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冲淡美(论文文献综述)
方鑫[1](2020)在《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提出,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以“高中陶渊明田园诗”为个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期总结出适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具体经验,更好地推动古诗词方面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本文先从群文阅读教学法与单篇阅读教学、主题阅读教学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发,对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对高中阶段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再通过“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案例以及相关课后具体评价,做出精读群读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教师反馈几个方面的教学反思,总结出精选切入角度,确定阅读议题;合理选择诗词,优化组织选文;全面分析诗词,恰当选择模式三个方面的群文阅读教学经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借鉴,推动高中语文古诗词方面的教学实践。
栗瑞彤[2](2020)在《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作为人学,描写人的生活、人的理想、人的心灵。社会上的一切影响,最终都要通过作者的心灵才能流向作品。研究文人的创作心态,可以深入挖掘文学创作的主体,了解他们的人生底蕴和审美情趣。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史上最着名的文学家,诗、词、文皆有成就,门生、拥趸遍天下,他的文学思想复杂宏博、意义重大。尤其是他在几经大起大落以及晚年的一贬再贬后,不仅没有丧失对人生的信心,反而在逆境中不断超越自我,心态更加超脱旷达。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苏轼晚年创作的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中。本文将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作为研究主要对象,依据中华书局出版、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的和陶诗,采用文本细读和体察式阅读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影响因素、演变、继承和发展等主要问题。结合苏轼和陶渊明的性格、思想和审美趣味,探讨苏轼和陶诗创作缘由;基于苏轼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个人际遇,分析影响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的因素;围绕黄州、扬州、惠州、儋州等不同地点,研究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演变;从生死观念、仕隐态度、固穷情结三个方面对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的继承和发展进行研究;最后对苏轼和陶诗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综上,本文通过分析苏轼和陶诗创作缘由及创作心态的影响因素、演变、继承发展以及价值意义,加深对诗人晚年内心世界的理解,学习苏轼如何在挫折苦难中实现自我救赎。为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推动了苏轼晚年思想研究的发展。
徐梦园[3](2020)在《高中语文陶渊明作品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指出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着名文人之一,其开创的田园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中阶段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而陶渊明的作品历来都被作为经典篇目收入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习陶渊明作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陶渊明作品教学”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为高中阶段的陶渊明作品教学提供一条教学途径。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在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高中阶段的陶渊明作品教学进行研究,不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符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陶渊明作品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际,力求使现有的陶渊明作品教学研究能够更进一步。第二部分旨在阐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意义。首先,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选编情况;其次,从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和发扬文化传承价值两个角度,对陶渊明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意义进行论述;最后从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对陶渊明作品在高中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第四部分是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学生学习层面和教师教学层面提出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策略。
