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外交“新政”与战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马论文,新政论文,外交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0)01-0001-09
奥巴马当政近一年了。他从布什政府那里继承了一场危机、两场战争,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奥巴马对于冷战后的世界、冷战后的美国,以及美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他自己的理念;同时他又十分务实,非常清楚美国的处境。正如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所说的,“奥巴马总统和我都认为,外交政策必须基于原则与现实的结合,而不是僵硬的意识形态;必须基于事实和证据,而不是情绪或偏见。我们的安全,我们的活力,我们在当今世界的领导能力都要求我们承认我们相互依赖这个压倒一切的事实。”①近一年来,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在一些地方和场合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效果,但在更多的地方和情况下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为了便于说明,本文集中阐述传统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而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这是两个大问题,责另文阐述。
反恐“转移战场”遭到阻截
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只提到两个国家的名字:伊拉克和阿富汗,他说:“我们将负责任地把伊拉克留给她的人民,并在阿富汗巩固来之不易的和平。”②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伊拉克战争一直是民主党批评小布什政府的主要问题,也是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承诺他上任后要在16个月之内从伊拉克撤军,因此他一上任就履行承诺着手撤军是很自然的。2月27日,奥巴马正式提出了撤军的时间表:美国将在2010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走大部分军队,仅保留3.5万至5万规模的美驻伊部队,主要用于训练和指导伊拉克军队。到2011年,撤回全部剩余部队。今年6月底,驻伊美军从伊拉克城镇撤出,伊安全部队开始执行本国的防务。但在美军撤离以后,伊拉克的暴力袭击事件仍时有发生。尤其是10月25日在巴格达市中心的司法部大楼和省政府大楼发生的两起汽车炸弹袭击,造成14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成为今年以来最血腥的一天。这次袭击暴露了伊拉克安全形势的脆弱性,伊安全部队的不可靠,重创了马里基政府的威望。许多观察家认为,这可能是基地组织或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残余势力所为,但没有伊安全部队的里应外合是不可能的。袭击的目的是制造混乱和恐慌,干扰明年1月的议会选举。现在为了调查内鬼,伊拉克政府已经拘捕了数百名安全部队的成员,看来伊拉克要在安全部队内部进行一次“肃反”,问题显然十分严重。在这两个多月里形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和复杂化,也给美军的撤离蒙上一层阴影。奥巴马要实践他在《就职演说》中的承诺,远非轻而易举的事。
更严重的问题是阿富汗。在竞选时和竞选后,奥巴马一直把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相区别,认为伊战是可以不打的,是“错误战争”,而阿战是由不得美国选择的,是“必打战争”。③他上任首日即举行国家安全会议,决定把反恐的主战场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并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兵遣将:撤换了原驻阿美军司令麦基尔南,任命麦克里斯特尔为新司令;2月17日,他下令向阿增兵1.7万人,后又续增4000人培训阿安全部队,使驻阿美军达到了6万多人;任命了老资格的外交官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为“阿巴特使”,卡尔·艾肯伯里为新的驻阿大使。3月27日,奥巴马又宣布了对阿富汗的“全面新战略”,其要点是:第一,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破坏、瓦解、并击败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并且绝不让他们今后在这两个国家重新立足;不让塔利班在阿富汗卷土重来”。为此,一方面增加驻阿美军,一方面帮助阿富汗建设13.4万人的军队和8.2万人的警察部队,以便使美军能在2011年(也就是美军全部从伊拉克撤出的同时)向阿富汗人移交安保任务;巴基斯坦也“必须明确承诺铲除境内‘基地’组织和暴力极端分子”;第二,推动建立一个廉洁的、有效能的和更加负责的阿富汗政府,打击腐败,帮助阿政府为人民提供服务,发展经济,结束毒品生产主导经济的局面,为此美国将增派大批非军事人员去阿富汗,帮助阿富汗进行国家建设。对巴基斯坦美国也将加大投入,在今后五年中,美国将每年提供15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援助,帮助其兴建各种民用设施;第三,在对塔利班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分化塔利班,把那些为信仰而战的塔利班士兵和因为贫困而战的人区别开来,给后者以改弦易辙的选择,在各省启动和解进程;第四,要求国际社会支持美国的新战略,包括在海牙举行的联合国援助阿富汗会议上慷慨解囊。④这样一来,奥巴马就正式把反恐的主战场从布什时期的伊拉克转移到了阿富汗,阿富汗战争的结局也就成了奥巴马战略调整的关键。
