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电影的反思_抗日战争论文

反法西斯电影的反思_抗日战争论文

反法西斯电影反思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法西斯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电影诞生100周年在今年相逢,1995 年,反法西斯题材电影就成了中国影坛和国际影坛的热门话题。影坛的热门话题不一定就有价值,某个女明星的婚变或香消玉殒可能哄动一时,往往不过昙花一现,热门话题也可能是历久常新的历史性主题,像这里涉及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电影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次能够全方位地整体直观自身的艺术。 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第一次在巴黎公开放映“活动映像”后,一个世纪以来电影在人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影突破时空局限的具象再现特征,赋予她在战争题材上拥有其它艺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就战争片而言,国际银幕上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数量最大,遍及所有电影大国;而且视角多样,风格各异,并产生了不少艺术精品。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已出现了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的半个世纪,这个主题从未在银幕上消逝过。迄至今日,仍不断有新的开拓,历久不衰。可以断言,银幕上的反法西斯斗争还将继续下去。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这场战争对人类命运影响至巨,涵盖极为丰厚,是电影题材的超大型富矿;同时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幽灵仍在人类社会各个角落游荡。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将这场在历史上早已结束在现实生活中仍在延续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

全世界拍摄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影片多矣,我只看过其中的一小部分,没有能力作全面介绍。这里仅选择两个政治、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电影大国的美国和前苏联作一鸟瞰。而且只限于故事影片,虽然在战争期间他们都曾经拍摄过大量的新闻纪录片。

我想将美国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影片大体上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性的战争史诗式的,比较客观地记述一些重大的历史性战役。《最长的一天》全景式地再现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虎!虎!虎》把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全过程如实再现,这次偷袭几乎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这类影片以其近似历史文献的价值及战争奇观场面而引人入胜。类似的影片还有《坦克大决战》《雷马根桥》《中途岛之战》《塞班岛之战》《东京上空30秒》等等。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几乎都有相应的银幕体现。第二类作品则着重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致力于人物形象塑造。如表现著名将领的《巴顿将军》《麦克阿瑟》,表现普通官兵的《那伐隆大炮》《晴空血战史》《紧急下潜》《12怒汉》等。此外还有不少涉及敌后抵抗运动和间谍活动的,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如《卡萨布兰卡》(另译《北非谍影》)。这两类影片基本的主题,可概括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第三类影片从视角上与此有异,主要从人道主义立场揭露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暴行,对人的生存、人的尊严进行令人发指的摧残和蹂躏,以及法西斯暴行在幸存者的精神上留下的扭曲人性的创伤。在这方面有杰出的作品《桂河大桥》以及大批再现纳粹集中营里待屠杀的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安妮·弗兰克日记》《奥德萨档案》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战争结束的年代愈遥远,第一类第二类影片拍摄逐渐减少,第三类带有浓厚反思意蕴和触及人的终极关怀的主题,愈来愈为银幕所青睐。美国电影在90年代,出现了像《苏菲的选择》这样的佳作和1994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辛德勒名单》。反法西斯题材影片的这一发展趋向,很值得关注。

我认为最伟大的反法西斯影片是卓别林的《大独裁者》。1939年之前,当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等国际政坛人物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流行独善其身的孤立主义之际,这位卓越的电影大师,不顾各种威胁和恫吓,对希特勒、莫索里尼之流进行辛辣的嘲讽,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卓别林是百年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

前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即卫国战争)影片数量大概是最多的,这是因为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巨大,付出的代价沉重。我想前苏联电影大体上也可以概括为以上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布特斯特要塞》《解放》等等。卫国战争中所有大战役,无例外地均留下电影纪录。第二类,《伟大的转折》《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丹娘》《无脚飞将军》《永远的秘密》……它们高举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不仅激励过前苏联人,也影响过中国的一代人。与美国电影类似,前苏联电影也经历了一个主题转移的过程,即从侧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转向侧重于人道主义和人生的终极关怀。与美国电影不同的是,苏联电影主题的转移呈现为突变性。1953年斯大林逝世,到50年代中后期集中出现了一批触及战争对人的生存威胁和给心灵带来不可磨灭创伤的影片,令国际影坛震惊。《雁南飞》《士兵之歌》《伊万的童年》《给初生者以和平》《一个人的遭遇》……这些作品在中国也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70年代,《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似可视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和深化。这部影片曾多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映,获得普遍的好评。

