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_人文论文

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_人文论文

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素质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是有时代特质的社会主义新人。而社会主义新人人格的培养,又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有时代特质的社会主义新人人格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迪。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人类智慧外化的结晶,它是由知识、信仰、风俗习惯等等组成的观念形态,其实质在于: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现实的人,直接或间接、自发或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因此,它从精神生产的角度,构成了社会机体中上层建筑里的一个特定的层面。

文化作为人类理性的产物,自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自身的历程。文化的状态就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状态的一个侧面。一定时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

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习惯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的统一。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直接相关。个人也好,民族也罢,其素质的高低,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直接相关。个人也好,民族也罢,其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其文化素质,体现着它的精神风貌,反映着它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它的信仰和情感,代表了它的品位和气质。因此,人格的培养,以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文化素质,奠立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由于文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因此,人的文化素质,就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由诸如知识、价值、认知等等构成的多层次的系统,其中的每一层次都对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系统是人的文化素质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它提供给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使人成为自己的和社会的主人。知识与理智相通,而愚昧却与无知相连。求知可以晓事,充分表明了知识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具有独立人格的时代新人,这种人格的独立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独立的判断、评价、选择、控制的愿望和能力,具备强烈的自主意识,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生存、发展,凭自己的才能与勤奋创造财富和获取成功,而不是靠权力和后台的庇护,地位和血统的优势,关系和后门的恩赐。这种人格的独立性,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因此,培养具有时代特质的理想人格,首要前提是学习知识,掌握文化。

价值系统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核心。文化素质的实质是精神境界的真善美。求知是为达真,达真是为趋善。价值系统所以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核心,就在于它具有指导人们对其思想、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的功能。这种判断和选择,是对向上的精神、美好的信仰、理想的追求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的知晓、把握和认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具有开放性人格的时代新人,这种人格的开放性,要求人们的思想活跃、胸襟宽广,而不是保守封闭、嫉妒诽谤;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圆滑怯懦、势利狭隘。这种人格的开放性,没有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培养具有时代特质的理想人格,关键在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导向。

认知系统是人的文化素质的完善。文化素质的“文化”最终体现为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求知是为达真,达真是为趋善,趋善在于践美。这里的“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是主体对客体把握中的精神欣赏、愉悦和自足。求知可以达理,充分体现了文化对于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具有创造性人格的时代新人。这种人格的创造性,要求人们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和创造欲望,而不囿于传统、盲从权威;要求人们敢冒风险、勇担责任,而不畏首畏尾、怨天尤人;要求人们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而不哗众取宠、屈从压力。这种人格的创造性,没有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向的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培养具有时代特质的理想人格,最终是由对科学文化知识精髓的把握和透悟来完成。

文化素质对理想人格的培养作用表明,它既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又是理想人格的内在要素。文化素质与人格的辩证关系就在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文化素质与人格间的区别在于:文化素质作为知识系统、价值系统、认知系统的统一,通过特定文化氛围的作用,浸润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通过特定社会实践的作用,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人的理性。因此,它既是判断个人或民族整体素质的标尺,又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条件。人格则通过民族文化最为具体的价值行为,最为深厚的文化意识,直接规整、引导人的行为,调节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推动个人或民族前进。文化素质与人格间的联系在于:两者是相互贯通的。人的文化素质中包含着人格精神,文化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人的内在、外在素质。因而,文化素质又内在于人格中,既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又是人格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样,人格也包含并体现着文化素质。个人或民族人格精神的高下,与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直接联系着(这里的文化素质,是知识、价值、认知的三者统一而不是单纯的知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人。没有具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一句空话。然而,近年来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却是经济生活的大幅度改善,物质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而社会的道德水准的相对低下,人格理想的日渐衰落。尽管这种低下与衰落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其根源却与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直接相关。物质文明的进步与人的精神的退步的反差表明,培养和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格形象,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而人的文化素质与人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理想人格的培养,必须包含提高个人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就不可能真正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不可能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明辨是非曲直,识别善恶美丑。一句话,没有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的健全、理想的人格,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大力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又必须同时高度重视人格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并以这种人格精神进一步促进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科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形态之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既是知识的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科学产生于人类创造自己历史的实践中,是人类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又反过来成为对人类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人类依靠科学知识,获得了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这种创造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值得骄傲的物质文明,这种文明不仅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作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渗入人类的心灵,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推动着人类的观念更新,构筑着人类新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和人格特征。

