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师论文,是怎样炼成论文,历史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名师培养是一场“造星”运动,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名师培养也是一种发展指向,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朝什么方向发展,二是发展什么,三是怎样发展。三者中,朝名师方向发展已经清楚,需要解决的是后两者。笔者以为,与发展什么相联系的应该是促进教师“高阶能力”的发展;而怎样发展的问题,拟结合上海已启动的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也提一些看法。
一、关于高阶能力与高阶思维的认识
“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事务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发展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应是名师培养的重心所在。这一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反映了知识时代的根本要求——以“独立思考”精神去面对一切,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批判性思维工作者”和“终身学习者”。高阶思维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有关专家认为,高阶思维主要由“四大能力”构成。[1]
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能否通过培养和训练来完成?美国心理学家帕金斯(Perkins,1992)认为:日常思维就像人们的行走能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却像百米赛跑能力一样,是技术上训练的结果。赛跑选手需要训练才能掌握百米技术,同样,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来自培养和训练的支持。显然,通过相应的、适当的条件支持,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名师培养”是否具有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意识,以及训练是否得法,即是否具有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能力。
如何将高阶思维发展融入名师培养和训练中?笔者认为,高阶思维发展需要高阶学习、高阶应用等环境的支持,可以尝试作如下规划。
支持环境为什么强调这样几种学习和应用?首先,学习和应用是分不开的,它们共同指向高规格、高品质对象,只能表明其一体化的特性。其次,原典学习及其应用将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抵拒误读误导的顽固流俗。这里的原典,既是当代国外原创或衍生理论著述的译本(有条件读外语原著当然更好),也是现今国内的原创或衍生理论著述。必须说明,诸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一类著述,其学科应用性的应当尽量缓读、少读,甚至不读。理由很简单:先对基础理论心中有个谱,再看学科应用的就有了比较和鉴别,就有资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让可能的偏见走开。进一步的分析则是,一个企望成为优秀,甚至是专家型教师的人,不可能不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不可能不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准,因为这几乎就是名师的全部。再次,理论要在实践中学习、检验,而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与应用是最为典型、最富成效的践行途径。
以高阶学习和高阶应用为高阶思维发展提供支持,此可谓借鸡生蛋;同时,高阶学习和高阶应用又需要实际运用高阶思维,此又可谓借蛋孵鸡。如此鸡生蛋、蛋孵鸡地轮番作用,相信会使名师培养和训练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二、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2006年初,上海市教委启动名师培养基地的筹建工作。4月,历史名师培养基地挂牌并开学(习称基地班),主持人是资深特级教师凤光宇。8月,类似性质的历史高级研修班也告成立(习称高研班),主持人是资深特级教师钱君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两位历史特级教师如何运作各自的培训班,当中又有什么值得重视的经验或探讨的问题,简要介绍和分析如下。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地班运作情况
培养方法:反思诊断,理论提升,实践发展,形成特色。这16字方法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几个阶段。其中反思诊断是基础,理论提升、实践发展是过程,形成特色是目标。
(1)反思诊断 开展三个梯度的反思诊断。一是学员反思。学员反思自己近三年来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自我诊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与不足,明确发展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二是主持人诊断。主持人走访学员所在学校,听学员的课,与教研组长、校长等进行交流,了解学员教学和科研情况,初步明确学员教学发展目标与形成特色方向。三是专家组诊断。专家组会议综合学员的其他材料,如研究的课题、发表的论著等,讨论确定学员的教学发展目标与形成特色方向,并最终形成《历史名师培养基地学员诊断与努力方向表》。