美国和前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国家。这种歧异性也必然反映在两国电影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上,美国电影强调娱乐性、观赏性和票房价值,前苏联电影更倾向政治教育功能和人文深度。然而在反法西斯题材作品中,两者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再转向这场战争的策源地,德国和日本,在战后拍摄的有关题材影片。关于德国影片看到的不多,《神童》《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柯侖上尉》(前东德),或对纳粹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或对纳粹残余分子的复辟阴谋进行讽刺和抨击。《铁皮鼓》更以夸张荒诞手法揭示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各色人物腐朽堕落、精神空虚和软弱性,从而为法西斯主义孳生提供了温床。影片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奖。

德国电影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反思是真诚而严肃的,反映了日耳曼民族认真吸取了历史的深刻教训。如果说战争刚结束的年代,西德政府还有过迷惘和困惑,其后历届德国政府对这场战争给欧洲各国带来的灾难进行道歉,并作了赔偿。对希特勒残杀600万犹太人的血腥罪行, 一再谢罪。70年代,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区纪念碑前下跪,今年德国总理科尔专程赴以色列致歉、忏悔。对德国自身而言,纳粹的覆亡也是德国人民的解放。

日本电影状况如何呢?日本电影家50年来不断拍摄过一批反战和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作品,如《大曾根家的早晨》《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听,冤魂的呼声》《真空地带》《24只眼睛》《山丹之塔》《缅甸竖琴》《野火》《做人的条件》《战争和人》《战场上的圣诞节》《海和毒药》等,其中有多部影片以日本侵华战争为背景。这批电影艺术家包括山本萨夫、今井正、木下惠介、市川崑、熊井启、小林正树、黑泽明、大岛渚等人。

但日本也拍摄了一批公开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之作,《啊,海军》《山本五十六》《太平洋之鹫》《山下奉文将军的悲剧》《啊,特别攻击队》等。《大日本帝国》将头号战犯东条英机表现为一个慷慨就义的忠君爱国的英雄。影片中的东条英机说:“我的战争责任仅限于国内,这是一场独立国家(日本)不得已起来自卫的战争,我丝毫不感到有愧。”扮演东条英机的演员在记者招待会上讲得更清楚:“由于战争失败了,东条英机这个形象被曲解了,真实情况被隐瞒了。我所以这次接受了这个任务,就是想通过电影教育后代人知道‘事实就是这样’,自豪吧,日本人!这就是我在这部影片里要说的话。”〔1〕

这些日本电影美化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正是日本右翼政治势力意识的银幕外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历届政府的历史观。经过日本文部省审核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从来就未真实地记述日本的这段历史。一方面尽量将这段历史简略,同时力图回避“侵略”“殖民统治”等字句,将奴役其他国家说成“自卫”。几乎每届日本内阁都有阁员肆无忌惮地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说是为了将亚洲各国从西方殖民主义者手中“解放”出来,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力求淡化,诡辩说什么“无实证”,以至诬蔑说是中国人捏造的。像731细菌部队、 强迫亚洲各国妇女当慰安妇等更为隐秘、更为丑恶的日军罪行,尤讳莫如深,极力掩饰。日本历届内阁都有阁员乃至首相,去参拜祭祀包括东条英机之流在内的靖国神社。日本政府从来也没有认真对历史上的侵略罪行进行反省、道歉、忏悔、谢罪,总是吞吞吐吐,避重就轻。直至战争结束的50周年,日本国会通过一个“不战决议”,仍旧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的讲话,总算承认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虽然这个讲话对历史的反省仍有不少不如人意之处,总算前进了一步。这一点却受到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抨击。

