归属感是比较淡薄的,即使结成了所谓的“帮派团体”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凝聚力。因此,此时的课堂上绝大多数由多人实施的课堂问题行为都不构成群体性行为,最多可以看做是多个个体性问题行为的同时发生。从小学高段开始,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群体组织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日常交往、学习生活中愈发得到凸现,课堂中必然会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为了赢得群体组织成员的赞同和认可,学生会强制自己遵守本群体的行为模式,这种效忠心理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旦群体的统一性行为对教师的课堂管理造成了威胁,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性问题行为也就产生了。所以,教师能否从这一视角识别自己班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的种类和危害性大小,对于后继的行为归因工作以及所选择实施的管理策略是否有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生性格类型与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课堂问题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之分。大多数人的性格既不是极端外向也不是极端内向,他们往往处于这两种极端之间。然而终究有一种在他们的性格中占据主导地位。性格外向的人倾向于与人开放式交往,乐于自我表现,喜欢尝试全新的生活经验,追求刺激和能够令人兴奋的事物,在充满各种活动、富于外界刺激的环境里,表现最为突出。内向性格的人倾向于自我的内在心态,总是依恋宁静详和的环境,因为在这种环境里活动项目相对较为集中,数量也是相对有限的。
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往往喜欢人际交往活动繁多的环境,能够忍受强烈的噪音和捣乱行为,而且绝对不会因为这些干扰而影响学习。如果身在一堂秩序井然、结构清晰的课上,教师坚持要求教学时保持绝对安静,他们在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必然会感到厌倦无聊。而内向型的学生则与之截然相反,干扰不断,充满全新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虽然显得十分有生气,但性格内向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环境会扰乱思维,损害学习效果。他们往往倾心于能够保证个人学习,以及能够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思考自己事情的课堂。
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乃至每一个学生个体偏爱的课堂学习环境都可能各不相同,中小学的传统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需要,教师只能提供一种符合部分学生要求的课堂环境。因此,在某些课堂中,外向学生势必觉得不够刺激,感到厌倦,而有的学生可能感到课堂中干扰因素过多,令自己心烦意乱。外向型的学生会因课堂学习环境宁静安详而感到苦闷,原因可能是没有适应现有的课堂学习环境导致情绪失落及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有多样的变化却未得到教师重视,一旦超越了他们的忍耐限度,就会突然爆发,直至做出些捣乱或挑衅的举动。而极端内向型学生显然会因活跃异常、交际频繁的课堂对他造成过分的刺激,使他应对乏力,因此也可能突然间大发脾气或是趋于自闭。对于这种情形,教师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地穿插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学习活动,当不同性格学生各自喜爱和厌恶的状况交替出现时,一般都能够忍受并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要实现有效的课堂行为管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必须对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个体性因素深入了解。只能根据实际状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冷静科学的辨别及归因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做到既有效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使课堂秩序有条不紊,又能让问题行为学生心悦诚服,课堂教学效果方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标签: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