(2)理论提升 采用专家系列理论讲座为主,学员自学理论专著为辅方式。每次专家讲座后组织专家与学员对话,以提高学员的理论学习效果。专家理论讲座分4块:一是历史本位知识拓展,开设讲座5讲;二是历史教学改革理论,开设讲座10讲;三是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开设讲座6讲;四是教育科研理论方法,开设讲座4讲。同时,抓住当年10月申报市级课题机会,把申报过程作为提高学员科研能力的过程。学员自学理论分2块:一是泛读,基地开出二期课改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论等4类书的大书单,要求学员泛读;二是精读,发给学员5本理论书籍,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参与交流。
(3)实践发展 ①组织学员观摩特级教师等的教学。②组织学员上好公开展示课。要求展示课做到“5有”:有研究主题、有教案、有教学说明、有教学反思、有学员和专家的点评。③鼓励学员承担市级公开教学。④利用“862资源”提高学员实践能力。上海市教委当年组织各区县教师培训部门拍摄了反映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实录课862节,形成宝贵的教师培训“862资源”。基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从案例研究、重新设计、同课再构、评价提升4个环节入手,推动学员的实践能力再提高。⑤与区县联动以推进双赢。基地与嘉定区历史教师签订《牵手协议书》,确定了互帮互助的6项基本职责。
(4)形成特色 ①提出教学特色建议,指出形成教学特色的主要途径。②组织教学特色研讨,为学员形成教学特色创造各种条件。③开展教学特色展示。
培养结果:进行各级公开展示课11节;开展各级专题论坛8次;教学研究课题立项9项;发表、获奖论文19篇次,编书5本;形成集体成果《历史教学叙事研究》。[2]
分析一:这显然是深思熟虑的产物。16字方法的概括以及对每一方法(阶段)的铺陈,无不折射出精诚和精心。其中值得重视的经验至少有三:一是方位感强。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明确当下所处的位置,即“你在哪里”;其次是明确将要去的地方,即“你去何方”。不要小看这种方位感,特别是前者,没有它学员就可能迷失方向、迷失自我,而迷失自我比迷失方向更可怕(下面要专门论及)。二是理论味足。有专家讲座,有自己读书;有和专家对话,有与同窗交流;有精读,有泛读,可谓把对理论提升的重视程度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确实,理论对于培训来说,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甚至可以说:实践出真知,理论出名师——对名师后备人才的真正考验,以及他们之间的实力比拼最后都将在理论上(下面会展开谈这个问题)。三是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也就是将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研究和展开实践,使实践真正发生形态变化和质的飞跃。这实际上也是理论学习效果的真正检验,它必须服务实践、提升实践,而不是装装门面。
分析二:如果说本案尚有值得探讨的问题的话,还是在“理论提升”环节上。对理论的重视有了,该采取的措施也有了,但是缺少对学习向度与深度的把握。该读什么,该读多深,这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大问题。把《历史学是什么》《历史教育展望》等书拿来精读,无论如何,都显得浅了、直接了。对一个名师后备人才来说,这些书或流于通俗,或归于已读,达不到应有的理论高度(用之启蒙倒是可以,但对象错了)。而所谓直接,如前面分析的,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太现成了,难引起高阶思维,炼不就火眼金睛——需要的倒是其反面,是间接,是艰辛艰苦艰难艰涩的读书过程。
[案例二]高研班运作情况
培训思路:理论辅导先行,教学实践落实,专家指导与同伴促进并举,整体提高与个人发展互动。前半年以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培训为主,夯实基础,蓄势待发;后半年以教学实践与专题研究为主,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提炼学员的教学特色,提升其知名度。
课程情况:设公共理论、学科专题、实践考察、自主发展四类课程(实际课时远远超过160课时的计划数)。公共理论方面,学员听取基础理论课9次。学科专题方面,听取历史专业理论课10次。实践考察方面,专访特级教师并观摩教学课2次;观摩全国历史课堂教学评比课8节;观摩基地班教学公开课2节。学员开设教学研究课17节;为高中历史教师作教学辅导4人次;制作供历史教师参考的典型案例2篇。此外学员还撰写读书心得、教学感悟、课程评价等各类文章100余篇。自主发展方面,学员申报个人课题16个,正筹备结题;学员教学特色文集《名师成长与教学创新》,正筹备出版。
取得成绩:(1)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2)与历史课程改革休戚与共,成为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的攻坚人才。(3)提炼教学特色,成为具有反思意识和探究精神的研究型人才。(4)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形成高水平教师的业务“绝活”,成为拔尖人才。
主持人感言:在办班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组织者:制订计划,落实计划,组织管理,检查落实,是学员群体的领导和核心。服务者:为学员搭建与专家沟通的桥梁,为学员创设获得较高层次发展的平台,为学员才华展示提供机会,为学员成长积累资料。指导者:开设专题讲座,点评学员上课,修改学员文章,指导学员课题等,是班级整体氛围的营造者,也是学员个人自主发展的推动者。[3]
