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何以终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 年《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位高级撰稿人约翰·霍根(JohnHorgan)出版了一部著作,书名为《科学的终结——科学没落时代面临的知识极限》。全书以各门学科的“终结”为基础,描绘出一幅“科学终结论”的图景。由于他的记者身份以及他遍访当今世界级科学名家的影响,使得他的这一著作和思想流传很广。然而,“科学终结论”并不是霍根的创造发明,而只是西方种种终结论思潮中的一种。
1989年10月在第25届诺贝尔会议上曾专门讨论了科学终结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4000多人,其中许多是国际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哲学家。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格拉肖教授、哈佛大学物理学及科学史家霍尔顿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斯滕教授、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哈丁教授、多伦多大学科学哲学家哈京教授和剑桥大学科学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海斯教授等也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会上就科学终结问题作了发言。会议还把大会上的发言集结成册,于1992年出版,书名为《科学终结吗?》,可见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关于“科学终结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传统科学终结论 认为科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科学已发展到尽头,而是意味着传统科学中原有的统一模式的结束,经典科学思想的终结。当代科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已经分崩离析、五花八门、成为多元的和可变的系统,并且已发展到不得不把它们区分为两类科学的程度。
认识极限终结论 认为科学的终结是由于科学的认识极限造成的,而科学的认识极限又是本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至现代阶段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终结论从科学和真理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指出科学的三个认识极限:语义极限、结构极限和主观极限。
科学无匹敌终结论 认为科学既具有无匹敌的长处,又具有局限性的短处。科学发展至今日,无匹敌的长处已经走到了终点,而科学的局限性无法克服,科学发现的自然规则性是局部的,并且由于人主观的参与,科学理论是不能够对事件的真实状态进行完全的描述的,科学知识也是不完全的。
科学事业终结论 认为科学是有害的,是世界上一切问题、危机、罪恶的总根源。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世界性的粮食与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恶化、人口爆炸,核武器的威胁等社会后果,并认为,为了人类的未来,科学事业应当终结。
我们看到上述几种终结论关注的并不是科学自身是否终结、是否走到了尽头,是否处于黄昏、走向没落时代,而是关注人们究竟如何认识科学的本质,如何评价科学的社会价值,是对科学的反思。前两种认识是与科学进步观念有关的话语,对于科学发展和科学认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和启迪。后两种认识则有一定的片面性,与西方“悲观主义”同源,它割裂了科学的双重性质。实际上,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责任,而是人类鄙视真正的科学精神、无视自然、盲目发展造成的。
约翰·霍根的终结论则与上述认识有些不同,在他著作的前言中,对现代科学发表了这样一种见解,认为“从天文学到生物学,在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重大进展之后,科学可能已经使自身变成了‘多余的东西’”,并且认为,“我们或许再干许多年头,以便整理若干细节。尽管这也重要,但这些扫尾工作还能算是科学吗?”在约翰·霍根看来,现代科学已不复存在,存在的仅是“整理若干细节”的“扫尾”工作,科学已使自身终结。看了约翰·霍根的一番阐述,不由得使人联想到上个世纪末与此相类似的一幕历史。当时,科学发展的情况是:经典力学、电磁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等近代自然科学所建立的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理论大厦耸立在人们面前。近代科学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知识的进步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些成果面前,人们普遍相信,经典物理学已经登峰造极,似乎成了万世不易的终极真理。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1900年回顾物理学的发展时,曾以颇为得意的口吻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是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了。在当时,德国的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也讲过类似的话,认为物理学将无所作为了,至多也只能是在已知规律的公式的小数点后面再加上几个数字罢了。特别是后来引起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以太漂移”和“黑体辐射”问题也顶多被看作“晴朗天空中的两朵小小的乌云”,科学已经谱写了它的最后篇章。这就是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之交的许多科学家的想法。今天,约翰·霍根的观念与其多么相似,如同历史的重演。然而,19世纪末的那两朵小小的乌云连同当时一系列的新实验却降下了20世纪的一场空前的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骤雨,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到崭新的现代科学技术阶段。
那么,科学技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今天是不是已经精美完善,发展到尽头了呢?在本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姆就曾经说过:“没有哪个理论或是任何理论的哪一个特征可以看作是绝对的和最后的。”这话今天看来仍不过时。今天的科学和技术的前沿,明天就可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不会停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就永无止境。只要宇宙没有毁灭,人类没有灭亡,科学和技术就不会成为完全多余的东西,更不会“扫尾”收场。当我们站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鸟瞰它的整体图景时,便会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感受到惊喜无比。
现代科学技术在无限宽广的领域向物质运动的深度、广度推进,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空前大飞跃、大提高。在这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构建的人类知识的文明大厦,数以千计的新兴学科,自成体系的学说理论,如同一座座豪华的谜宫,吸引着人们探索。现代物理学在深层理论基础方面虽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却把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一下子深入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认识到夸克、轻子和传播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现代宇宙学借助于射电望远镜已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150亿光年以外的河外星系, 更多的宇宙之谜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等待着研究探索。分子生物学是继细胞学说、进化论之后生物科学发展的第三大里程碑,标志着生物科学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揭开生命之谜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且指引着生物工程技术蓬勃兴起。
以系统科学为代表的横断科学的出现是本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论之后的又一次科学革命,它们“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基础,并且与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互补地展开着,交织成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新的信息时代。人类不仅在认识自然方面从原子内部的更深层次发展到更加遥远的太空,并且从理论探索发展到实际应用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以及现在的各种航天飞行。在技术领域人类已能够在纳米尺度上移动单个原子和分子,并且正在向空间天体的广阔领域开发。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把人类的活动带进一个崭新的王国。近几年兴起的信息高速公路浪潮席卷全球,它的建成将使地球上的人类有史以来形成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面临巨大的变革。专家们预测,人类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第五次产业革命已经来临。能源技术预示着在21世纪将根治能源危机的痼疾,让新能源这股新鲜血液滚滚流淌在人类社会的动脉系统中。新材料技术在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导、超强磁场、超微结构、彻底失重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海洋技术预示人类对空间的全方位出击,向大自然的最后遗产挑战,将使人类实现重返蓝色海洋的梦想。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硕果累累。环境保护技术预示着人类将会用理性对科学和技术作出全面思考,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我们这一代、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
诚然,从以往科学的不断进步推不出未来科学将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结论。要真正确保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科学与非科学不存在明显的划界标准,科学理论内部存在本体论的预设,而这预设是无法证实的,总有其认识上的局限性,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就要改变本体论预设,历史上每一次本体论预设(范式)的更换,都将导致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等对科学发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正是由于科学本身的开放性,使科学保持了活力,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事物的发展迟早会达到终结。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求科学的更大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