但半年多来,奥巴马的新战略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虽然美军发起了一些地面攻势,但塔利班的占领地没有明显缩小,自杀式袭击和路边炸弹也未见减少,今年7、8、9三个月驻阿美军伤亡人数连创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的新高,甚至曝出了意大利部队向塔利班行贿买安全这样的丑闻。一些前苏联的将领认为当前的状况与苏军占领时的情况惊人地相似:每一次作战都是苏军胜利,但过了一夜,形势就恢复到了先前的状况。
在美国国内,经过整整8年的战争,民众的厌战情绪开始产生并滋长。最近的民调显示出了不同的数据,但基本情况是支持继续进行战争的和反对进行战争的人数大致相仿,各占百分之四十几。而且令奥巴马尴尬的是,共和党人大多支持战争,而他所在的民主党内反战的呼声却越来越强烈。比如,共和党战略家基辛格和斯考克罗夫特撰文并发表谈话,明确支持继续向阿富汗增兵,认为反恐仍然是美国的战略优先,奥巴马政府不应该偏离这种战略;反对增派部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解释为是朝向撤军迈出的第一步,而撤军将“给美国招致灾难性后果”,它给南亚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比上世纪70年代从越南撤军给东南亚带来的后果严重得多。而民主党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则公开警告说,继续现行的战略将使美国重蹈前苏联在阿富汗失败的覆辙。双方的意见截然相反。更使奥巴马为难的是,麦克里斯特尔将军要求增派4万美军,但政府内部以副总统拜登为首的一派却反对继续增兵,双方的分歧公开化。问题的关键是,对于能否战胜和摧毁塔利班谁也没有把握。如果增了兵,还不能达到目的,美国就将在阿富汗战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在华盛顿,一些自由派智库已经在建议“逃离帝国坟墓”的“撤出战略”。⑤其要点是:第一,将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相区别,基地组织是美国的敌人,但不能笼统地说塔利班是美国的敌人;基地组织是外国入侵者,塔利班是阿本国人,他们的目的是想恢复在阿富汗的统治;不能夸大塔利班的威胁。第二,重新定义美国在阿富汗的使命,美国不能把阿富汗的国家建设当成自己的使命,要把一个以部落为基础的分裂的国家变成稳定的民主社会是需要数十年孜孜不倦努力的事情,美国可以建设一个现代的稳定的阿富汗不过是一个神话。第三,加强培训阿富汗自己的安全部队和警察,由他们逐渐取代美军,美军分期分批地撤出。如果说,撤离会使美国显得软弱,那么美军长期呆在那里,而又甚少成就就会显得更遭;美军长期留驻阿富汗恰恰会激起阿富汗的民族主义情绪,便于塔利班鼓动民众。第四,采取敏感的有区别的禁毒政策,集中打击那些与塔利班直接有关的毒贩;要避免因为禁毒而把阿富汗老百姓推到塔利班一边。
在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政府现在正处在十字路口。在未来几个星期中,奥巴马政府必须作出新的战略抉择。笔者认为,奥巴马不可能仓促作出撤兵的抉择,那样将是对今年以来的阿富汗新战略的否定,其后果确实会是十分严重的。
奥巴马一直把阿富汗问题与巴基斯坦联系在一起,而今年以来巴基斯坦的形势也格外严峻。今年春天巴基斯坦军队向斯瓦特山谷地区的塔利班发动了猛烈攻击,击毙了塔利班的头目马哈苏德,给了塔利班以重创。但他的儿子不到一个月就顺利接班,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塔利班重又活跃起来,在9、10月间重点选择巴基斯坦的政府机构,尤其是强力部门进行袭击,向这个政府是否有能力对内保障安全、对外履行国际义务提出了强力挑战。现在,美国在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向塔利班发动进攻,进击其在南瓦济里斯坦的老巢。但塔利班却实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于10月28日在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实施恐怖袭击,造成100多人死亡。当时,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正在巴基斯坦访问,她带去了75亿美元援助的“大礼”,也明确地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承诺。希拉里·克林顿则表示,“巴基斯坦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孤立,这也是美国的战争”⑥。但巴基斯坦国内极端主义势力不容小觑,巴政府究竟能否稳定形势仍在未定之秋。
总之,作为奥巴马战略优先的反恐战略调整实施得并不顺利,其结局如何将是对奥巴马政府的最大挑战。
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举步维艰