当前,随着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更深地渗透到了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忽视科学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发展,一个社会吸收、运用、创造科学成果的能力,已经成为该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的时代,科学是一支号角,激励着人类向未知世界进军;科学是一面旗帜,引导着人类追求理想与真理。科学所以具有这种强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就在于它的知识是人类理性的化身,是求实和创新的统一。

科学知识以其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特征,因而它具有指导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种功能又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转化为人类活动的行为模式、文化环境,从而使科学知识成为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杠杆和滋润理想人格的养分。

科学知识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于:(1)它通过科学发现、 科学检验,帮助人们发现、认识真理,建立新观念,排除旧观念。新现象的揭示、新理论的建立、新技术的发明、新产品的开发都来自科学知识又丰富着科学知识宝库,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来自科学知识的人类能力的提高,眼界的开扩,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在于它增强了人们对其思想、行为的判断、选择的能力,使人们的认识、行为在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的引导下,更加趋于实际,而这种具有独立性和现实性的人格特征,正是“四有”新人所必备的。(2 )它通过科学方法,丰富人类的思维方法,发展了人类的思维模式,提高了人类的思维水平。现代科学在把人类带进信息、电脑时代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系统化、综合化、高速化、敏捷化。科学方法在帮助人们提高思维效率、更新思维逻辑的同时,也帮助人们开阔了思路和视野。这种源自科学方法的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在于:它激活着人们的思维,增强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认识、行为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更加趋于开放合理,而这种具有开放性的人格特征,正是“四有”新人所必需的。( 3)它通过科学探索和科学创造活动,培养人们崇尚真理、实事求是、不畏艰险、勇于革新的精神和品质,无情地批判一切保守、落后、陈腐、愚昧的东西。现代科学在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拓展新领域、进入新境界的同时,也鼓舞了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勇气。这种源自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活动,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在于:它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求新意识和创造欲望,磨炼着人们克服困难和阻力的意志,帮助人们树立富有创造性的新的价值观念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而这种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正是“四有”新人所必备的。(4)它通过科学知识武装人类,使人类摆脱了繁重的、 非创造性的和低效率的劳动,在奠定更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为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艺术熏陶提供了条件,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知识在提高人类文化水平,把人们培养为科技进步的体现者的同时,将它的知识、方法、活动灌输给人们,使人类无论就其认识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种源自科学知识的人类能力的全面提高,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塑造的意义在于:它既为有中国特色“四有”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又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并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升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固然有赖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又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伦理思想朝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提高的方向转变。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其客观根据在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升华,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升华,其根源则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新。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正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活动,从而最终导致人的观念的变革。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科学在全民族中的运用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学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以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手段和思想手段,为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格提供精神素养,其实质在于贯穿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作为一种以事实为出发点、以规律为对象、以本质为依据、以实践为标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按其本性来说,它只承认“实事”,只崇尚“求是”,它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其精神本质就是“实事求是”。它始终保持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渴望,具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它不迷信任何偶像,不囿于任何传统,不承认任何教条,不听命于任何权威,不屈从于任何压力,其精神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精神的这种求实性和创新性,使自己在人类精神领域的诸种社会意识形式中,成为一种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革命因素,成为促进人类思想解放的革命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思想解放的先导并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成为在上层建筑领域中对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发生深刻影响的因素。正是科学的这种求实性和创新性的精神,为我们今天战胜愚昧偏见,抵抗腐朽落后,肃清封建残余思想,摆脱宗教迷信束缚,改变陈规陋习提供了武器,为我们今天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共产主义的信念提供了工具,为我们在上述基础上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格形象提供了保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是包括哲学、文学、历史等等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知识的总和。正是这些人文科学知识及其精神,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格形象的塑造,提供着直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艺术审美的修养、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取舍。

