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照山太飞机工程项目机库底下有着大量的地下管沟,管沟中同时架设着强电、弱电、消防等线路,动力站地下室有7米的高度,有一座消防水泵房及污水水泵间,还有消防水池及污水处理水池,防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防水施工质量可以大大减少以后的维修工作量,也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丰富的工程经验。
关键词:抗渗混凝土 防水卷材 减少开洞 及时维修
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underground pipe trenches under the hangar of the Rizhaoshan Taihang Aircraft Project.The pipelines are equipped with strong electricity,weak electricity,fire fighting and other lines.The basement of the power station has a height of 7 meters.There is a fire pump room and a sewage pump room.There is also a fire pool and a sewage treatment tank.Waterproof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maintenance work in the future,and also provide rich engineering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1 概述
防水工程设计应遵循“迎水面设防”、“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并采用“多道设防”、“刚柔并济”、“节点密封”等措施,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抗渗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外加剂或使用新品种水泥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密实性、憎水性和抗渗性,使其满足抗渗压力大于0.6MPa的不透水性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我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和大于P12等六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提高0.2 MPa。试配时应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抗渗等级 最大水灰比 C20~C30 C30以上 P6 0.60 0.55 P8~P12 0.55 0.50 >P12 0.50 0.45。
地下室防水主要依靠结构自防水,同时也依赖防水卷材施工,目前,建筑市场上的防水材料的种类繁多,并且每种材料都各有其特性,因此必须根据防水工程的部位、所处的环境、设计防水等级和功能需要等,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特性。
本工程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工程设计为一座喷漆机库、一座维修机库、一座动力站,防水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图纸设计及深化设计方案,本工程机库地下管沟及动力站地下室结构采用C30P6的抗渗混凝土作为结构主体,用于结构自防水,同时外侧铺贴4mm+3mm双层SBS厚聚酯胎防水卷材进行防水施工。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古维修基地项目,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上三层。喷漆机库地下管沟为飞机造型,造型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动力站地下室层高较高且预留较多套管,最大的套管直径为1m。
本工程抗渗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混凝土裂缝渗漏水混凝土表面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以及不均匀沉陷裂缝等,当这些裂缝贯穿于混凝土结构断面时,将影响结构强度以及防水、抗渗性能,并发生渗漏。
2)混凝土表面缺陷引起的渗水。混凝土未分层下料,一次下料过多,或未及时振捣以及漏振等;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泥块、木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模板支撑不牢或缝隙未堵严,导致严重漏浆;养护不充分、不及时,脱模过早,拆模时水泥浆粘在模板(尤其是木模)上产生麻面、缺棱、掉角甚至露筋等。设计原因主要是钢筋较密,结构构件截面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等。
3)变形缝渗漏水。地下工程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和位移等部位,如地下室与车道联结处。不少变形缝有不同程度的渗漏水。
4)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施工缝处混凝土集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接槎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
5)穿墙管(盒)、预埋件部位渗漏水。沿预埋件、穿墙管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
3 抗渗混凝土控制要点
3.1 抗渗混凝土原材及运输
3.1.1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直接影响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防水效果。本工程抗渗混凝土由搅拌站提供,按照C30P6的设计要求来确定最佳配合比。
(1)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水泥采用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2)砂石:
含泥量≤2.0%;
砂采用中砂
3)粉煤灰:根据 GBJ 146—19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规定选用细度Ⅰ级或Ⅱ级粉煤灰。
4)骨料
粗骨料(碎石):粒径10~30mm、含泥量≤1%;
细骨料(砂子):依据标准GB/T14684-2011中所有级别混凝土的中砂标准。
5)外加剂
采用UEA膨胀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
3.1.2 清水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为控制清水混凝土质量,本工程对混凝土实行全过程监管制度。
1.派专人控制清水混凝土质量,定期到搅拌站检查,确保出厂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原材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方案执行;确保混凝土搅拌时间充分,保证出厂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2.实行每车必检制度。检查混凝土颜色、是否离析,要求清水混凝土的入场坍落度在160±20mm,不合格产品必须退回。混凝土试块留置严格按照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范执行。
3.现场施工时,往往难以避免工人向混凝土内加水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造型独特,模板支设完成后可能会有积水现象。本工程基本实现全程使用电子监控设备监测现场情况。,同时,本工程也实行全过程加水、积水监管制度,一经发现有加水、积水情况,立即处理。
