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的学科逻辑新探
陈海波
(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 要]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的逻辑基点,旅游学要想建立起独立的研究体系和知识体系,需要首先发展出旅游活动的本质体系。根据辩证法和现象学的思想,将旅游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任何学科都不是铁板一块,它们均是由学派、学系、学须等分形结构构成,旅游学也不例外。目前,旅游学已经展现出多个学派、学系和学须的端倪,自我认同的旅游学人要尽可能趋同求同,主动寻求入列就位,以本质理论为指导,竭力促进旅游学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旅游;本质;旅游学;学科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被认为关乎旅游研究、旅游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难题。一段时期内,也曾出现过审美本质论[1-2]、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交往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等数种观点[3-5],激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近10余年来,国内学界有一种影响日隆、已成主流的观点,即谢彦君的体验本质论[6-7]。但是,杨振之在《论旅游的本质》一文中明确提出体验“不是旅游的本质而只是特征”的反驳意见[8],他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人诗意地栖居”。该文论证也颇为精心,面对这两种看起来大相径庭的观点,不由得让人暗生疑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从两位学者的相关著述来看,谢彦君对旅游本质的追问是建立在其促进“旅游成学”这种始终不渝的学科情怀之上[7,9],杨振之则聚焦于本质概念的历史脉络、内涵以及旅游本质的单纯界说,并不论及其他。是不是研究关怀的差异导致了观点的出入?我们该如何看待旅游的本质及其与旅游学科的内在关系?针对这些疑惑,经过积年的学习、借鉴和思考,本文尝试给出回答,并期望在此基础上初步厘清旅游学的学科逻辑,以就教于方家。
1 有关本质研究的回顾
论述的根据并不能禁绝或省略掉根据的论述,要分析旅游的本质,首先必须搞清楚本质所谓何物。溯查相关文献后发现,无论在哲学史还是科学史上,本质均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正因如此,它关联着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本质论、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以及本质观等。对这一组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简要回顾,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本文相关问题的关键。
1.1 本质的追求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看问题深入到了本质”等表述,可谓耳熟能详。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本质的提法并展开对本质的追求,根源在于人类独特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样式——人类思维面对千差万别、方生方灭、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或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10]50,力图揭示“实是之所以为实是”的最终原因,找到规范现实生活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支撑点”,从而实现最大限度自由、德性的生活。这般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式的意向性追求,即是哲学中的本体论。哲学史上追寻“本体”有两种最基本的思路,一是寻求万物所由来和所复归的“始基”,即把“本体”视为“本原”[11]256-262,泰勒斯因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开创了以自然解释自然的先河而被喻为西方的“第一位哲学家”[12]36-38。阿那可西米尼的“气”、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与“逻各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观点均体现了这种探索。另一种是从把存在本身和现象割裂、对立起来,即把“本体”视为“本质”。柏拉图是导致本质范畴逐渐从本原中分化(第一条路向第二条转化)的标志性人物[13],他把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两个部分,认为前者只是不完善的“摹本”,后者才是本原。个别事物之所以能够获得自己的规定,是因为“分有”理念才获得“本质”。由此,相比于表面肤浅、纷繁庞杂和不可靠的“现象”,“本质”获得了稳定、深刻、“扎实”[14]133-136、规律性、普遍性等优越标签。先贤哲人们逐渐为后世奠定了一个延续数千年的基调,即认识事物必须要把握其本质。该思路逐渐发展壮大、极化成所谓的“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该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坚信本质的存在并致力于追求和表述本质,经过17世纪牛顿、笛卡尔等哲学科学巨匠的发展日趋完善,并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巅峰状态。有学者将本质主义归纳为3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绝对主义、基础主义(原子主义)和科学主义[15]。绝对主义强调事物具有永恒、唯一和超越时空的本质;基础主义强调事物都有其基质,如化学追求基本元素、物理学追求基本粒子、生物学追求破译基因等;科学主义则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事物并发现其本质的利器。总体而言,这3 种主义都承认事物均有其客观、普遍、唯一和确定的本质,且本质是可以被理性认识把握的。可见,本质主义是一种非历史、实体式的思维方式,思想史上的柏拉图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等都能够归属到该阵营[16]。
1.2 本质的内涵
对本质的追求带来了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那就是本质的概念内涵。或者说,本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能引发“无穷后退”的问题。据考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本质”一词并给出了多种解释,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种的属”,也就是它的“形式”;或者是“存在的存在”等[17]64。古往今来,人们对本质的认识并不一致,往往在追求各自所认为的“本质”。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关于本质的概念界定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其一是侧重于“一般”“共性”,如“本质是现象中一般的东西”;其二是侧重于“内部联系”,如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一贯和稳定的方面”;其三是侧重于“内在根据”,认为本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即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其四是侧重于“属性”,认为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18];其五是侧重于“属”和“类”,如鲸、狼、蝙蝠等的外形差异很大,但它们的本质都是哺乳动物类[19];其六是侧重于“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认为“运动形式中包含着的特殊矛盾”,这个特殊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0]308-309。刘君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工具书及学者的定义,对本质做出了两条定义,一是“事物根本性的或最重要的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二是“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事物成为它自身的原因或根据),前者是从“性质”与“数量”的范畴出发,后者是从“本质”与“现象”的范畴出发[21]。
1.3 反本质主义