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在题为《德国和日本战后50年》一文中,对德日两国战争前后经历的异同进行对比,并着重对比两国政府在战争责任上的不同态度。“处于领导地位的政治领导人,如果不想也不能从历史角度对本国在战时的行动作出估价;如果在判断究竟是谁发动战争以及本国军队对其他国家究竟作了些什么这类问题上犹豫不决;如果一面迅速地染指战利品,一面把对其他国家的进攻解释成自卫;那么这对我们的现在来说,即便不谈道德后果,也会产生外交上的严重后果。……不认真对待自己历史的人,就无法理解自己现在的立场为什么是这样。否认过去的人就将冒重蹈覆辙的危险。”〔2〕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灾祸的国家。这个历史事件让人类意识到核战争的灾难性,也使得很多日本人更多看到日本受到战争灾害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抹煞日本军国主义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表现原子弹灾祸,是日本电影特有的题材,曾拍摄过《原子弹下的孤儿》等一批影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不能以原子弹灾难来抹煞日本应承担的战争罪责。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90年代拍摄的《八月狂想曲》,很有代表性。影片的主角是个年已九旬的老祖母,她的老伴45年前死于长崎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之中。她有个在记忆中已经模糊的兄长,战前移居美国的夏威夷,娶了白人妻子,并入了美国籍。兄长已成富翁,老病缠身,多次邀请老祖母赴夏威夷见面一叙兄妹之情。老祖母由于丈夫之死对入了美国籍的兄长仍耿耿于怀,迟迟未接受邀请,只让儿子儿媳到夏威夷去看望异国的舅舅。不久兄长让儿子(美国名演员里查德·吉尔扮演)到长崎来看望老姑母,并向她表示对姑父死于美国人投掷的原子弹表示歉意,老祖母方释然。待她决定要赴夏威夷与兄长见面时,兄长却去世了。由于国难家仇和未报兄长盛情的内疚,老祖母变得精神恍惚。她似乎又回到1945年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在狂风暴雨中奔驰,升腾的蘑菇云中显现出一双可怖的眼睛。影片中最触动心灵的场面,是老祖母的美国侄儿和许多日本人一道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地树立的纪念碑前举行的悼念殉难者的45周年祭。一个受辐射而失明的瞎子用手触摸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大字:“我口渴,水,水,水”,那是受辐射者发出的绝望呼叫声。大理石畔涌着泉水,一群孩子不断用手撩起清泉洒在黑色大理石上,回答幽灵的呼唤,解救他们的干渴。纪念碑前正面的石座上,刻着这样的数字:1945年8月9日11时02分,那是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时刻。

影片导演黑泽明乃日本的世界级电影大师,并拍过反战影片《无愧于我们的青春》。50年代初他导演的《罗生门》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被电影史学家们作为日本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他导演的《七武士》曾被国际影评家评为有史以来的世界10大名片之一。这样一位电影大师在《八月狂想曲》中表达的意向,显然在日本很有代表性。似乎日本民族在这场人类空前浩劫中,主要是受害者,而不是主要的罪魁祸首之一。一位研究日本电影的朋友告诉我,当黑泽明携带这部影片在美国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有的记者提问,影片只表现了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造成的灾难,为何却不表现为什么会在日本投原子弹?黑泽明无言以对。其实答案是明白无误的,如果日本不发动侵略战争,不犯下滔天罪行,会受到原子弹攻击吗?

我记起了一段往事。1987年10月,在中日电影评论家首届学术研讨会招待会上,有个日本记者和我谈及类似的话题。我回答说:“日本人民应该牢记广岛原子弹,更不要遗忘了南京大屠杀!”

关于反法西斯题材,即抗日题材,中国电影在30年代初期和中期就有所表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抗日意识的觉醒,正是促使当年中国电影向进步和现实主义转化的动力。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下,日本电影侵略有理,中国电影爱国有罪。

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日本为纪念“满洲事变5周年”胜利, 拍摄了一部《国防全线几千里》,在日本全国放映。在解说词里把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是什么行使“帝国的自卫权”;将三千万中国同胞变成亡国奴,说成是“顺着三千万民众的总意”;将发动侵略战争美化为“创造世界和平”,中国边界的黑龙江和中国国境内的万里长城,竟成了日本的“国防全线”;号召日本人掠夺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以进一步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美其名曰“用我们的手来创造世界和平”〔3〕!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毫无掩饰的侵略战争叫嚣!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侵略野心,面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中国电影并未沉默,却只能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表达人民的爱国思绪。即便如此,仍屡遭迫害。这里摘引一篇发表在1936年的文章片段。“月明公司出品的影片《恶邻》,是经我国电影机关正式通过的,在卡尔登上映了一天,就受到某国人的无理干涉,因为‘恶邻’之名,就触犯了我们这位‘善邻’的忌讳。某公司的《还我河山》,也不准在租界上映,顾名思义,其理自明。——河山既已归他,如何能够还你?去年明星公司制作过一部《热血忠魂》,结果到处碰壁,在汉口、广州等城市,还未放映,就有日本帝国主义的领事馆出面交涉,要求禁止。而影片所写的,不过是清末的革命史迹,有些爱国主义思想。原来友邦所欢迎的,乃是‘冷血奸魂’,因为这才符合他们的利益。”〔4〕

