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论文_陈国玉

刍议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论文_陈国玉

广东粤电集团珠海发电厂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工业的生产过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用的热能均需要锅炉来产生的热水或蒸汽,锅炉还可以与蒸汽动力装置连接在一起提供机械能,或者与发电机连接在一起提供电能。锅炉的稳定运行状态需要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控制锅炉中蒸汽的温度及压力、热水温度等方式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本文对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希望为锅炉使用行业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锅炉运行;调节技术措施;蒸汽

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带动了锅炉工业的发展,锅炉是一种能生产水蒸气和高温热水的设备,锅炉运行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高温高压的挑战,还会受到机制侵蚀和飞灰磨损的损害,锅炉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具有爆炸好泄露等重大危险源的存在,锅炉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则会造成严重的破坏[1]。锅炉运行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其运行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锅炉运行状态的相对稳定。要及时观察外界条件和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燃料的供给量、透风量和给水量的参数指标,保证锅炉的运行状态与外界负荷的变化相适应,维持锅炉内水位、压力和温度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促进锅炉安全运行。

1 水位调节与控制

水位调节和控制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汽的重要环节,在锅炉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锅炉管理人员要经常通过水位表观察锅炉内的水位情况,一般情况下,锅炉内的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线位置,在实际工作中,锅炉内的水位要可以在正常水位线之上50mm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控制[2]。对锅炉内水位的控制工作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运行正常的锅炉内,其水量与蒸发量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锅炉内的水位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当在加水量低于蒸发量的时候,锅炉内水位便会下降,此时就要增加水量。在小型锅炉的安全运行过程中,其水位总是在发生变化的,如果突然不向锅炉内加水的话,则极易造成锅炉安全事故,因此要加强对锅炉运行过程中水位的监督和调节。正常运行的锅炉所受的负荷会经常发生变化,锅炉在负荷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对锅炉的蒸发量产生影响作用,导致蒸发量和加水量不平衡情况分发生,从而使锅炉内水位出现明显的波动[3]。为了保证锅炉内水位能在正常水位线上下波动,当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时候,锅炉中的水位要稍微在正常水位之上,防止当负荷增加的时候水位下降的过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负荷的变动,为了防止在负荷变动时产生水位骤增的现象,锅炉内的水位要稍微低于正常水位线。负荷的变化会使锅炉内出现虚假水位的现象,对锅炉运行进行调节的时候不能忽视该问题,在突然增加负荷的时候要适当调低水位,负荷骤降的时候进行水位上涨操作,锅炉管理人员要定期清洗水位表,以便于能更容易观察水位。

2 蒸汽压力调节

锅炉正常运行过程中锅炉内蒸汽压力要基本保持不变,锅炉内蒸汽压力的变化一般就是由于负荷变动引起的,当锅炉内负荷低于蒸汽压力的时候,锅炉内蒸汽压力就会上升,在负荷大于蒸汽压力的时候,锅炉内蒸汽压就会下降。因此调节锅炉内的蒸气压实质就是调节锅炉的蒸发量,通过调节燃烧和给水的过程来控制锅炉的蒸发量,锅炉负荷产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调节锅炉内蒸气压[4]。

(1)锅炉内负荷降低的时候会导致蒸汽压力升高,如果此时锅炉内水位比较低的话,可以增加适量的水使蒸汽压力不再上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燃料量和给风量,降低锅炉内的蒸发量,维持锅炉内蒸汽压力保持正常。

(2)锅炉内负荷降低的时候会导致蒸汽压力升高,如果此时锅炉内水位比较高的话,要先减少燃料量和给风量,降低锅炉内的蒸发量,且适当减少给水量,等到锅炉内蒸汽压水位恢复正常后,根据负荷情况调节燃烧和给水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锅炉负荷增加会使炉内蒸汽压下降,如果这时候锅炉内水位比较低,要先增加燃料量和给风量,加强锅炉的燃烧过程,再缓慢加大锅炉的给水量,促使蒸气压和水位恢复到正常状态;还可以先增加给水量,等到水位恢复到正常水位的时候,增加锅炉的燃烧过程,使蒸气压升高到正常值。

(4)锅炉负荷增加会使炉内蒸汽压下降,如果这时候锅炉内水位比较高,可以在减少给水量后加强锅炉的燃烧过程,增加锅炉内的蒸发量,使蒸汽压恢复到正常状态。

对于间断性给水的锅炉来说,给水速度要均匀,给水间隔不能过长,一次给水量不能太多,要在锅炉燃烧较弱的时候进行给水措施,从而保证锅炉蒸气压的稳定。

3 蒸汽温度调节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允许范围是而定汽温±5℃,汽温过高、过低或有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均会对锅炉、汽轮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不利的影响。锅炉内蒸汽温度过低的时候会降低锅炉的经济性,对于亚临界和超临界的机组来说,每当过热汽温降低10℃的时候,发电煤耗量将增加1.0g左右,而再热汽温每降低10℃,发电煤耗量将会增加0.8g左右[5]。锅炉内汽温过低的时候,会增加汽轮机最后几级的湿度,会加大对叶片的腐蚀程度,甚至会发生水冲击现象,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因此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汽温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降低锅炉的负荷或者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如果汽温过高且超过了设备的允许运行温度,降会加速钢材的蠕动速度,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超温情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则会使过热器爆管一侧出现较大的温差和应力,蒸汽温度过低的时候会降低蒸汽的品质,会增加汽耗和热耗,增加低压缸叶片的湿度。

烟气放热和锅炉水位高低的变化均会对蒸汽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当通过过热器的烟气温度升高、烟气量增加或烟气速度加快的时候均会增加过热蒸汽的温度。锅炉内水位较高的时候会时蒸汽内夹杂有一定的水分,会增加过热蒸汽的温度,小型锅炉过热蒸汽温度一般可以通过调节燃料量和给风量措施进行调节,大型锅炉则可以安装减温器来进行调节。在锅炉负荷较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减弱燃烧过程来降低锅炉中的水温,锅炉负荷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开大锅炉中的回水阀来调节水温。

4 锅炉燃烧过程的调节

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燃烧调节来保证适宜的燃料量,从而能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需求,且还能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锅炉燃烧调整主要是通过燃料调整和给风量调整实现的,也就是对风煤比进行调节,对于挥发分高的煤可以选用较高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有利于煤的经济性;对于挥发分较低的煤以选用较低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使其能首先保证燃烧时间。炉膛中要保持高温状态,降低冷空气对热量的影响,排烟温度、CO2和O2的含量也要进行有效的监控,根据监测指标及时调整锅炉的燃烧状态,锅炉和炉排运行过程要稳定进行,炉膛内要保持一定的负压来防止不均匀燃烧和燃烧气体外泄情况的发生.

5 排污和吹灰调节

为了保持锅炉受热面内部的清洁,蒸汽和水共沸、蒸汽品质恶化的发生,要对锅炉进行有效的排污工作,烟气在通过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时会沉积在受热面上,对锅炉的传热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锅炉进行有效的吹灰措施。

6 结束语

外部环境对锅炉的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锅炉使用企业要制定严格的锅炉运行管理规范,锅炉管理人员要监控记录锅炉的运行状态,发现锅炉不稳定运行的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世明. 浅谈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J]. 科学与财富, 2014(11):90-90.

[2]王维东. 浅谈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

[3]赵强, 唐培丽. 浅谈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15):74-75.

[4]邱立民. 浅谈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6):130-130.

[5]马卫涛. 浅谈锅炉运行调节措施的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9).

论文作者:陈国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刍议锅炉运行中的调节技术措施论文_陈国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