历史已经证明,本质论在增进人类知识、彰显理性价值等方面发挥了令人惊叹的作用。但是,它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尤其是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猖獗”招致了势不两立的批驳,有人将这些反对意见统称为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反(对)本质主义,即反对本质主义所宣称的事物具有非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以及“人的认识能够达到绝对的真理”;其二是反本质的主义。反本质的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反对存在任何本质。一些著名的命题如哲学家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费耶阿本德的“怎么样都行”均反映了反本质的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大体上,反本质主义的具体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本质不能完全说明个体,概念化的抽象让事物脱离了情境,丧失了鲜活的直观和具体。第二,本质主义基础的实体信仰是靠不住的[22]。第三,本质存在是一种人为的信念或假设,得不到有效的证明。第四,缺乏人类语言能切中事物本质的明证。第五,本质主义会激起人类病态的形而上学冲动,导致“蒙昧主义”和滋生“学阀”及“学霸”[23]。不过,也有较多学者指出,反本质主义以攻击本质主义而得以展现自身,纠正了本质主义的一些不当倾向,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病。比如重经验轻理论、削弱间接经验的价值、消解理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导致相对主义和个人的“各执己见”与“众说纷纭”。存在主义(以海德格尔为代表)、解构主义(以福柯为代表)、实用主义(以杜威为代表)、新实用主义(以罗蒂为代表)等思潮均可以归属于反本质主义阵营[16]。
1.4 重建的本质观
经历过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数轮激辩攻守之后,人们的本质观念逐渐有了新变化,有学者将之概括为“重建”。韩震所总结的观点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15],他认为旧的本质观向新的本质观转向包括6个方面:第一,从“认识中把握了的本质”转向“作为认识对象或起点的本质”;第二,从“永恒不变的本质”转向“生成变化着的并且朝未来开放的本质”;第三,从“形式同一”转向“包容多样特征或差异”的本质;第四,从“内在的”转向“一定情境中的关系”的本质联系;第五,从“绝对真理性的认识”转向“协商对话达成的共识”;第六,从“确定性的”本质概念转向“包含着不确定性的”本质概念。也有学者指出,事物的本质具有多层次性,不能只作一元理解,事物的本质有初级、二级等,具有“多维性”,是一个多元的系统等[24]。在新的本质观中,本质不再是客观地存在着并等人去发现的实体,而是一种历史的(故事的)、事件的、地方化的构建[25],它不是那种会带来僵化或封闭的一劳永逸式解决,也非那种否定任何形式本质的虚无主义,而是一种相对的绝对——就历史阶段而言,它是绝对的;就历史整体而言,它是相对的。换言之,就是在对事物本质肯定理解的同时保持一种否定理解,从而达成一种永远面向未来敞开的“微妙的张力”,促进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化和跃迁。这个过程,也是本质论的进行过程,本体(本质)是作为思维中介而不断自我扬弃的。这种扬弃不是主观随意的,它有着客观的规律性和现实的制约性。应该说,重建的本质观是符合辩证法思想的。
针对下一代交换组网的相关研究以及发展下一代交换组网过程中对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电信运营领域高度重视的内容,为了推动电信事业的发展,就要针对软交换以及IMS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在对比研究中形成深刻的认识。
1.5 本文秉持的立场
基于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可以从5 个方面来框定本质的概念内涵,并以此作为立论的基础:第一,本质是一物得以区别于另一物的规定性。事物总是有差异的,本质是一事物为该事物而非其他的规定性。当然,也不能忽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共性,没有事物是绝世独立、了无瓜葛的实体,否则它就无法被认识。本质常常表现为“属加种差”的形式。第二,本质的这种规定性必须要通过现象来揭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揭示的本质是不同的,没有哪一种本质必定占据统治地位或优越于其他本质。第三,一个本质可以贯穿一大群事物,一个事物可以拥抱一大群本质。比如,书写工具是各种型号笔记本的本质,单个笔记本除了书写外还能够燃烧或作为礼物。第四,本质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本质体系,有多种层次、尺度、维度和侧面,是建构性和客观性的历史地有机统一。根据辩证法的思想,本质的背后还有更稀薄、更抽象的本质,具体背后也有更多样、更细致的具体。浅一层的本质可以是深一层本质的现象,随着认识的发展能够无穷逐进。第五,确定事物的本质是构建科学理论的基础。人的思维要想准确、深刻地反映外部实在,必须通过理论的方式。理论主要表现为概念和命题。基本概念是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反映对象本质中的最简单和最一般的关系。确认本质的工作一般由哲学来完成,即所谓的“清理地基”,藉由此才能发展出科学的理论线索,胡塞尔甚至认为“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科学”[26]。
2 旅游的本质
2.1 两位学者的旅游本质
旅游本质的直接表现就是一个个的概念。基于前文的论述可知,反映对象本质的概念必须是对象某种属性和关系的极度的又是适度的抽象,以致它能成为该对象之具体多样性统一的基础。例如,在普通生物学的范围内,以“细胞”为本质是合适的,因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如果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时,再以细胞为起点就会抽象不及了,应该以分子水平的核酸和蛋白质作为研究起点[29]118-120。根据现象学的思想,现象就是自己显现自己,显现背后无他,存在者就在显现之中,或者说,离开了显现就没有存在者的存在。因此,现象学所说的现象,不是与本质相对的现象,没有本质,或者说,现象就是本质(直观本质)。综合辩证法与现象学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上将旅游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
旅游被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其用意和作用是不同的,后面将结合其与旅游学科的联系进行阐明。
2.2 旅游本质的新解
旅游学界并没有对本质概念进行过多的探讨,谢彦君和杨振之都是基于“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是其所是的根据”的定义下展开对旅游本质的论述。当下距离两篇文章的发表时间已经过去5 年,作者均没有著文继续商榷此事。如今看来,两位学者关于旅游本质的观点均是可取的,旁观者并不需要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人生体验之流的一个特殊的波段,余暇和异地将旅游体验与其他人生体验区别开来。20年间,旅游体验完成了从登场到成为旅游研究中一个核心概念的发展过程,它能取得如此的地位,固然与谢彦君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长期的深耕细作和作为著名学者的学术影响力有所联系,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旅游被看成是一种体验有其先决条件和客观依据。经验事实表明,旅游突出表现为人亲力亲为的活动,它不能交由他人代劳,必须“以身验之”或“验之以身”,所产生的结果也是身体化、差异化和私人化的。体验是一切有身有体之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最大的通约性和最丰富的多样性,将旅游看成是人的一种特殊体验,具有极大的关联度和普遍的解释力。因此,体验作为旅游的本质是有其坚实基础的。杨振之提出的“人诗意地栖居”也是有理有据的:人生活在大地上就是栖居在大地上,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客观上看,某些旅游活动或旅游活动的某些环节明显具有唯美的诗意色彩,如审美、摄影、登高、赋诗、会友等,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显然也是正确的。应该说,杨振之针对谢彦君的反驳意见“世界上很多事物如听音乐、看电影等均是体验……体验不能作为把旅游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个物性”的观点并不能成立。若非如此,那么“世界上也有很多事物如日常休闲等均是‘诗意地栖居’”,其也不能作为把旅游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个物性了。其实,两位学者运用的均是“属加种差”的本质寻找方法,各自寻得了一个“视角主义”的旅游本质,均值得肯定但也不能绝对化。相比之下,谢彦君用来从体验中分离旅游体验的余暇和异地(也有学者认为是闲暇时间和非惯常环境)[27-28]概念取得了较多的进展。杨振之用来从栖居中分离旅游栖居的“诗意地”概念还需要进一步阐述,目前还不能算是一个有效的学术概念,可以作为理论线索继续深挖,以期透视旅游的诗意向度。
2.2.1 移动
