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海鸥 陶辉辉

《蒹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海鸥 陶辉辉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中学教师 王海鸥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业农场中学教师 陶辉辉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要求教师注重营造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教材分析:

《蒹葭》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歌,选自《诗经·国风》。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执着追寻的过程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诗歌语言优美简洁,感情淳朴、真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可以作为七年级学生的拓展阅读课素材,解析不宜过深,对诗歌的意象有初步了解即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学情分析:

优势:七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了初步的诗歌欣赏能力,对意象有了解。

劣势:《蒹葭》个别词语比较少见,对七年级学生而言词句学习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课上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标》倡导“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材分析中指出诗歌语言优美简洁,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适合朗读背诵,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手法。

2.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材分析中指出诗歌感情淳朴、真挚。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有了解,在词句学习上还有一定难度,课上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考虑后确定本课难点是:体会诗歌意境。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了解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执着追寻的过程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手法,体会诗歌意境。

3.体会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及美好理想的向往。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李健的《在水一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点评: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和图片来创设情境。歌曲是由《蒹葭》改编而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二、多种朗读、整体感知:

(一)大声朗读:1.学生圈画出重点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识记字词。

3.齐读诗歌。(做到准确,流畅。)

(二)展示读:(提示注意:语速、停顿)

1.个人读,学生互评。(扣住语速、停顿进行点评。)

2.男女生配合朗读。(配乐)

(三)听范读。(提示注意:重音、语调)

(四)仿读:学生跟随范读进一步规范朗读。

(五)齐读。

【点评:读准、读顺句子是朗读及理解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必备条件。五遍朗读之后,学生基本记住了生字词,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达成教学目标1。】

活动三、理解诗意 感悟探究:

(一)理解诗意。思考: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交流阅读感受。

【点评: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理解字词句,小组合作解决疑难,教师强化重点词句,将积累要求落在实处,明确诗歌的故事梗概。】

(二)感悟探究: (落实字词,朗读。)

1.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重章叠句,反复咏叹

(2)重章叠句的作用:结构上增强诗歌节奏感和音韵美,内容上加深感情。

【点评:从文本篇章结构入手提出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结构中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特点,让学生明白结构上的回环往复能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内容上能突出强化主人公感情。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欣赏品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诗歌每节的结构形式是相同的,你发现哪里有微妙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词语分组处理,师生共同合作,在电子白板上划、读、识记。)

【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微妙的变化”来学习重章叠句的手法。以变化的重点字词(如苍苍、萋萋、采采等)为突破口,在电子白板上用不同颜色和符号进行批注,学生更直观地明确了诗歌中重章叠句的特点。然后朗读反复咏叹的词句,感悟重章叠句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达成教学目标2。】

3.哪些词语?在这样的诗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1):景物描写(蒹葭、白露)

第一组词:苍苍、萋萋、采采

引导学生体会叠字的变化运用,一意三叠,增强诗歌韵味,景物特点更加突出。(齐读,品韵味。)

第二组词:为霜、未晞、未已

引导学生明确:露水的特点及诗歌中多次描写的这些景物的作用是渲染萧瑟、凄清,朦胧的气氛。

预设(2):伊人形象(一方、之湄、之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伊人的形象特点。如飘渺、可望而不可即……(齐读。)

预设(3):相思、爱慕、惆怅之情(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慕、相思,还有相见却见不到的惆怅以及“宛”字妙用。

(朗读,要求情感渐深。)

预设(4):执着追求(长、跻、右。结合“溯洄”、“溯游”)

引导学生体会路途艰险的特点;主人公追寻的艰难、漫长,体现了他的痴情、执着。(齐读。)

预设(5):主题拓展

明确:诗歌中的伊人,除了指爱人,还有哪些理解。(学生交流。如亲情、理想、金钱……)

【点评:教师根据变化的词语(如“苍苍、萋萋、采采”等)初步预设五个角度,为师生间融洽交流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借助变化词句的含义,分析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学生发言要回归文本。教师因势利导,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继续朗读反复咏叹的诗句,体会重章叠句在内容上突出强化主人公感情的效果。学生在自主探究、感悟中提高欣赏品味及审美情趣,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3。】

活动四、展开联想 再现诗境:

1.展开联想,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再描述一下最喜欢的句子。

【点评:结合独特的理解把文字变成画面,学生在想象中再次体会诗歌的美,在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学生大胆思考发言,可以形成开放而丰富的课堂。】

2.总结全文:《蒹葭》中痴情的主人公不畏艰难险阻,执着地追寻着心中的伊人。其实,生活中真挚的爱情固然美好,可人生的旅途中还有许多比爱情更加值得拥有的美好事物,也同样值得我们不断地付出努力,执着追求。

【点评:对诗歌的意象的了解、主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活动五、检测评价,巩固新课:

1.背诵。 2.习题训练。

3.作业:(1)推荐阅读《诗经》。 (2)背诵《蒹葭》及注释。

【点评:学习之后进行检测,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实现当堂背诵,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成果,有意识地完成对诗歌的积累。】

活动六、配乐背诵:

【点评:整堂课以多媒体配乐、集体背诵的形式结束。创设情景,学生再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总体点评:

《蒹葭》整节课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注重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课文意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 体现新课标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关注课标、教材之外,更关注与学生融洽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理解诗意时,以重点字词为突破口,以朗读提升对主题的理解。学生感受与人生的联系,激发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二)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让学习目标落实。多媒体播放为学生获得新鲜的视听美感,调动学习兴趣,奠定课堂基调;结束时升华情感,提升审美情趣。体会诗歌意境、突破重难点时,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让诗歌的生字词、章节变化特点等又从视觉上强化学生记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三)朗读贯穿整节课。注重引导学生有梯度的提升朗读能力,将评价与改进方法落在实处、细处,让学生掌握诗歌朗读方法,直至成诵。

这节课从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让他们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有所收获。

论文作者:王海鸥 陶辉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蒹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海鸥 陶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