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成了大问题。虽然布什政府也花费了相当力气在穆斯林世界从事公共外交,但由于在长达约七年的时间里布什政府忽视了巴以和平进程,在反恐中又不够注意政策,甚至一度使用了“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说法,穆斯林世界对布什政府疑虑甚深,反美主义十分强烈。奥巴马意识到,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对于保障美国安全、改善美国形象事关重大。4月6日他在安卡拉土耳其议会的演讲中,尤其是6月4日在开罗大学对穆斯林世界的“公开喊话”中系统阐述了他对穆斯林世界的政策。
首先,他竭力从感情上拉近穆斯林世界与美国的距离,消除两者的“紧张关系”。他表示,美国和伊斯兰教并不互相排斥,“不仅如此,它们相互重合,拥有一些共同原则”。他甚至现身说法,一个名叫巴拉克·侯塞因·奥巴马的非洲裔美国人现在是美国总统。他宣称,美国寻求与穆斯林世界“以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为基点的新开端”。其次,他讲到反对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问题,讲到阿富汗战争的必要性,但这不是与穆斯林的战争,基地组织不能代表穆斯林,他们与穆斯林没有共同之处,“美国没有,也永远不会与伊斯兰进行战争”,“在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斗争中,伊斯兰不是一个问题——伊斯兰教必须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他还表示,美国不希望在阿富汗保持驻军,不在阿富汗寻求军事基地。他讲到美国正在履行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讲到他下令禁止使用酷刑,并将在2010年初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决定。第三,他谈到巴以关系和阿以关系。他肯定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坚不可摧”,同时又说,“巴勒斯坦人民的境况是不能容忍的。美国对巴勒斯坦人民追求尊严、机会和自身国家的合理抱负不会置之不理”。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两国方案。为此,哈马斯必须放弃暴力,以色列不能继续建造定居点。第四,他还讲到推广民主问题,表示“没有任何一种政府体制能够或应该被一个国家强加给另一个国家”。⑦
奥巴马待任时,以色列正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在此之前和当时都曾表示,他从履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推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朝着签署和平协议的方向前进。他上任后,确实立即任命前参议员米切尔为“巴以问题”的特使,米切尔数次访问中东,还在那里设置了自己的办公室;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访问了中东,奥巴马本人也多次会晤了巴以双方的领导人,但近10个月来巴以和平进程却没有进展。
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以色列右翼的内塔尼亚胡内阁不愿意接受“两国方案”。“两国方案”本来是和平路线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沙龙和奥尔默特内阁都已经基本接受了的,但却遭到内塔尼亚胡的拒绝。迫于美国的一再压力,内塔尼亚胡于2009年6月14日勉强表示,愿意接受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这是他首次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⑧要让巴勒斯坦完全解除武装,显然是过分苛刻的要求。巴勒斯坦方面立即予以拒绝。
第二,以色列继续扩建定居点的问题。以色列方面继续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就是巴以双方的一个大分歧。布什政府对此进行了批评,但过于温和,奥尔默特政府置之不理。内塔尼亚胡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比他的前任走得更远。5月18日,奥巴马与到访的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举行了两人上任后首次会晤。奥巴马敦促后者接受“两国方案”,并冻结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内塔尼亚胡断然予以拒绝。9月上旬,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将在约旦河西岸的5个定居点新建450多套住房,然后暂停定居点建设数月。这一“先扩建,后暂停”的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哈马斯发言人甚至称,奥巴马总统在调处巴以冲突问题上“失败了”。10月31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以色列进行了一天的访问,并在访问前会见了阿巴斯。