将旅游抽象为人的移动,有如下考虑:第一,旅游作为人的活动,其显著的外在特征就是人的空间位置必须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第二,中文里旅游是由“旅”和“游”两个字组成,这两者的基本含义均是行动或不固定。移动范畴包括了人从永久性的移居活动一直到日常的上班、出差、购物、散步等各种形式的时空改变。显然,这种抽象工作过犹不及,旅游失去了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移动活动类型并无二致了,必须适当开启从抽象到具体的第二条路。旅游是一种“位移为零”的移动。不仅如此,为了使旅游和其他“位移为零”的移动如上下班、出差往返、上学放学等区别开来,需要将旅游进一步限定为“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移动,这种改进使得针对国外学者厄里提出的“mobility”(移动性)[30]范式的主要质疑如“混淆了居住地、工作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区别;混淆了通勤者、购物者或移居者等不同类型旅行者的区别”等得到了克服[31]72。最后,通过“闲暇时间”将旅游与纯粹的旅行活动分异开来。
2.2.2 体验
例6采设问句,但问而不答,吸引读者深入阅读论文;例8的设问句不仅提出问题,还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基因工程食品专利的改革。上述标题灵活、巧妙地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启发读者思考。
据了解在不少医院的药房,中药注射液从西药取药窗口发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区分中药注射液和西药注射液,建议在药盒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找一下药品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以拼音字母“Z”开头的代表中药,以拼音字母“H”开头的代表西药(化学药品)。
谢彦君认为体验是一种“畅爽感受”[9]242,本文对此定义持保留意见。尽管体验的概念尚未得到共识性界定,但根据现象学的研究,体验与一个词密切相关,那就是意向性。心理学上关于意向的解释是:某者对待或处理事物的活动,其表现为此者的欲望、愿望、希望和/或谋虑等行为反应倾向[33]1553。这些倾向可分为肯定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前者指的对某事物的接近、取得、保护、接受、拥护、吸收、助长、产生和/或造成等;后者指对某事物的避开、丢弃、反对、破坏、抵抗、限制和/或消灭等。也有学者认为,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意图。客观上看,意向表现为某种念想和目标的思及、悬设、确认与强化。意向要求身体做出针对性的努力,由此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身体及其感觉器官对这些后果的感受,也会不断使意向做出实时的自我调整,并循环往复。这种不断展开的动态感受过程,即是验证。概而言之,体验的进行是主动和被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表现为人在健全感知条件下,一种意图和外界某些影响在途中相遇了。应该说,体验这个词明显强调了人面向未来的能动性,即人在意向的指引下进行的一系列基于身体的探求性、试验性操作,鼓起勇气去面对难以捉摸的未知情况。
人为了生存,必须与自然环境、其他人结成某种关系。要战胜自然界,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具体上看,这些关系主要有3 类,分别是人与自我、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受到生产过程、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秩序、义务、身份与阶层系统乃至习俗、习惯和环境氛围的种种影响和制约。换言之,日常生活里的人是集聚和承载各种关系的“枢轴”,他拥有固定的“位格”,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都有被动压制和不得自专的一面。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位势,它致力于让一切牵绊都消解远去,使生命重获超越性的解脱。首先,它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一方面,旅游者通过被许可或自由地接近、目见亲临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旅游吸引物,产生新鲜感、奇异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人们因为与家产生了距离,从而才体验到家的重要和可爱,产生更强的归宿感和依恋感。其次,它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学中将人的地位分为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旅游属于后者,旅游中的人-人关系主要是游客与游客、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接待从业人员的交往关联。在旅游中,旅游者暂时卸下了自己原有的社会身份,摆脱了既定的一切社会关系,俨然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新我”。人们在旅游时,处处受到热情周到、平等友好的对待,被视为“上帝”,从而忘记了现实世界和成人社会里身份、地位、权势、财富的等级差异和由此带来的失意,释放了压抑的心理情绪,能够重新探索自我在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的位置,换个角度体察、体知世界,仿佛换了人生。最后,它改变了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可以说,旅游是一种个体从“客我”中解放出来,释放和展现“主我”的过程,追求瞬间的满足与快乐。它是对惯常、工具理性、受约束状态的颠倒、解放、夷平、提升和超然,是反常、消融结构和自由自主的状态。此外,旅游不仅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隐含了不确定性,甚至是脱离常轨、逾矩越界的可能。概而言之,旅游为人改变自己在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位势提供了一种戏剧化、游戏化、诗意化、装配式的转换和实现途径,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物打交道的方式交由了当事人。
将旅游看成是一种体验,是因为人的旅游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意向性特征。人们事先必须接受到相关的信息刺激,再经过筹备、谋划,然后最终做出面向未来的决定。事实上,生存时刻都离不开筹划过程,任何意向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机会成本和其他成本(包括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以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人的心力是有限的,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必须按轻重缓急进行优化分配。赵刘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是以工作或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自己的生活内容”[34-35]。如果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缺乏“寻找(无关紧要)事物的真相”的兴趣。但是,当外在强制性解除以后,没有人要求他必须关注什么、实现什么,他的意动不受约束,意念处于自主、自由和自发的状态,自己会由于好奇心和兴趣而滋生、设立一个个次第随机、乐于执行的意向,“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这些意向并不会为其带来多少功利,比如,诗人海子说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应该说,休闲(惯常环境或非惯常环境)是一种独特的意向性,是人类在自由的意识状态下朝向世界的方式。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它与意向的关系表现在下列方面:第一,旅游是一个总体的意向,它体现为远离惯常环境和摆脱非闲暇状态的意图和倾向。第二,旅游这个总体的意向包含一系列子意向。不仅是总意向分解为子意向,子意向也可以进一步分解。决定出游,下一步选择旅游目的地,进而选择参与的活动、停留时间以及购买什么纪念品等,都是各个具体的子意向,总体意向以子意向为进行或开展形式,子意向又可以向次一级类推,从而构成了意识和身体的连续活动。旅游是人各种体验中的一类,它是人自由探索、自主寻找事物真相并承受结果的活动。
2.2.3 位势
如果从事物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看,空间就是自己与他人他物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进行概括,那就是位势。所谓位势,一般指物理空间中两个位置点由于高低差别形成的梯度。在物理学中指空气块在地球重力场下所具有的势能,或者被认为是社会化的地位和权势。势还表现为一种趋势,犹如数学中的导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其实质就是边际变化[36]13。因此,位势,既能够说明虚空内各种事物的把握关系,也可以指社会空间中的主体间性,同时还能表示其相互关系的边际变化,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用不同的方式,去描述我们未知的图形.当然,还有更加丰富的图形世界,留待我们今后慢慢研究.