在中国典籍中,“人文”的初始含义指礼乐教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这里,一方面,“人文”与“天文”(自然造化)相对;另一方面,“人文”又与“人伦”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既可以表示符合礼乐教化的人伦,又可以表示人对人伦关系、人伦序列的符合礼乐教化的把握。“文”的价值指归在于“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文”的确证。因此,“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信息,道出了“以文教化”的传统,即以人的文化存在为本,通过人对自身的把握,人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谐,“以文成天下”,使自然世界化为人文世界。这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铸冶成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之美。由此可见,“人文”是以人为出发点,面向整个社会,研究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而人文科学正是这种研究的理论概括。

就人对自身的把握而言,人文科学以人为主体,以“敬鬼神而远之”的清醒态度,借助自然科学的材料和方法,看待世事,达观人生,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认识及处理世事的基本方法,因而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健全人格塑造具有指导功能。人文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由于它不仅按照一定的理论原理、法则和规范来反映客观世界,而且通过实践的中介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进而对之概括总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头脑”,在这个意义上,它必然构成个人整个精神世界的实质,构成个人思想、感情、意志的实质,形成对人格的调解作用和指向功能。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文科学以自然为世界的本源。生命源于自然,但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同构关系的大化宇宙。人,可以合天地之德,共日月之明,齐四时之序。自然作为人的价值本源,使人的终极存在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趋于消解。人以自然的方式依偎自然,自然以人的方式接纳人类。于是,人文科学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怀,构筑着人的更丰富的心灵世界。这种对人的情感培养、结晶、定形和高尚纯化的艺术审美功能,是人文精神的实际体现。高尚的审美艺术,影响人的心灵,赋予人的精神以饱满的激情和崇高的境界,使人的活动“按照美的规律”,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和内容,同时反过来发展人的精神潜力,唤醒人的沉眠的才能、智慧。因此,它具有完善人格的特殊作用。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文科学以社会关系及对人的作用为重心。但社会不是超脱于人的外在产物,而是与人的活动不能分割的同一体。因此,人与社会的关系,既不是个人凌驾于社会,也不是社会淹没个人;在人伦关系上,接受群体规范的个体,既要“敢为天下先”,又要“以天下为己任”。只有这样,个人潜能才能在社会化活动中获得价值实现,人与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对立才能缓解和消除。这种对人的道德品性、道德行为提高和规范的道德修养功能,是人文精神的又一实际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人的善恶观念,感化人的思想、赋予人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明晰的是非标准,使人的行动自觉地遵守社会的、集体的原则规范,同时反过来使人处于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它在健全人格方面,具有自然科学无法取代的作用。

当今时代,科学的发展愈益呈现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股潮流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这种状况应验了马克思150 多年前的断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这里, 仅就人文科学向自然科学的渗透而言,就可以发现它对整个社会、对人的培养的作用。

人文科学由于其研究对象同样是不依赖于研究主体的客体,因而它同样具有科学的求实精神。但它不同于或高于自然科学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认识方法论的功能,正是这种功能,影响着自然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知识就是力量”的人文思想在唤起了近代自然科学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使近代西方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成为当代自然科学坚如磐石的唯物主义基础时,也不可避免地唤发了整个中华民族投身四个现代化的激情。

人文科学由于其研究的范围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多层次,因而形成一定社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强大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既构成自然科学发展的土壤,又通过其观念、规范溶解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中,隐含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中,从而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性格、观念产生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今天,我们正在从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这场实践所以伟大,在于它不仅要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且要改造人自身,要培养具有时代特质的“四有”新人,塑造社会主义的人格形象。这种新人,不仅应当具备高科技知识,而且更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情操修养、审美意识情趣。要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使之不致成为狭隘的功利主义者、狂热的拜金主义者、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就必须使他们读哲学以明理、读文学以明德、读历史以明智……大力进行人文知识教育,使他们具备人文科学的精神,肩负起对中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重任。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标签:;  ;  ;  ;  ;  ;  

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_人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