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低碳导向下关中城市群转型发展路径探索论文_高丹,马骁

AU低碳导向下关中城市群转型发展路径探索论文_高丹,马骁

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伴随着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问题逐渐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关中城市群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化结构特征明显,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大规模能源需求和高能耗产业的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关中城市群低碳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关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发展水平问题

通过将关中城市群与国内几大城市群进行比较,特别是与沿海三大城市群、西部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相比,关中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低,存在经济实力较差,城市数量偏少且规模较小等一系列问题,整体而言,关中城市群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

1.2规划建设问题

从规划建设实施方面来看,关中城市群整体建设步伐相对滞后。由于相关因素限制,关中城市群并没有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如文化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与丰厚资源不匹配,文化产业链高端原创不足,创新力度不够。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偏低,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区域交通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

1.3空间布局问题

关中城市群在总体空间布局中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区内几大城市如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杨凌、兴平和华阴等,均位于陇海线上,而在宝鸡北部和咸阳西北部的广大区域却没有一座城市;其次,在区内大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沿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城镇分布较为密集,城市化水平也较高;其他地区则城镇分布疏散,城市化水平偏低。近年来,虽然小城镇数量增加较快,但城镇起点较低,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工业基础薄弱、环境状况与城镇建设标准差距较大等问题,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地区所发挥的中心作用不强。

1.4产业发展问题

目前,关中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缓慢,农产品品质结构欠优,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业产品仍存在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问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后劲不足。另外,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同类竞争激烈,缺乏有效协调与合作,造成发展资源的浪费和发展速度的滞缓。

1.5城乡差异问题

目前关中城镇群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由于城市与与广大农村地区产业关联度不高,生产生活等相关要素流通不便,造成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较高,与周边乡村地区的产业无法实现有效地对接,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没有很好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关中城市群转型发展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以低碳理念为导向,提出以下适合关中城镇群转型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2.1发展低碳产业

对于原有的一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进行优化,建立健全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低污染经济体系,当前关中城市群的低碳产业初具规模,为推动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镇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下,关中城镇在产业发展方面,应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科技等产业为主,建设国家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以西安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以宝鸡—天水、咸阳—兴平、西安—铜川为产业集中区,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应加强关中城市群城市内部产业协调发展,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方面分工协作,扩大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合作,拓展关中城市群向西开放的深度。

2.2构建低碳空间

当前关中城市群要尽快成为区域增长极,促进人口、产业的空间集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土空间的合理组织。根据“群效应”观点,“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合理分散布局将产生更高的配置效率”;另外,城市群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结构并在市场竞争中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水平,能够将部分规模化制造业产品最大限度消化在本地,有助于减少无谓的物流及其导致的资源消耗。

明确关中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以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为核心,综合考虑城市辐射影响范围,建立不同等级城镇和不同产业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城市群内,要以路、水、林为骨架,城、镇、村、山为斑块,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低碳生态空间系统;通过关中城市群这个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及其带来的人口、产业集聚,优化点-轴-网络城乡空间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划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格保护城乡生态本底。以秦岭、渭北台塬、黄土高原为生态屏障,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上引导城乡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适度提高城镇密度,依托地理优势,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增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推行低碳设施

低碳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区域开发的重要支撑体系。加强低碳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的研究和与应用,使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严格的低碳建设标准,推进城市群低碳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以及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实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相互连通,公交、城铁、地铁无缝对接,促进形成综合交通网络,发挥支撑体系的整体效果。从低碳角度来看,规划和建设节约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意。

当然,基础设施体系的优化整合为消减不同地区间的时空分割和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也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发现不同地区之间资源互补和产业合作的利益交汇处,进而推动区域资源整合、统一区域要素市场,加快形成和优化区域一体化的资源要素市场格局,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整体效益。

2.4实施低碳管制

按照低碳发展要求,关中城市群建设需要有效的低碳管制措施尤其是土地开发管制。要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要根据碳排放机制和碳蓄积效应的分析结果做好碳源控制和碳汇修复,通过限制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扩张和转换来控制直接碳排放,通过引导特定土地利用类型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来减少间接碳排放。

在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方面,除了从做好土地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开发强度控制外,还要在资源利用中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引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技术,并且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2.5加强低碳城市示范工程建设

按照低碳经济和低碳城镇化的建设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对象(城市、工业园区、社区等),加快推进低碳示范工程建设,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低碳示范载体,积极培育,专业引导,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点带面,店面结合”的低碳城镇化建设道路。从关中城市群建设现状来看,首先可以选择能源、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高耗能行业进行先行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其次可选择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园区构建低碳发展实验区,通过有效引导,推进低碳城市和低碳园区的低碳化发展。在此选择部分重点社区和乡村,推进低碳生活区建设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最后通过重点示范建筑的选择,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的发展。

论文作者:高丹,马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AU低碳导向下关中城市群转型发展路径探索论文_高丹,马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