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论文_梅永恒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论文_梅永恒

(玉林供电局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当中,需要结合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等应用原则,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自动化调节技术、自动化馈线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管理效率,减少了配电网系统中故障的发生概率,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来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简介

1.1、在线监测及数据搜集功能

即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不仅能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监控、全过程连续性远程监控,实现对配电网供配电过程中各项电流电压数据信息的搜集,同时还可集成先进的信息交流及反馈控制系统,实现配网中电压电流数据的双向交流,进一步完善配电网的在线监测及数据搜集体系,方便相关工作人员随时查看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1.2、馈线自动化功能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该功能的实现使得配电网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对于进一步保障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功能具体是指,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可将自动化技术中的广域测控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中,这样以来,自动化监测系统一旦发现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就可及时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故障的自动诊断和自动修复或者是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起到降低配电网运行故障负面效果的作用。

1.3、停电管理的自动化功能

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则可实现对电网运行数据等方面信息的搜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配电网停电的自动化管理,即依托自动化技术而成的停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其所搜集的相关数据,对停电故障的原因、位置等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并及时判断出停电范围,提供相应的供电恢复信息等,为故障维修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便利性。

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

(1)自动重合器方案,通过将两个电源连接的环网进行划分,使其形成的每一部分均由彼此相邻的重合器予以保护,在此种设置下,无论那一部分发生故障,其故障处两侧的重合器均会发生分断,即将相关故障予以隔离,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2)自动重合分段器方案,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变电站断路器率先发生动作,而后,线路断路器延时断开,此时,站内断路器则发生重合,进而保证系统电源测能够顺利将电力输送至负荷测,确保系统供电的持续性;(3)馈线自动化模式,该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就地控制模式,即重合器和分段器结合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配电网系统馈线自动终端所采集的电力信息经由通信通道传至上位机处,即电力系统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一旦当前系统发生故障,计算机控制中心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相关故障展开分析和判断,并下发相关命令对故障予以切除,确保系统迅速恢复供电;(4)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的结合方案,即通过将配电网进行优化,以“手牵手”的模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方案,对变电站出线开关进行分析可知,其具有自动操作与遥控操作的功能,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变电站主断路器则会对故障进行判断,在确定故障范围后,对相应故障范围内的开关发出断开命令,使其自动断开,确保电力系统得以持续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方式

(1)基于10kV树状线路的重合器与分段器的应用。对于10kV树状线路而言,无需对其设置配套的主站系统和信息传输通道,而只需借助重合器和分段器功能,即可实现对线路故障的隔离和对非故障区域的持续供电,在确保电力系统供电持续性的同时,有效节约了电力故障维修成本;(2)对于10kV环形电缆配电网而言,一方面,可将重合器与环网柜相连,实现系统的自动化配电;另一方面,可在环网柜中安置相应的馈线终端装置,即FTU,来达到过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而对于环网柜而言,其既可以是户内式环网柜,也可是户外式环网柜;(3)在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配电网络方面,优化网络结构,并采用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的结合方案,使用户同时具备多个供电源(通常为2-3个),进而确保在某一供电源发生故障时,系统仍然能够持续供电,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应用前景

3.1、配电网系统保护

配电网系统保护工作是配电网自动化得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现阶段,配电网主要是将地理信息系统看作是工作平台,而将通信看作是自动化的前提,以此实现配电网的有效控制以及相应的采集。现如今,我国的配电网中的多个设备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一体化,一体化技术的融入,对配电网系统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提高电能质量

现阶段,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应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来提高电能质量。虽然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该此种方法不仅具有灵活性,还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可以保证电能安全可靠的进行运输。

3.3、分布式电流接地保护

现阶段,此种保护方式已经得到了大规范应用,而且应用效果非常好,业界人士非常看好此种保护方式。小电流接地保护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工作人员,但是利用分布式电流接地保护方式,借助馈线远方终端就能够解决问题。另外,馈线远方终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解决电流分布的问题,以此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如果应用的是小波分析技术或者是应用负序电流突变量,则分布式电流接地保护方式还能够提高对突变量的灵敏性。

总之,当前,电力企业配电网建设较为落后,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领域较少,难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供电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缩短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时间。因此,本文着重对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予以全面探究,旨在为促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娴熟应用和电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马峻峰,代冲.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165.

[2]张航.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166.

[3]冯志昕.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2):107-108.

[4]李振泽.浅述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12):83.

[5]黄秋瑜.浅谈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09,(36):15-16.

[6]陈永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22):146-147.

论文作者:梅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论文_梅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