分析:总体看,情况大同小异,同样出色,也同样有问题需要探讨。为避免重复,笔者只就个性化的方面谈些看法。本案值得重视的经验显然还有“时间感强”。把一年分成前后两段,前半年以学习理论、打好基础为主,蓄势待发;后半年则以实践研究、课题开发为主,有所突破。用心可谓良苦。一年时间确实不算长也不算短,如何保持其“科学发展”以收最佳效应,的确需要认真考虑。当然这里还有个相机行事的问题,还有个因人而异的问题。而后者正是本案(也是两案)需要探讨的大问题。金无足赤,人有长短,如何根据不同的人才特点配以不同的培养方法和训练程序(这已是国际流行的做法),使得培训既体现必要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同样必要的个性色彩,当引起更多重视和研究。个性化培训自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恐怕便是主持人的压力会陡然加重。本案“主持人感言”已经使人感动,辛苦如斯,“怎忍心旧伤痕上又添新伤痕”。但是事情可以转化,登峰造极之日可能便是峰回路转之时。比如有关部门可以重新界定主持人职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不该添些人手来分担什么;再比如可以考虑减少班级人数而增加培训班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加投入以保证产出。总之,要让主持人脱离事务性干扰,专注事业性建树,要相应做出培训建制上的改进。本案(也是两案)另一个需要探讨的是“特色提炼”问题(下面将作专门分析)。
(二)若干思考
1.五点辨析
(1)名师与自我。一提“自我”就说到心理学上去了。的确,这里要谈谈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等心理特征。能够成为名师后备人选之一,是一种认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报偿,一种骄傲,即无论从客体还是主体的角度去认识都可以。但如果把主体放大了,自我膨胀了,事情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沾沾自喜、顾盼自雄、夜郎自大……这些都是由消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意识造成的,也会毁了自我。必须对之引起警觉,由此也有许多事情值得去做,比如基地班开办伊始就让学员找出自身问题和不足,对自己有个全面认识。须知,对于万众瞩目的名师后备人选,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在“社会期望”下发生变化,是获得像“罗森塔尔效应”那样的效果,是达到潜能得以完全发挥的“自我实现”状态,而不是其他。这里提到了自我实现,作何解释?第三思潮代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概括出“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12条,其中除“单纯”“独处”“欣赏”“高峰体验”“幽默感”等稍有水分外,其余则是“干货”:①对现实有良好的认识;②对他人、对大自然表现出最大的认可;③就事论事,不会自我中心;④不受环境和他人意见的束缚;⑤关心社会;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⑦富有创造性。马斯洛认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这是否也意味着,成就名师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没有一种积极、端正的自我,是不足以当此大任的。
(2)名师与理论。对名师后备人选来说,理论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实践,甚至可以说:实践出真知,理论出名师。为什么?首先,实践与理论密不可分,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实践的印证。对于一个实践者,虽然理论不等于经验,其极端个性化的经验也许不能也不必上升为理论,但经验必定等于理论,其能够授予人的经验肯定可以且必须上升为理论。事实上,一定实践总是同一定理论相联系,尽管并非每个实践者都能意识到(这才有“自在”与“自为”之说)。其次,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实践。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自身又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对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的层次与水平往往决定了实践的层次与水平。名师后备人才一般都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论水平似乎难分伯仲;但若以“实践的理论蕴含”尺子作衡量,各色实践恐怕就分出高下,甚至优劣了。总之,实践出真知,理论出名师的全部含义就在:真知来源于实践,贵在理性的实践;名师驾驭理论,贵在践行的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见长,则名师近矣、成矣。
理论如何充实、提高,只有读书学习,再加上在应用中学习。读书的问题首先是读什么。如前所述,当然是读经典、原典,而绝不是什么“嚼过的馍”,这非常重要,它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其次是怎么读。理论是迷宫,好进不好出,没有严谨的态度,端正的学风,即使读了很多书,能“进得去”,也未必“出得来”,即把所读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读书对个人、对组织来说,还都有个方式方法问题,应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对象的方式方法,就是好的方式方法。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过来人都知道,实际应用中的学习是最有力的学习,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往往一招灵验,“三月不知肉味”。以名师后备级的应用论,至少是在“行动研究”之上的应用。或者说,是贯穿这样两个阶段的应用:一是行动研究阶段。能熟练借助教育叙事、案例、课例、反思等载体进行日常研究,这种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其目标,“关注的是特定情境中特定的问题,不重视研究结果是否可以类推到其他不同情境”(Gay,L.R./1992)。[4]二是课题、项目研究阶段。能正确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开展包括质性、量化等方式在内的各类专题研究,并将行动研究进行理论提升。
