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乌托邦——曹玉辉校长的德育追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乌托邦论文,德育论文,乡村论文,校长论文,曹玉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物速描
曹玉辉,徐州市铜山县汉王小学校长,徐州市名校长,徐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核心作者。江苏省优秀德育工作者。
德育是什么?曹玉辉曾不止一次地思索,不止一次地向自己发问。
德育,应充满诗意,用温润的精神浸润心灵;德育,应充满愉悦,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洋溢激情,享受快乐。德育,应该与书本为友,用优秀文化纯洁人的灵魂。德育应该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使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充满生机……这就是曹玉辉的德育观。
身为农民的儿子,曹玉辉深爱着生养他的这片土地。虽经十年寒窗跳出农门,但几经曲折后他还是回到了农村,并且一直笃信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办教育不能没有追求,愈是条件差、环境艰苦,愈是要志存高远,心向往之。
处于艰苦乡村,曹玉辉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改变差别,就改造自己,不能给孩子现代化的设施,就给他们最快乐的童年。“把学校办成社会上最善的场所,让教育充满平等、民主、自由的人文精神,充满生命的气息。教师,不苟且不浮躁,自敬其业,自乐其道。学生,少而知学,勇而敢为,自信自强,惟学无际。”这个乡村教育的“乌托邦”引领着曹玉辉,“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之上”。
★“最儿童”的学校★
在曹玉辉眼中,只有学生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天天在进行,时时在进行,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品行、见识、修养等都是在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关注他“当下的、即刻的、正在进行的生活”,才是有效的德育。如此思考之后,曹玉辉提出了“用儿童的眼光设计校园”、“让学生参与建设校园”的理念,把学生“放归林间自在啼”。
曹玉辉深知培养文明素养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因此,针对农村学校厕所普遍“脏、乱、差”的现象,2005年春季开学伊始,“厕所创意大赛”在全校拉开帷幕。一句“我的厕所,我做主”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头脑大风暴,学生异招迭出:
“让厕所里春夏秋冬都有花有草。”
“厕所墙上也和小树一样挂上小牌子,写上谜语什么的。”
“在小便池墙根画上一个个‘靶心’,小便时专找‘靶心’,就不会把小便洒在外面了。”
“在小便池对面的墙上放上金鱼缸,一面小便,一面斗鱼更好玩。”
“咱的厕所也和博库书城的卫生间一样,装上镜子、洗手盆就好了。”
“厕所里的字得经常换,这样有新鲜感。”
“让我们把自己画的画、写的诗贴在厕所里给别人看。”
这就是孩子的眼光,儿童的视角,在他们眼中没有“不准……”“必须……”,只有“好玩”“我们”“芳香”“花草”等等,鲜花、金鱼、诗文、谜语都成为了厕所元素。如此诗意盎然的厕所也许只有孩子才能想到。
按照学生的创意,师生一起动手,把厕所打扮得面目一新。置身其中,或欣赏花草,或猜谜吟诗,或品读对联……可谓蹲在其中,乐在其中。许多学生甚至去一次厕所换一个地方,就为了要看看挂在墙上的那些不同的小牌子。有些低年级的学生以前是憋着不上厕所,课堂上尿裤子的事时有发生。现在好了,下课就往厕所跑,看看鱼赏赏花猜猜谜语,当然还解决了尿裤子问题。往常最不愿提及的厕所成了学校的一处人文景观。
曹玉辉告诉学生,什么时候你能文明如厕了,你就有资格说自己是个文明学生了。
就这样,曹玉辉的校园从厕所开始“儿童化”,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因与文化相遇而成长。
为了让学校更“儿童”,曹玉辉把品德教材中的 “乐乐猴、康康熊、爱爱鸽、创创鼠”四个可爱的动物卡通做成雕塑放在校园里。小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富有幻想,感情表达夸张强烈,对概括形象、特征鲜明、生动可爱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等都特别感兴趣。相比以前校园里正儿八经的人物雕塑,乐乐猴、康康熊、爱爱鸽、创创鼠四个可爱的代表着“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卡通雕塑形象,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精神雕塑。他们与卡通娃娃的“对话” “交流”是发自内心、自由自在、随时随地的。
接着,曹玉辉又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我的校园,我做主”,把德育与学生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变成平等对话关系,充满爱心的交流关系。比如学校的“七彩汉娃”广播站,以前是老师组织内容,交给学生广播,现在是从制定计划,每月主题,每周重点,“美文欣赏”的美文选择,“每周一歌”的歌曲选定等,连同“七彩汉娃”的采访组稿统统交给了学生。这样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同时被激发,加上广播站的值周制,使得在一个学年里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有参与的机会。其他如厕所里挂着的诗词小令、谜语幽默,校园里棕榈、枫树、石榴树上挂着的一个个小牌子,艺术走廊里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手抄报,教室后墙的黑板报、门口的学生语录等等,都是每周一换。老师只规定更换时间,至于换什么内容、谁负责换全由学生做主。
“名言上墙”活动更让孩子和老师秀出了个人风采。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名人”,每位教师都是“名家”。他们对读书的独特感受,对生活的种种感悟,都被浓缩成一句话喷绘上墙;激发着他们向上向善向美。