侵略有理,爱国有罪;这就是亡国奴和半亡国奴所面对的文化境遇。如今六七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当年抗日的呼号,却一直激励着我们民族。例如《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那昂扬的旋律,始终回荡在中华大地。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电影首先赢得了抗日的发言权,无须借助隐晦、影射的奴隶语言。《八百壮士》以上海沦陷后800 人孤军奋战的事迹为题材,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血溅宝山城》《孤岛天堂》《还我故乡》《塞上风云》《日本间谍》等,均产生过较大社会影响。由于当年中国电影的主要制片基地上海、香港相继沦陷,大后方电影器材短缺,电影艺术家颠沛流离,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相对而言较为沉寂。抗日战争胜利后拍摄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松花江上》在艺术上就更为出色,可以进入中国电影艺术精品之行列。

新中国诞生后,抗日战争仍是银幕上的常青树。《中华女儿》《赵一曼》《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永不消逝的电波》《鸡毛信》《小兵张嘎》《白求恩大夫》均属这个领域之佼佼者。即便在万马齐喑的文革时期,寥寥可数的几部恩准在银幕上生存的作品中,还有《地道战》《地雷战》。抗日无罪,真是皇恩浩荡!就是样板戏电影,也有《红灯记》《沙家滨》与日本鬼子对着干。电影进入新时期,这类题材的作品仍不绝于缕,如《吉鸿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再生之地》《西安事变》《一个和八个》《血战台儿庄》等。

除中国大陆之外,台湾电影也有一批表现抗日之作。其中社会影响较大的,有抗日英雄张自忠烈士的传记片《英烈千秋》,颂扬民族气节的《吾土吾民》等。

回顾从3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电影反法西斯斗争的漫长历程,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中国几代的电影艺术家,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从未忘怀民族大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断涌现新作。以上列举的影片名单,很多都已载入电影史册。它们不仅在当年鼓舞过人民的斗志,并将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留传下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电影无负于她所处的伟大时代——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外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斗争中唯一的一次伟大胜利,一次扭转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胜利。忧的是,这样一场伟大斗争的银幕表现,比起外国电影,如美国电影和前苏联电影,无论在数量上,尤其在这场反法西斯斗争的思想内涵的开拓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从电影作为战争纪实的手段而言,抗日战争的许多重大战役并未在银幕展示;从战争和人的关系而言,中国电影开掘的纵深尚很局促。与国内影片中表现内战——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的作品来,在数量和制作规模上也相形见绌。记得看完《大决战》之后,在赞赏之余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三大战役是中国内战的顶峰,《大决战》的规模和气势在中国战争片中史无先例。今后希望中国银幕上多表现一些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战争题材是电影的宠儿,爱国主义最富民族凝聚力的,中国银幕上多打外仗,少打内仗。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给中国电影注入了旺盛活力。社会意识的觉醒和电影意识的觉醒赋予电影以蓬勃生机,带来电影的复兴和创新热潮。反法西斯战争虽然不是这场电影艺术运动在题材上关注的重点,也获得某些新进展;有的在形式上,有的在思想内容上,或两者兼而有之。《西安事变》是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一个大突破。影片第一次冲破了形形色色有形无形的思想桎梏,相当真实地再现西安事变重大历史事件,成功地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历史人物,可一触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仍不能秉春秋之笔直书,而留下遗憾。《再生之地》凡以纪实性手法表现日本战争罪犯从顽抗、困惑、疑虑到幡然悔悟之心灵历程,均具震撼力,可以说是一个伟大作品。却编造了一个矫情的故事贯串,实在煞风景。除此而外,我以为有三部影片值得一提。

