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启示_市场经济论文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启示_市场经济论文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理论论文,现代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坛

当代,市场经济在西方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充实,有些认识和观点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启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商品经济从产生至今其发展经历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包含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此时社会分工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只有市场,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规模的扩大,商品成为社会生产的普遍形式,从而形成市场体系,市场成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市场体系形成标志着商品经济进入了高级阶段,市场经济正式形成。可见,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

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因而资本主义最先进入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相适应,市场经济也经历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与垄断、国家垄断的市场经济阶段。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奉行传统市场理论,它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市场的前提,崇尚“看不见的手”即自由市场机制推动着供给的需求,从而供给能自行创造与其相适应的需求,使资源配置进入最佳状态,而政府拾遗补缺居于次要地位,国家还处于市场之外。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市场状况。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巨大的革命作用。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提高,竞争必然走向集中和垄断,使市场结构偏离了完全自由竞争的理论假设,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分配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暴露出严重弊病,特别是三十年代爆发的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迫使各国政府出面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便逐步过渡到了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出现的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到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并趋于成熟,其特点表现为以“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为基础,以“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的调节为向导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尽管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滞胀”,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经济中去,反对政府干预,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脱离了政府的宏观干预市场经济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因此,现代西方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目前这种干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纯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已一去不复返,“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共同配置资源的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是由单纯“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配置走到“两只手”结合起来的混合经济,这已成为西方学者的共识,如萨缪尔森明确地把政府列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并指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是不能偏废的。艾沙奇认为,所有市场经济都是混合的,政府在现代社会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演进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我们谈论的市场经济,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就是现代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一般,也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中,“看得见的手”发挥主要调节资源配置作用,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进市场,自觉地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解决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动力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扬弃。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有之意

市场经济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下共同存在的经济形式,但市场经济最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特别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很值得重视和借鉴。

西方学者一般地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经济运行机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机制,而且还是一种制度。

认为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观点,主要有三方面含义:(1)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以价值规律为依据的价格机制。按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在市场上,供求变化导致价格变化,用价格信号来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中达到最优配置,这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于市场机制的内在矛盾和缺陷,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运行的紊乱,因而当代西方学者提出应有一种调节市场活动的社会机制,即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与“市场保持一致的原则。他们认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关键在于竞争机制、主张用竞争的调节力量来铲除强权和垄断以恢复市场功能、市场经济的支柱正是为了建立维护竞争秩序、市场配置资源比计划配置更能有效地利用资源等。总之,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2)市场经济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以多元化利益主体为基础,企业面向市场,根据市场信息进行自主经营决策,平等竞争,竞争机制使企业优胜劣汰,资源流向经济效益好的生产环节和企业中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而注重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市场竞争和价格形成机制,也迫使生产经营者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种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的作用下,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从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3)市场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前提。 生产劳动的分工形成了市场,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分工越发达,市场经济也越发达。

主张市场经济是一种制度的学者,是在首先承认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强调市场的社会关系的观点,认为市场是规定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经济——社会结构。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市场是复杂的,它包含着许多决定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决定因素的各种社会关系,市场是经济当事人相互依存关系的社会化场所。强调市场的法律关系的观点认为,生产制度结构:企业的组织制度、政府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转有着重要意义,高斯认为“这种制度环境影响着生产的动力和交易的成本”,还指出:市场上交易的东西不是经济学家常常设想的物质实体,而是一些行动的权利和法律,法律制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转有着深远影响。

上述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内涵的观点可概括为:(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2)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制度;(3)市场经济与生产制度结构, 社会关系相关联。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经济调节机制、社会机制、法律制度相结合的有机体,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仅是把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关联市场所涉及的经济组织制度、政治组织制度和文化组织制度。对现代市场经济内涵的全面理解,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启示,即用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结合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更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所涉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与发展、效益与速度、中央与地方、反“左”与反右等,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全面性,而且对我们建立真正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既要加强国家干预,又要防止“政府失灵”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证明,市场能自发地调节和协调社会生产和消费,从而存在着自动趋向均衡的内在秩序性,但同时又证明市场有局限性,即市场有缺陷或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1)市场机制本身的一些缺陷所致。 如过渡竞争造成部分资源的失效;市场主体决策的片面性、自发性、盲目性,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浪费和经济运行的紊乱;价值规律决定的市场竞争形成人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人力资源失效;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成本或收益,市场调节不可能消除外部负效应的影响,即生产者从市场获得的个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不可能在市场调节下消除造成的污染,使资源利用的效率低或无效率。(2)市场不完全性结构的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市场机制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垄断的存在,垄断和竞争的并存,导致经济无法保证供求的自动均衡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只对私人物品生产的调节有效,对公共物品生产的调节无效,即市场机制无力向公共物品领域配置资源,因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效率。市场缺陷导致的后果是,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危机、通货膨胀、失业威胁、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不公平、贪得无厌的精神刺激等,为使市场经济得以有序进行,只有代表社会利益和有权威的政府介入市场才能实现。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介入的必要性。但是,西方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和调节的措施都必须顺应市场,与“市场保持一致”,因为国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国家并不完全代替市场,国家干预在于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维护市场的功能、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纠正市场作用的偏差,就是说政府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有限定,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实行干预。

政府对经济干预存在必要性,也存在局限性即“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则:(1)存在寻租活动。 寻租活动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或为了对现有经济利益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配而从事的非生产性活动,以“寻求直接的非生产性利润”,或者说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权力获得某些好处或利益的一切活动。寻租活动破坏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政策效率低。 政府官员缺乏提高效率的市场惩罚压力和政府部门对决策成本及效益核算的认真态度,因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3)政府实施困难。 政府难以掌握充分信息,政府官员对形势的判断或动机不同,影响调控决策的准确性,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国家干预经济既要注意弥补“市场失灵”,同时又要注意防止“政府失灵”,做到合理、适度、有效,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

现代市场经济的两种形态: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着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长得多、发达得多,西方学者在国家对经济干预认识上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注意。

(1)应把国家干预提到市场经济的重要地位上。 我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市场经济将代替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是市场的外生变量,并且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以及他们推行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自由化即所谓市场取向型经济改革的影响,似乎觉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化加自由放任,其实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如果贯彻实施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警惕“没有国家管理的市场将导致二元的、甚至四分五裂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重视国家干预,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更是被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情决定。

(2)有效防止“政府失灵”。政府要弥补市场缺陷, 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但由于权力进入市场,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使政府作用受到限制,从而“政府失灵”。为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该用法律约束政府的经济行为,用法律形式规范政府的决策方式,政府决策要受社会监督,严惩“寻租活动”和贪污受贿,以使政府干预达到最佳状态。

(3)坚持与“市场保持一致”的原则。 政府既然不是市场之外的异己力量,而是已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之一,国家干预经济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兼顾市场供求,转变过去传统计划管理模式:从着重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到管理宏观经济活动上来;从过去偏重运用行政直接管理转到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经济法规、必要的行政手段上;运用货币政策协调生产、消费和供求,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社会分配总体公平。总之,国家应按市场原则,从运用行政直接管理转到间接管理上来。

标签:;  ;  ;  ;  ;  ;  ;  ;  ;  ;  ;  ;  ;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启示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