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提出了改“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涵义,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角色、选准“探究”阵地和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争取主管领导的支持等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05-01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学探究式学习,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在教师精心启发和诱导下,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潜心研究,最终达到学生自由质疑、合力释疑、充分表达的一种尝试活动。教育本身是一个探究过程。通过教育的过程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探究教学与结论式教学比较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呢?
一、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而创新离不开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现在中考模式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根本。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探究氛围。
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能使语文学习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观察、理解、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前面说过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情绪有密切关系。语文能给人一种情绪的知觉,对于语文的理解是从语文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开始的,有感人作用的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情绪吸引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不注重对教师某种示范的观察以及对语文内涵的理解是不会引起共鸣的,更谈不上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达到教和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目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生在寓理论于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所体验的美的感受,去尽最大努力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利用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能力,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自己的作品,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不同情况下掌握学生的心理,去启迪、诱导和发展这种心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提问,多向交流,巩固探究式学习成果。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单纯由教师提问,学生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被掩盖,容易导致教与学的脱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鼓励学生提问,让所有学生都有问和答的机会。允许学生在不打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随时提问,或与教师适度辩论,甚至可围绕某一疑难问题进行短暂有序的课堂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作结论,这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的发问,有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往往是思维的火花。是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结果,应以诚恳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师生一道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暂且存疑。所以,课堂上一般可留五至十几分钟让学生提问,自读课学习时,更可让学生有秩序地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我通常在教学中,留几分钟让同学们自由提问,这些问题宛如一簇簇智慧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探究式学习效果。
五、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辅助探究式教学的进行。
道德教育与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上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是学生必备的全面素质之一,语文修养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把素质教育很好地贯穿于语文课教学中就愈发显得重要。辩论会、课外活动、创新的课堂形式都是很好的尝试。语文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树立高尚情操的重要渠道。在讲课时,不可避免地要介绍这些课程的相关背景,介绍相关的历史,使同学们在悲壮雄伟的语文学习中接受爱国、爱家的教育,从而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爱国观、道德观。语文教材中有的篇章着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和国情教育,我们就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一般过程,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在语文学科上的探究式学习能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反过来,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能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要学习的语文课内容,完成探究式学习的任务。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推广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的水平,还能使学生真正把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因为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推广,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推广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对待探究式学习这种语文学习方法。
论文作者:吴忠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过程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