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诊疗体会论文_崔明勋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诊疗体会论文_崔明勋

崔明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医院普外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摘要】目的:分析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切除术组和修补术组,各19例,切除术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修补术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切除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修补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修补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61-01

急性胃穿孔是溃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因暴饮暴食所致,有上腹部腹痛等临床症状。近年以来,胃穿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穿孔急性发作病情严重,其传统治疗方法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胃功能影响较大,穿孔修补术也是该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术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穿孔修补术日益得到改进和完善[1]。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穿孔修补术治疗部分急性胃穿孔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38例,根据患者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修补术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6~73(46.3±5.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3±2.9)h(2h~3d);饱食后发生穿孔13例,空腹穿孔6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1例。切除术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4~71(45.8±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3.1±3.3)h(1h~4d);饱食后发生穿孔10例,空腹穿孔9例;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并发症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修补术组:所有患者均呈平卧体位,给予硬膜外麻醉方式后,在上腹部中间部位取长度在15至20cm的手术切口,将皮肤打开后,深入到皮下组织,直到腹直肌处的前鞘,然后将腹直肌有效分离,将其后鞘打开,通过壁腹膜后,可进入到腹腔内部,对胃部穿孔病灶进行有效探视。将胃部病灶处食物残渣和渗透积液有效清除,这时胃部穿孔部位应用无菌纱布进行压迫,而腹腔内部则用适量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最后利用7号线对胃部穿孔处进行有效缝合,通常情况下需缝合3到4针。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炎及胃肠减压等治疗措施。当患者病情有所恢复,能够正常进食后,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根治,即给予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活动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

1.2.2切除术组:患者实施硬脊膜外麻醉后,查看穿孔的具体位置,使用胃管把患者胃内的残留液进行排空,同时把腹腔内的食物残渣、渗液等清除干净,接着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使用七号丝线来缝补,同时,使用大网膜覆盖对外部进行加固加压的处理,把腹腔引流管留置。

2.结果

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0.87±11.7)min、(1.95±0.38)d、(1.07±0.41)h、(8.84±1.72)d;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19±6.87)min、(1.16±0.28)d、(0.51±0.21)h、(5.87±1.52)d,修补术组明显优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修补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修补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需急诊手术处理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10万,其中约66%患者有慢性消化性溃疡病史,并且患病人群年龄跨度较大。胃溃疡、情绪过度紧张、高压力、暴饮暴食等均会引发此疾病。对于急性胃穿孔诊断依据主要有[2]:患者有胃溃疡病及暴饮暴食病史;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全腹扩散;X线下可见膈下有新月形游离气体影。由于急性胃穿孔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不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患者多可以得到较为及时且有效地治疗。

目前治疗急性胃穿孔最主要手术方法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复发率较低,可通过手术解决胃穿孔和胃溃疡,目前被临床广泛使用。患者如有长期溃疡史、胃癌患者、穿孔比较大、行修补术后再次出现穿孔应选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但是,胃大部分切除术会使患者胃容量减少、胃肠道改变,造成患者出现食量减少、消瘦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正常的生活。而单纯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常规的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报道称,单纯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病死率低的治疗方法。本组通过切除组与修补组的对比研究发现,修补组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切除组,符合文献所述。但该手术方式并未彻底切除溃疡病灶,病因仍存在,仍需要经过正规的内科治疗才能控制病情,且复发率较高。在穿孔时间短,孔洞较小,周围组织较软,没有梗阻、出血或疑有恶变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可将单纯修补术做为首选治疗方案[3]。

综上所述,胃大部切除术及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两者各有利弊,前者术后根治彻底复发率低,后者手术以及住院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能够为患者节省部分费用,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邓长辉.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比较[J].大家健康,2013,7(7):98.

[2]任伟耀,麦丽尧,范海鹰等.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47-149.

[3]布和,李迎春,郑林.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49-50.

论文作者:崔明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诊疗体会论文_崔明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