林语堂先生说:“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曹玉辉在实践中着力打造这样一片校园的森林,让孩子总是从审美的角度阅读世界,在他们眼中,花是美的,树是美的,石头是美的,文字更是美的,而这些触目就能让心灵激动的美,又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参与创造。一块石、一幅画、一句话、一个小树牌……这些并不起眼的景物,因为与生活和生命连在一起,有了远远超出景物本身的丰富意蕴,最终传达给学生一种博爱的精神,一种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种高雅的行为准则。他相信,从这个环境里走出去的孩子,一定能带走超越景物的感受。
★“最仪式”的学校★
仪式是一种净化人心的形式,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造性的运用,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产生强烈感染力和心理内化功能,使不同人的目标与行为趋同。为此,无论工作环境怎样变换,曹玉辉始终坚持用仪式和典礼营造特殊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借助美的教育形式,使内隐的教育要求外显化,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每学年曹玉辉都要安排开展强化学校愿景的仪式和典礼。比如组织一年级新生举行入学仪式,参观学校,学唱校歌,认识校徽、校旗,了解校树、校花,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寒暑假后,举行开学典礼集结师生治教治学之心。新队员入队,举行入队仪式使他们增强荣誉感、责任感。
曹玉辉尤其注重节日仪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几乎都是对生命的颂歌,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在传统节日里举行仪式和典礼,感动生命,有了节日的仪式感,就有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利用节日开展征文、演讲活动,能引导学生发奋学习,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虽然学生离校了,但学校仍可将德育的目标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在春节中学会礼貌待人,文明接物,学会与人交往,接受传统礼仪的洗礼。节日仪式从关爱学生生命的生长与发展的高度出发,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成了孩子们活动和学习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节日的欢乐和节日的礼仪一起浸润童心,德育由此变得轻松又亲切。
由此生发开去,曹玉辉还注重树立班级图腾,要求每个班级建立之初,都让学生选择某种动植物作为本班图腾,由此而形成一种感召力。比如有的班级选择海豚作班级图腾,他们认为海豚智商高、友善,可以表达全体学生求真向善的美好愿望;有的班级选取鹰作为班级图腾,表达了“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大志向。所有班级所选的动植物,由于其象征意义,都成了学生所喜爱的标志图案,并在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成为激发精气神的精神符号。
实践让曹玉辉认识到,德育不能说教,但可以“渗透”。不断渗透优秀而多元的德育文化元素,积累德育文化蕴涵,形成经典和传承,也就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所有这些事花钱寥寥甚至不花一分钱,却给了学生全新的面貌、盎然的气韵。
★“最时兴”的学校★
2005年3月1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曹玉辉和全体师生来说,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学校“木犁教育网站”开通了,它把人们印象中传统、旧式的乡村教育和时兴的网络生活融为一体。
“木犁视界”、“萤窗细语”、“品味书香”等13个版块,如同13个思想的停车场,其中的每一篇文章就是一犁新鲜的泥土。按住鼠标拉下去,快速浏览的感觉已不是看文章,而是感受一种释放的能量了。木犁论坛名副其实地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黄埔军校”。老师们研究的意识增强了,合作探讨的氛围浓厚了,文章贴上去以后,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无论是思想还是技术,无一不是一变二、二变四……“木犁”也许并不直接作用于教学,却与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观念变了,教育的心情也变了。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关爱和惊喜。一如春天的微风,轻盈而柔美,多姿而鲜艳。
2006年,五位青年教师杨雪梅、李鸿影、王楠、张文、张颖自发在木犁网站以《春天把我们吵醒了》为主题建立学习论坛。几位风华正茂的女教师在一起,相互约定只谈工作,不谈别的;只求进步,不求别的。“五朵金花”就这样在“木犁”开垦的沃土上,悄然绽放。
后来,在《在网络中成长》一文中,张颖老师这样写道:
或许草根出身的我成不了教坛名人,但网络伴我一路走来,心灵的充实就是我最大的收获。通过与名家的交流,聆听大师的教诲,和痴情教育的朋友进行探讨,我拒绝了平庸与堕落,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拒绝了肤浅和懒惰,收获了厚重和坚毅;拒绝了畏缩和卑怯,收获了自信和成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网络的学习和交流使我浮躁的心灵受到了洗涤。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张万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甘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寂寞。人,只和自己比,我能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和思想的拔节,无论我走多远,我心中自有清泉一泓!
