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宋不足征”考释-兼论“有宋存焉”论文

“杞、宋不足征”考释-兼论“有宋存焉”论文

“杞、宋不足征”考释
——兼论“有宋存焉”

杜文君1,裴媛媛2

(1.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摘 要] 《论语·八佾篇》“夏礼,吾能言之”章有“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之说。其中“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应分别释为“杞国之君不能证明”“宋国之君不能证明”。进一步理解可知,“宋不足征也”与《礼记·中庸》“有宋存焉”,这两句话是不存在歧义的,“有宋存焉”确指宋国存在“书籍典册”,意思就是说虽然宋国之君不能证明殷礼,但并不代表宋国不存在礼法与贤才,也不能否定其国“史书典册”的存在。

[关键词] 杞不足征;宋不足征;有宋存焉

《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2466

关于“杞不足征”“宋不足征”这两句话的解释,朱熹《论语集注》说:“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2]

今天的学者基本都采用了朱熹的说法,都将“杞不足征”“宋不足征”,理解为“杞国不能证明”“宋国不能证明”。像钱穆《论语新解》解释道:“先生说:‘我能说夏代之礼,惜乎杞国不能够为我说作证明。我能说殷代之礼,惜乎宋国不能够为我作证明。’”[3]杨伯峻《论语译注》即解释为:“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4]孙钦善《论语本解》译为:“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杞国不足以为证;殷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宋国不足以为证。’”[5]这也就是将将此句话的“杞”解释为“杞国”、将“宋”解释为“宋国”,即用“二国不足取以为证”来解释“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

一、“杞不足征”、“宋不足征”考释

以上这些解释继承了朱熹的观点,可并不是《论语》最初所要表达的意义。要理解“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就要把这两句话放入整个语境中,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他的意义。进一步来说,关于这两句话的释义问题,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朱熹之前文献的整理运用。

虽然《论语集注》的说法沿用至今,但这并不是《论语》的古义。在朱熹之前,就已经对“杞不足征、宋不足征”作出过很切实的解释,“杞不足征”“宋不足征”应该分别指“杞国之君不能证明”“宋国之君不能证明”。《论语集注》一改前人之说法,去掉“之君”二字,将“杞、宋二国之君”改成“杞、宋二国”,把“国君”变成了“国家”,变换了主语。下面我们作具体分析:

防汛抗旱,关乎民生,历来是长江委“天大的事”。2013年,面对长江流域先涝后旱的灾害形势,在国家防总的领导下,长江委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及早动员部署,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变化,强化应急值守、滚动会商、应急响应和技术指导,共派出24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流域抗灾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加强三峡、丹江口等重要水库应急水量调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孔颖达与邢昺所表达的“两国君主暗弱”的观点虽然不能完全与郑玄、包咸等人所认为的“二国之君不贤”的观点相吻合,但是不能否认“杞不足征”与“宋不足征”主语指代的是杞、宋两国国君,并不是指两个国家。

又,郑玄注曰:“言,犹说也。(缺)之后国(缺)之礼,吾皆能说而成之,杞、宋之君,王者之后,尝自行共礼乐,其德衰微,不足以也。”[7]郑玄把“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解释为“杞、宋之君王者之后,尝自行共礼乐,其德衰微,不足以也”,他认为“杞”“宋”不足征的原因是杞、宋二国之君,违背礼乐制度,品德衰微,所以“不足征”,郑注同样把此句话中的“杞”“宋”理解为“杞、宋两国的君主”。这也说明包注与郑注都将“杞不足征”理解为“杞国之君不能证明”,“宋不足征”理解为“宋国之君不能证明”,且认为此句中的“杞不足征”与“宋不足征”指代的是“杞君”与“宋君”,并非指“杞国”与“宋国”两个国家。

其次,《礼记·礼运》篇曰:“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1]1415郑玄释“而不足征”为:“征,成也。无贤君,不足与成也。”郑玄将“不足征”的原因归结为“无贤君”, 所以“不足与成也”,并不是因为“杞、宋”两个国家导致的“不足与成”。此处郑玄同样认为“杞不足征”是因为“杞国无贤君”,也就是说“杞君不贤”,所以这才导致孔子所说的礼不能证明。孔颖达进一步解释道:“若其君之不贤,假令孔子欲往赞助,终不能举行夏礼……则说之在孔子,行之在杞君。以杞君不能行,故不足与成。”[1]1415这能够说明“礼能不能成”与“杞、宋两国之君”是否“贤”有关,与国家无关,“君主不行礼,任凭孔子怎么说,也是无济于事的”。

郑玄在《礼记·中庸》篇同样将:“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1]1634释义为“故杞之君不足与明之也”[1]1634。其解释的思想内容与《礼运》篇是相同的。孔颖达同样解释道:“杞虽行夏礼,其君暗弱,不足赞而成之”。[1]1634而孔颖达这一释义被邢昺《论语注疏》所采纳:“孔子言,夏、殷之礼,吾能说之,但以杞、宋之君暗弱,不足以成之者。”[1]2466邢昺认为杞、宋两国君主暗弱,所以不能证明夏、殷之礼。