赵娜[4](2019)在《宋代“淡”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淡”范畴是孕育于中国农耕文化而独具民族性的古典美学范畴,天人合一观念与儒释道思想共同涵蕴了“淡”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生活中的无穷魅力。当代学者对“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作范畴研究多侧重在老庄哲学的“淡”美挖掘和诗画等艺术各自领域内“淡”美的爬梳,还有专门深入于宋代诗学领域“平淡”范畴的研究,更为丰富的是具体论及艺术家个体创作的“淡”美研究。本文聚焦成熟丰赡的宋代“淡”范畴,探寻并沟通宋代政治、生活、文学和其他各类艺术中的“淡”美,在整体性的宋代“淡”美视角下概括该范畴成熟的审美特征。本文为了避免割裂要素与系统的联系,先着力寻绎和梳理了“淡”美的发生和流变,特别是在“淡”的字源和文化哲学源头上发掘了“淡”美范畴的民族性品格。本文最后在论及“淡”美的当代体现时,试从当代全球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审视宋代“淡”美的价值,发现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的“和”“真”之美的当代价值。论文以“淡”美范畴在历史上的纵向流变与发展为整体背景,结合宋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探寻“淡”美全面呈现的丰富性以及美学特征,阐释了“淡”范畴“和”、“真”、“深”、“空”的境界美特点并管窥其在当代的价值。论文从字源上考查了“淡”与“澹”、“憺”、“倓”、“赡”等字的假借现象,发现了“淡”义的丰富嬗变深受中华农耕文明的“水”源文化、“天人合一”以及“中和”思想的影响,这是“淡”成为富有民族特性的哲学与美学范畴所具有的深厚思想文化土壤。论文重点考查了“淡”在先秦着作中普遍以褒义“少”的意思出现,具体结合了《周易》的“易简化生”之理、儒家的“箪食瓢饮”之乐,特别是先秦道家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思想挖掘了“淡”的哲学至境之味,并于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淡”美意识出发梳理了“淡”之审美的流变发展。论文借鉴现有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文献考证等研究方法,梳爬“淡”的流变,发掘宋代成熟的“淡”范畴的独特价值。坚持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从纵向的历史沿革与横向的逻辑结构两个角度阐释“淡”,对它进行一个宏观的多角度的把握。
李翠萍[5](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象是构成古典诗歌的基本元素,它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体现了诗人的气质和个性,是沟通读者和诗人心灵的媒介。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语言含蓄凝练,从意象角度解读、教授古诗词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体会诗词意境和感悟古人情怀,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本论文把剖析意象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意象概念的发展和意境的内涵,梳理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意象,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重点意象如月、流水、落日等以及各种题材诗词的经典意象进行了解读;并从意象的视听、修辞的角度对古诗词意象进行了阐释;以着名诗人的经典意象——陶渊明的“菊花”意象和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月”意象为案例,对经典意象做出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实践调查,古诗词意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理解模糊,古诗词意象的积累少,意象捕捉不全面;教师对古诗词意象的解读不够深入,不注重对意象组合的理解,缺乏对古诗词意象的有效引导,淡化意象,轻视诗词意境等。这使古诗词意象教学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在对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寻找、确立古诗词意象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吟诵推敲意象,知人论世;二、运用意象思维,还原画面;三、由意象入意境,因境悟情;期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李延静[6](2019)在《谢脁诗歌意象研究》文中认为谢朓是萧齐时代着名的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且在中国诗歌史上居于枢纽位置。关于谢眺其人、其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谢朓诗歌意象研究相对薄弱,故本文立足于谢眺诗歌文本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谢朓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谢眺的个人经历,对谢眺诗歌意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努力揭示意象背后谢眺独特的情感和人生体验。全文除绪论和结尾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谢眺诗歌意象考察。本章先运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将谢眺诗歌意象主要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类,并统计主要意象出现的频次,以此把握谢眺运用意象的偏好,这是全文写作的基础。其次选择自然意象中的“水”意象、人文意象中的“窗”意象和“琴”意象作为典型意象予以分析。通过分析这三个典型意象,我们能更清楚地把握谢朓诗歌意象的情感指向,以及谢朓诗歌意象对传统意象的继承和自具锤炉的创新。最后,结合萧齐时代背景、谢眺性格等因素,简要分析小谢诗歌意象形成的原因。第二章谢朓诗歌意象的特征。此章首先将谢朓诗歌意象与元嘉诗坛的谢灵运、鲍照诗歌意象进行对比,得出谢眺诗歌意象具有省净和柔和化的特征。省净的特征指小谢改变了元嘉诗坛以摹形写色的方式创造繁复意象的写法,转而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入诗,诗歌意象显示出少而能多、以少总多的特色。而柔和化特征指谢眺往往采用立定的视角眺望景物,不再过度追求再现景物明丽的颜色、局部的细节、棱嶒的轮廓等,因而诗中意象具有朦胧、柔和的特色。其次,本文以永明十一年为界,动态地考察谢眺前后时期诗作中意象的特点,认为直到永明十一年后,小谢诗歌意象才真正成为高度个性化的意象。第三,结合前文论述的省净、柔和化特征,本文又进一步论述了谢眺诗歌意象特征与谢眺清丽、萧散诗风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谢眺诗歌意象的组合与安置。本章分为两部分,其一,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在前人意象组合方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谢眺诗歌的具体情况,本文将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为平行型、直线型和环形型三种组合方式。认为在咏物题材中,谢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以环形型为主,辅以平行型和直线型。在非咏物题材中,直线型和平行型意象组合方式占绝对优势。其二,分析谢眺诗歌意象位置的具体安置。诗歌分篇首、篇腹、篇尾三个部分。谢眺诗歌一直以工于开端而着称。本文从意象的角度出发,将谢眺诗歌开端与同代诗人诗歌开端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更能明了谢朓在诗歌开端上的用心。自钟嵘诟病谢眺诗歌“末篇多踬”以来,学者们对小谢诗歌末篇是否多踬、为何多踬,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看法。本文在具体考察谢眺诗歌末篇意象的基础上,认为谢朓诗歌结尾确实存在情调单一的问题。但谢跳诗歌结尾经常采用典故意象,韵味悠长。并且结尾的意象,和诗歌上文照应。因此,就单篇而论,谢朓诗歌堪称完璧之作。