的确,平凡的是我们的职业,但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却是伟大的。“木犁教育论坛”开创了徐州市教育网站的先河,给了教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得以舒张和发展。这是一种大度而又智慧的服务。在苏北的乡村小学,做出这样的举措,需要大勇和大智。
随着木梨网站的发展,学校管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分钟管理。参照斯宾塞·约翰逊《一分钟经理人》的管理主张,曹玉辉带领老师们实施“一分钟管理”:以简捷的方式让教师明确目标,牢记标准,识别荣辱。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都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分钟内能读完。比如对师生的行为要求只有一个词:清洁。要求室内外环境做到清洁,消除噪音和污染源;物品要清洁,师生形象要清洁;精神要“清洁”,待人讲礼貌、尊重别人。再如对课堂教学要求也只有一个词:有效。如此要求,既指向明确,又具开放性。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不同解读,直接导致不同的备课思维、个性化的教案设计,从而就有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由此衍生开来,曹玉辉倡领“一分钟赞美”——发现成绩及时给予表扬,仅仅是一分钟的时间,就让教师或学生知道你在注意他关心他,看到了他的努力和成绩;一分钟惩罚——不正确的行为发生后,如果能尽快地给以批评,无疑利于将来的行为改善;一分钟反思——花一分钟时间,检查目标、绩效,看看是否达标。此外还有周前会上的教师“一分钟演讲”,学生放学前的“一分钟回顾”,每天早晨的“一分钟诵读”等等。时兴的理念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能提高。
可视管理。这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新的工作态度。木犁教育网站的建立全方位地落实了学校的“可视管理”。学校的计划总结、工作安排、活动开展、学校奖惩等等都挂在网上,让每一位教职员工一目了然。网络成了无形的监督员,班与班之间,人与人之间,比学赶超的气息无处不在。尤其是教师博客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学校管理效能,借助这一平台,教师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著述撰作都是自加压力。学校每周一在网上公布学习材料,教师自主安排时间学习,把摘抄、随笔发布在教师博客上,不仅便于学校检查,而且便于同事间参照学习。每学期的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教案均在网上公布,教后反思也放在网上交流。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校长不敢懈怠,教师人人自紧,工作不敢墨守成规,空闲不敢忘记学习,自有一种引力和张力。
★“最书卷”的学校★
如何把一群“土”孩子变得“洋”气?曹玉辉注重读书养人。他喜欢阅读,注重阅读,认为一个学校只要形成了读书的氛围和文化,就会如风行水上,自成文章。1995年,曹玉辉着手打造书法校园。2004年,曹玉辉倡导启动“阅读经典,丰富人生”的大阅读工程。由此,学校书香弥漫,气韵盎然。
校园的羲之广场上,“书法浮雕”“小书桌”相映成趣。在这儿赏字、练字,不仅是孩子们最惬意的事,也是老师的最爱。“厚积壁”上,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相间,对联、中堂、条屏、扇面、手卷、信札满墙。一个教学楼的山墙,就这样把中国的书法艺术似行云流水般展示给学生。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师生就像看一部精彩的连续剧一样天天盼着。因为南来北往的参观者,因为学校天天展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书法能出类拔萃,苦练书法也就成了自觉的行动。在书法世界里,几乎一切都是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浑然一统的世界。在这里,审美、毅力、情感、态度、过程、感觉、悟性统统都有了。写字时的正襟危坐,欣赏时的精神飞动,一步步引领师生脱离低俗,走向高雅。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张白纸,放纵涂抹中,不同的心性,如春日里不同的花,以不同的形式开放。
读书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更甚于书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曹王辉的校园里层出不穷,诸如读书小硕士小博士评选、签名换书、捐一本读百本、图书漂流,古诗文诵读团、书友队等等,无一不贯通读与玩,融汇情和趣。
2007年2月,学校加入新教育“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实验,以“晨诵、午读、暮习”的形式,继续读书之旅、书法之旅。早晨10分钟,全校师生一起朗诵美文;中千30分钟,师生进行个性阅读;放晚学前15分钟,练习书法。
每天,师生一走进校园,就融入一个好学、向善、文明的氛围之中,这种氛围促使他们“天天微笑,天天努力”。
曹玉辉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和老师一起读书。一天天读去,一月月读去,读得校园一片温润。在曹玉辉的引领下,读书已成为校园里的一种强势文化。
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对学校来说,所有的校园文化都是德育的载体。这个载体不外三种表现形式,首先是物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草木都含情;其次是制度,充满尊重、充满关心、充满激励的以人为本的制度;第三是精神,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师生向上、向善。而最终发挥作用的是精神文化——让人既感到赏心悦目,又感到引领关爱。用文化文化校园不难,难得是用文化文化师生的心灵。
曹玉辉认同这点。多年来,无论是做村小校长、教研员,还是位居小学中心校校长,他坚持和师生一起读书。他喜欢装着各种知识的书,喜欢讲着各样故事的书,喜欢看见师生捧着书的身影,喜欢听到学生翻书时书页扬起的“哗哗”声。为此,他号召全镇小学把大书柜换成小书架,把阅览室搬到校园里。在校园的每一处,学生随时随手都能打开一本书。他认为,所谓开卷有益,就是懂与不懂都是收获。看着那些小书架,看着那些小书架上的书,看着那些停留在小书架前找书的学生,他甚至感觉连呼吸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书香。而那些或倚着石桌或围坐草地读书嬉戏的孩子,更是多么充满诗意、多么切近理想的教育画面!
