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李英夫 宣兆博 张光玉 高丽娜 廉晓宇通讯作者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
[摘要]目的 探究脑胶质瘤手术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分型及术后放化疗对患者1年、3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1.11%、27.78%;高级别胶质瘤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4.28%、7.14%。全切和次切除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9.09%、27.27%;部分切除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术后放疗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4.29%、35.71%;单纯手术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27.78%、20.0%。40岁以下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35.29%;40岁以上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26.27%、6.67%。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因素包括组织分型、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放疗及年龄等,手术全切及术后放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脑胶质瘤;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1]。根据CBTRUS统计,恶性胶质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70%[2]。胶质瘤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致死率较高,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患者生存期在8-10年间;间变胶质瘤(WHO Ⅲ级)患者生存期在3-4年间;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患者生存期在14.6-17个月间[3]。临床在治疗脑胶质瘤上以手术及放疗结合为主,预后影响因素是提高脑胶质瘤的主要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脑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首次确诊为脑胶质瘤。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5至75岁,平均年龄(40.8±6.2)岁,40岁以下患者17例,四十岁以上患者15例;病程4至12个月,平均病程(8.1±2.4)个月;肿瘤直径小于5cm者20例,大于5cm者12例;KPS评分小于80分者10例,大于80分者22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胶质瘤分级[4]: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8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4例,高级别胶质瘤中11例胶质母细胞瘤、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病变位置:16例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3例枕叶,1例小脑半球;首发症状:16例头疼、恶性等颅内压升高,11例肢体麻木无力,2例视力、语言有障碍,3例呈癫痫症状。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有22例全切及次全切患者,10例部分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内进行直线加速器放疗者14例,剂量为45-60Gy,28-32次,4-6周,剩余患者未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分型及术后放化疗对患者1年、3年生存率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组织分型与患者预后对比
18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6例,生存大于3年者5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1.11%、27.78%;14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12例,生存大于3年者1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4.28%、7.14%。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胶质瘤级别与生存率呈负相关。
2.2 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对比
22例全切和次切除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9例,生存大于3年者6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9.09%、27.27%;10例部分切除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9例,生存大于3年者0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两组对比,全切和次切除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部分切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术后治疗与患者预后对比
14例术后放疗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5例,生存大于3年者5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4.29%、35.71%;18例单纯手术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13例,生存大于3年者2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27.78%、20.0%。两组对比,放疗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年龄与患者预后对比
17例40岁以下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7例,生存大于3年者6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35.29%;15例40岁以上患者中,生存小于1年者11例,生存大于3年者1例,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26.27%、6.67%。两组对比,40岁以下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上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是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手段。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或复发后再手术生存期最重要的因素,全切除较次全切除生存时间更长,对于不能全切的患者,次全切除或肿瘤部分切除可以起到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症状的效果[5]。放疗是脑胶质瘤的主要辅助治疗,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肿瘤,放疗可以起到进一步杀死残留肿瘤的作用,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因素包括组织分型、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放疗及年龄等,手术全切及术后放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房莉;章诗伟;李晶;徐国政.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14,23(12):1019-1023.
[2]张维斌;廖维靖.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6):794-796.
[3]乔冠群;李英斌;马俊.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8):1007-1009.
[4]曾剑平;刘青;林志雄;贺军华;张新文;金心.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6):410-414.
[5]吕凤琼;黄伟;林爱国;周忠惠;梅丽华;魏厚禄.10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5):359-363.
论文作者:丁亮,李英夫,宣兆博,张光玉,高丽娜,廉晓宇通讯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患者论文; 生存率论文; 胶质瘤论文; 分别为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