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200003
摘要:目的:对创伤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创伤骨折;焦虑情绪;护理干预
创伤骨折通常发生突然,同时作为一个应激源,会引起机体出现系列应激反应,再加上肢体功能受限,患者往往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影响患者康复[1]。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通过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骨外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治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CT或MRI等检查确诊,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均在骨折后2h内送院诊治。排除凝血机制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均无血栓病史,对护理知情并配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其中,观察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3例;20~63岁,平均(41.3±2.2)岁;股骨骨折19例,胫腓骨折15例,脊柱骨折7例,上肢骨折8例,多发性骨折3例。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4例;22~61岁,平均(40.5±2.6)岁;股骨骨折20例,胫腓骨折14例,脊柱骨折8例,上肢骨折6例,多发性骨折4例。在一般信息、骨折类型等方面,2组患者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进行保守治疗或者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常规检查、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应理解和尊重患者,真诚、平等对待患者,以得到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强调遭受突发创伤骨折的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现象,指导其强化自我调节能力,并让患者认识负性情绪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患者,应鼓励并耐心倾听的患者倾诉内心感受,再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建立良好心态。
(2)认知干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等应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创伤骨折的相关临床知识,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骨折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预后,以改善患者因对自身病情缺乏认识担心预后而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同时,责任护士在和患者交流中,要认真、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应用自身掌握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结合患者实际,讲述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措施等,让患者更好配合治疗。
(3)社会支持:为让患者保持稳定、良好心态,应加强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临床依从性。一方面,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支持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家人关爱,增强其康复信心;另一方面,鼓励患者与病友聊天、沟通,减轻心理负担,将内心想法、感受倾述出来。
1.3评价标准
在护理前、后应用SAS量表评测患者焦虑状态[3],满分为80分,根据中国常模,以50分为界值,分值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同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操作、护理安全、服务态度、人文关怀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数据,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通过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对比
护理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调查,观察组:满意50例(96.15%),一般2例(3.85%),不满意0例;对比组:满意44例(84.62%),一般6例(11.54%),不满意2例(3.84%),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骨折是临床常见骨科病症,近年来,伴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伤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创伤骨折类型多种,疗程较长,在恢复阶段的功能锻炼较辛苦,因而患者往往易出现焦虑情绪,影响康复。
在以往常规护理中一般单纯追求和骨折治疗有关的护理内容,未能重视患者个体情绪变化对治疗产生的影响[3]。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的践行,临床上更为注重心理状态的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从认知、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护理后患者焦虑心理显著改善,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P<0.05)。与张霞的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综上而言,对创伤骨折患者开展个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韩静.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现状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7):79-80.
[2]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9-211.
[3]张霞.创伤骨折后并发焦虑抑郁护理干预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06):593-594.
论文作者:姚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创伤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个体化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