根据当前信用体系发展特点,跨境电商零售也将建立一个由独立第三方运作的信用管理体系,以实现对跨境电商零售业务中的商家资质审查、交易评价反馈、机构信用等级评估等功能。在跨境电商零售业务开展过程中,政府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制定并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此外,在当前企业和个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争端越来越多,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必将更加清楚规范地说明用何种法律、如何解决等。
移动与旅游的关系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作为休闲的移动。首先,舒适、自由的移动给主体带来了自信、满足和愉悦,让他顺遂自己的心愿和意志行事,领略到了世间新奇的百态。漫步是一种更常见的休闲方式。步行是体格健全的人实现流动性、从事工作、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以外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行为之一。尽管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空间活动范围和更灵活的出行方式,开始向汽车等机械化交通形式转变,但步行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和休闲方式。其次,交通工具的快速移动对于人们体验现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人们看到的自然与城镇景观往往通过一个框(如车、飞机等的窗户)实现的;景观变成了一系列快速移动的如电影幻灯片般的景致等。这些体验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其“主观感受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是他们对自然、景观/物及其社会的审美意义上的欣赏方式的改变”[32]174。再次,在观光旅游产品中,道路或河岸两侧的景色构成风景道,既是移动的过程,也是观赏的过程。绿道、河流故道、茶马古道、长征路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第二,为了休闲的移动。人们处于惯常环境中,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认为“近处无风景”,对远方有无限的向往。现代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高速交通路网、商业航空运输的发展以及小汽车的普及,进一步为移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休闲时间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移动在整个人类的移动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第三,移动中的休闲。以往认为人在一个时间点只能做一件事情,事情的发生是根据线性顺序进行的,一件接着一件,但乘坐交通工具,可以同时完成多件事情。旅行中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是人们努力去缩短的一些无用的“死”时间,人们在移动的时候休闲活动就发生了,比如上网冲浪等。旅途中原本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相互交流,往往能巩固或发展友谊。
3 旅游本质与旅游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旅游学”逐渐作为一个术语被提了出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旅游是否已经“成学”仍是很多研究者的心头之问。谢彦君出于深切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长期思考着旅游学的命运。在《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一文中[37],他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旅游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可或缺、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通过寻找类似于“旅游体验”这样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旅游的跨学科融合以及随后建立独立的旅游学科。宋子千对该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多学科(表层)介入既是旅游学科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38]。两位学者在文章中都旁征博引,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学科概念、学科判定标准的主流观点,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平台。总结起来看,组织机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被看成是构成学科的基本条件。很多学者都以此为标准对旅游学进行评价,认为旅游学还处于“前科学”状态。既往的这些研究不同程度地提供了对旅游学科境况的有益洞察,但也留下较大的讨论空间。“回到事实本身”,用描述现象学和解释现象学的方法来考察学科及旅游学的逻辑,或许能找到突破。
学科的逻辑可以用树来示意(图1)。当然,这并不是创新的做法。英国学者培根很早就提出了知识树的概念。客观上看,学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知识体系(树向上生长的部分),二是研究体系(树向下生长的部分)。科学知识来源于科学研究,因此,研究体系是知识体系的生长动力,知识体系是研究体系的产出成果。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其内在基本结构。根据美国学者Bruner 的观点[39]24,基本结构是指一个学科各层级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和知识的整体性,核心要义是用一个不断调整统一的结构统摄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任何事实和理念,这是常规意义上的知识树。相比于知识树,人们对作为研究体系(内在建制)的学科树关注较少。经验事实和学术研究均表明,学科的研究体系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不同的学派,比如社会学就有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社会批判论等学派;经济学有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等。根据分形理论,这些学派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本文将之命名为学系,依此类推,学系下又可以分为若干学须。学派、学系、学须并不是固定的身份,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上往下看,学科由学派构成,相应地,学派由学系构成,学系由学须构成;从下往上看,学派能够成长壮大为独立的学科,相应地,学系也会壮大成学派,学须壮大成学系。这就是学科发展的基本逻辑,它是一个历史性的生长过程。那么,该如何确定学派、学系和学须呢?结合黑格尔寻找“科学开端”姿态以及重建的本质观,笔者认为这是由研究对象的本质体系所决定的。前文中提到,事物的本质是一个本质体系,本质与本质之间有层次化的并列、隶属、包含及转化等关系。每一个学派、学系或学须,它们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各自承诺、信仰并贯彻着一个犹如“主心骨”的本质,这也是其确定自身在研究体系中序列和方位的坐标器。换言之,研究体系与本质体系是同构关系。从更大范围来看,知识体系、概念体系(本质体系)、研究体系也是同构的。
在学习课件后对说服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服的要点是建立信誉,找到共同点,提供支持信息和展示同理心。信誉可以在工作接触当中慢慢建立,只要你是一个坦诚的人,这不是一个难题。而找出共同点比较难,很多人说服对方的时候,直接站在对方的对立面,针锋相对,而不是在了解受众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点。同理心和感情认同真的非常重要,上面我的实例就是在同理心和感情认同的基础上说服了对方。平等基础上的说服不是出于地位和大义上的指责与审判,是一种心理共鸣。
图1 知识树与学科树的机理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ee and subject tree
