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转型
贾晓茹 刘珊珊
(作者单位:青岛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兴起和普及,这对传统传媒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同时也促使其不断进行实践改革和模式转型。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行业非常关键的人力资源,有必要在现代媒体行业发展新趋势下进行全方位的转型。本文首先从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主要入手点,进而提出促进播音员主持人转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转型
广播传媒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作为党和人民的思想传播和交流工具,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近现代各种高新技术更迭出新,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给传统广播媒体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发展压力,促使其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革新和转型。而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与人们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问题将成为传统媒体行业转型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1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迎来的机遇
1.1 播音主持行业的转型
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信息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借助各种科学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线网、有线网等网络传播渠道,将所要传播的各种信息传送至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客户终端,新媒体便是通过上述传输途径来实现各种信息的传播和呈现。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所接收的信息渠道并不局限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接收,比如各类新闻网站、小视频软件、微信等,任何一种信息载体,都可以为传统媒体提供众多的新闻素材。在新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位定义和职责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基于此,广播主持人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1]。
1.2 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受众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广播电视节目的观看过程中获取自身想要的信息,而是可以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观看节目的热情大大提升,同时节目的曝光度和受关注度也大大上升。为了更好地应对现阶段我国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新挑战,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认真学习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积极通过可以实时传播信息的交流软件如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直播平台等,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可以提升自身主持功力,推动传媒行业进一步发展。
1.3 增强主持人的亲和力
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和普及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此时其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递效果和播放质量。基于此,播音员主持人在具体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语言亲和力,在实践锻炼中增强自身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播报相关时事新闻以及娱乐节目的过程中,使受众真正了解和掌握相关真实信息,同时在与受众交流的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主持特色,进而提升自身主持活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长远发展。
刘丽芳很不情愿地从包里拿出钥匙,交给吕凌子。吕凌子重新来到防盗门边,将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旋,门开了。
2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挑战
2.1 语言规范问题
对于电台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扎实的普通话功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电台为了能够传播当地方言文化或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视效果,在节目中全程采用方言进行节目互动,为博得关注、提高收视率,一些主持人甚至在节目中采用不符合播出标准的言辞内容,节目中播音主持用语不规范,使得观看节目的观众受到不良影响,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2.2 发展专业化问题
播音员主持人应具有非常高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除了需要具有过硬的主持基本功底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能力、拉近受众距离的亲和力、恰到好处的娱乐表现力、沉着冷静的现场应变能力、直奔主题的明晰思路等。这都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在日常的主持过程中学会总结和改进自身的不足,同时积极与主持前辈交流主持经验,学习更多的能力。此外,还要在业余时间加强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升,以便能够在日后的主持工作中拥有充沛活力,且足以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现实普通群众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的了解和掌握等,并积极在新媒体技术软件上进行实时有效且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收集,了解现代观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等。如此,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进而促进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收视效果的提升,同时也为节目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3]。
2.3 综合素质问题
决定广播电视传媒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这要求播音主持人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也要求其具备较高的道德责任意识、良好的形象及心理素质等。但是,新媒体时代到来,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被迫向多样化、泛娱乐化方向转变,尤其是当前较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过于看重播音主持人的主持娱乐风格和外在形象,以致在实际主持工作中,一些播音主持人表现出文化功底薄弱、综合素质较低、语言表达内容严重偏离现实等问题,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教育导向初衷,如果不做出有效改变,将极大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及健康发展。
3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转型方向
3.1 自身素养方面
要知道,每种节目类型都有专属于其本身个性化的内容特色和受众范围,不同的节目类型对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实时新闻类节目,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有扎实的主持功底和语言能力,不能采用夸张的语言进行表达,更注重严肃规范的主持风格;而娱乐节目,则要求主持人以娱乐观众为主,强调语言表达的多样化、娱乐化,可以适当采用个性化或具备地方特色的语言进行播音主持。但是,一些播音主持人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博取观众的眼球,往往会借助一些浮夸、低俗的动作或语言渲染节目效果,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但是却忽视了电视节目开创的初衷,即教育导向[2]。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除了需要有优良的综合素养之外,还需要具备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以应对节目采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与现实的连接增强,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交流,旨在进一步提升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往往在与观众进行采访交流时,由于观众问题的突变性以及不可控性,此时便需要主持人灵活应用自身应变能力,化险为夷,即使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也都能够沉着应对且不失节目教育宗旨,保障节目正常顺利进行。但是,对于一名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突发状况能够沉着冷静,顺利完成节目的主持和录制,无疑难度巨大。而要想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在日益激烈的传媒行业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则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增强自身主持能力,将这项工作做到极致。
3.2 应变能力方面
③专用振动器振动不应在同一位置持续振动,振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过于密实,出现离析现象。因透水混凝土其孔隙率大,水份散失快,当天气温高于35℃时,施工时间应宜避开中午,适合在早晚进行施工。
CNKI中近10年来的白花前胡研究文献分载于74种期刊中,文献量≧2篇的期刊有21种(表3),累计文献量为57篇,为期刊总文献量的50.89%。其中核心期刊有27种(表4),涉及医药类期刊18种,如《时珍国医国药》《中药材》等,农业类期刊有7种,如《北方园艺》《种子》等,生物类期刊1种为《西北植物学报》,食品类期刊1种为《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3.3 观察能力方面
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各种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并逐渐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找到自身想要了解的大事小情或时事政治,并不局限于广播电视这种单一信息接收途径。在新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作用下,人们可以非常方便且实时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和自身周边生活环境等,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有计划地完成生活目标。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实时新闻层出不穷,播音员主持人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善于观察并发现极具传播影响力且真实有效的新闻。这就要求其必须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经,大范围收集热点信息和时事新闻,在证实其真实可靠的前提下,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头条等传播媒介向受众及时传送新闻信息,在充分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4]。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媒体产业进行革新和转型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媒体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而产业整体转型的最终完成,首要前提是实现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带给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总结出专属于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进而为我国的广播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志清.新媒体时代中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转型[J].传媒论坛,2018(4):122.
[2]王萌.新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14):113.
[3]戴巧玲.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J].西部广播电视,2017(22):129.
[4]李一帆.谈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J].中国传媒科技,2017(11):102-103.
作者简介: 贾晓茹(1985—),女,汉族,安徽阜阳人,本科,二级播音员(初级),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刘珊珊(198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标签:新媒体时代论文; 播音员主持人论文; 转型论文;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