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长江流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流域论文,思路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正迅猛地从沿海向沿江地区推进。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带,以其综合经济优势,正在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轴。
首先,长江流域在全国经济比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长江流域的经济优势尤为明显。长江流域有八大优势: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港口优势;水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农业和乡镇企业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具体来看,这一流域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各具特色的特大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密集度较高。有国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高产稳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有国内工业生产先进的钢铁、汽车、石化、新型材料、微电子和通讯设备等工业基地。
再次,长江流域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国内一些专家曾对长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作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长江干流如能达到密西西比河的利用水平,其运输能力可相当于2万多公里的铁路, 如果各水系达到这样的水平,可相当于10万公里的铁路。
显然,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轴,它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考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
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增长效应的主要辐射源从香港——华南地区转到上海——长江沿江地区,形成沿江经济带向我国南北两翼广大腹地辐射,带动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态势。
长江流域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为联动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机遇。应该看到,从自身开发到联动一体化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一体化发展有利于长江流域地区优势互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分工协作;有利于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辐射效应等。因此,一体化发展的意义用最简单的公式概括,即:1+1>2。长江流域的共同开发,为合作双方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经济利益,这是无可置疑的。
当前,长江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迈向21世纪的强烈呼唤和重大举措。浦东开发伊始,江苏抓紧筹划建设沿江经济走郎。安徽推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战略。江西则以九江为重点,对浦东形成“支前后方”。湖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推出“南下推进”的举措。
五年来,浦东开发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打中华牌”,“打世界牌”方针的指引下,投资250 亿元人民币用于第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协议吸收外资76亿美元,以及内资的大量涌入用于金融、商贸、科技等产业开发。由此,一个崭新的大都市雏形已崛起在东上海,长江流域的“龙头”形象已显示出来。
与此同时,从开发的功能看,一体化发展取得可喜的成效。目前,长江流域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南京、武汉、重庆和攀西——六盘水五大经济协作区。这五大区域已逐步成联系密切的有机体。它们在金融、科技、商贸、物资、航运、通讯等10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三
推进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沿江地区特殊的区域条件,上下结合,多方合作,采取一些大动作大措施。
第一,充分发挥上海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作用。这是长江流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动力。上海必须大力促进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的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和联合,成为商品和生产要素大流通的中心。通过扩大商品流通,为长江流域的商品交换和物资流通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资金的流动,把上海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的扩散,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过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支持这一流域的经济建设;通过国内外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这一流域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总之,只有充分发挥上海大城市的综合功能,为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才能使上海真正成为长江流域地区的“龙头”,才能有力地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上海在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加快自身的振兴和发展。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沿江经济走廊的形成。这是长江流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沿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以上海为龙头,实现沿江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跨世纪重点产业等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沿江地区应当从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以出口为导向,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电子、飞机、通讯、大型成套电机设备等产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区域间社会生产力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新格局。
同时,长江流域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东西向经济走廊,应以长江干流为主轴,以干流及湘江、汉江、赣江等支流组成网络为骨架,以中小城市为支撑点,连接南北的产业密集带。长江中上游各省应将本省经济布局重点适时向长江两岸转移,促进沿江经济走廊的形成。
此外,到2010年沿江要实现大规模的“西电东送”,争取由长江中上游地区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输送电力1500万千瓦。为此,我们必须在沿江地区建设强大的能源经济带。
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走廊的形成,将为长江经济一体化大联动大开发奠定基础。
第三,尽快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和交通体系。这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江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载体,通过建立市场体系,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此,我们要建设好面向全流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各类市场。
交通一体化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江流域各地区应联合起来,建设以长江干流水运为主体的运输大通道,实现运输系统现代化。上海应成为世界航运中心。要加快发展大规模的江海联运,使较大吨位船舶进入长江中上游。同时,建议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建立长江流域铁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大动脉,加强港口建设,用基础设施的硬件把全流域沟通起来。
第四,组建跨区域的企业集团。这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证。近年来,国内组建成立的长江经济联合发展公司是由31个城市、交通银行总行及28家分支行,以及386家大中型企业共同投资7.7亿人民币,以产权联系为纽带组建的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这个公司通过调动各地区的资源,进行新的优势组合,开业一年来,资产规模已达15.6亿元,创利1.28亿元,取得了联手共创辉煌的业绩。可见,长江流域的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组建一大批跨区域的企业集团,以形成规模效益。
第五,共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相互协调。这是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生存条件。沿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全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相协调,才能推动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还应指出,宏观调控是联动开发的安全阀和助推器。为此,我们必须下设专门管理协调机构,以保证和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