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调整与使用_经济论文

论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调整与使用_经济论文

关于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调整和使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常识论文,教材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行的《经济常识》教材从1998年在全国推广使用以来,除去年作了个别修改外,基本上仍是原版。现在,随着全国课程和教材改革整体部署的实施和高考提前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一、调整的依据和原则

首先是《课程标准》。由于形势的飞速发展和课程教材的深化,颁布于1996年的现行《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需要修改。但是,鉴于党的十六大以后将会编制新的《课程标准》;而2003年全国高考将提前举行,时间紧迫,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又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新的《课程标准》编制和颁布之前,作为过渡性措施,需要对现有的《课程标准》作轻度的调整。调整后的《课程标准》原则上保留了原有的体系,删减部分教学内容和适当降低一些教学要求。其中,高一部分(经济常识),大约删去了20个知识点,减去了19项基本要求。由于《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基本依据,因此,教材就必然要根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来调整。

其次,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广大师生对教材在总体上是肯定的,但也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议(如,内容偏多,有些问题仍偏深,有些内容滞后,有些内容过繁,个别内容有错等等)。编书组认真研究分析,在《课程标准》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删改。比如关于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的含义,虽然教材出于种种考虑,作了与传统教材不同的表述,但有的老师仍从传统政治经济学辞书的角度来理解和授课,增加了教学难度。为避免这些误解,将这部分内容删去。又如,企业和经营者一课,既难编写,又难教。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正在改制,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又存在多种所有制的企业。究竟应以那种类型的企业为代表,这是编写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因而,教材的这一课,既讲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又讲股份制的管理制度;讲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时,既要讲国有企业经营者素质,又得讲其他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显得很杂乱。教学中难度也较大。因此,调整中把此课并入第四课,删去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经营者素质等内容。

这次调整的原则,一是结构上微调。鉴于课程标准未作大的变动,教材只能在原结构体系的框架内进行调整,除个别课(如第三、四课)合并、个别节题和框题删节或合并、部分内容略加修改和完善以及更换部分资料外,未作根本性的修改。二是考虑到十六大以后,将会颁布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和使用新的教材,目前的课标和教材具有过渡性质,为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宜做太大的变动。同时,考虑到高考的提前将会减少课堂教学的实际时数,为了减轻师生的教与学的负担,在内容上主要是删去“繁难偏旧”部分,除个别知识非增不可外,一般不增加新的知识点。

二、全书结构的调整

由原来的前言和8课改为前言和7课。其中,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与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合并为第三课“企业、产业和劳动者”。

全书删去以下节和框:原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中的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第一节第四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原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中的第一节第一框“国民收入的分配”。

三、修改以下的框题

第一课:“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改为“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原第三课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改为新第三课第一节“企业”;其中增设一框“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

原第五课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改为新第四课第一节“我国的财政”。

原第六课第一节第三框“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改为新第五课第一节第三框“商业银行的业务和银行的作用”。

原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世界市场价格”改为新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外汇与汇率”。

四、删减以下内容

前言:删去“经济”的概念,从经济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入手介绍《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的意义。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删去“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的三种类型”。

第二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删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课“企业、产业和劳动者”:删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企业的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经营者要注意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第四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删去“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概念;“国民收入的分配用于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和原则”;“我国税收的性质”。

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删去“世界市场价格”;“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强行不等价交换”。

此外,简化一些内容或降低教学要求。如:“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市场主体”;“企业的作用”;“企业的分类”,等等。

五、教材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1.教材的定位问题。怎样认识中学教材的功能和特点,是实施教学的前提。以高一的《经济常识》来说,它不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翻版,也不是市场经济理论专著的浓缩,而是对中学生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基本知识的读本。它有别于大学的教材,也不同于成人的理论读物或学术论著。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虽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但又不能像学术专著那样严密;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不宜过分求深过细,更不宜引入学术争论的难题。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常识课”这个特点,既不要抛开教材,也不要任意拔高加深。例如,“国民收入”是传统教材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但理论界对此有很大的争议,牵涉到市场经济的现实和对劳动价值论的不同理解。同时国家统计公报已经不再使用此指标。因此,课程标准和教材本来拟不涉及“国民收入”和与其相关的“社会总产品”概念,只是为了讲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得不借用此概念。但作了最大限度的淡化,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特有理论观点,体现市场经济的现实,又要降低理论难度。因此,与传统政治经济辞书的表述不同,教材的“社会总产品”的表述,回避了“由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提法,用“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来代替。其本意是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劳动者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此为基础,教材对“国民收入”的表述也就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同,而且并未涉及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内容。同时,对上述内容也没有教学要求。然而,有的教师在施教中,囿于传统教科书的提法,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这是对教材的一种误解。我们还要看到,《经济常识》的教育对象是刚刚升入高中阶段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处于由初中向高中阶段的过渡期,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应有别于高二、高三的学生;同时,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教材是面向全国的高一学生,并非只面对大城市的学生,更不是只面向少数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因此,教师要从本校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当地使用教材。

2.灵活地、辩证地处理教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因素组成的多元化动态结构。在教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辩证地、灵活地使用和处理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这就要求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的某些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一些具体政策、法令在不断完善,新的经济热点和理论创新也在涌现,而教材的出版和发行周期比较长,教材内容也不可能像时事政策选编那样的应时和频繁变动。这种矛盾决定教材的滞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既要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又要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补充教材的不足。例如,现《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于1996年,当时并未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中央也未提及扩大内需的方针,尚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天教师施教时就应该也可能在教材有关的部分贯彻这些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但又不应迷信教材。由于编者的教育观念、理论水平、市场经济实践、信息的不全面性和编写时间的短促等等局限,使得教材的个别内容或文字存在一些缺陷,甚至是错误。因此,教师要及时矫正。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但教学对象有个性差异,因而,教法是多样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材是“死”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同一内容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教法,同一种教法也可以适用于多种内容。但是,教师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应建筑在对学生学习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使两者有机地结合。从教与学双边来设计教学。换句话说,当你设计怎么教时,同时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学,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以教材为基本依据,不另搞一套,不任意拔高或任意删减;又要从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和调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力。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但由于编写结构、体例、篇幅和课时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内容不得不分开阐述,有些内容未能详细分析。在教学中,对于教材虽提及而未展开的辩证关系,教师完全可以加以阐明,防止学生理解上的片面性。例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财政收支过大和过小(包括辩证地看待财政赤字)、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消费者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扩大消费与适度消费、适量储蓄与过量储蓄、加入WTO的利和弊、出超和入超、货币的升值和贬值等等的辩证关系或利弊。

标签:;  ;  ;  ;  

论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调整与使用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