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 2016级研究生 530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下,现代会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会展的场馆设置也越来越人性化,也更加的齐全。会展的功能从原先只是展示,逐渐发展成为集合展示、会议、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现代会展的良好运作有利于帮助展览方顺利得展览他们的商品以及物品,也能够给人以美丽的视觉盛宴。文化美学是最能第一时间展示给参观者的视觉冲击,所以就应该要加快对文化美学设计的研究,这样会使得会展设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现代会展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会展设计;艺术;视觉传达;空间布局设计;科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眼界的拓展延伸,人们对会展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美学因素中浓厚的艺术美学、独特的色彩、历史悠远的技艺传承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使会展的发展渐渐回归正位,形成形式与内容、物质与文化的并进发展。如何挖掘文化与文脉因素,将其在会展设计中进行体现,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精华与现代的新奇立异相互融合,对展示设计师而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
一、文化美学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会展能有效的对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产产品进行综合反映,因此,会展可以说是产品展示的重要媒介,且自身对产品而言还具有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在市场经济水平日渐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使得人们对自身的精神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拉近了参展者与参展商之间的距离,因此,为了切实有效的吸引更多的参展者,参展商必须对自己的产品展出形式进行创新,既要保证产品的展出形式具有其艺术性,又要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产品的内容信息进行充分的介绍,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展出形式能为绝大多数的参展者所接受,因此会展的设计就必须在保证其综合性的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这就要求会展设计的设计者能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在会展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确保对整个会展的主题以及参展商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且还能在坚持人本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参展者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会展的设计。这对设计师自身的创新思维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充分强调了会展设计中艺术与文化至今的相互融合。
从现实层面来看,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主要具备如下意义:首先,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能通过更加艺术的手段对企业及企业的产品进行宣传;其次,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参展企业的市场空间,让其在展会中对其他参展企业的展品进行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的主动权;再次,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能让设计师根据整个会展的主题以及参展商的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来吸引更多的参展者,继而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促进企业利益的发展;第四,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能有效促进参者者与参展商之间的交流,让参者这能通过最为及时有效的方式获得产品的更新信息,且对促进参者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最后,将艺术设计运用到会展设计中能通过有效的产品宣传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进而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更多的利润,从根本上促进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
利用美学文化和具有相关特征的建筑或事物形态,借鉴现代材料或工艺进行仿制或重构,凸显文脉特征。如2011年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景观轴线交点之上,在整片园区的制高点小终南山上矗立着一座主体性建筑——长安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安塔以隋唐时期的方形佛塔为造型参照,运用现代材料钢结构与玻璃共同打造水晶之塔。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建筑形制上也入乡随俗,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楼阁式形态,外观层层叠叠、挺拔向上。层数蕴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方形寓意中正平和,端庄大气。长安塔共六层,逐层收分,檐下斗拱只具象征意义,无实际功能。长安塔可以说是具有浓郁传统意蕴的现代展示建筑。
二、会展设计的传统色彩的借鉴与运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要求,会展设计中文化美学设计的应用应做出更好的创造与发展。基于会展设计中艺术设计运用在今后的审美创造,设计师应更加注重其统一性与简单性而不是过多的采用复杂的变化设计方式。这要求在实际的会展设计中设计师能重视展示主体内容的凸出,利用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方式进行会展整体主题的设计,进而对会展的整体形式以及个展台的形式进行艺术创造,转变以往单一的以空间为主的设计方式;基于会展设计中艺术设计运用的发展来看,展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在设计中设计师不应只关注参展的产品,而更多的是要对参展者进行启发让其愿意更加深入的对产品进行体验。对此,在未来的会展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应转变对产品信息单向传输的形式,而更应重视参展者对产品的认识与理解。
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色彩也带有着明显的人文意象特征,如2011年西安世园会哈尔滨馆。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以冰雪之美和俄罗斯异域风情闻名。在造园色彩的运用上,设计师着重突出这两个特征:城堡浮雕景墙以白色石材展现立体雪雕的欧式建筑,冰雪情怀尽显;巴洛克长廊深得圣索菲亚教堂长廊的精髓,利用红砖绿瓦进行搭建。造园运用火绒草、银叶菊等白色观赏花卉装点空间,进一步烘托气氛,塑造哈尔滨城市园林的新气象。
三、会展设计中的主要艺术性突破
(一)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突破
1.色彩与线条的运用。对于眼球最有刺激作用的就是色彩的映射和线条变化,在视觉传达艺术中起领导作用,色彩也是人的美感中最先接触的形式,较容易引起人们的知觉兴奋。新型的会展设计不会局限于大众化的色彩或线条形态,将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线条构造出各种风格。
2.动静态结合形式。利用场景变换制造“流动-静止-流动”模式是设计中较常利用的手段,停顿的节奏把握好将为观者营造出视觉享受。例如采用大海为背景的会展,蓝色为主基调,创造深邃平静的氛围,海水声为立体声,墙面有不断变换的浅蓝深蓝灯束,但当行进至主展区时,取消光影变幻和声音,地面透出冷蓝光即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其艺术形态表现在立体构造,视听结合等方面。但除了视觉方面的动静结合感,会展设计视觉传达的艺术性突破还表现于感观模式尝试新形态,此形式与传统展出模式不同,采用手触式,现场互动式,3D式等,观者可以全方面地了解展出品的特点。
(二)布局设计领域的突破
不同的空间造型艺术体现的形式意味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会展设计在空间造型领域的突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展览路线的水平排列方案,在观者的行进过程中,展出物与其方向是一致的,这样的摆放方式符合人们的一般习惯,在感官上给观者舒适自然的体验;其二是竖直式的空间造型,较高或较大的会展中心就应利用这种方式,例如江苏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大厅就采用竖直形式摆放,高低与景深的变化给人们肃穆大气的感受。最后是多角体的空间造型形式,不规则面的边长和大小变化种都会带有不同的感觉。而圆形和环形的造型与其他造型相结合,能创造出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如圆形和环形有亲切随和的居家风格,环形加上多角体有科幻风格。曲线设计也是经常利用的空间造型形式,曲度的变化是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法,较小的曲度有缓慢的感觉,而波动幅度较大的则有激荡心情的作用。会展设计的空间造型的突破在于不用形式的可以融合,打乱,混合编排,营造独具匠心的展会,在某些细微部位多做思考创新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文化与美学艺术是会展设计的新融合现象,其已不再是简单的拼凑堆砌,而是通过提取相关文化中的形式造型、色彩特征、肌理材质和工艺技法,进行概括、变化与重构,兼具形式美感和传统内涵。借鉴取形只是初步,延意传神才是应用自如的体现。把文化因素和美学和谐而巧妙融入会展设计之中,可以带给受众别开生面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张鹏.浅析艺术设计在旅游会展设计中的应用[J].藝术教育.2014(24).
[2]杜一峰.互动式设计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
[3]夏宁宁.初探视觉符号在会展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2014(3).
论文作者:刘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会展论文; 形式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美学论文; 产品论文; 文化论文; 色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