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经济运行论文,评价体系论文,国民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的运行,从整体上看,包括速度、比例结构和效益,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既要观察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更要注意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是否协调、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和经济效益是否不断提高。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应当建立在国民经济的各项主要比例关系协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没有按比例的发展,则不可能有持续的高速度。没有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扩张只能在低水平上繁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评价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应当注重观察经济增长速度、比例结构和经济效益,以求三者达到协调与统一。评价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体系应包括:

(一)规模速度指标

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被世界各国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而我国一开始就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赶超战略中的一个基本目标,因而如何把握经济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GDP增长速度。经济发展速度一般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能够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基本指标,有利于分析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情况,并且便于国际间的经济对比。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经济过热。经济过热可以说是一种被扭曲了的高峰阶段,或者说是高峰阶段之外的一种不正常的特殊阶段。但是,经济总量指标增长很快是经济过热的必要条件,并不是经济过热的充分条件。只有经济建设规模和生产规模较大地超过了综合国力和现有的经济结构可以支撑的程度时,即经济发展速度或建设规模较大地超过条件允许的程度时,才表现为经济过热。因此,为了观察并证实一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还是主要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经济发展是处于过热阶段还是处于萧条阶段,还需要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先行指标。一般在经济滑落到谷底之前或进入低谷时,固定资产投资为最小值,而在高峰之前或进入高峰时达到最大值。连续3年左右的时期内, 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则经济处于较强劲的上升期或进入高峰期。反之,处于较严重下降期或进入低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采用投资价格指数紧缩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指标。

3.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改革开放成功与失败的三条标准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有些时候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并不一致,甚至经济增长是以牺牲消费水平为代价的。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增长质量低或效果差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会造成需求拉动势头减弱,不利于今后发展。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经济增长既不能过多地挤占消费,也不应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设置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指标。

4.物价指数。这是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物价指数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各项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投资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时,说明经济处于较强劲的需求拉动上升阶段,或进入高峰期。反之,各项价格指数上升缓慢时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或进入低谷。另一方面,物价指数的高低又制约着经济增长。高位的通货膨胀率易于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易于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实践证明,在以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的条件下,抑制通货膨胀往往要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寻找高经济增长速度与低通货膨胀率的最佳结合点是国民经济宏观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5.货币发行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是经济循环的血液。货币发行量指标,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又一项指标。在货币流通速度较稳定的时候,在经济上升时期,由于投资的增加和存贷差的缩小,新增货币发行量将增大。反之,新增货币量将减小。因此,新增货币发行量是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之一。

6.人均粮食。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乃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安全,而且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了人均粮食这一指标。

7.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商品进出口总额日益增加。商品进出口既可以调剂国内供需,弥补瓶颈产业的约束和减少长线行业的损失,又可以调剂国家外汇收入。因而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了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指标。

此外,反映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状况采用了综合财政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二)结构比例指标

结构比例指标基本反映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在结构比例指标中主要选用一些综合性比例。包括三个部分:

1.社会再生产方面的一些比例。主要有:

(1)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资源齐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国家的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和良性发展。

(2)工农业增长比例。工业和农业是物质生产的两个主要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稳,将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中,还必须观察工农业比例是否协调。

(3)供需差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差, 是反映社会是否平衡的主要指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并且差率继续扩大,则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或达到高峰。反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率缩小,或成为负值,则处于下降阶段,或达到低谷。

(4)库存率。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在最终产品的使用中,称之为存货。存货率是社会产品库存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比率应维持一个合理的水平,过高则表明社会产品有积压,社会生产的产销不衔接,过低表明社会需求过旺,社会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同样是社会生产的产销不衔接。

(5)运输弹性系数。在比例结构指标中, 还要考虑到“瓶颈”部门的制约程度。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瓶颈”部门的制约程度加重,则经济处于上升或进入高峰阶段。反之,则处于下降或进入低谷阶段。对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的国家,这个指标往往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设置了运输量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比。

2.财政金融方面的一些比例。主要有:

(1)银行存款与贷款的比例。 银行贷款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其变动趋势基本与投资变动趋势一致。在经济向低谷滑落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下降,储蓄倾向增加,到经济开始上升一段时期后,消费才开始恢复。投资和消费变化时间上的不一致表现在银行存贷款差在经济滑落到谷底之前或进入谷底时最大,而在达到高峰之前或进入高峰时最小。