(3)名师与思维。理论学习和应用的效果,最终还是要通过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体现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发展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应该是名师培养的目标。进入知识时代,专家普遍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来自于人的思维中的知识。思维也有品质之分。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事物怎样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5]作为名师后备人选,无疑应当是第三种人,是有较强思维能力,即具备了高阶思维能力的人。关于高阶思维能力,前已介绍,其中的“四大能力”分析值得仔细玩味。事实上,从明确目标到核定任务,再到需要的技能,最后到可期的结果,专家事实上搭起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训练框架与操作平台,接下去需要的只是往里面装入具体事例而已。这个框架和平台,既是名师后备人选(乃至所有成熟教师)个人躬体力行的依凭,也是培训主管和主持者制订方案、细化内容的参照——培训方完全可以藉此设计和演绎出一幕幕有声有色、兴味盎然的话剧来。
(4)名师与特色。特色,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它该不该成为名师培训的目标。把特色作为目标,说“提炼”“形成”的话,等于是先承认了“名师之实”,然后认为要做的只是“正名”,使之名副其实而已。这样说,是不是有些过了?作为名师后备人选,优秀自然不在话下,但与名师总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不在名,而在实;需要弥补的是实,而不是名,即使是特色之名。所以,不必急于把特色的提炼或形成提到议事日程上。还有另一个理由:过早冠以特色,可能还会限制个性的倾向性,反而不利于个体的再发展。第二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是:特色究竟是什么?特色不是特殊,而是普遍,是具有典型性的普遍。举例说,西安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上海的“南翔小笼”等,这些餐饮特色的形成并不在于人无我有,而在于人有我优,谁都能够做这些小吃,但在配料、加工乃至销售等方面我就是强,就是做得好,也卖得好,不服不行。所以,诸如能将京剧、诗词等引入历史教学而取得不错效果者,并不能成为特色,仅仅特殊而已。特殊没有比较性和仿效性,也就失去了先进性和推广性——特色而缺乏先进、推广的意义,是难以想像的。解决的办法有没有?有,而且非常便捷,那就是从特殊迈向普遍,通过提炼和抽象的办法,将特色概括为“善于利用非主体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5)名师与培训。名师是不是培训出来的?这是个很实在的问题,回答却往往玄虚。其实不必玄虚,一句话:是培训出来的。有些人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凭借“一己之力”便出人头地、名声大振,这不假,这样的事例我们也见过不少。问题是,这些人中于是有人开始漠视成长过程中任何“组织”的力量,不免令人扼腕。应该说,谁的成长发达也离不开组织的力量,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力量、现实和潜在的力量。培训则是各种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强势的力量,有人称为“培训的力量”。国外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天才+勤奋”的主要成才模式早已让位于“勤奋+培训”模式,也就是说,天分的重要性已经弱化,而培训的重要性得以强化。名师就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这是时代特点,培训一方要理直气壮,被培训一方则要心悦诚服,只有这样,培训班才可能真正焕发它建制的活力,显现它存在的价值。
当然,如果还需要把话说完整的话,那就是“勤奋”也至关重要,尤其在受训之后还能否保持勤奋。把进入名师后备人才培训视为镀金,当作脸面,这既是对“培训的力量”的漠视,也不大可能指望其继续勤奋下去。不能说这样的人没有,既然有就必须拿出制约的机制,其中之一,就是让更多的教师对培训不仅高山仰止,而且有心攀之,即建立常态化培训模式,使培训步入规范化、轮训化的发展轨道。机会均等,优胜劣汰,这兴许也是医治上海基础教育历史教师整体水平不弱、尖子水平不强痼疾的一剂良药。同数学、语文等学科相比,我们优秀历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显然差了许多,其状甚至还不如地理学科。这是已赋闲在家的学科专家王铎全教授多年前的私下感叹。坦率说,情况至今也未有明显的改观。无疑,历史教师当自强,历史名师培训亦当自强。
2.三点设想
(1)培训的理论化。理论化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是工具理性的消退,是价值理性的回归。关于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组织的角度去审视它、处分它,前面已经谈了很多,不再赘言。总之,培训理论化就是要让学员充分学习理论、应用理论,浸润于理论中,养成独立思考的精神,提升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发展高阶思维和探究能力。未来名师是不能没有独立思考、理论头脑和高阶思维的。
(2)培训的个性化。如前所述,金无足赤,人有长短,如何根据不同的人才特点配以不同的培养方法和训练程序(这已是国际流行的做法),使得培训既体现必要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同样必要的个性色彩,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研究。培训个性化的全部含义就在于:它既是坦途与捷径,又是险路和征程;它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付出,但回报千倍万倍的精彩。
(3)培训的常态化。建立与完善常态化培训体制和机制,既是增强培训力度、效度的要求,也是激励学员自尊、自强的需要。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先从绩效评估入手,然后做出适当调整。从目前情况看,保持培训的连续性,扩大培训的规模性,提高培训的效益性,使之产生突出的“造星”功能和辐射效应,是努力的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