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志祺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志祺

济南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一种新式的装配式的建筑工程被应用到了建筑中,这种新式的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受约束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的特点而大受欢迎。但是当前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施工技术也不够规范,不能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出比率在迅速降低,人们将目光放在了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文章中就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展开研究,对其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了详细剖析,希望能够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工作人员采用预制部件直接装配而成的建筑,因为预制部件的形式很多样,并且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装配式建筑可以大体上分成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建筑类型,在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便利。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2.1在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对装配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考虑,设计的标准化比较低。在之前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建筑与结构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发生问题时,势必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反馈问题,修改图纸的设计问题,需要按照步骤完成设置,更好地对当中的问题进行发现,因此,设计阶段存在的集中化管理存在于最后。然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主要呈现在前期阶段,进行设计之前要与各种因素进行结合,因此,装配式的建筑工程要与建筑部件的分离与组装进行结合,并与部件转运与堆放结合实施,所以,设计阶段的管理有助于工作技术难度与工作强度的提高。

2.2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意识

装配式建筑工程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中国目前的施工管理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施工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管理能力,无法与时代接轨,这样就不能及时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往常的建筑工程和装配式建筑工程在不同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并非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这也就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只有对其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选择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一直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核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须要设有一定数量的职能管理部门或者机构,这样才能够施展管理的工作。这个管理部门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方便以后能够随时到建筑工程中进行监管,真正地实现对于工程现场的监管。实际情况却是当下的工程项目为了节约经费大量地削减人员以及管理经费,这就使得工程管理部门严重缺少工作人员,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从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策略

3.1加强对于监管机制的创建和完善

对于政策的落实,切不可与监管机制之间脱离。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中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对于我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很多政策在颁布之后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企业自身不作为和经济利益的影响,造成装配式的建筑不能实现预期优势,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装配式的建筑监管机制,对各项规定进行督促和落实。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实现,一是,合理地管理工业项目中的总承包工程,还要在项目立项与初步设计完成后,利用EPC模式开展招投标工作,邀请具有丰富装配式的专业技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同时,还要对招标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监督与审查,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以及公正;二是,对装配式建筑中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还要建立一个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审批的专用的管理渠道。现阶段根据以往的建筑模式,很多单位都对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和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进行了完成,并做好质量验收的工作,在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同时,在监管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形同虚设的现象。

3.2加大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为了管理预制建筑结构的生产过程的质量,必须做好以下任务:首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人员。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影响预制构件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施工过程和工艺流程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在生产过程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在生产预制构件中,如果预制构件的尺寸,与保护层的厚度和平面度不一致,在检验过程中也没及时的发现,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还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名誉;其次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在生产建筑预制构件时由于缺乏对生产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就会导致各种形式构件之间出现较大间隙,影响了构件的牢固性;再次加强预制构件制作原料的管理。在没有进行搅拌之前有效调整混凝土的混合比,从而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在生产中应当知道,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工艺,将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例如,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构配件可以大大缩减胀模概率。但是,预制构件在生产时,会受生产技术的影响,使得预制构件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隙,无法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牢固,这也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美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必须按一定要求和标准对预制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预制构件质量,提高工程的美观性和建设的速度;最后创建一个良好的团队项目管理环境。对于预制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维修,预制构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氧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3健全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不成熟的,更是不适合当下新兴的装配式模式的,必须要重新建立健全。首先,需要采纳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理念,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设计一套蓝图。依据我国当下的国情来看,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思路体系。其次,重新优化管理部门的设置,保证每个部门都能够切实履行责任。还要做好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意见监督制度等的相关内容。政府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协助的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各行业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内容,虽然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建造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政策,丰富装配式建筑的工艺技术,让装配式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此促进国家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登,陶忠,姜玲,陈伟.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况探讨[J].价值工程,2015,37(11):233-234.

[2]李天华,袁永博,张明媛.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6,26(3):28-32.

[3]王文胜.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3).

论文作者:王志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志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