《一个和八个》,第五代的处女作,她一出世就引起影坛的震惊。首先是影片强烈的造型意识,以猛烈的视觉冲击力突破常规电影。影片以极致化的光影对比、色彩对比和超常的视角形成的极不规范的画面构图,使造型直接承载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象并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魅力。这种超越纪实造型的意象造型,既吸取西方电影造型经验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其后许多第五代导演沿着这一途径发展,其中有关抗日战争的,有《红高粱》《晚钟》。这两部影片先后获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银熊奖,在国际影坛上轰动一时。在思想内涵上,《一个和八个》也有突破。与日本侵略军作殊死战斗的,既不是正规军也不是游击队,而是一群包括在押中的土匪、逃兵的乌合之众。这群刑事或政治罪犯,被民族革命战争的圣火点燃了尚未泯灭的良知,涤荡了灵魂的污垢,为民族生存鏖战沙场。影片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这场战争振奋民族精神的侧影。遗憾的是,这个创新之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而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血战台儿庄》,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展示的正面战场的战斗。抗日战争的前提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离开了这样的前提,既不可能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更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电影回顾历史,理应采取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态度。过去电影表现国民党的这段历史,只强调“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一面。实际上国民党抗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表现有很大不同,国民党军队将士中,也有不少血战沙场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这一点毛泽东有关抗日的论著中有过论述。《血战台儿庄》勇于突破这一电影题材禁区,并且拍得很有激情。台湾的一些电影艺术家看过这部影片后,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屠城血证》,虽然这部影片在艺术上较粗糙,却是第一部主要从人道主义立场揭露日本法西斯惨绝人寰罪行的作品,从而填补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原本不该空白的空白。前面在介绍美国和前苏联电影时,曾着重指出反法西斯题材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人生终极关怀的主题转移趋向。中国电影迄至80年代,尚未出现这样的主题转化。人道主义主题在中国银幕上的缺失,根源于长期以来我们错误地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种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而加以批判和排斥。实际上人道主义如同民主、法制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予以继承和发展。在电影思想战线,反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最鲜明地表现在对待不同时期的前苏联电影上。50年代中期之前,前苏联电影中表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影片,在中国都受到热烈欢迎。一旦前苏联电影向人道主义主题转移,在中国都作为修正主义的大毒草而遭到猛烈抨击。

再看西方电影。德国法西斯厉行种族灭绝政策,以令人发指的方式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西方电影揭露纳粹反犹太人暴行的作品, 连篇累牍。奥斯威辛集中营等杀人屠场的情景,无数次地在银幕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亡了2000万人,除一部分是血洒疆场的将士外,大部分是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和失去战斗力的战俘。日本法西斯比德国法西斯更野蛮、更残暴,我们的电影为什么不应该为这些死难同胞在银幕上伸张正义?日本右翼势力力图否认和掩饰这些历史上的暴行,我们的电影为什么不该大张旗鼓地揭露?

不久前在南京召开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研讨会”上,《屠城血证》导演的发言更令我吃惊。他出生在抗日战争前,在南京工作多年,可一直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一次陪同外地来南京的老父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方知他所居住的城市曾经历过这样一场骇人听闻的浩劫而震撼。如果不能用电影重现这段历史,愧对30万死难同胞,他才决心拍摄《屠城血证》。既然年已花甲的南京电影导演会长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中国不知道这段以鲜血书写的历史者,该有多少人?况且日军在中国犯下的血腥罪行,又岂只是一个南京大屠杀?

“不认真对待自己历史的人……就将冒重蹈覆辙的危险。”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对日本的警世箴言,不同样值得中国警惕么?!

