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武汉禁“麻木”(随感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随感论文,感言论文,麻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麻木”原本是一种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机动小三轮。在武汉,后来演变成为载人拉客的交通工具,其数量也发展到了36188辆。因数量庞大,安全性能差,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而且事故发生率也高居各类交通事故之首。市民群众对此反响强烈。武汉市政府也早想禁止,但总是禁而不止,收效甚微。
近一年来,武汉市政府对“禁麻”一事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他们发现,“麻木”车主基本上是以下岗职工和残疾人为主。于是,市政府决定,对“麻木”车主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对他们中的1.3万多人安排再就业,对1.5万多人给予了最低生活保障,给另一部分人以经济补偿,解除了这些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于是,在武汉流行了14年之久、数量达36000多辆的“麻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完全禁止且悉数回收到位。“禁麻”后,为了方便群众,武汉市交通部门将全市17条交通线路上的公交车全部向大街小巷延伸,解决了市民们的“出门难”。从而“禁麻”不仅得到“麻主”的一致拥护,也博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实事求是,重调查研究;既找到问题的症结,又拿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简单地“封堵”,不如科学地疏导;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考虑到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顺民意,得民心,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这也是武汉市政府“禁麻”的成功经验。
作为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不能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也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脱离群众的承受能力,甚至违背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以至于“旧愁”未消,又添“心病”,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弄不好反而会劳民伤财,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难怪武汉市委副书记程康彦深有感触地说:“原先我们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出主意,思想观念没转变,当然搞不好。”如何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好事办好,武汉市的做法当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