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民俗文化论文,传统论文,城市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空间”一词是当前学术界运用得较为频繁的一个学术概念,它主要来源于西方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等人有关“空间”理论的阐述。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包亚明,2003:8)。这种有关空间问题的理论阐述,把人们的学术视野引向了一个超越以往历时性研究为主的领域,强调了“人类特性”、“人类欲望”及其活动在共时性场景中的重要作用。
“民俗文化空间”这一术语,是基于“文化空间”理论而提出的一个人类学概念,从它的性质来看,与当前较为盛行的“大众消费空间”、“公共言论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实质内涵是指:某一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汇聚集中的场所,或某种民间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这一概念在1998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得到了明确的表述。此次会议上发表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并在其宣言及其评选规则中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strong concentration)以及“一个集中举行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a place in which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从这一定义上可以看出,人类学意义上的“民俗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鲜明的“生活文化”性质,它强调的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性,二是集中性,三是非物质文化性。
上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与民俗文化传统的城市,从其文化的渊源关系来看,主要属于吴越文化圈中的一种亚文化类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上海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兼有吴越文化特征与自身本土风格的民俗文化形态,它们具体地表现在与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各种民俗文化行为方式之中,如锣鼓说唱、滚灯舞龙、滩簧、申曲、皮影、顾绣、城隍庙会、观音信仰、民间制艺等等方面。但是近代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城市文化中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生存基础日益削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其一,上海城市经济文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已使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民俗文化形态,大都是古代农业经济的产物,它们与农业时代的经济方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联,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因此,随着上海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势必会逐渐衰弱与缩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二,上海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制约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上海城市中,文化空间主要为一些反映现代文化需求的强势文化形态,如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文化、代表上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道德审美文化,以及代表市民文化价值观的大众通俗文化所占领,在各种强势文化的挤压与制约下,传统民俗文化势必很难找到自己广阔的容身之地。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传统民俗文化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地位,或者已经完全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大量事实表明,即使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传统民俗文化依然在上海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依然显示了自己勃勃的生机。导致这一事实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深刻反映着一定地域中广大民众群体的最为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共同理想、共同情感与共同价值取向,因此绝不可能完全被现代化的社会文化所湮没、所替代。正如世界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所说:“民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无限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杜晓帆,2003)同世界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一样,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城市中的强势文化已由过去的民俗文化走向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但是即使这样,上海城市的文化生态也依然保持着平衡发展的状态,文化空间多样化、多极化的格局并没有被打破。就当前上海城市的文化特点来看,其中既有代表主流意识形态与精英文化精神的上层文化空间,也有代表广大市民群众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情趣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等下层文化空间。它们会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处于一种同生共容、相得益彰的状态。
那么,在当前各种文化激烈争夺的上海城市中,我们从哪里才可以找到这些代表昔日传统社会中人们那种悠闲、和谐、淳朴的文化情趣,那种欢乐、有趣、热闹的文化场景的民俗文化表达形式与民俗文化生存空间呢?笔者认为,其一,是那些具有庆祝、庆典性质的节庆活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节庆活动,大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文化心理,具有鲜明的祭祀神灵、祈求丰收、保佑平安等方面的意蕴。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节庆的意义逐渐转化成为表达人们文化娱乐、经济贸易、社会交际等需求的一种方式,节庆场合中所呈现的各种民俗文化表达形式,如歌舞、戏曲、故事、仪式等等,被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较好地继承与保留了下来。当前活跃在上海城市中的节庆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例如在上海虹口区举办的茶文化节中,容纳了茶道、茶礼、茶艺、茶俗等各种与喝茶品茗有关的民俗活动;在上海南汇区举办的桃花节中,容纳了踩水车、赶牛车、撒网捕鱼、织布推磨等各种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有关的民俗活动。与这类节庆活动相类似的,还有上海豫园民俗文化节、上海大世界民俗文化节、上海桂花节、上海红楼荷花节、上海竹文化节、上海奉贤风筝节、上海宝山龙舟节等等。