法西斯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极端的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以最优秀的种族自居,视其他民族为可供驱使、奴役以致应该灭绝的劣等民族。厉行军国主义,以侵略战争为手段,背信弃义地践踏各种国际关系准则,以达到征服世界的野心。不论德国或者日本法西斯,都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其二,极端的独裁专制,将独裁者加以神化;以极端野蛮的暴力手段肆无忌惮地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极端地反人性,践踏人的生存权利,亵渎人的价值,蹂躏人的尊严;法西斯主义使人向兽性异化。法西斯主义也就必然极端仇视一切提升人的精神素质的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焚书坑儒。反法西斯战争有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某国际战争,正因为涵蕴着捍卫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内核。只强调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存在阉割这场战争内核的危险。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也高度宣扬它们所谓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与法西斯主义针锋相对,反法西斯的斗争也应涵盖两个基本内容。这场斗争既是捍卫民族生存、祖国独立,同时也是争取人的权利、人的自由解放。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同属反法西斯主义题旨的应有之义,而且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沦为亡国奴,任何个人的权利不复存在,只能任人宰割。保卫祖国,人人有责,为祖国而战是英雄主义的源泉。反之,民族的解放又为人的解放开辟道路,国家的独立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基本条件。中国电影长期以来只侧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一面,忽视乃至排斥人道主义,正显示了意识形态中潜伏的深刻危机。这种危机在中国之所以尤为深刻,因为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20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救亡运动时而比翼齐飞,时而发展极不平衡,甚至相互对立。反法西斯主义的主题,原本可能使启蒙和救亡互相促进,却呈现为一种畸形的形态。

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过卓越贡献和付出惨重牺牲。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然而,何以在这场战争结束20年之后,在中国竟然会发生长达10年之久的封建法西斯专政呢?历史的嘲讽是辛辣的,历史的教训是沉重的。

从儿童命运和儿童视点揭示法西斯主义反人道的本质,在西方的文学和电影中乃属常见。儿童是人类的明天,缺少自卫能力,理应受到社会特殊关怀。他们遭到蹂躏和屠杀,最能触发人们的良知和引起人们的共鸣。一个死于纳粹集中营的犹太少女,生前真实地记录心路历程的《安妮·弗兰克日记》,战后出版风靡欧美,至今不衰。外国电影中类似的作品也很多。即使在一些非儿童片中,孩子的命运往往构成最激动人心的篇章。《苏菲的选择》中,犹太少妇苏菲带着一儿一女进入集中营后,排队等候德国人安排她们的生死命运。一个德国军官看上了苏菲,允许她带一个孩子留下来给他当情妇。苏菲要求留下两个孩子,遭到拒绝;否则两个孩子都要送到毒气室。苏菲苦苦哀求不果,她必须对两个孩子进行选择。对一个母亲来说,这是最艰难最残酷最无法选择的选择。小女儿被德国兵拖入死亡行列发出的惊叫声,既击碎了母亲心,也让观众的心为之震颤!

中国抗日战争的儿童题材,基本上走的另一条途径。《鸡毛信》和《小兵张嘎》是代表作。海娃、张嘎这些尚未成长起来的孩子,过早地卷入原本不该卷入的战争,并在战争中发挥孩子力所能及的特殊作用,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像《小兵张嘎》,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中国电影艺术精品的行列。人们从这些影片还能体会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动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是一场真正的全民族的战争。

80年代之前中国电影只突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一面,在儿童片中的表现尤为鲜明。我们找不出一部主要通过儿童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揭露日本法西斯残暴的影片。80年代开始,情况有所改变。《战争子午线》从儿童视角对比抗日战争和今天,寓有历史反思的意蕴。今年这部影片获得“日本电影评论家奖”。更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发人深思,一批表现日本在华战争孤儿命运的影片不期而遇:《将军与孤女》《她有一颗中国心》《清凉寺钟声》……在一个时期里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

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中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中国人以德报怨,收养和抚育日本人留下的战争孤儿。这的确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操。80年代参加一次国际文艺会议,邂逅一个日本女艺术家。她对日本侵华战争向我致歉,并说最令她感动的就是中国人不咎既往,养育了日本的战争孤儿。这位日本女艺术家的话是真诚的,同胞情谊,血浓于水。

