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政领导干部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履行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定职责决定审计重点
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预算管理及执行情况。审计应以真实性为基础,以合法性为重点,以预算执行和工作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主线,在揭示典型性、连续性和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证和分析领导者本人所起的作用,确定应负的责任。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有预算资金分配权的,应对其分配情况进行重点审计。二是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包括组织预算外收支情况、往来账款情况、对外担保情况、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等。审计的重点应集中在违规审批环节和借款、担保形成严重损失的问题方面。对资产的审计,应突出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资产、违规处置而造成国有资产和收益的流失等方面。三是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对象时间跨度较长,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果单纯就事论事可能与领导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主要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严格所导致。而制度建设是有效管理的保证,执行制度是关键,健全部门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结合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符合性和功能性进行测试和评价,找出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将单个的、孤立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问题表象揭示问题的实质和管理的动态状况,进而有效确定和客观评价领导的经济责任,实现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升华和人格化。
二、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这是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集中体现,不仅仅涉及资金的运作,更多地是涉及领导及其部门工作任务、目标完成和实现情况,涉及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问题。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运作,往往与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活动联系紧密,尤其一些重大事项需要领导干部做出决策和决定。项目的论证是否充分,投资的决策是否民主和正确,项目的进展是否顺利,建成后的效益、效果如何,对重大经济事项如何处置,更能体现领导干部驾驭经济的能力,也更能落实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以项目为依托,以领导干部决策为重点,以项目执行的最终效果为依据。首先要摸清在领导干部任期内,都有哪些经济决策事项,在摸清投资(决策)项目的种类、总体投入规模及总体效益、效果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与领导决策密切相关、投资大的项目或决策事项,审查其决策的背景、过程、执行和落实及其效果情况,以此来确定和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
三、总量经济指标或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职责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和国有金融机构领导干部的经济职责,党政领导干部在参与经济活动方面往往不及企业领导干部那么直接、具体和深入,但在地区、部门(行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部门系统的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决断力和影响力,因此,对地区、部门系统的经济发展和相关职责同样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为了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需要做出定性分析评价。但没有一定的数量基础和量化指标,就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做出定性评价,因此,需要把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需要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反映领导干部及部门经济成果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做出综合的定性结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及业务指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有层次区别,因而在审计中,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选择能够综合、客观地反映领导干部业绩的指标,如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运作时间较长、政策性较强、体现部门特点和领导干部主要职责的指标,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有重点地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主要业绩和责任。
四、领导干部执行廉政纪律情况。一方面通过对账务的审计,审查违规报销应由其个人负担的各项费用,私设“小金库”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利,长期无偿占用、甚至侵吞公共财产,违规审批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座谈或群众举报,对发现的问题和举报的线索,应在审计的法定手段内,认真开展内查外调工作,一一做出结论或说明,落实和分清领导应承担的责任。
具体实践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一、领导干部的职位职责及级次。党政领导干部的范围较为广泛,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讲,需要区分是政府领导干部(如省长、市长、县长)还是部门领导干部(如部长、厅长、局长)。对于政府和行政级次较高的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其权限大、层次高、经济活动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应侧重于履行宏观经济职责,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决策及执行等方面,所选定的经济指标也应具有宏观性特点,如政府领导干部更多的经济活动是涉及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性决策事项,一般不涉及具体的财务管理及收支活动,因此,在审计内容和重点的确定上,要侧重于上述内容。反之,对于行政级次较低的部门领导干部,其经济权限、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与具体的经济活动联系更为密切,审计中则应侧重于财政财务收支和具体的经济指标。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目标和背景。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由审计机关受干部管理部门,即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而开展的独立监督活动,而干部管理部门委托的审计事项,既有经常性的也有特殊背景和要求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受托关系决定了在具体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中,应针对干部管理部门所关注的问题,诸如重大决策事项、廉政问题、群众举报事项等,重点予以审计和做出明确回答,即要贯彻“审计机关要按照组织部门的需求,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的要求。因超出审计权限和审计手段而无法查证的,应客观反映阶段性结果,做出相关说明。
三、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及审计资源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时间跨度也较长,如果不分轻重大包大揽,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同样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充分考虑包括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财政财务管理特点和审计的人力资源、审计的手段及成本在内的各种因素,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法定审计手段内,抓住能够充分体现并通过审计能够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审计。如有的地区对没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重点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费收支执行情况;对预算外收入多的单位,重点审计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对具有管理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审计经济指标的完成、重大经济决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等,取得了明显效果。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党政领导干部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