(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货币流通量增长速度比例。 通过这个比例观察国民经济中资金运动是否失衡,财政收入是否平衡,是否存在发生通货膨胀的威胁。

(3)外汇储备率。 外汇储备率是外汇储备额与当期进口总额的比率。

3.社会分配关系的比例。主要有:

(1)投资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在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率必须加大投资,提高投资率。而过多的投资增长会影响消费并导致投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益的降低,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对宏观经济评价就要设置投资率这项指标。

(2)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财政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我们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反映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说明国家集中财力的程度。

(3)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我国的财政体制是分级财政,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政收入的程度,说明财政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配的状况。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保持一个适度水平,才能保证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4)居民个人收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之比。 通过这一比例掌握社会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问题是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能否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是关系到能否迅速地积累起大量的社会财富、增强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宏观经济效益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投入产出各个方面,因而经济效益指标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再生产的各项经济效率指标。主要有:

(1)劳动对象的经济效率——劳动对象的被利用程度。 劳动对象被利用的程度,在S.N.A核算体系下, 一般是用中间消耗的产出率来反映。在社会再生产中,工业和农业是两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的增加值率间接反映这两大物质生产部门的中间消耗的产出率。

能源是中间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大落后于许多国家,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但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缓解能源这个瓶颈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在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设置能源利用率指标。

(2)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社会资金产值率, 即国内(或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占用总值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占用一定资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多,资金利用效果就越好。

(3)投资的产出率——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值, 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比率,说明投资的经济效益。

2.科技进步和发展质量

科技进步效率——技术贡献率,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也是评价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及潜力等状况。

经济发展质量——新兴产业的比重和利税比重指标。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产业结构升级迅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利润和税金是社会的纯收益,它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高,反映社会经济效益越高,经济增长质量越高。

3.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

发展国民经济,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作为社会效益指标,设置了失业率和恩格尔系数,以进行时间上的比较与国际间的比较。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社会劳动者人数之比。一般来说,失业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景气状况呈相关关系。失业率增长过快,说明社会经济不够景气。失业率过大也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国家主要是控制城镇失业率。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全部支出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是一个不断降低的趋势,这种降低趋势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

二、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宏观评价,为我们描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因素分析提供了较多、较全面的信息。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搜集了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结构、效益指标,并利用实际资料对1983年至1994年的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试算、分析。

对全国和主要部门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主要采用了打分计算法,同时,也借助于模糊评价的一些思想方法。

(一)将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分为正指标、逆指标和中性指标。例如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正指标越大越好,恩格尔系数为逆指标越小越好,投资率为中性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为最好。

(二)确定评价标准(基准值)。评价宏观经济的客观标准,必须要有数量界限,或者称为临界值、适度区间。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各项指标的临界值或适度区间要不断加以调整。在确定各项指标的临界值或适度区间时,既要有科学的方法,又需要有充分的经验数据,还需要依靠有理论有实际经验的专家来进行论证。因而对各项评价指标的临界值或适度区间的确定,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实际评价时我们根据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对这些指标的数值分别按照较好(计10分)、一般(计5分)、较差(计0分)划分为三个区段。

确定每项指标的三个区段数值界限,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确定指标的合理界限时,必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划分出合理的区间。例如,GDP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以3%~5%为中等速度, 但是根据国情,在我国就应被认为是低速度。又例如,划分库存率三个区间时,我们考虑到,库存率是全社会库存量与GDP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反映供需总量平衡关系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因为存在价格刚性,库存率的升降有时甚至比市场价格波动对总量平衡状况的反映更为及时。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需求结构变化较快,供给结构的变化相对滞后,再加上其他各种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在库存产品中,难免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无效供给,这将抬高判断总量平衡状况库存指标的比率。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的库存率,一般6%~8%比较合适,超过或低于这个比例可分别视为需求不足和需求膨胀。再例如,农业与工业增长速度的比例,有些研究单位认为,一些国家在工业化中的初期阶段以1∶3为好,中期阶段以1∶2—2.5为好,后期阶段以1∶1.5—2为好,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尾端或中期的起步阶段, 以保持1∶2—3为宜,也就是农业增长4%左右,则工业增长应保持在8 %~12%为宜,超过了这一范围,农业可能会难以承受工业增长的负担和压力。我们认为,上述意见是值得重视的。总之,三个区段数值的界限(在此略),我们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地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而确定的。