然而我对中国的这种电影文化现象总持保留态度。同类题材的不期而遇,正表明中国电影思维方式仍执著于文艺承载急功近利的政治效应上,是政治上中日友好的电影产物;却未必真切地把握历史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她有一颗中国心》表现一个日本战争孤女在中国成为中学教师,回到日本探亲,宁愿舍弃日本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仍返回内蒙当一个清贫的教师。这个特殊事件一时在报告文学、电影、电视上竞相表现,舆论竞相颂扬,似乎足以显示中国之优越和伟大。如果这个观点能够站得住脚,那么80年代以来汹涌而至的“洋插队”浪潮,又如何解释呢?谢晋是中国的电影大师,新时期以来他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巨作对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反思,震撼过千百万人的心灵。《清凉寺钟声》塑造的羊角大娘形象也很见功力。关键的失误在于民族感情的把握。饱受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群众对日本孤儿表示愤恨,完全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超越这种愤恨而施以爱心,则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一个感情转折的过程。影片以否定的笔触表现这种正义的愤恨,就挫伤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这部影片在中国引起议论纷纷在日本却受到普遍好评,症结正在于此。

对这种电影文化现象持保留态度的主要原因还不在于个别影片的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更在于中国电影为什么不去表现无数中国儿童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和心灵创伤,却那么热衷于日本战争孤儿的命运?

我想谈谈个人的经历和一个朋友在抗日战争中的遭遇。

抗日战争开始时,我还是个未满11岁的小学生。国难当头,促使我这样的小学生民族意识的过早觉醒。七七事变后,我整天心神不宁地等待街头的“号外”的叫卖声——当时报社如果收到什么打胜仗的消息,及时印发传单式的小报,称为“号外”。我经常抱着一本中国地图,在地图上追踪最新战线的迁移,虽然对军事一窍不通。我最殷切的期望,就是中国军队打胜仗的消息从天而降。抗日战争的翌年,离开家乡武汉逃难到湖南。半年后,途经桂林赴四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我童年心灵上打下的最深刻的烙印,不是风光旖旎的山水,而是一家商店橱窗里的两幅放大的照片:一幅是一个满脸凶残的日军,一手提着一个刚砍下的中国人头,一手拿着尚在滴血的战刀。另一幅前景是一个跪着的中国人,上衣被斜扯开露出肩脖;一个日本兵双手举着战刀,正要砍下来。后景还有几个日本兵在围观。这两帧照片象雷鸣电闪一般击中我的灵魂,极度的恐怖、畏惧、愤怒和仇恨让我全身颤抖。从此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经常做这样大同小异的噩梦:日本兵要屠杀中国人,我到处逃窜躲藏,却总找不到一个藏身之处。我想奋起与日本兵拼搏,却浑身乏力;我想大声吼叫,却发不声来……。这童年的潜意识,对我一生的人生道路,成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再说朋友的遭遇。这是一个经常涉足电影文学和电影评论的朋友。当日本军队在解放区进行大扫荡时,他母亲担任一个军用工厂的支部书记。母亲布置完工厂如何撤退隐蔽后,抱着襁褓中的他向山上转移。一群日本兵紧追不舍,母亲跑到一个山崖上,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形势紧迫,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儿子,从山崖跳下去。母亲牺牲了,换来儿子的生命。这个朋友有两个女儿,曾经有很好的机会赴日本留学,都被拒绝了。她们在感情上不能接受那个迫使英雄祖母跳崖的国度。血海深仇,怎么会那么轻易的淡忘?它会一代一代的遗传下去。除非历史的是非曲直,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受害者能得到精神上的宣泄和慰藉,乃至物质上的补偿;历史的创伤,才会逐渐愈合。

中国电影责无旁贷地应该在银幕上伸张正义,纪录战争阴影下的心灵律动的轨迹。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每次都以割地赔款的屈辱条件而告终。中国近代史,血泪斑斑。当前中国银幕和荧屏上清宫戏络绎不绝,金碧辉煌,歌舞升平,争权夺利,争风吃醋。着力于勿忘国耻,激励人心者,为数不多。抗日战争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广度和深度无与伦比,中国电影在这方面虽已有相当卓越成就,仍有很多重大缺失。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之际,一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陆续完成。目前我只看过其中的一两部,感到有某些新进展。祝愿这批作品无负于这个伟大的纪念日!

1995、8

注释:

〔1〕转引自陈荒煤《攀登集》第328页。

〔2〕《参考消息》1995年8月20日。

〔3〕〔4〕转引自《柯灵电影文库》第26、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  ;  ;  ;  

反法西斯电影的反思_抗日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