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魏 强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魏 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由于软土地基的天然稳定性较为薄弱,在发生地震或者强烈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液化和塌陷。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其荷载能力非常的弱,同时也会出现干裂的现象,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处理好软土基地的稳定性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基道路;处理施工技术

1 导言

软土地基问题在工程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软土强度低,抗压性差,如果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技术不合格,当承受到外界较大的压力时,会发生沉降或者塌陷,而且在发生降雨时,会加剧这些安全隐患地发生。软土地基在我国公路行业规范中是指土质疏松,大多含有很多有机物质且强度较低,在施工中需要大量压缩的软弱土层。软土地基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处理不得当,会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 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地基形式,主要出现在沿海或者湖沼等,主要由黏土或者粉土等颗粒较小的松软土质组成,这种地基具有很多的特点:透水性比较差、含水量比较高、抗剪能力很差、压缩性很高等。

3 市政道路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因素

3.1 地基状况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都是建设在城市之中,绝大多数面临的地基情况就是土质疏松、土层稀薄,当这样的软土地基在受到外界压力冲击的时候,土质问题会变得难以把控,由此影响到软土层的强度,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地发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减少甚至是避免对于疏松软土层的冲击与干扰,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在很多时候,还会遇到软土层低浅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进行浅土层软地基的表面加固处理。

3.2 道路等级

道路等级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道路等级越高,成本投入越高,对于地基的要求也就越高,而且对道路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也就越高。在等级较高的市政道路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软土地基对于道路质量的影响,而在一般市政道路的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应当在其上敷设一层相对质量较高的基础路面,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小软土层对于地面平整度的影响。

3.3 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包括市政道路工程周围的原生环境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也包括施工现场对原生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果市政道路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降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那么在实际施工中,要避免由降水造成的软土地基垮塌与沉降问题;另外,在施工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对于环境的污染,噪音或者震动对于周围原有建筑可能造成的沉降或者剪切变形等问题。只有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避免各种损失的发生。

4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4.1 强夯法

在软土地基道路的处理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强夯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用高强度的机械设备进行加固。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加强外界的冲击力,使软土地基的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利用挤压力不断夯实软土地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性很强,成本较低和施工的工期比较短。夯实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颗粒空隙被挤压,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作用以后会发生裂缝,使水分排出,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能力;软土地基在外力作用下,会将内部的碎石压入软土的深处,从而形成垫层。

4.2 水泥搅拌桩

在软土地基中,加固地基的主要方法是水泥搅拌桩,这个技术主要是使用水泥混凝土板来做固化处理,通过使用机械将软土中的水泥进行搅拌,这样就会使软土和水泥之间发生反应,从而使软土地基固化硬结,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其中的操作步骤是:首先需要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确定需要搅拌的位置,然后就是使用机械进行搅拌,使水泥和软土能够很快地产生反应。在实际的加固施工过程中,这种技术主要是进行搅拌的过程,能够使软土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发生凝结作用。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很常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使用比较成熟的加固技术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它的主要原理是将碎石和水泥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以后进行搅拌,形成特制的石桩体,然后将其与软土地基混合,这就形成了复合地基,进一步提升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了道路的稳定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施工后的强度很大和获得经济效益很高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时时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泵管堵塞的现象,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

4.4 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管桩的技术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主要是把做好的预应力管桩放入软土地基内进行加固。在操作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的有:在确定软土地基以后进行组织施工工作;一定要重视数据的测量,尤其是对于预应力管桩的放置位置的确定;在打桩的过程当中,需要时时的监测地基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在打桩完成后一定要放置标志牌来说明软土地基的加固完成。

4.5 现浇混凝土管桩

现浇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新的施工技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能够体现出它的技术特性,可以与振动管桩进行融合,所以这种施工技术方法是很方便的,便于操作,可以加快工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流程,这样就提高了软土地基的质量。

4.6 预压法

预压法主要是用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当中,而且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比如:成本较低,获得的经济效益很高,具有很强的加固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软土所具有的透水性能,利用工程中的排水设施进行排水,与此同时还需要预压一定的荷载来加速排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程度。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足,常常会延长工期,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材料的使用量,这样就会增加成本。如果在施工中操作不得当的话,还会影响施工后续工程的开展。

4.7 排水板加固

排水板加固法主要使用的设备是插板机械,主要的施工步骤是首先需要将排水板放入软土地基中,主要是把土体空隙中的水分排出来,这样就可以控制土体的含水量了,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能力。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施工中所需要的成本较低,操作性比较简单,而且所需要的排水板价格也不高,所以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

4.8 排水固结法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来提高软土的稳定性,这样就降低了地基出现坍塌的现象。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市政的道路来说,需要采用动力固结的方法来改变地基的结构,从而会产生排水缝隙进行排水来控制软土地基的含水量。

4.9 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具备过滤、防渗、隔离、固定、排水以及保护等作用,合成材料是将人工合成的分子聚合物作用在土壤或者是岩石结构中,起到保护性作用。合成材料再放到软土内部与软土结合后形成复合土壤,由于土壤具有一定的抗剪拉的特征,在软土层内部形成抗拉结构与土壤进行摩擦从而产生作用力,抑制上下软土或者是横向软土的变形,从而使得土侧的压力增加保护了土体结构的完整性,最终提供了土壤的抗剪强度。

5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作为民生基础建设,在为市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能够有效美化城市面貌,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软土地基是影响其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效处理软土地基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中,解决好软土地基问题,是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景柱.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7):204-205.

[2]潘治豪.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5):241-241.

[3]刘思琦,于炎芳.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7):84-84.

论文作者:魏 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魏 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