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再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胡卫荣

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 湖南益阳 413522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再手术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62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例依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行分组研究,研究组以经鼻内镜修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则分别为80.65%和22.58%,数据相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修正术较之常规手术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安全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之价值。

关键词:鼻内镜;再手术;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

鼻窦炎鼻息肉系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以日趋成熟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为主,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效果十分理想[1]。但是因鼻腔鼻窦结构较为复杂致使鼻窦炎于术后极易复发,而鼻息肉其本身即具有高复发性,因此部分患者需再次经手术治疗,可是因既往手术的影响,患者鼻腔解剖结构有所缺失、手术标志辨识度降低,而且出现瘢痕纤维、骨质增生等现象,使得手术定位较为困难,加大了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进一步探讨鼻内镜再手术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本文选取我院部分此类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所用资料与方法

1.1 所用资料 本次研究所用样本均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62例,所有资料上均显示患者有脓涕、鼻塞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伴有嗅觉减退、鼻痒、头部闷痛等症状,综合鼻窦CT、内镜以及既往病史明确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符合手术指征,手术同意书及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俱已签署。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共有31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6~69岁,平均(42.3±6.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4±0.8)年;上次手术距今(14.3±4.3)个月;既往手术经历1次者21例,2次者6例,3次及以上者4例。对照组亦有31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7~68岁,平均(41.9±5.8)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3.6±0.5)年;上次手术距今(13.9±4.8)个月;既往手术经历1次者22例,2次者6例,3次及以上者3例。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并无统计学意义,可施行对比性研究。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借以明确病变的程度、涉及范围以及解剖结构变异等情况,据此决定解剖位置、麻醉方法,术前合理应用血管收缩剂、类固醇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4d左右。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中将额窦、上颌窦、筛窦以及蝶窦全部或部分开放,摘除钩突及鼻腔鼻窦息肉。研究组则借助德国stoze鼻内镜系统实施鼻内镜修正手术,患者取平卧位,行常规消毒铺巾,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既往手术史实施鼻腔局部及表面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将鼻内镜置入鼻腔作为辅助,分离中鼻道与鼻腔间的黏连病变,常规进行息肉及息肉样增生组织的切除,后将息肉样变中鼻甲进行修剪,切除残留钩突,开放窦腔,将腔内黏稠分泌物吸净,彻底清理腔内病变软组织,并将增生骨质予以磨除,恢复腔窦引流。除此之外,对于鼻腔内解剖结构变异、鼻中隔偏曲者施以鼻中隔矫正术;泡性中鼻甲或中鼻甲肥厚者补行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或者中鼻甲成形术;若为下鼻甲肥厚则以频射消融法实施治疗。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操作应精准有效,手法轻柔,要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结构及组织,使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术后,以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患者鼻腔1~2d,常规应用止血及抗菌药物,7d之后于内镜下清理鼻腔内血痂、纤维粘连及分泌物等,充分冲洗鼻腔、鼻窦,以布地奈德喷雾剂喷鼻。15d后再次复查内镜,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据此决定复查时间与次数。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为[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不见,行内镜检查显示其窦口开放情况甚好,窦腔黏膜呈上皮化,腔内无脓性分泌物,此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颇为显著的改善,行内镜检查显示窦腔黏膜局部出现水肿肥厚的现象,存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较之术前明显减轻,此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曾改善,内镜检查可见术腔广泛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伴脓性分泌物、黏膜出血及结缔组织增生等,此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录入SPSS17.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描述,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描述,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如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80.65%,两组数据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 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的复发与诸多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如手术操作者在解剖知识、手术技术、临床经验及围术期处理等方面的不够妥帖和完善,患者自身因素如鼻腔中鼻甲病变或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全身因素[3]。对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而言,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是为可取之策,因其仅需在鼻腔内操作,不用于鼻面部开刀,无损患者的容颜,而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以成为大多数患者的不二选择。但是再次行鼻内镜手术较之首次手术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主要是解剖结构的变异以及重要手术标志的丧失。故而,再手术应以较为恒定且容易辨识的标志作为辨认参考:如上颌骨窦口骨嵴、上颌骨额突鼻部后缘、中鼻甲基板、眶纸板以及后鼻孔弓。通常情况下,以上解剖结构并不会被前次手术破坏。此外,为预防经内镜修正术后再次复发,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进行充分检查,可使医生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有一个全面且准确的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同时对过敏因素进行过敏源的检测,并进行严格控制,积极配合手术准备。②术中应注意谨慎操作,避免损伤病变组织周边的正常生理结构及组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量维护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③术后定期随访,仔细清洗鼻腔内血痂、分泌物等,并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以控制水肿、粘连及肉芽的形成,促使黏膜纤毛功能尽快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以鼻内镜修正手术进行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数据相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内镜修正术较之常规手术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安全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之价值。但是,此手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故要求医生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医护人员需默契配合,有效保护黏膜组织的完整性。若解剖标志尚未完全清楚,不宜盲目开放鼻窦,尽量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优化患者的手术体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志红. 慢性复发性鼻窦炎再次在鼻内镜下修正手术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76 - 76,78.

[2]冯坤. 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9(15):23 - 24.

[3]余英航. 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5):1150 -1151.

论文作者:胡卫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经鼻内镜再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胡卫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