在与内塔尼亚胡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希拉里·克林顿表示,以色列已经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问题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让步,呼吁巴勒斯坦方面回到谈判桌上来,并称在任何谈判中总会有没有完全兑现的要求。但阿巴斯的反应是,这与美国先前的立场不同,美国先前的要求是以色列无例外地停止定居点建设。他表示,除非以色列做到了这一条,否则巴勒斯坦不会同意重启谈判。⑨现在美国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奥巴马以冻结以色列定居点作为重启巴以和谈的条件是一项太高的要求。如克林顿的中东问题顾问罗伯特·马利就认为在以色列不存在、而且永远都不会存在一个要冻结定居点的政府,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奥巴马实际上是向阿拉伯国家许诺了一项做不到的事情,结果只能使它们失望。
第三,2008年的和谈进程不能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哈马斯被排除在进程之外。奥巴马上任后领悟到,如果巴勒斯坦内部不团结,巴以和平进程也是没有希望的。奥巴马把调解法塔赫和哈马斯关系的艰难工作“外包”给了埃及。经过几个月艰难的谈判,双方似乎已经接近于达成协定,但问题毕竟至今没有解决。
从2008年12月以来,巴以和平进程已经中断了11个月。现在国际社会的一个迫切愿望是迅速重启和平进程。
重启对俄关系相对顺利
重启美俄关系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一个重点。美俄关系在“9·11”后有过一个短暂的蜜月时期,但不久即趋于恶化。原因很多,包括美国不顾俄罗斯的一再反对强推北约东扩,把越来越多的前苏联阵营国家和前苏联国家纳入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搞颜色革命,使两国越来越疏离俄罗斯,甚至或明或暗支持格鲁吉亚对俄罗斯进行挑衅;支持科索沃独立,肢解俄罗斯在欧洲的主要盟国塞尔维亚。两国之间的另一个重要争议则是美国决定在波兰部署十套陆基导弹拦截系统,在捷克部署雷达系统。美国的理由是为了对付伊朗对在欧洲的美国士兵和美国盟国造成的威胁,但如果这一系统果真部署成功,那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就完全在美国的眼皮底下了,俄罗斯也就没有战略秘密可言了,而且俄罗斯战略武器的威慑力也会被大大地抵消掉。所以俄罗斯坚决反对美国的计划,并且提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那么俄罗斯就将在其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加里宁格勒紧邻波兰,在它的正北)。倘果如此,不但波、捷,其他一些北约国家也都会被包括在俄罗斯的导弹覆盖范围之内。
美俄关系是一大关系,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且两国互有需求。美国在反恐、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等涉及安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今年7月奥巴马访问俄罗斯,两国领导人同意在今年年底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前签订新条约,继续削减双方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俄罗斯同意北约部队过境运输阿富汗战争所需的军事物资,美俄关系成功重启。但俄罗斯最大的关注是美国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所以当时俄方就提出,要把进攻性战略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挂钩。也就是说,上述条约能否顺利签署取决于美国是否取消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于是这一问题也就成了美俄关系的关键。这个障碍不排除,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9月中旬,奥巴马宣布,根据一项对于伊朗导弹能力的新情报评估,美国决定放弃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把原定的陆基导弹防御改为海基,即在地中海和北海一带维持三艘配备拦截导弹的宙斯盾舰,它的防御范围将更加广泛,而且海基系统将能更灵活地应付不断变化的伊朗导弹计划。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决定消除了俄罗斯的心头大患,自然受到俄罗斯的欢迎。梅德韦杰夫表示“珍视美国总统负责任的立场”,并愿与美国一起磋商包括反导在内的两国战略稳定的各种问题。普京称赞奥巴马政府的决定是“勇敢的”,并对此“感到欣慰”。俄罗斯不仅做了口头表示,而且立即投桃报李,推迟了向伊朗交付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并拒绝向伊朗出售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也改了调子。梅德韦杰夫在谈到伊朗核问题时表示,伊朗必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俄罗斯反对任何核武器计划。如果伊朗无视大国的态度,也许某种制裁是必须的。而以前,俄罗斯是反对对伊朗进行制裁的。由于俄罗斯与伊朗一直保持着核关系,向伊朗提供核燃料,俄罗斯的态度对于解决伊朗核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10月中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又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以便把年底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敲定下来。这个目的也达到了。但俄罗斯也表示,奥巴马的新导弹防御计划的问题比答案多,俄罗斯希望得到更完整的说明。11月16日,两国元首在新加坡APEC首脑会议期间会晤,再次确认签订上述条约,并同意在新条约得到批准之前达成“过渡协定”(bridge agreement);梅德韦杰夫敦促伊朗回应巴拉迪方案,双方还讨论了对伊朗进行制裁的时间问题。