行文至此,再回过头来看谢、宋两位学者关于旅游学成长路径的论述,尽管他们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共同点都认为多学科介入是旅游学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条件。另外,很多学者都认为多学科介入形成了所谓的交叉性分支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等。从“构成研究旅游活动”的综合学科体系视角来看,该观点显然是对的。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些交叉性分支学科的真正身份难道不是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自足性分支学科吗?它们身上流淌的是这些学科的“鲜血”,传承的是这些学科的基因!旅游只不过是这些成熟学科延伸触角的新变量和新情境而已。学科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为一体的理论体系,是理解和解释世界的逻辑自洽系统,它具有理论的三重内涵:第一,规范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自我和相互理解。第二,规范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把握和解释。第三,规范人们与价值有关的思想与行为[40]。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察和研究都是负载理论的,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分别基于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体系的,它们在看待旅游现象时也必然只能看到旅游现象的经济表现、地理表现、社会表现和文化表现,有视域更有盲区。所以,无法期待它们全面深入旅游现象的本质,故而难免“浅层介入”。换句话说,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是基于旅游现象而内生裂变的,我们非但不要苛责这些学科,反而还要感谢它们提供的单维洞见。更进一步地,还要从这些学科的本质体系及其演化发展态势上汲取有益借鉴,最终发展出切中旅游活动自身的本质体系,全面夯实旅游学的哲学基础。当然,我们也要识破和反对那些贩卖其他学科细枝末节知识的“货郎”,接受一种学科理论的检视并不等同于全盘接收一个个具体的结论,那是历来就受批评的本本主义。正确的做法是要了解该学科思维方式的全部历史和所有的成就得失,分析结论背后的“理路”和“来路”。这好比封建家庭中众位姐姐的丈夫尽管精明强干,有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却还是不能越俎代庖地获得年幼弟弟的开门立户资格或省略掉他的锻炼磨砺过程,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处世经验对其进行参谋辅佐,使之发展出自立自强的健全人格,全面承担起家族的责任。读者也可以发现,人的世代更迭与学科体系的发展存在着某种相似性。
俞宣孟指出,本体论在西方称为第一哲学,在形式上,它是以“是”为核心范畴逻辑地演绎成的纯粹原理体系,英文的名称叫做ontology,直译可作“是论”[41]1-4。学者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义时,总是以“XX 是XX”的判断形式出现的,这是一种“哲学的独断方式”,因为定义一旦做出,就预先决定了论证的结果(本质断言)。与此同时,一个对象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被定义的[42],逻辑结构不同,对自在客体的反映也就不同,具体表现为对信息输入的选择不同,加工角度和程度不同,信息被规范、被建构的方式不同,从而观念客体也就不同[43]1-10。对同一事物的多种本质论,就好比手术室的多个无影灯泡和检测仪,理想情况下能实现无阴影和盲区的完全“透视”。按照这个逻辑,学科树根系的发达兴盛,既需要根不断地发须,也需要须不断地壮大成根。前文中,笔者将旅游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其目的就是给旅游学的逻辑起点列举3种可能方案。这3种旅游本质方案是提炼于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基础之上。总体上,从国内外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可以识别出大致形成了多个有现实影响、有发展潜力的学派、学系或学须雏形,比如,美国学者格雷本的“旅游是一段神圣游程”;英国学者厄里的“旅游是一种凝视”,旅游是一种移动[44-45];国内学者沈祖祥的“旅游是一种文化”,叶朗的“旅游是一种审美”,杨振之的“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谢彦君、曹诗图的“旅游是一种体验”[48]44,保继刚、王宁的“旅游是一种位势”[47-53],张凌云、李志飞的“旅游是一种二元行为”[54-59]等。关于旅游被看作是一种以休闲为目的的移动方式,国内有地理学背景(行为地理、时间地理等)的学者较多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代表性学者有黄潇婷等[60-65]。体验论的影响很大,不必细说。保继刚和王宁学养宏富,有多方面的成就。本文的归纳侧重于保继刚的社区旅游研究(旅游吸引物权、社区增权等)和王宁的真实性研究方面。社区的权益、本真性的保持等归根结底是旅游中的人与人关系。为满足游客的旅游“玫瑰色”怀旧偏好或体验需求,目的地居民被要求“延迟现代化”的情况司空见惯,旅游发展与旅游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内旅游研究的重头戏。张凌云10 年前提出的非惯常环境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赞誉,追随者众[66-70]。李志飞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中有意识地归纳了二元行为理论,与张凌云心意相通、颇为契合。“花开数朵,同表一枝”,各学派、学系或学须之间也存在共通点,可以相互融通。比如,移动、位势、二元行为都是人的一种体验,体验、二元行为和位势离不开移动,所谓“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信息不对称”等,都是如此。可以说,这些尺度、方面、层次以及解释力有异但各受认可的本质论已经初步承诺了旅游学可望可及的美丽前景,广大自我认同的旅游学人要尽可能地求同趋同,促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热烈场面,遏制当前研究的碎片化、“专注于鼻尖一个小点”[71]2的超微化苗头,自觉入列就位,避免孤芳自赏和各执己见,主动力求嵌进体系或进行体系化整合,不断将旅游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和集聚,力争早日形成旅游本质体系,促进真正的“旅游成学”和之后的学科迭代进化。
4 研究结论
第一,本质论是问道之学。本质体系是“可道之道”,它是“不道之道”的渐次、历史地展现的形式。科学是建立在其确立自身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说,本质体系是道之器,它要追随和贯彻常道,为接近真理而“经常纠正错误”[72]9,绝不能道器分离,否则会导致学科树和知识树的枯萎凋敝。因此,本质体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革新的体系,它既体现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也体现在事物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本质,总体上表现为致宏大久远和尽精微细密两种向度。
第二,旅游学要想建立起独立的研究体系和知识体系,需要首先发展出旅游活动的本质体系,因为本质体系与研究体系、知识体系是同构关系,类似于同心圆和“纲与目”。从最基本的尺度和层面来说,旅游活动可以被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从学科体系(旅游学及其自足性分支学科)来看,位势本质的容涵性是最大的(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它能够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察旅游活动,对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旅游政治学、旅游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自足性分支学科也有统御作用。体验更多地着眼于旅游者个体(生理和心理)层面,是旅游学的研究重点。移动则更加明显地体现了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倾向性,对旅游研究中的技术问题(移动性、旅游流和旅游统计等)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李陆峰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在四名护卫簇拥下,巡视各方。由于此地常人不能到,他始终没有看到任何疑点。那些大大小小的花车,驱车的,表演的,一个成年人都没有,全部是孩子。花车上的孩子,有扮天女散花的,有扮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有扮哪吒闹海的,也有扮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虽说牡丹池案涉及一个孩子,李陆峰对花车上的小孩不敢放松戒备,不过平心而论,那些孩子呆在花车上哪里也去不了,纵然有哪吒、孙猴子的神通,能闹出什么动静来?