(三)正确确定综合评价时各项指标的权数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数的方法较多,基本上归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有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目前已提出的也有多种,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熵值法等。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指标较多,根据其特点,从合理科学简便易行的角度我们选用了分层确定综合评价权数的方法。具体操作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规定各大类指标的权数,即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将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速度、比例结构、效益三大类,再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确定这三大类指标的权数。第二步规定各大类内部各项指标的权数,从而进一步确定出各项指标在整个评价中的权数大小。

(四)将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评价基准值作比较

根据比较的状况,给予一定的分数。在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时,合理值域分值为10分,可行值域分值为5分,不可行值域分值为0分。

然后,利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宏观经济的速度、比例、效益三类指标的得分值,以此来评价宏观经济运行中,在这三方面基本状况,并找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最后,将速度、比例、效益的得分值再进一步加权平均得出总的评分,即评价结构。

当然,在根据标准打分时,我们也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予以了必要的调整。例如,外汇储备率,是外汇储备额与当期进口总额的比率。据世界银行分析,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即合理的外汇储备率应为25%左右。鉴于我国中长期外债余额已近10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已近1300亿美元,并在今后几年内进入还本付息和利润汇出的高峰期,因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应当高于三个月的进口额,外汇储备率应保持35%左右。但在1990年以前,借用外债和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比较小,我国的外汇储备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可能更接近实际的分析方法应该是,以1990年为界,以前主要是观察外汇储备率的变化率,以后以合理的外汇储备率为标准。

(五)根据各个年度的总平均得分和三类指标的平均得分(见下表)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年份

总平均

速度比例效益

19837.128.757.256.00

19846.697.256.506.50

19855.395.505.755.00

19866.686.756.257.00

19875.296.255.504.50

19885.305.505.505.00

19892.921.255.252.00

19905.135.255.754.50

19916.697.505.757.00

19925.956.007.005.00

19934.404.502.506.00

19943.895.753.003.50

一般来说,得分值在5分以上的, 可视为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年份,在5分水平以下的可视为宏观经济运行较差的年份。在1983 年以来的各年中,平均分在5分以下的有:1989年、1993年、1994年, 而平均分在5—6分的年份有:1985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2年。相对较好的年份有:1983年、1984年、1986年和1991年。

总体上看,在被评价的这些年份,效益分普遍低于发展速度得分,宏观经济运行速度较快,但效益不佳,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的质量。

在得分较低的1989年中,其主要问题在于速度和效益较差,而在比例结构指标上与其它年份相差的距离不是很大。

具体讲,近年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速度10%以上, 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以前的年均增长速度。从统计数字看,我国经济增长除1989年和1990年因国家实行经济调整和进行整顿而使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很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素质不是很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总体水平上仍然是比较低的,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在某些年份还出现负增长,另外结构性供给矛盾也比较突出,这种过快或过热增长又时常引发经济总量失控、结构失调,迫使政府不得不在总供给矛盾拉大、部分要素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进行降温干预。因而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不断进行调整、改革的进程中实现的。

此外,这一段时期我国的投资率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其变化一般都是经历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每一过程的长短,又与投资强度的变化速率和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从发展阶段来看,从1983年到1988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吃、穿、住、行、用等各方面的工业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都大幅度增长。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也大幅度增长。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物价指数也较为稳定,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时期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然,在加速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也出现了过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过大、信贷规模膨胀、货币发行量较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矛盾较为突出。

从1989年至1991年,是治理整顿时期。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由1989年的17.8%猛跌为1990年的2.1%,1989年、1990 年货币发行量分别只有210亿元、300.4亿元,比1988年的679.5亿元明显下降。同时, 农业、外贸等领域形势也不错,1989年、1990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988年第四季度,面对经济过热和明显的通货膨胀,中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相继出台了严格贷款发放、实行保值储蓄和提高存款利率等一系列的紧缩措施。但是,由于部分治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急刹车的特点,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过多,财政日子不好过。1989年和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4.4%和4.1%,1989年第四季度到1990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连续6 个月负增长,同时财政赤字不仅没有得到缩小,反而逐年扩大。

1991年至1993年,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里向纵深推进,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市场定价在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商品中已占90%以上,资金、劳动力、房地产、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很快,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9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40%,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约33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在1992年增长13 %的基础上1993年又增长了13.4%。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引起经济发展过热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并不十分协调,因而宏观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总体看来,大体符合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标签:;  ;  ;  ;  ;  ;  ;  ;  ;  ;  ;  ;  ;  

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