陈志刚[7](2017)在《两晋文艺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晋文艺精神”作为主要问题,在梳理、描述两晋文艺的基本状况后,总结、论述西晋、东晋文艺体现的最突出的精神,并且分析两晋文艺精神形成的原因、两晋文艺精神显现的普遍的美学风格及两晋文艺精神在我国文艺史上的意义。首先,西晋文艺主要体现为世俗精神,东晋文艺主要体现为超越精神。前者从文艺堕入卑俗、回归凡俗两个层面得以集中体现,后者从超越形式、超越尘俗、超越功利三个方面得以集中体现。其次,西晋政权的非正义性、前治后乱的政局和分封制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西晋儒学、玄学的世俗化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东晋门阀政治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东晋儒学原始精神的回归、玄学政治观和人生观、佛学开启的山水审美意识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再次,西晋文艺世俗精神主要显现为西晋式的华美风格,华美文风将文艺的形式审美置于首位改变了政教伦理传统下的文艺风格。东晋文艺超越精神主要显现为“清”、“淡”、“雅”三种异常突出的美学风格,它们由两晋之前现实政治、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趣味变为以超越精神为内在依据的文艺美学风格,这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意义非凡。最后,西晋文艺世俗精神从人品与文品、思想的多元、文艺的华美之风三个方面彰显其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的意义。东晋文艺超越精神从诗歌与哲理、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无功利的文艺观和“清”、“淡”、“雅”美的肇端四个方面彰显其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陶渊明对两晋文艺精神的平衡、从西晋“金谷园”的世俗到东晋“兰亭”的超越、两晋音乐赋的新变三个个案的细致考察,两晋文艺的世俗、超越精神得到深入论证,陶渊明在我国文艺史上的超越意义、从西晋文艺的世俗到东晋文艺的超越、嵇康阮籍等正始文士对两晋士人的影响等问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魏丹丹[8](2016)在《“冲淡”的审美范畴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冲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重要美学范畴,萌芽于先秦,酝酿于两汉,经由魏晋六朝发展,成熟于晚唐,鼎盛于宋元,影响及明清。冲淡以恬淡平和的内在情韵、静逸自然的艺术境界、简淡质朴的表现形式为主要审美特征,运用于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和建筑等艺术审美。冲淡亦是一种民族性格,一种理想追求,一种创作风格,具有政治、理想、艺术等多重审美价值意义。
窦薇[9](2016)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老庄思想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山水画理论之五个重要范畴:“形神”、“逸”、“淡”、“笔墨”、“意境”高度概括了山水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特征,它们不同程度地与老庄思想之宇宙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三个层面的哲学思想发生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实践中,有大量的作品可解读出老庄思想。揭示中国古代山水画,包括其历史、理论及作品与老庄思想的联系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所在。具体而言,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形神”是中国古代画论史上最先产生的审美范畴,它最初来源于人物画,随后进入山水画。魏晋至唐五代是“形神”观念集中运用的主要时期。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神”与“道”,荆浩《笔法记》中的“图真”与“自然”,都是“形神”观念与老庄思想产生联系的典型例证。“形神”观念在绘画实践中与老庄思想的联系在本章中主要通过李成与郭熙的典型作品之“神”与“道”,包括“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得以体现。论文第二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逸”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最重要的品评标准,它形成于唐宋两代,元代达到巅峰。从北宋黄修复《益州名画录》对“逸”品内涵的界定中可概括出五个美学特征,包括:传神写意、不拘常法、任自然、求简、尚远。这五个特征与庄子之“形神观”、“逍遥游”、老庄之“自然观”、老子之“大道尚简”以及庄子洒脱不羁的个性特征具有紧密联系。最具代表性的逸品画家——倪瓒,其性格特征与作品风格中均能见出老庄思想影响的痕迹。论文第三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南宗画派“淡”美风格来源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的影响。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董其昌《禅悦》两篇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说明了南宗画派之“淡”美风格不仅来源于老庄之“自然无为”的思想,同时还具有道、禅互渗的思想特征。“淡”美风格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特征的联系在绘画实践中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南派主流画家王维、董源、黄公望、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得以体现。论文第四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笔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明清时期“笔墨”成为山水画的主要表现特征,并取代“气韵”成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范畴。“笔墨”所蕴含的老庄精神包括“虚静”之心、“素朴”之性、“玄虚”之意、“自然”之态。清代自我派的代表画家石涛,其着名的绘画理论着作《画语录》中几个主要概念,包括“一画”、“蒙养”、“生活”、“远尘”、“脱俗”、“了法”、“变化”均与“笔墨”密切相关,这些概念同时也与老庄思想具有内在联系。石涛山水画作品的两种风格中均能找到与老庄思想的联系。论文第五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山水画“意境”论的内涵及理论演进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意境”之“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虚实相生”与“有无之辩”、“境生象外”与“言意之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山水画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意境,包括:寒荒之境、清远之境、萧疏之境以及代表性画家范宽、黄公望、吴镇、李成、关仝的部分作品均与老庄思想具有密切联系。