第三,任何学科都不是铁板一块,放大尺度来看,它们均是由学派、学系、学须等分形结构[73]1-2构成。从上往下看,学科细分为学派,学派细分为学系,学系细分为学须;从下往上看,学须也可以成长为学系,相应地,学系成长为学派,学派成长为学科。它们均是一个历史性的生长和动态调整过程。旅游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学派、学系和学须雏形,这是历经长期的艰苦探索之后形成的既带有学者个人印记又凝结了集体智慧难能可贵的硕果。它们像面面旗帜指引着方向,自我认同的旅游学人要尽可能靠近亲近、趋同求同,主动寻求入列就位,自觉参与到旅游本质体系建设工程中来,以本质理论为指导,共同促进旅游学发育出学科的基本结构,这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有其意义。
(1)各级党委要认识到位,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学校和院系日常管理工作,站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全面认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旅游成学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好事,将带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新方式”[74]。旅游成学作为一个论题,又是宏大艰深的。本文不揣冒昧提出一孔之见,敬请有识之士不吝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YE Lang.Tourism can’t do without aesthetics[N]. China Tourism News , 1988-01-20(2).[叶朗.旅游离不开美学[N].中国旅游报,1988-01-20(2).]
[2]CHEN Gang.The aesthetic essence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1992,7(4):50-52.[陈刚.论旅游的审美本质[J].旅游学刊,1992,7(4):50-52.]
[3]CHEN Daoshan.Re-discussion about the essence of tourism[J].Tourism Forum ,2011,4(1):7-14.[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J].旅游论坛,2011,4(1):7-14.]
[4]FANG Yu, HUANG Xiang.A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ublic: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J].Tourism research ,2017,9(4):21-28.[方雨,黄翔.社会大众视角下的旅游本质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J].旅游研究,2017,9(4):21-28.]
[5]CHEN Cai.A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J]. Tourism Science , 2000, (4): 16-18.[陈才.旅游本质探析[J].旅游科学,2000,(4):16-18.]
[6]XIE Yanjun.On the essence and features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1998,13(4):41-44;63.[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1998,13(4):41-44;63.]
[7]XIE Yanjun.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J]. Tourism Tribune, 2010,25(1):26-31.[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旅游学刊,2010,25(1):26-31.]
[8]YANG Zhenzhi.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3): 13-21.[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J].旅游学刊,2014,29(3):13-21.]
[9]XIE Yanjun.Tourism Studies(the 3rdEdition) [M].Beijing: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2011:1-40.[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1-40.]
[10]SUN Zhengyu.The Age in Thought—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M].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50.[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0.]
[11]SUN Zhengyu. Philosophy: Criticism of the Prerequisites of Thought [M].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16: 256-262.[孙正聿.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56-262.]
[12]WANG Defeng.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2016:36-38.[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6-38.]
[13]YANG Shihong, REN Housheng.A new survey on the essence[J].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2008, 35(3): 50-54.[杨世宏, 任厚升.“本质”新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0-54.]
[14]LENIN. Note on Philosophy [M].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74: 133-13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133-136.]
[15]HAN Zhen.Reconstruction of essential category and modernity of reflection[J].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8,(12):54-57.[韩震.本质范畴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J].哲学研究, 2008,(12):54-57.]
[16]SHI Jianzhuang, LI Sen.The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essence view and Its pedagogic implication: The modernity of the reflection transcending post-modernity[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 2010, 6(1): 20-29.[石健壮, 李森.论知识本质观的重建及其教育学意蕴—超越后现代的反思的现代性[J].教育报,2010,6(1):20-29.]
[17]ARITOTLE. Metaphysics (Volume Z) [M].WU Shoupeng, trans.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59: 6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4.]
[18]LIU Jun.Mal- positional essence: A semantic discrimination between library essence and its relative concepts—Library essence research series No.6[J]. Library Journal , 2012, (9): 15-22.[刘君.错位的本质:图书馆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图书馆本质研究之六[J].图书馆杂志,2012,(9):15-22.]
[19]GUO Liuzhu.What is the essence[J].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93,(1):56-60.[郭留柱.也谈什么是本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6-60.]
[20]MAO Zedo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Volume1) [M].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1:308-30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8-309.]
[21]LIU Jun.What essence is:An analysis of concept of essence in library research—Library essence research series No.5[J].Library Journal , 2012, (8): 2-9.[刘君.本质是什么: 图书馆研究中的本质概念浅析——图书馆本质研究之五[J].图书馆杂志,2012,(8):2-9.]
[22]YANG Li. A Criticism of the Essentialist and Anti-essentialist Teaching Theory: A New Alternative—Perspectives of Organic Philosophy [D].Harbi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2012.[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3]XU Kefeng.On the dispute between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 in pedagogy of China[J]. 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09,1(5):62-68.[许可峰.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从分歧到融合[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5):62-68.]
[24]LI Zixiong.Re- statement of the literary essence after the“Essentialism”[J].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cience Edition ,2011,30(1):52-55.[李自雄.论本质主义之后的文学本质重新言说[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1):52-55.]
[25]SUN Qinghai.The concept of essence:From realism to modality[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4,(12):110-117.[孙清海.本质概念:从实在论到偶态论[J].社会科学,2014,(12):110-117.]
[26]ZHANG Qingxiong.Spectrum and essence:The ontology of life word[J].Philosophical Analysis ,2016,7(6):4-15,191.[张庆熊.谱系与本质: 生活世界的本体论[J].哲学分析, 2016, 7(6): 4-15,191.]
[27]XU Jufeng.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Tourism Tribune ,2011,26(10):21-30.[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旅游学刊, 2011, 26(10):21-30.]