3.2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高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清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及温度变形,夏季混凝土浇筑时间段宜选在傍晚至第二天早晨。夏季混凝土浇筑时,虽然入模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但由于环境温度较高,不利于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热量;混凝土失水较快,养护不良情况下,由于温度应力易产生裂缝;进入冬季后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或使原有裂缝增大。尤其木纹清水混凝土内外加剂较多,当外加剂量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硫酸钠掺量超标时,易大量、快速生成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同时加快胶材的水化热反应,使清水混凝土受热膨胀,则会产生裂纹。
同时夏季往往伴随着雨季,雨中施工致使清水混凝土含水量增加,尤其工业区雨水中往往含有硫酸根离子,对成型效果、颜色及结构稳定有不利影响。
夏季及雨季期间应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浇筑时间宜避开气温较高及大雨时间段。根据施工速度合理调度混凝土运输车辆,有效控制运输车数量,尽量避免施工现场停滞混凝土运输车两辆以上;设置专门的清水混凝土运输车等待区,设置遮阳棚,避免夏季阳光直射。施工期间有降雨情况,应严格按照编制的雨季施工方案施工。小雨期间木纹清水混凝土可持续施工,但应及时覆膜;大雨期间尽快留置施工缝并对已浇筑完成区域及时覆膜。
冬季温度较低,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尽量白天浇筑,避免夜间施工,浇筑完成后,及时覆膜并覆盖保温棉保温,避免清水混凝土受冻开裂。
3.3 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
3.3.1 浇筑期间模板支撑体系控制
(1)支撑体系控制
本工程木纹清水混凝土区域为高度7m左右的剪力墙结构,浇筑期间需搭设脚手架方便浇筑。这对要求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浇筑前对支撑架杆进行自检、交接检及验收,多次排查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由于本工程拱形展厅及圆形展厅浇筑前对脚手架顶托浇筑前检查螺丝有误松动,模板起拱是否符合要求,保证浇筑期间及浇筑完成后不发生下沉现象。浇筑期间安排专职人员看护支架及模板,当发现任何顶托松动或架体晃动、倾斜情况立即通知停止浇筑混凝土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加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当局部采用塔吊吊运浇筑时,吊罐应虚放在转备好的支撑面上,支撑面同时起着临时放置混凝土的作用。混凝土应分批次流放,不可一次流放完毕,避免吊罐及混凝土集中应力对支撑体系产生影响。吊罐每次使用完毕后清洗干净,避免对下次浇筑原材产生影响,再次使用前应润湿但不可有积水现象。
3.3.2 模板体系控制
(1)模板支架安装必须牢固;
(2)浇筑前对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拼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表面刷脱模剂。
(3)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垫块,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垫块间距50d(钢筋直径)且不大于1m,梅花形布设;穿墙螺栓采用工具式螺栓并加焊止水环,拆模后采取加强防水将凹槽封堵密实。
3.3.3对于抗渗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施工中应不留或少留。底板砼应连续浇筑,墙体不得留设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体交接处,最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不少于200mm,距穿墙孔洞边缘不少于300mm。
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施工中应不留或少留。底板砼应连续浇筑,墙体不得留设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体交接处,最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不少于200mm,距穿墙孔洞边缘不少于300mm。
3.4 预埋套管、埋件的施工
3.4.1模板止水螺杆处的防水
防水砼工程的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一般不宜用螺栓或铁丝贯穿砼墙固定模板,当需用螺栓贯穿砼墙固定模板时,应采取止水措施。如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中间加焊止水钢板、螺栓两端设垫木等。
也可以使用工具式螺栓,用工具式螺栓将防水螺栓固定并拉紧,拆模时,将工具式螺栓拆下,再以嵌缝材料及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栓凹槽封堵严密。
3.4.2预埋套管处的止水
预埋套管一般采用焊止水环做法。具体做法为:对拉螺栓外加设套管,套管兼具撑头作用,套管两端设垫木。拆模后将螺栓抽出,套管内以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垫木留下的凹坑用同样方法封实。
3.5 防水卷材的贴合施工
铺贴防水卷材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3.5.1阴阳角的处理
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45度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
3.5.2自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贴质量:铺设方法和搭接、收头符合设计要求、规范和防水构造图。
2)允许偏差:卷材的铺贴方向正确,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5)卷材接缝采用焊接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前卷材应铺放平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接缝的结合层应清扫干净;
2)焊接时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3)控制热风加热温度和时间,焊接处不得漏焊、跳焊或焊接不牢;
4)焊接时不得损害非焊接部位的卷材。
3.5.3对后加的套管或埋件的处理
防水完成以后由于设计变更等其他原因,导致不得不在原有防水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开凿,需要将原有防水卷材进行补强,并进行蓄水,防止埋件(套管处漏水)。
4 结语
本工程经验总结,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关键在于:
1)浇筑之前预埋件及预埋套管的处理;
2)浇筑期间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3)在防水施工之前,必须明确套管位置,提前进行图纸会审,现场联动,尽量减少后开洞及预埋。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4]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论文作者:蒲泽宇,刘泉昌,于美龙,王凯,王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卷材论文; 螺栓论文; 套管论文; 渗漏水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