但美俄关系的改善是有限度的。美俄双方对两国关系的看法有着根本不同的立场。美国要建立的是美国领导的多伙伴世界,奥巴马政府不会放弃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政策的变化和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领导世界”。在美国寻求的多伙伴世界中,美国仍然居于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是功能性的,因为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需要俄罗斯合作才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而不是真正要与俄罗斯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关系。但俄罗斯有自己的打算。俄罗斯认为多中心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要以新的坐标来看待国际关系,实际上俄罗斯念念不忘的是冷战期间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是两强的地位,是超级大国的地位,它不甘心做美国的伙伴。这不仅是俄罗斯领导层的意愿,而且也是俄罗斯的民族心态。所以美俄虽然都同意调整两国关系,但双方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美俄之间另一个非常不同的理念是,对于美国来说,前苏联集团的国家、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已经不再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它们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每个国家都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这尤其表现在北约东扩和格鲁吉亚问题上。在俄罗斯看来,这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没有了周边,就是剥夺了俄罗斯的安全。由于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两国关系的调整是有限度的。
防止核扩散形势严峻
奥巴马政府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在他9月22日在联大讲话中提到的“一个和平与繁荣未来”的四大要素,其中第一项就是“停止核武器的扩散,寻求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⑩。为此,美国所设定的议程是:美国将完成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为进一步削减核武器并减少其作用打开大门;美国将呼吁各国从明年1月开始谈判一项协议,以终止可用于武器的裂变材料生产;正如上述,美国和俄罗斯在今年12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期满以前签订新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政府将与国会磋商在合适的时机向国会重新递交十年前被赫尔姆斯搁置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2010年4月主持召开全球核安全峰会,重申各国有责任在各自的国土内保障核材料的安全,为那些无保障的国家提供帮助,并加强打击核走私和恐怖主义的机制和计划;2010年5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189个成员国将举行会议审议核不扩散现状。当然,眼前棘手的问题是与国际社会一起解决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似乎出现了“柳暗花明”的状况。虽然奥巴马在竞选时和《就职演说》中就向伊朗喊话,但敌对了多年的美伊关系却一直没有松动,伊朗核问题也未见进展。今年6月伊朗大选引发了内部两派的争斗和骚乱,奥巴马政府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立场,避免卷入其中。10月初美、俄、中、英、法、德六国(5+1)与伊朗代表关于核问题的谈判恢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提出一个方案:伊朗在年底前将所拥有的1.5吨低纯度浓缩铀中的75%(1100公斤)运往俄罗斯,由俄罗斯将其提纯至20%左右,然后再由法国进一步加工成燃料棒,最后运回伊朗,作为燃料供一个用于研究癌症治疗机构的核反应堆使用。伊朗有200多家医院需要反应堆生产的同位素。