[28]GUAN Jingjing, DONG Xuewang, BAO Bili.A logical disentangling of the concept“unusual environment”and its influence on tourist behavior[J]. Tourism Tribune , 2018, 33(4):24-32.[管婧婧,董雪旺,鲍碧丽.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J].旅游学刊,2018,33(4):24-32.]
[29]JIN Shunfu. Conceptual Logic [M].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0: 118-120.[金顺福.概念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8-120.]
[30]ZHU Xuan, XIE Jia, JIANG Hongyuan.Mobility or liquidity?translation, evolu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7,32(10):107-117.[朱璇,解佳,江泓源.移动性抑或流动性? ——翻译、沿革和解析[J].旅游学刊, 2017, 32(10): 107-117.]
[31]COOPER C,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the 3ndEdition) [M].ZHANG Lili, CAI Liping, etal, trans.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72.[克里斯·库珀, 等.旅游学[M].张俐俐,蔡利平,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
[32]WANG Ning, LIU Danping, MA Ling, et al. Tourism Sociology [M].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8: 174.[王宁, 刘丹萍, 马凌, 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174.]
[33]LIN Chongde, YANG Zhiliang, HUANG Xiting, et al.Psychological Dictionary [M].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3:155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
[34]ZHAO Liu, CHENG Qi, ZHOU Wuzhong.The ontology description and intention construct of tourism experience under phenomenology perspective[J]. Tourism Tribune , 2013, 28(10):97-106.[赵刘,程琦,周武忠.现象学视角下旅游体验的本体描述与意向构造[J].旅游学刊,2013,28(10):97-106.]
[35]ZHAO Liu.On the intentionality of tourism: Time and spacestructure in the touristic world[J]. Tourism Tribune , 2017,32(4):78-86.[赵刘.作为意向性的旅游:兼论旅游世界的时空构造[J].旅游学刊,2017,32(4):78-86.]
[36]LI Dechang. Pedagogy of Information Man: Potent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Dynamics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13;53.[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53.]
[37]XIE Yanjun, LI Layang.The logic undergoing the different pointof view related to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3,28(1):21-29.[谢彦君,李拉扬.旅游学的逻辑:在有关旅游学科问题的纷纭争论背后[J].旅游学刊,2013,28(1):21-29.]
[38]SONG Ziqian.Tourism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Evolving from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J].Tourism Tribune , 2014, 29(3): 22-30.[宋子千.以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促进旅游学科成长[J].旅游学刊,2014,29(3):22-30.]
[39]BRUNER J 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SHAO Ruizhen,WANG Chengxu, trans.Beij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Publish,1982:24.[詹姆斯·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王承绪,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4.]
[40]SUN Zhengyu.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N]. Guangming Daily , 2009-11-24(11).[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11).]
[41]YU Xuanmeng. Ontological Research [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1-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
[42]FENG Xiangdong.Education itself:The discipline standpoint of pedagogy and its theory cornerstone[J].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3,(7):10-17.[冯向东.教育自身:教育学学科立场与理论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3,(7):10-17.]
[43]YANG Geng.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M].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Group, 2017: 452.[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452.]
[44]URRY J.Mobility [M].Cambridge:Polity,2007:1-10.
[45]HANNAM K, SHELLER M, URRY J.Editorial: Mobilities,immobilities and moorings[J].Mobilities ,2006,(1):1-22.
[46]CAO Shitu.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Philosophy [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8:44.[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4.]
[47]BAO Jigang,LIN Minhui.Study on control of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in historic town and villag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2014, 69(2):268-277.[保继刚,林敏慧.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2):268-277.]
[48]BAO Jigang,ZUO Bing.Legislating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rights[J].Tourism Tribune, 2012,27(7):11-18.[保继刚,左冰.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J].旅游学刊,2012,27(7):11-18.]
[49]BAO Jigang, SUN Jiuxia.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of Yubeng village: Means of particip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empowerment[J]. Toursim Forum , 2008, 1(1): 58-65.[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1(1):58-65.]
[50]BAO Jigang, SU Xiaobo.Study on the comercialization of historictown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2004, 59(3) : 427-43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51]WANG Ning.Tourism,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An explorationof tourism sociology[J]. Sociological Research ,1999,(6):93-101.[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J].社会学研究,1999,(6):93-101.]
[52]WANG Ning.The interactiv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The studying of hospitality tourism[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2007, 29(6):18-24.[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53]WANG Ning.Tourism ethics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experiencing authenticity[J]. Tourism Tribune ,2014,29(11):5-6.[王宁.旅游伦理与本真性体验文化心理差异[J].旅游学刊,2014,29(11):5-6.]
[54]ZHANG Lingyun.A study on consumers’behavior and phenomenon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J]. Tourism Tribune ,2008,23(10):12-16.[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0):12-16.]
[55]ZHANG Lingyun.Unusual environment: The core concept of tourism research: A new framework for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Tribune ,2009,24(7):12-17.[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24(7):12-17.]
[56]LI Zhifei. Travel Purchase Behavior: Distant Situations,Experience Marketing and Post-Purchase Effect [M].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9:50-52.[李志飞.旅游购买行为:异地情境、体验营销与购后效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50-52.]
[57]LI Zhifei.Life is elsewhere:The theory of tourists’binary behavior[J].Tourism Tribune ,2014,29(8):13-14.[李志飞.生活在别处: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J].旅游学刊,2014,29(8):13-14.]
[58]LI Zhifei.Tourism behavior: Limited rationality and space transformation[J]. Tourism Tribune , 2017, 32(12): 10-12.[李志飞.旅游行为: 有限理性与空间转换[J].旅游学刊, 2017, 32(12):10-12.]
[59]LI Zhifei, XIA Lei, DENG Shengliang.Tourists’ social behavior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habitual residencetourist destination values[J]. Tourism Tribune , 2018, 33(1): 105-117.[李志飞,夏磊,邓胜梁.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居地-旅游地二元情境[J].旅游学刊,2018,33(1):105-117.]
[60]HUANG Xiaoting.Spatial- temporal behavior patterns of tourists within the scenic spot based on time geography:A case study on Beijing Summer Palace[J]. Tourism Tribune , 2009, 24(6):82-87.[黄潇婷.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9, 24(6):82-87.]
