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家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发展,各高校企业积极参与研究与实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现场管理,关系到企业收益情况。随着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不断推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建造过程中发现,项目数据较多、难以快捷地保存查询,各参建方协同性较差,单纯文字可视化水平低、共享性差等问题。因此将BIM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保证施工现场有序进行,促进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1BIM概念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项目的各项信息数字化为表达方式,建立虚拟建筑的三维模型,通过模型整合各种信息数据来模拟真实情况,在策划、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项目全周期形成信息共享和传递,方便业主方、设计方、构件厂家、施工方、运营方等对信息使用、更新、修正,形成各参建方协同工作。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其中,BIM概念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1BIM是多维信息集成技术的模型,收集相关项目信息的数据,用数字化技术表达项目实体情况和功能要求;
1.2BIM是对项目全周期各阶段数据、资源进行整合的模型,数据随时可以被运算、查找、组合,各参建方均可使用该数据、资源;
1.3BIM是共享资源的平台,可以解决分散性、不同种类数据的统一性问题,能够使项目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和共享,为决策者的工作提供依据。
图1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2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性
传统CAD图纸只是采用线条绘制构件,真实建筑造型不能对项目人员进行直观展示,这就难免项目人员自行想象与客观表达有所出入,而影响正常施工。BIM技术的可视化特性将二维线条图形转化为三维空间实物,BIM可视性是种同构件间能具有互动性和反馈性。项目全周期都能够可视化,各阶段都可以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探讨、决策。
2.2协调性
不同专业之间需要协作工作,但由于项目间信息的“不衔接”,只能在真正出现施工问题,才组织会议,探讨解决问题方法。BIM技术的协调性可以解决因结构构件标高、装修吊顶标高影响机电暖通管道空间布置的问题,在施工前对结构、装修、机电、给排水专业进行空间碰撞,生成检测结果,对存在碰撞点加以改正。使用有效BIM协调流程进行碰撞检查,减少了不合理变更方案。
2.3模拟性
BIM模拟性是指通过三维模型模拟项目各建造阶段情况和真实操作。在设计阶段,模拟建筑物的节能、日照等情况;在施工阶段,依据图纸和文件,借助计算机,模拟现场场地,进行空间优化,科学指导施工;在使用阶段,模拟消防人员疏散等紧急问题。
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3.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项目建造前需要做的工作。是有组织、有目的、分阶段、有序地贯穿于项目建造的全过程。施工准备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各方面的积极性,资源合理的分配,对施工现场管理起到关键作用。
3.1.1现场平面布置
(1)设立场地大门,合理布置场地用地面积
场地大门尺寸应考虑车辆运输要求,大门位置满足场地内外道路因素。大门口旁应保卫室,安保人员对出入情况进行登记和检查。
(2)设立构件堆放区域,临时预制构件加工区域
构件堆放场地、临时加工区域的设立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既要方便吊装也要方便运输、卸载,应在塔吊有效覆盖范围之内,做好主要周转材料准备,不影响现场交通。
(3)确立场地车辆道路
施工道路达到硬化、平整坚实标准,必须有排水功能,宜采用环形形状,车道宽度大于4m,车道弯角半径大于15m。
3.1.2塔吊选型
(1)塔吊需求量的确定
多层装配式项目,塔吊宜采用小型经济的,反之选择大型高配的塔吊。根据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吊装重量与一个台班中塔吊吊装重量相比较,确保塔吊需求个数。
(2)塔吊工作幅度要求
塔吊工作幅度是指塔吊回旋中心到吊钩可达到最远处的距离,决定塔吊的覆盖范围,塔吊型号决定了工作幅度。塔吊布置时,要覆盖预制构件堆放区域,减少出现覆盖盲区,防止增加二次搬运的成本。根据运输能力、预制构件堆放位置、拟建建筑形状,综合科学地选择塔吊位置。塔吊位置应尽量使塔臂工作幅度全面覆盖主楼、构件区域,尽量覆盖裙楼全部区域。
(3)塔吊起重量的要求
塔吊起重量是预制构件重量与吊具重量(其中包括钢丝绳、挂钩等)之和。要对塔吊起重能力进行验算,检查整个过程是否有超重情况。当起重量不能符合吊装需求,应重新选择型号。
(4)塔吊高度的确定
塔吊高度包括拟建建筑物高度、安全生产高度、吊件高度与索具高度之和。塔吊总高度高出拟建建筑高度的10米左右。相邻塔吊塔臂间保持相差5m左右。
3.2技术准备
3.2.1预制构件加工技术准备
预制构件生产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进度和建筑性能,专业人员应驻场对构件的生产进行全程的监督。控制预制构件误差的合理范围,确保构件吊装工作。结合机电、给排水等专业,做好洞口预留问题,保证预留洞口尺寸和位置的正确性,防止施工现场进行没必要的二次开洞。确保预制模具质量,模具选择便于组装和拆除。
3.2.2施工阶段技术准备
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等,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般采用三级制,技术员向施工员交底包括施工部位的工艺要点、质量要点、操作要求等,施工员接受交底后,经口头或文字方式,反复、细致向操作班组交底,班组再与工人认真讨论,理解真正施工要求。
3.3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
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是指项目建设阶段在满足规定工期条件下,对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编制施工计划并指导施工现场。施工进度管理的目的是在确保质量和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正常竣工甚至提前竣工。
编制合理施工进度是现场施工进行生产的依据,是按期交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是按照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指导现场,依次在时间、空间上,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各施工活动有序进行,实现进度目标。借鉴传统建筑施工进度编制的经验,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施工性质等不同,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应考虑以下几点:
(1)装配式构件生产情况对施工进度影响;(2)因现场构件吊装较多,吊装预制构件吊装时间和吊装效率影响施工进度;(3)预制构件在现场布置情况;(4)预制构件吊装的依次顺序,应在按照每层中的分段分区吊装,注意前后搭接;(5)现场环境(如雨季、冬季)对预制构件节点施工的影响。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大力推广提倡的新型建筑,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科学地进行现场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变革,本文将 BIM 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相应的分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俊娥,高思,郭章林.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 价值工程,2017,36(23):161-163.
[2]王巧雯.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协同化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2017(S1):18-21.
[3]朱维香.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2016,42(14):227-228.
论文作者:朱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塔吊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项目论文; 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