根据《史记》所记载的情况来看,其对宋国的记载明显要比杞国记载的详细。《史记·宋微子世家》详细记载了宋国历史演变,而《史记·陈杞世家》描述了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则寥寥几笔,大约只有三百多字。同样《汉书·地理志》细致描述了宋国的地域状况,云:“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宋虽灭,本大国,故自为分野。”[6]1663《史记·货殖列传》则记述了宋国经济发展状况:“陶、睢阳(即宋城)亦一都会也……彭城亦江东一都会也”。[6]3963关于文化,宋国更是人才辈出,有史可考的像,孔子、墨子、庄子、惠子、禽滑厘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的代表人物。由此可知,宋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曾辉煌一时。相比宋国,杞国却逊色很多,在《史记·陈杞世家》中多次提到杞国微小,地位低下,如:

●If the reserved grass and those in summer meadow both is eaten up, herdsmen may pasture goats or sheep in mountain, and let them graze “chai” (transliteration of Tibetan word, one kind of plant).

1.《孔子世家》关于子思的论述篇幅非常少,寥寥数语。这说明司马迁有关子思的资料,掌握的并不多,对子思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首先,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说法解释道:“征,成也。杞、宋,二国名。夏、殷之后也。夏、殷之礼,吾能说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1]2466《史记》引此章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6]2344裴骃《史记集解》亦采用了包咸的说法:“征,成也。杞、宋二国,夏、殷之后也。夏、殷之礼,吾能说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6]2344包咸认为“杞、宋不足征”即是“杞、宋二国君主不足以成”,并非两个国家不足以成,“杞不足征”“宋不足征”是指“杞”“宋”两国之君“不足征”,并不是指杞、宋两个国家“不足征”。

由此可知,我们从郑玄、包咸、孔颖达、邢昺等人的观点可以看出“杞”“宋”分别是指“杞国的君主”“宋国的君主”。今人将“杞不足征”“宋不足征”解释为“杞”“宋”两国“不足征”,更换了主语,有泛化之嫌疑。

二、“宋不足征也”与“有宋存焉”正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谈到中医药的发展,习主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何将《黄帝内经》这块瑰宝进行传承是中医教师的责任,作为中医教师,通过“诵读-研习-实践”的《内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将这块瑰宝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灵魂中,发挥它的光芒,悬壶济世,成为普救含灵之苦的钥匙。

(一)“宋不足征也”与“有宋存焉”这两句话似有出入。对此,孔颖达解释道:“此云杞不足,即宋不足征。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文见义”[1]1634。他的意思就是说“吾说夏礼,有杞存焉,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宋不足征也”。

(二)杜泽逊老师理解:“宋国行用殷礼,杞国行用夏礼,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殷礼、夏礼,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存’,但是二国文章、贤才不足,不能作为验证殷礼、夏礼的‘标本’或‘实物’,所以虽存,但却不足征。”[8]3也就是说,杞、宋二国都保存了部分的夏礼、殷礼,只不过不能证明而已,“虽然你宋国存殷礼,但由于你国势弱小,不能证明存礼乐制度则会文武王之盛世,故不言你宋国存殷礼”[9]。这种说法,杜泽逊老师评价说:“孔颖达的解释,可以参考。”[8]3也就是说“可以参考”,但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答案。其原因就是,像这种复杂的互文方式,在《论语》中不多见。所以,孔颖达的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不是一个最终答案。

《论语·八佾》云:“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2466而《礼记·中庸》则说:“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1]1634其中“宋不足征也”与“有宋存焉”歧义较大。

(2)“然杞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杞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6]1914-1915

实验方案是,对论文标题进行分词分析,且只保留名词词性的词汇。这次效度大大增加,虽然还是有一些常用词汇,但在词频占比列表中居于前列的通常是专业词汇。然后,通过专业论文日常用词语料库匹配排除法,将词频占比列表中的日常用词删除,得出专业词汇。最后,增加年份数据,在词频总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份列出词频分表,可以进一步得出时间轴线的关注点变化趋势。

2.《孔子世家》原文载“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6]2356。这里所要介绍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介绍子思身份问题;第二件事情是说子思的一个经历,“子思曾经被困在宋国”;第三件事是说《中庸》是子思作的。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能把第二与第三件事合在一起说成“(子思)尝困于宋,作中庸”。这样就像是阎若璩所理解的“子思”被困在宋国,作了《中庸》,为了避讳,将“宋不足征”写成“有宋存焉”。如果这样理解就没有必要在“作中庸”前面加“子思”二字。

所以,由上可知,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对“宋不足征”与“有宋存焉”的理解问题;另外一个,既然“有宋存焉”,那么会不会存在“有杞存焉”。

(2)“一园”即建设现代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区。从单纯的销售场所向更为全面的多元化功能转变,逐步形成物流交易中心、示范基地、产品展示中心、服务中心等平台系统。