[61]HUANG Xiaoting, ZHU Shuwei, ZHAO Ying.Product follows behavior: A tourism time product planning approach [J].Tourism Tribune ,2016,31(5):36-44.[黄潇婷,朱树未,赵莹.产品跟随行为: 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J].旅游学刊, 2016, 31(5):36-44.]
[62]HUANG Xiaoting.A study of tourists’emotional experience process based on space-time path:A case study of Ocean Park in Hong Kong[J].Tourism Tribune ,2015,30(6):39-45.[黄潇婷.基于时空路径的旅游情感体验过程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6):39-45.]
[63]HUANG Xiaoting, ZHANG Xiaoshan, ZHAO Ying.Spatialtemporal behavior patterns of mainland tourists’overseas travel within the scenic spot: A study on Hong Kong Ocean Park[J].Resources Science , 2015, 37(11): 2140-2150.[黄潇婷, 张晓珊,赵莹.大陆游客境外旅游景区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11):2140-2150.]
[64]HUANG Xiaoting.Qu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space-time data of tourists’behaviour captured using GPS tracking technology and activity diaries [J]. Tourism Tribune , 2014, 29(3): 100-106.[黄潇婷.基于GPS与日志调查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对比[J].旅游学刊,2014,29(3):100-106.]
[65]HUANG Xiaoting, LI Wenxuan, ZHANG Haiping, et al.Evaluation of tourist temporal-spatial behavior based on GPS data[J].Tourism Tribune ,2016,31(9):40-49.[黄潇婷,李玟璇,张海平,等.基于GPS 数据的旅游时空行为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9):40-49.]
[66]WANG Xin, ZOU Tongqian.On the significance of experience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J].Tourism Tribune ,2011,26(7):19-23.[王欣, 邹统钎.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J].旅游学刊,2011,26(7):19-23.]
[67]LI Qinglei, LYU Wenyi.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s in the unusual environment: Taking the Guandu ancient town in Kunming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Wuling ,2013,38(1):61-65.[李庆雷,吕文艺.非惯常环境下的历史文化古镇旅游再开发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古镇为例[J].武陵学刊,2013,38(1):61-65.]
[68]CHEN Haibo.Unusu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perience thereof:Further discussion on core concepts of tourism [J]. Tourism Tribune ,2017,32(2):22-31.[陈海波.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17,32(2):22-31.]
[69]ZHANG Guangyu.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ourism service complaint remedy under the unusual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44(1):41-47.[张广宇.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投诉补救理论模型的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1):41-47.]
[70]LIAO Weijun,HE Youshi.How does the uncivilized behavior of tourists form in unusual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8,32(6):194-200.[廖维俊,何有世.非惯常环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基于相对剥夺理论视角的扎根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94-200.]
[71]DURANT W.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M].JIANG Jianfeng,ZHANG Chengcheng, trans.Beijing: New Star Press, 2013: 2.[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M].蒋剑峰,张程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
[72]ZEEMAN. Reliable Knowledge: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Scientific Belief [M].ZHAO Zhenjiang, trans.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3:9.[齐曼.可靠的知识—对科学信仰中的原因的探索[M].赵振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73]GALTON N, RUUD W. Fractal Theory [M].YANG Xiaochen,trans.Beijing: Contemporary Publishing House, 2014: 1-2.[尼格尔·高尔顿,威尔·鲁德.分形学[M].杨晓晨,译.北京:当代出版社,2014:1-2.]
[74]CHEN Haibo.Theorists,engineers and sewers in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Tribune ,2017,32(12):4-6.[陈海波.旅游研究的理论家、工程师和缝补匠[J].旅游学刊,2017,32(12):4-6.]
An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of Tourism and Disciplinary Logic of Tourism Science
CHEN Haibo
(Management Department,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China )
Abstract: Tourism science starts with the essentials of tourism.To establish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knowledge systems,a system depicting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ctivities must be developed first.Based on dialect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thinking, tourism can be abstracted as a movement, an experience and having the ability to change one’s potentia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vel and tourism are as follows.First,travel as a leisure product;second,travel for a leisure product;and third enjoying leisure products in travel.People take tourism as an experience because they show obvious intentions regarding tourism activities.They must receive relevant information stimulus, then prepare themselves and finally make future-oriented decisions.Tourism is one of experiences for people to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 explore and search for the truth of life and bear the consequences.Tourism offers the potential for relief and to transcend life.First, it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objects;then that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and finally that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inner selves.Tourism provides means for people to change their natural and social potential in a dramatic,recreational,poetic and assembling way.It puts the initiative of changing the above-mentioned relationships into the hands of the people concern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disciplinary system (tourism and its self-contained subdiscipline), tourism science is the most inclusive (especially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It examines tourist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and has some degree of autonomy on subdisciplines such as tourism sociology, tourism anthropology, tourism politics and 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experience, as a study priority of tourism science, focuses more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of individual tourists.Travel illustrates the tendencies of space and time, providing a rather strong direction on technical issues in tourism studies, such as mobility,tourist flows and tourism statistics.
Essentialism is an ideology to explore what is essential.As a system of“what can be told, ”it discloses“what cannot be told”in a gradual and historical way.Science is based on establishing itself.Every discipline has its own structure composed of subdisciplines.A discipline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disciplines, and a subdiscipline can also develop into a discipline, which is a historical growth and dynamic adjustment process.Several subdisciplin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ave come into shape in tourism science, a valuable achievement bearing the personal imprint of the scholars and their collective wisdom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Scholars of tourism science,self-identified and guided by essentialism, should seek common ground, and take the lead as big-picture thinker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cience.
Keywords: tourism;essence;tourism discipline;discipline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9)11-0124-12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15
引用格式: 陈海波.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的学科逻辑新探[J].旅游学刊, 2019, 34(11): 124-135.[CHEN Haibo.An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of tourism and disciplinary logic of tourism science[J].Tourism Tribune ,2019,34(11):124-135.]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的体验化创新路径及绩效评价”(18C0869)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unan Province(to CHEN Haibo)(No.18C0869).]
[收稿日期] 2018-07-12;
[修订日期] 2019-07-14
[作者简介] 陈海波(1984—),男,湖南衡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市场,E-mail:chen9718@163.com。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刘 鲁]
标签:旅游论文; 本质论文; 旅游学论文; 学科论文; 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