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思维层次观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伟

数学教学中思维层次观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伟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八中学 266414

摘 要:影响思维层次的主要因素有思维的敏捷度、思维的广度、思维层次的浮动性和教师的教学艺术。思维层次就是对学生能达到的思维深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及以上的思维等级,往往高一级思维包含低一级思维,每一级思维都以中间联系事物或事件的次数来确定。思维层次与问题层次不一定相同,同一问题的层次是一个常数,而学生的思维层次是一个变量。思维层次观是进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现人才、命题考试以及教学评价等的理论依据。

一、影响思维层次的主要因素

1.思维的敏捷度。

思维的敏捷度也叫灵敏度,是描述思维反应快慢的因素,可用从问题出发到思考出结果的时间来衡量。若用MD表示思维的敏捷度,Tp表示研究群体共享时间的平均值,Tg表示个人思考问题的时间,则敏捷度可定义如下:MD=Tp+Tg。当MD=1时,表示个体思维敏捷度达到大多数人的水平。影响思维敏捷度的因素有:①遗传因素:反映个体之间的先天差异。②有关信息的积累量,它可以弥补遗传因素的不足。③心理品质:反映出个体的情绪、兴趣、意志等。④身体状况:反映个体大脑皮层受信息作用时的兴奋程度。在研究思维层次时,设定MD=1,即取群体的平均水平。

2.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即思考问题时联系事物或事件多少的程度,它与个体的经历、知识水平的高低有关。普通高中学生基本上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们的数学内容广度的要求,应以《课标》规定的知识点范围为准。若用GD表示思维广度,Ng表示个体掌握相关信息量,Np表示研究群体掌握相关信息的平均量。思维广度定义如下:GD=Ng+Np。在研究思维层次时,设定GD=1,即取群体的平均水平。

3.思维层次的浮动性。

年龄不同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水平作为参照体系,划分出来的思维层次是不同的,可理解为思维层次可以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水平上下浮动。就好比初中二年级与高中二年级,虽都为二年级,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知识和方法水平层次越高,即知识的抽象程度和所用方法的熟悉程度越高,学生思维层次也越高。

二、思维层次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把握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课标》中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规定的学生学习数学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都是不能随意拓宽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对于同一知识目标层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思维层次目标,发展学生的智力。例如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课标》中规定的知识目标为“了解”,但可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思维层次目标。假设定为二级思维层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符号翻译、变化形式、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等进行分析讲解。假设定为三级或四级思维层次,可以研究奇(偶)函数的代数运算,也可以把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的图像、单调性和反函数等联系起来,这样又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性质。

2.在导学达标中突破难点。难点在客观上表现为学生对所学某知识的不理解、不会应用、不会分析等。在理论上表现为思维障碍,缺乏中间事物或事件将起点和结果联系起来。突破难点,就是将每级思维的中间事物或事件转化为前级思维的结果,将高级思维解析为低级思维,达到化难为易,逐步引导学生达标。要遵循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如难点属三级思维,则可化分为几个一级或二级思维来解决。

3.有利于进行层次(思维)教学。思维层次包含知识教学分层次性、例习题教学分层次性、章节教学分层次性、复习教学分层次性等。实际上对每一种教学层次的化分,就是思维层次相应层级的反映。又如根据学生的思维层次,对数学问题进行适当的搭配和组合,可以形成再现性题组、巩固性题组、掌握性题组、创造性题组等,分别对应于一、二、三、四级及以上的思维层次。这样对搞好习题教学和复习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4.能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用思维层次观去分析学生就是说不能只看学生做题的结果(成绩),要分析学生的做题过程、思维方式、思维层次。由此可发现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5.给命题考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我国的中考、高考试题的稳定性、科学性、新颖性都是较好的,但还存在思维能力方面的目标层次不够明确,试题难度、梯度处理得不够好,有些试题的难度标准掌握得不好,甚至有超纲现象。我们认为,命题应当将思维层次目标纳入双向细目表,会增强下面的有利因素:(1)增强水平测试、选拔测试、数学竞赛试题的功能。(2)有利于从理论上预测试题的难度值、区分度等。(3)有利于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命题工作发挥出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更生 层次(思维)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通报,2001,(12),7—9。

[2]冯跃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1997,(2),1—3。

[3]纪耀明 董林伟 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层次性[J].数学通报,1997,(9),4—6。

[4]耿玉明 思维程序教学法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学数学,2000,(7),9—11。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思维层次观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