总之,在这些现代节庆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传统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其二,是那些具有祭祀兼贸易功能的季节庙会。庙会本是古人为了祭祀神灵、祈求保佑而创制的一种宗教信仰活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庙会的宗教功能逐渐淡化,请神敬神一类的宗教民俗活动逐渐趋于衰落,但其中一些具有文化娱乐和商品贸易功能的民俗活动却被较好地继承了下来,促使传统庙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融会各种民间文艺、民间娱乐、民间物资交流等内容的群众性集会活动。上海城市中原有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庙会形式,如城隍庙会、龙华庙会、真如庙会等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些庙会逐渐得到了恢复与振兴,其中所吸纳的民俗文化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例如在2002年至2004年举行的几届龙华庙会中,融入了撞钟、击鼓、品素斋、猜谜语、打普佛、抬阁、高跷、巡街表演、民间小吃、民间竞技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塑造了浓重的民俗文化氛围。(徐华龙,1996)
其三,是那些具有游览、观瞻功能的景点展示。上海城市中原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与丰富文化内涵的乡镇城区和街衢小巷,它们以前大都是本地民众生活与劳动的地方,保留着大量反映这些民众生活特点与文化情趣的民俗文化形式。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里的生活环境与物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部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民俗事象却依然被保留了下来,成了一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生态。这些地区经过融入现代理念的开发以后,改造成为一些诸如“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街”之类供人游览、参观的旅游景点,向游人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开发的上海七宝老街,除了对一部分传统的民居建筑进行改造修缮以外,还保留了大量具有地方风情的民俗文化形式,如敲钟、纺线、织布、扎染、坐花轿、斗蟋蟀、皮影戏、听书喝茶、投壶射矢等等。地处上海青浦的朱家角镇经过改造以后,也保留了摇快船、划龙舟、灯游船、扎肉提香、放风筝等大量传统古老的民俗活动。
其四,是那些具有自娱自乐功能的街区社乐。街区社乐是一种具有自娱自乐性质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反映了人们文化情感自我表露、自我宣泄的需求。在当前上海城市大量存在的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中,一部分反映了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例如迪斯科、卡拉OK、时装表演等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例如太极拳、木兰拳、扇子舞、气功、戏曲演唱、喝茶听书等等。这些活动大都是在上海本地市民,尤其是本地老年市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如石库门弄堂、小区绿地、街头广场、市内公园、老年活动室中进行,展现了一种与现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形态迥异的传统文化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南市区、黄浦区、卢湾区等几个老城区在一些街道中还经常定期组织举办“上海弄堂风情活动”,设立了包粽子、滚铁环、太极拳比赛等多项传统民俗文化节目,使一些几乎濒临失传的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在当代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中又重新焕发了光彩。
由此可见,当前上海城市中仍然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它们主要存在于一些与庆典、娱乐、旅游有关的文化活动之中。当产生这些民俗形式的生态环境、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后,这些民俗形式本身却并没有全部消亡与泯灭,它们只是被改头换面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与跟它们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或者保持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现代庆典、娱乐、旅游等文化活动一起,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仍然保留和存在于当代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从其性质来看,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再生产的结果,已经与原来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俗有了一定的本质差异。原生态的传统民俗本是依附于本地民众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上的产物,它们与本地民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本地民众生活方式的客观现实与真实面貌。但是现存于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却是一种再生态的文化现象,它们已经与原来的现实生活场景相脱离,已经被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按照自身的文化需求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复制、再创与加工改造。它们的文化内涵中,固然还保持着一定成分的传统民俗文化原貌,但同时也融入了某些代表现代都市人的文化情趣与文化理念。因此,较为客观地说,至今仍存的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实际上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原创文化类型,而是一种经过复制、重塑与改造过的再生文化形态。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看,现存于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主要呈现了如下三个特点:
1.节律性。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特点。在古代社会中,它们主要是根据气候季节特点与农业生产规律来制定自己的运行节奏。例如元宵闹花灯、吃汤圆,立春祭勾芒、鞭春牛,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吃月饼、拜月亮,重阳登高、赏菊花,冬至祭祖宗、做粉团,除夕守岁、吃团圆饭等等。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遵循着这种固有的节律。根据2004年上海旅游部门的一份民俗文化活动节目单显示,当前上海城市中的民俗文化活动基本上还是根据气候季节与传统民俗活动规律来排序的。例如1月22日至2月8日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3月22日至4月13日为上海南汇桃花节,4月12日至4月18日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豫园春季民俗庙会,4月底至5月初为龙华庙会,6月19日至7月19日为红楼荷花节,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上海弄堂风情游,9月底至10月底为上海桂花节,9月至10月为古猗园竹文化节,10月初至10月中旬为宝山罗店龙舟节,10月下旬为上海风筝会,12月31日晚为新春龙华撞钟。但是,除了遵循民俗活动本身的规律以外,上海城市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俗文化活动是根据当代人们的生活作息特点与文化消费时间展开与进行的,例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中的各种民俗文化展览,双休日中的各种群众性戏曲演唱会、民间歌舞比赛,以及一些由政府或商家出面组织的各种阶段性民俗文化宣传活动等等。它们之所以被安排在一些国定节假日或者生活闲暇时间中进行,显然是为了适应当代上海市民工作与生活上的需要。