伊朗起先表示“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10月25日至28日伊朗又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对新申报的第二处浓缩铀设施进行了核查。但对于上述方案,最近伊朗的态度又有变化。10月23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称,伊朗正在对巴拉迪方案进行评估,伊朗也将提出自己的建议。27日,伊朗官方媒体又表示,伊朗将要求对巴拉迪方案进行重大修改。伊朗正在研究两套方案:即将浓缩铀运出加工或从别国购买更高浓度的铀。西方国家对伊朗的拖延都表示不满。有的观察家认为,即使伊朗接受巴拉迪方案,实际上也没有解决主要问题。伊核问题的解决看来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年以来,朝鲜的核问题跌宕波折。今年4月,朝鲜一再表示,六方会谈已经完结,朝鲜永远退出六方会谈。5月朝鲜再次进行了核试验。接着安理会于6月通过了对朝鲜实行制裁的1874号决议。到了7、8月间,朝鲜似乎又改变了做法,对美国和韩国采取了“魅力攻势”,并一再表示希望与美国进行双边会谈,但对六方会谈却没有提及。直至10月5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朝鲜,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才表示,“通过朝美双边会谈,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必须转变为和平关系。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11)。这是自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以来首次表示回到六方会谈的意愿。但这种意愿的先决条件也很清楚:美国首先要改变敌视朝鲜的政策。具体说来,首先就要把朝鲜半岛的停战机制改变为和平机制,两国签署和平协议。这与美国的立场大不一样。奥巴马政府也说得很清楚,虽然美国同意与朝鲜举行双边会谈,但这种会谈只是双边交流,目的是推动朝鲜尽快重返六方会谈。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一再表示,六方会谈框架是基本要素,朝鲜可在这一机制内与其他国家实现双边、多边等各种对话。在确保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能够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将会考虑同朝鲜进行直接接触。(12)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0月21日在美国和平研究所关于核不扩散问题的讲话中强调:“美国永远不会与一个有核的朝鲜建立正常的、不存在制裁的关系,朝鲜领导人对此不应抱有幻想。”(13)总之,在美朝双边会谈之前双方所表明的立场截然相反,双方的要价都很高。在11月17日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了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并落实2005年“9·19”共同声明的重要性,希望六方会谈早日重启。奥巴马总统即将派朝核问题特使博思沃斯访问朝鲜。美朝双边接触会有什么进展,能不能说服朝鲜早日重返六方会谈,国际社会普遍给予密切关注。
东亚战略的调整
东亚政策不是奥巴马外交新政和战略调整的重点方向。这里大致有三个方面:调整和加强与日、韩的同盟关系;促使中美关系朝着积极的、合作的、全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增进与东南亚的关系。一年来中美关系顺利发展,最近奥巴马总统成功访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中美两国以全球为背景规划两国关系,双边关系得到了质的提升,内容十分丰富,恕不在本文详细讨论。
一、调整和加强与日、韩的同盟关系
今年日本发生政权更迭,以鸠山为首相的民主党新政府一方面表示美日同盟仍然是日本外交的基础,另一方面表示会重新评估日美关系,采取“更为独立的”外交立场,在美国和亚洲之间建立比较平衡的关系,倡导日美平等的同盟关系,为日美同盟关系的调整增添了新的变数。最近两国在驻冲绳美军基地的调整和日本为印度洋美军供油问题上进行了艰难的磋商,突现了两国关系调整的困难。
根据2006年的美日军事协定,美国海军陆战队普天间空军基地将在2014年关闭,大约8000名士兵将迁移到在关岛的新美军基地。同时,日方将普天间机场搬迁至冲绳县名护市施瓦布军营沿岸地区。盖茨在10月访日期间会晤了日本首相、外相和防务相。盖茨强调要落实已经达成的协议,并警告说,如果日本拒绝协定当中的其他条款,美国国会有可能反对把美军调派到关岛;并表示其他的替代措施不是在政治上行不通,就是在落实方面会有问题。日方一方面表示新政府“非常重视日美关系。如今东北亚局势不稳,坚持和发展日美安保体制非常重要”,(14)希望“日美同盟……能持续30年、50年,进一步深化同盟关系”;一方面却提出了调整基地问题的日本国内政治方面的困难。冈田外相提到,在刚刚进行的众院选举中,冲绳县全部4个选区都由反对整编现行计划的候选人当选,他表示“很想尽早得出结论,但是希望能理解困难的政治状况”。鸠山首相表示“希望从如何获得冲绳县民的理解这一观点出发找出答案”。没有给盖茨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日本执政三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提出“重新审视”驻日美军整编问题。因此眼下明确回答是或不是,必然面临联合政权内讧或得罪美国两者择一的风险。