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策研究论文_高文颖

高文颖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策,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情况,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0例糖尿病患者中,依从差的患者共59例,占65.56%,明显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组(P<0.05);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共14例,占23.73%;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共12例,占20.34%;存有心里不良反应共10例,占16.95%;忘记服药共8例,占13.56%;中途停止用药共6例,占10.17%;缺乏用药意识共5例,占8.48%;药物不良反应共4例,占6.77%(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存有心里不良反应、忘记服药、中途停止用药、缺乏用药意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危险,应该引起临床重视,并且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

【关键词】 糖尿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74-02

本研究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策,并总结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共45例,女性患者共45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38~87岁,平均年龄为(63.5±1.09)岁,患者病程分布范围是9个月~21年,平均病程分布范围为(12.5±1.03)年。所有患者经过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脂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根据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均确诊为糖尿病。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工作,根据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判标准进行判断。之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好差以及影响因素。

1.3 依从性判定标准

依从性好: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能够坚持、长期、规律并且正确按照医嘱应用降压药、换药、增减药等。依从性差:不能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不能够坚持、长期、规律并且正确按照医嘱应用降压药、换药、增减药等。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和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分别应用卡方值和t值进行检验,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2.1 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好差情况

分析患者的依从性好差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90例糖尿病患者中,依从差的患者共59例,占65.56%,明显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组(P<0.05)。

表1 分析患者的依从性好差情况

2.2 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如表2所示。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共14例,占23.73%;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共12例,占20.34%;存有心里不良反应共10例,占16.95%;忘记服药共8例,占13.56%;中途停止用药共6例,占10.17%;缺乏用药意识共5例,占8.48%;药物不良反应共4例,占6.77%(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代谢性异常疾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临床表现特征为高血糖[2]。若患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3-6]。因此在临床医生有效的指导下,糖尿病患者能够依从性良好,正确用药,对于遏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发现,年龄(14/23.73%)、缺乏自我保健知识(12/20.34%)、存有心里不良反应(10/16.95%)、忘记服药(8例/13.56%)、中途停止用药(6例/10.17%)、缺乏用药意识(5例/8.4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4例/6.77%)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危险,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针对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可采取的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有:(1)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该给与更多的指导和耐心,将服药方案尽量简化,鼓励家属监督以及提醒患者正确服药。(2)加强糖尿病知识以及服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引起患者的重视,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进而能够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能够坚持、长期、规律并且正确按照医嘱应用降压药、换药、增减药等。(3)加强心理干预以及辅导,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应该给与鼓励和宽慰,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医生和治疗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崔淑玫,祝海波,张书娟等.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408-3409.

[2]王唯,李情,李锋等.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干预模式对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13):1659-1661.

[3]饶小胖,石秀娟,于瑞华等.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阶段对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和分析[C].//第八届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五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296-298.

[4]刘巧玲,孟云霞,任利群等.不同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35-1837.

[5]曲建昌,祝开思,王丽莎等.双相门冬胰岛素和人预混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2010,05(8):720-722.

[6]崔秀丽,贾中骄,刘庆君等.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与单纯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临床荟萃,2011,26(13):1134-1137.

论文作者:高文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影响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策研究论文_高文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