1.通过上文对“宋不足征”的理解,我们认为根本不存在《论语·八佾》篇所谓的“宋国没有典籍来证明殷朝的礼仪”与《礼记·中庸》说得“学习殷礼,宋国存在典籍”的歧义说法。其原因就是“宋不足征”是指“宋国之君”不能证明,是指人,不是形容宋国的。所以,“宋不足征”与“有宋存焉”看似不同,其实不然,造成有出入的原因,是由于对原文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的。这两句话,是说得两回事,不能混淆说成一回事。

2.《中庸》道“有宋存焉”。那么,杞国是否跟宋国情况一样,“有杞存焉”呢?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理由如下:

(1)杞国微小,历史记载少,这决定了杞国与宋国不同。

嵊县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盛产各种翠竹,早在2 000多年前,就有竹篮、竹箩的编织,在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后来逐渐形成了典雅精美的竹编工艺特色,达到了“中外竹编第一家”的境界,外销国内外各地,发展迅速。

(三)阎若璩《四书释地又续》引《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世家》末言:‘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不觉豁然以悟,起坐叹曰:‘《中庸》既作于宗易其文,殆为宋讳乎’”[10]。杨树达《论语疏证》解释为:“有宋存焉,与《论语》异者,《中庸》为子思居宋时所作,有所避忌也。本阎若璩说。”[11]这也就是说,阎若璩依据《史记·孔子世家》,认为《中庸》是子思困于宋国时写成的,为了避讳,所以言“有宋存焉”。至于此种观点是否准确,我们应该对《孔子世家》采取重新审视的态度。通过对《孔子世家》的进一步研读,我们发现: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有效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英语老师一起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措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切实有效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的趣味性,提升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效率。

统计2015~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795份,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原患疾病、不良反应/事件等。

(3)“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6]1916

(4)“至禹,于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6]1918

“杞小微”,说明杞国微小,是一个小国。地位低,其事迹史书也罕有记载,这是直接导致文化典籍要比宋国少一个重要原因。

3.杞国国运坎坷,政局不稳。钱益汇在《杞国都城迁徙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疏证》一文中说到:“周代杞国的政治中心频繁变迁……杞国的政治变迁,是西周和东周时代政治的反映,是杞国在不同时期为生存所做的战略选择。”[12]文中具体描述了杞国都城变迁的状况。

杞国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次迁徙。国家不稳定,政治中心频繁变迁,没有一个稳固的局势,也不可能整理本国的历史,这可能也是导致杞国典籍残缺的原因。这样就可以理解“有宋存焉”是可以的,但说成“有杞存焉”是不可行的。

综合上述,“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正确的理解应分别为“杞国之君不能证明”“宋国之君不能证明”。此处的“杞、宋”应该译为“杞国之君、宋国之君”。对于此篇“宋不足征也”与《礼记·中庸》“有宋存焉”说得是两件事,“有宋存焉”指宋国存在“书籍典册”,这两句话不存在歧义的说法。进一步来说“宋国之君不能证明殷代的礼,但并不代表宋国不存在史书典籍”不能因一个人而否定了整个国家。

参考文献:

[1] 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63.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55-56.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6.

[5] 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社,2009:25-26.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 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0.

[8]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吴溢华.试释“吾学殷礼,有宋存焉”与“宋不足征也”[J].科教汇,2013(1):95.

[10] 阎若璩.四书释地又续·卷22[M].上海:上海书店,1988(1):4.

[11] 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9.

[12] 钱益汇.杞国都城迁徙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疏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4.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on “the Ceremonies of Qi or Song Cannot Be Sufficiently Attested ”:Also on “Some Discipline Rites of the State of Song Are Preserved ”

DU Wen -jun 1,PEI Yuan -yuan 2

(1. School of literatur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2. School of literature,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China)

Abstract :I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the Master said, “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Xia Dynasty, but Qi cannot sufficiently attest my words. I could describe the ceremonies of the Yin dynasty, but Song cannot sufficiently attest my words. They cannot do so because of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ir records and wise men. If those were sufficient, I could adduce them in support of my words.” Here, “the Ceremonies of Qi or Song Cannot Be Sufficiently Attested”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kings of Qi or Song didn′t show sufficient records about their discipline rites”. Therefore, this idea is not in contradictory with “some discipline rites of the state of Song are preserved” from The Book of Rites . There were classic books in the state of Song. Although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Song could not prove the Yin ceremony,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state of Song did not have rites and laws and talents, nor can it deny the existence of historical books and classic books in the state of Song.

Key words : the ceremonies of Qi cannot be sufficiently attested; the ceremonies of Song cannot be sufficiently attested; some discipline rites of the state of Song are preserved

[收稿日期] 2018- 05- 05

[作者简介] 杜文君(1992—),男,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裴媛媛(1983—) 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 H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712( 2019) 03- 0096- 04

(责任编校:罗建兵)

标签:;  ;  ;  ;  ;  

“杞、宋不足征”考释-兼论“有宋存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