于是,在他的校园里,每天早操后,全校师生集中在一起,大声诵读美文。几百名师生整齐列队,迎着初升的太阳,欣欣然朗诵着“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洽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即使不懂它的意境,不知它的意蕴,仅是这美的语言,轻柔的节奏,也足以陶情冶性了。
曹玉辉坚信,一个人只要热爱读书,就不会失去求真、求善、求美的希望和力量。书读多了,就有了潜在的心理指向,有了远远超出书籍本身的丰厚意蕴,最终留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在生命的潜意识中隐藏,这隐藏又会变作一种观照生活的眼光,一个生命的出发点。因此,真正走进心灵的德育是离不开书的,一个不读书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德育。和谐的校园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校园!与书为友,在阅读中营造德育的另一个天空。阅读,应该是德育中最美丽的气象。
于是,学校管理的细枝末节全都利用读书写字渗透到应该渗透的地方去了。得阅读者得天下!书读得多了,即使合上,它还是在你心里、梦里,在你血液里流动,让牵着“书”的手不再迷路。于是,一年365天,开放书架里的书不曾丢失一本;一天24小时,校园里不曾见到一片纸屑;全校上千名学生,没有一人伤害花草树木。
★“最平常”的学校★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教育厅发出建设“五好工程”倡议,即“读好书,唱好歌,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当时各校着实真抓实干了一阵子。但好多学校最终还是耐不住学校里这些非常普通非常常规的“小事”,以创新德育的名义,转而去抓“大事”去了。也许曹玉辉身在小学,总认为对十来岁的孩子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太空泛,因此固执地认为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地都不会扫,书都读不好,爱党爱国又从何谈起?因此让小学生把书读好、歌唱好、字写好、操做好、地扫好,且一直坚持下去就是最好的德育。
他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读书、唱歌、写字、做操、扫地”这五件事,就如同居家过日子中的开门七件事一样;平平常常又不可或缺。若一个学生从小学开始每天都能“把书读好,把歌唱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他还有什么好习惯养不成?还有什么好素养不能积淀下来? “五好”果真做好了,带给学生的必然是一种振奋、向上、求进、蓬勃、自信的素质,一种学生心灵中成长和发育的人格特质。
教育缺少了平常心,就会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盲目地去追求一些学生达不到的目标。搞一个活动学生就能文明,开一次讲座学生就能爱国,这是空想。所谓一夜富翁,百年绅士,“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的道德素质、良好行为不是一天能够养成的。
心平气和搞德育,潜移默化去育德,这是曹玉辉德育观中的应有之义。为此,他要求老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在学习上引导学生,在品行上征服学生,以“影响”育德。
怀有一颗平常心,让曹玉辉把“保卫童年”这个富有诗意和高贵的思想落实在教育中,把“学校文化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给厕所规定‘变脸’”、“让教材承载教育的智慧”等思想传播于四方,专著《村小的乌托邦》《让生命开花》,参编苏教版《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多个省市传递课改理念和德育观,主持创建中国公民教育中心网站(www.ecfcc.com)并作为网络部主任四次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主任查尔斯·奎戈利先生会晤交流……怀有平常心,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让身居乡村小学的曹玉辉一样感受着教育的光芒和幸福。
康德说,道德是令人敬畏的,是它使人成为人。但同时它又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那样,也是迷人的。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一名乡村教育乌托邦的追寻者,曹玉辉拥有了这一份人世间最美好、最良善的道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