鸠山首相10月16日表示,将此问题推迟到明年夏季前得出结论。盖茨对日方态度非常不满,他在21日记者会见中强硬表示,“没有普天间机场的替代设施,就没有部分美军迁移至关岛,更甭想冲绳美军的裁减和土地归还。”(15)日美之间的另一个问题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在印度洋为美军提供燃油补给所依据法案明年1月15日到期,美、英希望日本延续这种燃油补给的支持。但鸠山政府却态度消极,认为缺乏足够时间向临时国会递交修正案。奥巴马总统显然对鸠山内阁的态度感到恼怒,白宫甚至传出了奥巴马总统在11月亚洲之行中取消访日的打算。自然,奥巴马还是来了日本,虽然只有一天行程。他在与鸠山的会晤中,在亚洲政策演讲中再次确认,美日两国是“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半个世纪中,美日同盟是我们安全和繁荣的基础”。(16)这样,美日关系中的一次小危机是度过了,但上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美国与韩国之间显然没有那么多的麻烦。盖茨10月21日与韩国国防部长金泰荣进行年度安保协议会议时,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实施今年6月制定的联合远景战略计划,韩国也将继续支持在亚丁湾和黎巴嫩的行动。同时,双方也确定了2012年将完成韩国部队在战时的作战指挥权转移,届时美国将会把其占用的七个基地连同设施一起移交给韩国管理。双方在朝核问题上也表示了一致的立场,即决不接受朝鲜的核武器。盖茨与韩国国防部长表示,美国永远不会接受一个有核武器的朝鲜。他说:“在这一点上不应该有任何误解:我们今天不会,永远也不会接受一个有核武器的朝鲜。北朝鲜政权今天所造成的危险是更致命的、更破坏稳定的。”(17)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公报中,美方强调:“我们再次承诺将利用包括美国的核保护伞、常规武器打击能力和导弹防御能力在内的所有军事力量,向韩国提供延伸遏制力”(18)。奥巴马总统对韩国的访问中,双方进一步协调了对朝核问题的立场,就“大妥协”方案达成共识。但在美韩自由贸易区问题上似乎没有取得进展。
二、增进与东南亚的关系
与前国务卿赖斯缺席东盟对话伙伴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不同,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上任不久就造访东盟秘书处,并启动了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进程。7月下旬在再次访问东南亚时,希拉里·克林顿于22日晚在泰国普吉代表美国政府与东盟国家外长签署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文件。希拉里·克林顿表示,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把美国与东盟成员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现在回到东南亚。奥巴马总统和她本人认为,东南亚地区对全球进步、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东南亚和东盟对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美国正与东盟全面接触,共同面对广泛挑战。(19)她当天在接受泰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奥巴马政府对亚洲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她此次访问的目的是致力于和东南亚国家建立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
在东南亚国家中,美国特别重视发展与印尼和越南的关系。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改善与印尼的关系对于奥巴马政府改善与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势力仍然十分活跃。布什政府时期就把这里当成反恐的一条东方战线。克林顿国务卿首次出访亚洲就包括了印尼。但在奥巴马11月中旬对亚洲的访问中却没有把印尼包括在内,显然,是希望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后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奥巴马政府还注重发展与新东盟国家,尤其是越南的关系,不过于强调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而务实地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并谋求开展军事、安全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对于缅甸,布什政府一直施以高压,实行制裁,并推动联合国实行制裁。奥巴马政府没有放弃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但同时主张对缅甸实行接触政策。9月29日,由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率领的一个美国代表团在纽约与缅甸高级官员举行了会晤。坎贝尔在10月21日向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表示,奥巴马总统认为与缅甸当局进行“务实接触”是促进美国实现一个统一、和平、繁荣与民主的缅甸的最好方式。(20)11月3日和4日,由坎贝尔率领的代表团访问缅甸,这是10年来访问缅甸层级最高的代表团。自然,美国与缅甸隔绝和敌对了多年,两国关系不会因为一次访问就春暖花开。但这却是奥巴马政策调整的开始。