2.集聚性。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这一特点在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具有文化资源丰富、信息渠道畅通、文化集聚熔铸能力强大等多种优势,这些方面的优势为上海民俗文化的集聚与融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当前上海城市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中,往往融合了各种性质的民间文化成分,例如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歌谣、民间礼仪、民间传说、民间工艺、民间信仰等等。它们为上海城市民俗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繁荣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地展现上海城市民间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搭起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例如近年来在上海龙华地区多次举办的龙华庙会,包含了舞龙、舞狮、荡湖船、高跷、武术、杂技、捏泥人、棕编、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音乐、灯彩、楹联、碑刻等三十多种民间文化形式,吸引了数十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与国外游客,塑造了极为浓烈的传播民俗民间文化的氛围。在上海城隍庙举办的豫园民俗文化庙会,则融会了诸如皮影戏、踢毽子、扯铃、卖梨膏糖、唱小热昏、看西洋镜、石库门风情、坐黄包车之类的民俗文化事象。尤其是如卖梨膏糖、唱小热昏、看西洋镜、坐黄包车之类的事象,大都是上海进入近代工商业文明以后的产物,由于它们的加入,使上海的民俗文化空间更为充分地展现了自己城市文化的个性。
3.流动性。传统社会中的民俗文化事象由于与本地民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一般都具有较为鲜明的本土性特点,它们主要是在本地民众中产生,同样也是在本地民众中流布和传承。但是存在于上海城市中的民俗文化事象却与此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它们大都是一些经过人们复制、重塑以后而形成的再生文化形态,并不直接与本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具有牢固的依附关系,因此往往可以经常转换生存空间,根据人们的需要随处流动。例如,在青浦县节庆场合表演的一些荡湖船、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节目,同样也可以在南市区的庙会活动中见到,而在大世界民俗文化展览中陈列的一些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绘画等民间艺术,同样也可以在七宝镇上的民间工艺摊点上出现。这种生存空间上的转换与活动形式上的流动,大大地拓展了上海民俗文化的表现力与影响力,为上海城市民俗文化品牌的创立和特色民俗事象的保存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也导致了这些民俗事象日益脱离了它们的原生态特征,日益变成为一种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与教育宣传意蕴的表演活动。
对于当代上海城市及其广大的市民来说,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存在与保留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其一是延续了具有深厚历史基础的文化传统,保持了城市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上海历史文化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群体性生活行为的形式,记录了世世代代上海人成长发育的历史,留下了经历过无数磨难与创伤的上海滩崛起与奋斗的记忆。它们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深深地爱护与努力地保存,从中揭示上海文化发展的规律,领悟上海文化发展的真谛。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上海的文化空间有日益走向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民俗文化显然已经不能成为其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是在众多的上海城市文化形式之中,民俗文化依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样式,它以鲜明的本土性与民族性特点,展现了与那些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现代西方文化具有显著区别的风姿态相。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当然不能没有先进发达的现代文化,但是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同样不能没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只有同时拥有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上海城市的文化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气度与风范。
其二是满足了都市人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审美需求,调整了都市人较为压抑的文化心态。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特点,致使都市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足于身边的一些较为固定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感觉,他们希望到更多的、离现实生活较远的一些文化形式中去探索奥秘,寻求趣味,而在这些方面,传统民俗文化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传统民俗文化虽然大都是由古代社会中的一些平民百姓所创造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历史价值与美感作用也会逐渐产生出来。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它们往往已经不是一些简单的生活行为方式,而是成了一种具有一定历史积淀的文化审美对象。它们能够在现代都市人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创造一种独特的美感,激起一种好奇的情绪,促使人们从中体验到与现代文化截然不同的情感与乐趣。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调整、缓解都市人长期较为压抑的心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都市社会那种紧张的工作节奏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往往容易产生压抑、紧张的心态,他们需要利用某些文化形式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与缓解,而那些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民俗文化,那种缓慢舒徐的节奏,热烈喧闹的气氛,诙谐有趣的场景,和谐放松的格调,则正好可以弥补现代都市人缺乏心灵沟通、缺少放松机会的不足,满足他们希望调整紧张心态、缓解压抑情绪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