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确保。
关键词:氟喹诺酮;不良反应;临床特点
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指的经检验合格之后的药物,在采用正常剂量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者进行生理机能调节时,出现了和用药目的无关、有害的反应[1]。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全合成抗菌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在于对DNA回旋酶和微生物拓扑异构酶进行选择性抑制,进而对微生物DNA复制、转录进行阻碍,最终促使细菌死亡。该类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谱,并且抗菌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长的半衰期,组织分布广泛,并且药物剂型多种多样,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但是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造成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与处理[3]。本研究主要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治疗的不良反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8.05±8.12)岁,包括1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患者疾病分析:妇科术后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消化系统感染18例,呼吸道感染10例。应用药物分析:12例应用环丙沙星,15例应用洛美沙星,5例应用依诺沙星,13例应用诺氟沙星,15例应用左氧氟沙星。
1.2方法
对研究中所有患者用药之后的临床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归纳并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用药途径、组织器官系统受到的影响等。
2.结果
2.1不良反应药物分析
本研究中5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服用环丙沙星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10%;3例患者在服用洛美沙星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6%;3例患者在服用依诺沙星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6%;22例患者在服用诺氟沙星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44%;17例患者在服用左氧氟沙星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34%。通过分析可知,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
2.2不良反应表现分析
分析可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3不良反应给药途径分析
5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为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4例为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比可知,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种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较长。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结核分支杆菌与绿脓杆菌,所以被广泛性的用来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4]。但是随着临床上氟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滥用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明显突出,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该类药物的安全应用已经成为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5]。本研究结果显示,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机体多个系统,部分患者还会同时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应用,并且还要对疗程进行严格控制,将细菌耐药性降低,以此来减少不良反应[6]。其次,在用药过程中,还要对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进行观察,一旦发现,便要及时停止用药,防止引发严重不良后果。各种不良反应中,以胃肠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这些不良反应 通常较轻,停止用药之后,只要对其进行对症处理,便能够完全消失,较少有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虽然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出现,其症状通常较为严重,患者恢复速度较慢,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对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进行重点观察,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其次,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这主要是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药物不通过肝脏生物转化,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择口服用药方式,以此来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张益钦,谢根英,辜雅莉等.135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7):986-988.
[2]朱振清.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595-2595.
[3]孙夫东,王振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病例资料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20-22.
[4]徐东旺,石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回顾报道[J].中国处方药,2017,15(2):61-61,62.
[5]张艳萍,宋素异,鲍栗玲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4,33(7):130-131.
[6]张延辉,谢锋顺,胡卡芬等.基于120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讨[J].心理医生,2016,22(16):8-9.
论文作者:钟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喹诺酮类论文; 诺氟沙星论文; 给药论文; 氧氟沙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