陈岸峰[10](2015)在《提壶抚寒柯,远望复何爲:论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并序》》文中指出一前言在文学史的书写中,陶渊明(元亮,约365—427)乃田园诗人,魏、晋时代的重要文学家。这是因爲他死後不久,即获得了一位极之有影响力的知音,那便是昭明太子萧统(施德,501—531)。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説:……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何故也?含德之至,莫逾於道……宜乎与大块而枯荣,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於忧畏,汲汲役於人间。……达士,因以晦迹,或怀玉而谒帝,或披裘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於衆事,寄衆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爲迹也。……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
二、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冲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冲淡美(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群文阅读理论研究 |
2.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3.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 |
4.陶渊明田园诗的教学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群文阅读教学辨析 |
(一)群文阅读与单篇教学的区别 |
(二)群文阅读与主题教学的区别 |
二、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
1.高中古诗词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
2.语文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 |
(二)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
1.群文阅读理念符合教育理论 |
2.群文阅读理念适应学生发展特点 |
3.群文阅读理念顺应教材编写趋势 |
三、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叙述 |
(二)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课例评价 |
四、走进陶渊明的真意人生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
(一)精读群读结合,提升课堂效果 |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集体课堂 |
(三)强化教师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
五、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一)精选切入角度,确定阅读议题 |
1.作者切入,巧用知人论世 |
2.手法切入,巧解风格特点 |
3.思想切入,巧解文本内涵 |
4.意象切入,巧解意象内涵 |
(二)合理选择诗词,优化组织选文 |
1.选文要符合学生学情 |
2.选文要有结构化特点 |
(三)全面分析诗词,恰当选择模式 |
1.一篇带多篇 |
2.课内多篇 |
3.课外多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2 苏轼和陶诗创作缘由 |
2.1 欣赏:率真旷达的处世态度 |
2.2 服膺:圆融无碍的人生思想 |
2.3 推崇:似淡实美的艺术追求 |
2.4 本章小结 |
3 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的影响因素 |
3.1 时代背景:渴望变革与积贫积弱 |
3.2 文化氛围:经世致用与淡泊闲静 |
3.3 人生际遇:年少成名与屡遭贬谪 |
3.4 本章小结 |
4 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演变 |
4.1 黄州:经历沉浮与陶共鸣 |
4.2 扬州:杂事纷扰渴望拟陶 |
4.3 惠州:连遭贬黜发愿效陶 |
4.4 儋州:不囿于物从容崇陶 |
4.5 本章小结 |
5 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的继承和发展 |
5.1 人生如寄的生死观念 |
5.2 行藏在我的仕隐态度 |
5.3 达观自适的固穷情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的价值 |
6.1 苦难人生的自我救赎 |
6.2 晚年内心的真实反映 |
6.3 留给子孙的精神财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中语文陶渊明作品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意义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选编分析 |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意义 |
第三节 陶渊明作品教学对高中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陶渊明作品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
第二节 高中陶渊明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高中陶渊明作品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作品的教学策略探究 |
第一节 关于高中生学习陶渊明作品的建议 |
第二节 关于陶渊明作品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的建议 |
第三节 关于陶渊明作品教学中教学内容确定的建议 |
第四节 关于陶渊明作品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的建议 |
结论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陶渊明作品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宋代“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2 “淡”的发生与流变 |
2.1 寻绎“淡”义的源变 |
2.1.1 “淡”字的语源探义 |
2.1.2 “淡”义流变的文化语境 |
2.2 孕育“淡”美的先秦哲学 |
2.2.1 易简化生与“淡” |
2.2.2 箪食瓢饮与“淡” |
2.2.3 道之出口与“淡” |
2.3 “淡”美意识的流变 |
2.3.1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
