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造林建设质量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营造林的保护工作,以提升当地环境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本文首先对当前影响我国营造林建设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寻找提升营造林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推动我国营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营造林的生态作用,最终实现当地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对策分析;环境保护
前言
要想实现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单位就要做好造林工作,积极扩展当地的绿化面积,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但现实中,我国在营造林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营造林技术不成熟、管理工作不到位、营造规划不科学、树木维护不及时等因素严重影响到营造林的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结合实际及时调整营造思路,这样才能更好保障营造林建设质量,达到营造林建设的最终目标。
1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
1.1营造林技术不够成熟
营造林技术不够成熟是当前影响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基层建设和经营单位对营造林技术改进工作不够重视,许多人没有掌握专业的营造林技术,再加上基层单位人才队伍缺乏,使得营造林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二,营造林专业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当前我国大部分营造林人员负责的林地面积较大,许多业务无法有效组合,这样会大大增加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有时无法及时管理好相应林地,从而降低营造林建设质量。
1.2营造林的管理不到位
林业管理工作要贯穿于营造工作的始末,这样才可以更好确保营造林建设质量。但现实中我国许多营造林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过于重视营造工作,忽视了后期管理,使得树木成活率不高,生态多样性受到一定破坏,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习惯烧柴做饭,如果基层单位没有做好环境宣传工作,许多营造林木会被砍伐,无法发挥生态保护作用。此外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群众会在林地中套种一些农作物,如玉米、棉花等,易对刚种植的树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林木成活率。
1.3营造林规划不够科学
营造林建设质量与规划方案紧密相连,如果规划方案不科学,其建设水平就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整个林业的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我国营造林规划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营造林作业设计不重视,设计人员在制定规划时没有做好当地环境调研工作,其方案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降低营造林木成活率;另一方面,对营造林建设所需材料规划不足,比如没有对树木品种、栽种深度、水量大小等进行合理设计,导致种植人员盲目种植,影响营造林质量。
1.4营造林的维护不及时
营造林的建设质量离不开后期的维护,一旦维护不到位,整个营造林的树木可能会死亡。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许多地区的营造林维护工作不到位。比如养护人员没有做好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做好冬季防寒工作、没有做好修剪工作等,使得树木的生长质量下降,无法发挥营造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终影响到整个营造林的良好发展。
2提升营造林质量的科学对策
2.1引进专业的造林技术
在进行营造林建设时,相关单位需要引进专业的造林技术,提高种植人员的专业水平,以确保营造林建设质量,让更多人享受到营造林带来的经济、生态利益。引进专业的造林技术,首先要引进专业化的林业人才,比如可以加强林业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人才引进、培养合作力度,提高林业单位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满足今后营造林建设发展需求。其次要做好单位内部技术培训,比如技术人员要为种植人员讲解科学的林木种植方法,了解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在种植过程中掌握技术节点,以确保林木成活率。最后要增强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在开展造林工作时能够严格要求自我,保证每项工作的质量,从而更好发挥营造林的生态作用,提升当地环境质量。
2.2加强对营造林的管理
营造林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因此管理人员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需要端正自身态度,从营造林建设目标出发,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以满足当地生态发展要求。比如在购进树木时,管理人员就要做好苗木质量把控,在控制营造林建设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苗木成活率,以扩大营造林建设面积,在今后管理中带来更多生态效益。又比如在种植树木时,管理人员要做好人员调配,尤其是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积极配合他们的培训工作,以确保林木种植质量。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做好营造林种植监督工作,发现种植问题后能够及时通报处理,控制好树木栽培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对林木资源的浪费,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2.3做好营造林规划工作
相关部门在进行营造林建设时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营造方案,以确保营造林建设质量,满足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做好营造案例规划工作,首先要做好当地气候、土壤、水纹、光照、温度等数据的调查,结合这些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林木,以提升营造林树木整体成活率。其次要做好营造引导工作,在开展营造前相关人员要对营造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预测,并根据以往经验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现实中一旦问题出现能够及时指导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营造林发展风险。最后要制定科学的宣传策略,积极提升当地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营造林的建设、养护工作中,以确保营造林建设质量,减少人为破坏现象,满足今后当地生态环境发展需求。
2.4提升营造林维护水平
提升营造林的维护水平,基层单位就要从三个方面收入:第一,要建设现代化的林木维护信息系统。比如在各个营造林放置摄像头,实时监控林木的生长状态,发现偷盗行为时能及时制止,从而确保营造林建设质量。第二,要转变养护人员原有的工作理念。传统林木养护人员对自身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科学养护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营造林养护中需要转变养护人员的工作意识,做到养护的精细化、科学化,以提高养护人员工作效率。第三,要制定完善的营造林维护制度,规范养护人员工作流程,减少养护失误,确保林木能够健康生长。
3总结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在开展营造林工作时需要做好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分析,积极引进专业的营造林技术,掌握不同环境下的营造方法,以提高林木成活率,实现当地生态的多样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营造林的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做好营造林规划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养护人员也要做好营造林的养护,结合不同树木的特点给予养护,以扩大营造林的种植面积,最终实现营造林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包文彬.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质量策略研究[J]. 现代农业,2015,05:88-89.
[2]成刚其.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现代园艺,2015,18:219.
[3]居芳芳. 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 现代园艺,2015,22:213.
[4]姚绒慧. 针对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探讨其完善对策[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2:68.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林木论文; 树木论文; 人员论文; 成活率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