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义斌

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义斌

(四川省江油市九岭学校,6217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如何让学生的体育水平在同一时间内都能有所提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教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体育素养。在新课程全面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运用科学的分层教学法来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整体体育素养,全面突出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切实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1分层教学法界定

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各种学生进行的理论教学方式,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方面的影响,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别,使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能力倾向等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特征,就是因为这样,老师必须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如此一来,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以分层教学法作为基础,老师将个体间差异作为一种能够用于开发的重要资源,而且融入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才能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可以在不同方面都能获得尝试的机会,而且从中得到一定的体验,作为评估本身发展方向的基础。

2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2.1做好学生个人分层

分层教学实施应用主体是学生,因此首先要做好学生的个人分层,教师只有先落实好具体的分层对象,才能够展开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学生个人分层的依据是以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为辅。在分层时需要教师以学生个人需求出发,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结合学生个人能力实际科学合理分层。首先,在进行学生个人分层前,需要教师将各层级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及其他能力状况向小学生进行明确讲解,让小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更适合自身体育学生发展的层次,随后教师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及进步情况再进行层级的合理调整,让学生逐步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例如小学三年级在体育学习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小学生以往体育学习表现及能力展现进行四个层级的分级,第一级是对于体育兴趣差,同时自身身体素质难以满足实际体育技能要求的学生,针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对其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并适当降低其对体育技能掌握要求,只需其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即可。第二级是对于体育课程兴趣浓厚,但身体素质有待提升的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加强对其身体素质锻炼;第三级是身体素质完全满足小学体育要求的学生,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第四级是身体素质较为突出,并且在某一项体育项目上有着一定的天赋与特长,需要教师结合学生需求实际,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实现更好的发展。

2.2做好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分层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要求上,需要教师以学生个人客观身体素质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目标分层,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实现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上,都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进行立定三级跳远教学时,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优秀”的标准。而是在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上,科学合理的进行目标分层,第一层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立定三级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做到基本的身体协调;第二层是熟练掌握立定三级跳远的动作要领,并保证身体动作做到良好的协调;第三层是动作标准规范,能够熟练掌握跳远技巧,并且运动动作流畅,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又如在进行“跳山羊”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的跳山羊动作要领,防止受伤之外,还可以结合小学生身体素质不同,来进行分层设置不同的“山羊高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感受跳山羊的乐趣,与此同时,为了不让学生“安于现状”,需要教师在学生完成体育动作后,予以充分的鼓励与肯定,给予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针对于有的同学对体育动作存在畏难的情绪,也需要教师予以一定的心理疏导与鼓励,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敢于超越自己,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2.3学习能力分层评价

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及学习习惯,影响学生个体化发展。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体系下,评价不只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准,还要结合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使学生形成学习意识,确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增加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出评价的重要意义。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所不同,在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里,学习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以及得到教师的认可与鼓励,以此,便能获得快乐与幸福。小学体育教学在教育教学课堂中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依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小学生给予鼓励与支持,展开分层评价活动。例如,在传接球的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能力与传接球的方式方法会存在差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传接球的学习能力组建评价体系。针对某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小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当小学生达到评价标准时给予其充分的认可与肯定,不仅会增强小学生自信心,还会激发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控制传接球的速度,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应动作,以此提高小学生体育技能水平、促进小学生内在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在分层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不断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划分教学目标,教师要实施科学分组,教师还应该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万成.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9(14):94-95.

[2]李斌.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89-90.

[3]樊腾飞.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70.

[4]高希英.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18(02):62-63.

作者简介:宋义斌(1973.09-),男,四川江油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现在九岭学校任教,致力于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紧缺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论文作者:宋义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