2.3.2 淡然无治漠然无为 |
2.3.3 玄淡寡味平淡真远 |
2.3.4 冲淡天成虚实相生 |
2.3.5 外枯中膏淡者屡深 |
3 “淡”在宋代至臻至美 |
3.1 宋型文化 |
3.2 宋代美学的整体风貌 |
3.2.1 审美主体的圆融自足 |
3.2.2 审美对象的无俗不真 |
3.2.3 审美体验的不尽之意 |
3.3 宋代美学中的“淡” |
3.3.1 哲学制度美学中的“淡” |
3.3.2 文学美学中的“淡” |
3.3.3 书画音乐美学中的“淡” |
3.3.4 生活美学中的“淡” |
4 宋代“淡”的审美特征及当代体现 |
4.1 宋代“淡”的审美特征 |
4.1.1 林泉之心逸然淡和 |
4.1.2 随物赋形自然淡真 |
4.1.3 超然法度淡者屡深 |
4.1.4 无迹可寻空灵淡远 |
4.2 “淡”在当代的审美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意象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发展例略 |
第二节 意象相近概念的区别 |
第三节 意境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概述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统计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分类及组合 |
一、自然地理类意象 |
二、社会人文类意象 |
三、意象组合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特征 |
一、含蓄性 |
二、多义性 |
三、传承性 |
四、想象性 |
五、模糊性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解读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的角度 |
一、意象的视听角度 |
二、意象的修辞手法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经典案例分析 |
一、各种题材诗词的经典意象 |
二、陶渊明诗中“菊花”意象的解读 |
三、“月”意象的解读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 |
一、学生问卷调查 |
二、教师访谈调查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案例分析 |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运用的优点 |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缺少兴趣,缺乏古诗词积累 |
二、教师淡化意象,轻视诗词意境 |
三、教师只关注考试,不注重语文素养 |
第五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确立的方法探索 |
一、寻找主要意象,理解核心意义 |
二、通过相关典故,拓展意象内涵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探究 |
一、吟诵推敲意象,知人论世 |
二、运用意象思维,还原画面 |
三、由意象入意境,因境悟情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
一、立足民族传统,加强意象与文化的联系 |
二、传承意象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美的熏陶 |
三、依据传统文化,拓展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谢脁诗歌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谢朓诗歌意象总览 |
第一节 谢朓诗歌意象概述 |
一、自然意象 |
二、人文意象 |
第二节 谢朓诗歌意象举隅 |
一、水意象 |
二、窗意象 |
三、琴意象 |
第三节 谢朓诗歌意象构成之成因 |
第二章 谢朓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谢朓诗歌意象的省净特征 |
一、意象数量的精简 |
二、意象语言的平易化 |
第二节 谢朓诗歌意象的柔和化特征 |
一、意象颜色的淡化 |
二、意象的模糊化 |
三、意象的静态化 |
第三节 谢朓诗歌意象的阶段性 |
一、谢朓早期诗歌意象 |
二、谢朓后期诗歌意象 |
第四节 谢朓诗歌意象特征与其诗风之关系 |
一、谢朓诗风的清丽特色 |
二、谢朓诗风的萧散特色 |
第三章 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与安置 |
第一节 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 |
一、平行型意象组合方式 |
二、直线型意象组合方式 |
三、环形型意象组合方式 |
四、综合运用 |
第二节 谢朓诗歌意象位置分析 |
一、篇首 |
二、末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两晋文艺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价值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第一节 西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一、堕入卑俗 |
二、回归凡俗 |
第三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成因探析 |
一、非正义性的政权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二、前治后乱政局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三、分封制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四、西晋儒学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五、西晋玄学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
第二章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美学显现:华美 |
第一节 西晋的尚丽世风 |
第二节 西晋文艺的华美 |
第三章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一、超越形式 |
二、超越尘俗 |
三、超越功利 |
第三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成因探析 |
一、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二、东晋儒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三、东晋玄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四、东晋佛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
第四章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美学显现:“清”、“淡”、“雅”之美 |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清”之美 |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淡”之美 |
第三节 东晋文艺的“雅”之美 |
第五章 两晋文艺精神个案考察 |
第一节 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