10个多月来,奥巴马对冷战后的世界以及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出了不少新的理念,有的已经转变成了政策,有的政策已经付诸实施,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理念还没有转变成政策,有的政策也尚未付诸实施。所以现在来评价其理念和政策的成败优劣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奥巴马政府在实行有选择的战略收缩。奥巴马的理念和政策的实行情况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形势的走向,值得我们继续予以关注。
注释:
①Statement of Senator Hillary Rodham Clinton,Nominee for Secretary of State,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January 13,2009.foreign.senate.gov/testimony/2009/ClintonTestimony090113a.pdf.
②"Inaugural Speech",January 20,2009.P.6.
③参见President Obama's Remarks at Cairo University,Egypt,June 4,2009.http://www.america.gov.
④"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A New Strategy for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March 27,2009".www.whitehouse.gov/.../Remarks-by-the-President-on-a-New-Strategy-for-Afghanistan-and-Pakistan/.
⑤Malou Innocent and Ted G.Carpenter,Escape the "Graveyard of Empires":A Strategy to Exit Afghanistan.Cato Institute,2009.
⑥“希拉里能赢得把民众好感吗”,《文汇报》,2009年10月30日。
⑦President Barack Obama's Remarks to the Turkish Parliament,April 6,Ankara,Turkey,April 6,2009; President Obama's Remarks at Cairo University,Egypt,June 4,2009.http://www.america.gov.
⑧“半数以色列人认为奥巴马支持巴勒斯坦”,www.xoyue.com.
⑨Associated Press,Robert Burns,"Clinton Calls Israeli Concession "Unprecedented".
⑩"Obama addresses U.N.General Assembly",September 23,2009.www.cnn.com/2009/…/09/…/obama.transcript/index.html.
(11)“杨洁篪谈温总理访问朝鲜有关情况”,news.wutnews.net.,2009年10月7日。
(12)“朝鲜希望与美国签和平协议”,《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10月15日;《美官员称愿有条件与朝直接接触》,《文汇报》,2009年10月21日。
(13)"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at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October 21,2009.America.gov.
(14)“日本首相鸠山会见美国防部长重申重视日美同盟”,www.cctv..com,2009年10月21日。
(15)“冲绳美军基地迁移问题陷僵局美对日本大动肝火”,http://www.dayoo.com.
(16)President Obama's November 14[th]Speech at Tokyo's Suntory Hall,http//www.america.gov
(17)"Gates Says US wont Accept a Nuclear-armed North Korea",China Daily,October 22,2009.
(18)“向韩国承诺‘延伸遏制力’,美威胁用全球军力应对半岛事态”,《参考消息》,2009年10月23日。
(19)“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新浪网,2009年7月23日。
(20)“美国将与缅甸官员接触”,http://www.america.gov/mgck.,2009年10月21日。
标签:奥巴马论文; 塔利班论文; 六方会谈论文; 奥巴马演讲论文; 奥巴马访华论文; 朝鲜局势论文; 以色列总理论文; 伊朗革命论文; 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伊朗政治论文; 伊朗经济论文; 巴基斯坦经济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伊拉克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