一、“平衡”的可能性 |
二、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
第二节 从西晋“金谷园”的世俗到东晋“兰亭”的超越 |
一、“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 |
二、“我卒当以乐死” |
三、从世俗封闭走向超越开放 |
第三节 两晋音乐赋的新变与两晋文艺精神 |
一、汉魏音乐赋的嬗变 |
二、两晋音乐赋的新变 |
三、简远之趣与“嵇阮”情结 |
第六章 两晋文艺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
第一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
一、对人品与文品关系的启示 |
二、思想的多元 |
三、文艺的华美之风 |
第二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
一、诗涵哲理 |
二、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三、无功利的文艺观 |
四、“清”、“淡”、“雅”美的肇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冲淡”的审美范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冲淡的起源发展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先秦两汉萌芽酝酿时期 |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魏晋六朝至唐曲折发展至成熟时期 |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宋元鼎盛时期 |
(四)光芒万丈长:明清影响时期 |
二、冲淡的审美特征 |
三、冲淡的审美价值意义 |
(一)社会政治意义:一种民族性格,一种处世态度 |
(二)艺术创作意义:一种创作风格,一种文艺批评 |
(三)个人精神意义: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格理想 |
四、总结 |
(9)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已有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形神”观与“气韵”论的比较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一、“形神”观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哲学基础 |
二、“气韵”论:“形神”观的具体化、精密化 |
三、“气”与“韵”之关系辨析 |
第二节 与“形神”观相关的两部山水画理论着作的探讨 |
一、佛道合流,以道为主:宗炳《画山水序》“形神”观之思想渊源论辩 |
二、“图真”说:荆浩《笔法记》中的“形神”观 |
第三节 李郭画派山水作品之“神”、“道”观念及美感效应 |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具”的李郭山水 |
二、与“形神”观相关的老庄之“神”、“道”观 |
三、老庄之“道”与李郭山水之“神”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逸品”观念朔源与“逸品”的创作理念及美学特征 |
一、“逸品”观朔源 |
二、“逸品”之美学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的生成 |
一、“文人画”与“文人山水画” |
二、两种突出的“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之关系 |
第三节 逸品之冠:倪瓒的人之“逸”与画之“逸” |
一、倪瓒的人之“逸” |
二、倪瓒的画之“逸”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南北分宗说及与南宗画派相关的几个问题 |
一、南北分宗说的提出及划分标准 |
二、南宗画派之渊源及思想基础 |
三、南宗画派与诗学中的“淡”美 |
第二节 王维之“空灵闲淡”与董源之“平淡天真” |
一、王维之“空灵闲淡” |
二、董源之“平淡天真” |
第三节 黄公望“萧疏之淡”与董其昌“大雅之淡” |
一、黄公望与“萧疏之淡” |
二、董其昌与“大雅之淡”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及“笔墨”与“气韵”关系问题的探讨 |
一、“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
二、“笔墨”与“气韵”的关系问题探讨 |
第二节 “笔墨”的内在精神:虚静、素朴、玄虚、自然 |
一、“笔墨”与“虚静”之心 |
二、“笔墨”与“素朴”之性 |
三、“笔墨”与“玄虚”之性 |
四、“笔墨”与“自然”之态 |
第三节 石涛“笔墨”论及“笔墨”实践 |
一、石涛《画语录》之“笔墨”论 |
二、石涛的“笔墨”实践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之境与老庄思想 |
第一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
一、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 |
二、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内涵及相关特征 |
第二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相关特征与老庄思想 |
一、“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的思想 |
二、“虚实相生”与老庄“有无之辨”的思想 |
三、“境生象外”与老庄“言意之辩”的思想 |
第三节 几种山水审美意境与老庄思想 |
一、寒荒之境与雪景山水 |
二、清远之境与渔隐山水 |
三、萧疏之境与枯景山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冲淡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陶渊明田园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方鑫.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2]苏轼和陶诗创作心态研究[D]. 栗瑞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3]高中语文陶渊明作品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D]. 徐梦园.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宋代“淡”范畴研究[D]. 赵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D]. 李翠萍. 青岛大学, 2019(02)
- [6]谢脁诗歌意象研究[D]. 李延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两晋文艺精神研究[D]. 陈志刚. 云南大学, 2017(12)
- [8]“冲淡”的审美范畴探析[J]. 魏丹丹. 大众文艺, 2016(14)
- [9]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D]. 窦薇. 云南大学, 2016(05)
- [10]提壶抚寒柯,远望复何爲:论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并序》[J]. 陈岸峰. 古典文献研究,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