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性日元升值和日本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日本论文,日元论文,趋势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国内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发生相应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软化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系列结构性调整过程中,日元的趋势性升值是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素。文章分析了趋势性日元升值推进日本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内在机制,并强调指出目前暂时性的日元汇率变动不会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势构成重大影响。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日元对美元的外汇比价从总的趋势来看一直处于上升之中。1971年打破了维持22年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外汇比价,银行间现货交易升为335.27日元。之后日元对美元的外汇比价在波动中不断升值,1973年升为1美元兑换273.88日元,1978年升值为1美元兑换201.4日元,1988年又进一步升为1美元兑换128.27日元,1995年更升为1美元兑换96.45元[①a]。这一上升过程经过了多次波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85年9月以后的日元迅速升值,从1984年的1美元兑换244.19日元,到1988年的1美元兑换128.27日元,以年度平均数字看,在短短的四年间,日元对美元升值近一倍。其实,这次升值主要是在1985年9月至1988年1月之间进行的,实际升值期间只有两年零四个月时间。第二次大的日元升值过程始于1993年2月,以年度计,这次升值从1992年的1美元兑换124.8日元到1995年的1美元兑换96.45日元,在这一过程中,曾于1995年4月突破80日元大关。进入1996年4月至今天(1996年9月),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美元兑换106日元至110日元之间。但这是在日本利率极低、日本银行官定利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在创记录的0.5%的情况下出现的局面。
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以来的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日元升值对日本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产生了长期的、深刻的影响;在如今日元升值似乎成为过去、甚至出现日元贬值时,这些结构性变化的很多方面仍显示出不可逆转的特点。本文仅就这一结构性变化中的某些突出的方面,作一概要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产业空心化
应该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有多方面的决定因素,诸如国内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国际区域经济集团化带来的竞争方式的变化等等。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日元升值所引起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下表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势。
表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1985-1994年)
单位:件,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日本大藏省:《财政金融统计月报》第524号,第30—31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1985年至1989年间节节上升,到1989年达到了最高点。从1990年开始又不断下降,但1993年之后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又开始了上升。这一路径与前述日元升值的路径相对照正好是两条相应的曲线。它说明了至少从80年代到现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约于日元升值因素。尽管日本通产省平成七年的《通商白书》把70年代前半期的对外投资称之为资源开发型投资,把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的对外投资称之为回避贸易摩擦型投资,把80年代后半期的对外投资称之为回避贸易摩擦型投资和面向亚洲的降低成本型投资,把进入90年代的对外投资称之为东亚导向型投资,从而说明了各个时期决定直接投资的原因是不一定相同的,但应该看到的是其中任何一次投资高潮都几乎与日元升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日元升值推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相反,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了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从而引起了必要资本存量的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到设备投资的增加,因而至少在明显的汇率升值期间,会使国内投资相对减少。根据日本1996年度《经济白书》对1983年第1季度到1995年第3季度12年间数据的处理,日元升值对资本存量的影响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造成适正资本[①b]存量与现实资本存量之差额,从而形成了过剩资本存量。而资本存量相对过剩、设备投资增长率相对下降又会影响整个景气局面,成为加剧萧条的因素。这一机制在80年代后期由于泡沫经济的出现没有表现出来,而由另一种资产膨胀的内在机制所替代。但在90年代以来,它却明显地发生着作用,特别是1993年以后,即使在景气上升期,投资依然长期低迷。这当中固然有泡沫经济时期大量过剩投资的影响,但日元升值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诱致因素。景气不振的一个直接表现便是企业效益下降。据统计,日本全产业的营业利益自1991年起一直处于下降之中,甚至在日元迅速升值的1993年,依然下降21.9%之多,直到1994年第三季度才转负为正。景气不振、利润下降,反过来又会减弱投资信心,促使资本向海外寻求有利的场所,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对外投资的相对增长。
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在一定条件下会促成国内产业的空心化。关于产业空心化问题,不同的学者所指的范围是不同的。日本神户大学经济系教授池本清不仅指出了制造业的空心化,而且还说明了金融业的空心化、服务业的空心化[②b]。日本经济企画厅在1994年度《经济白书》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产业空心化:第一,国产品竞争力下降,进口品涌入排挤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生产由进口代替;第二,出口不如海外生产合算,生产基地移往海外或增加海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出口生产由海外生产所替代;第三,上述国内生产由进口和海外生产所替代,从而缩小了国内的制造业生产,国内生产资源配置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业被非制造业所代替。池本清教授使用了广义的产业空心化概念,与一般所理解的产业空心化是不同的。本文所讲的产业空心化依然是狭义的,只讲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日本经济企画厅在《经济白书》中列出的产业空心化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讲的制造业的空心化,它点明了由于日元升值而引起的产业空心化的种种原因,从企业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企业与海外市场的关系、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它们导致产业空心化的理论逻辑。笔者认为从实际上来讲上述三个方面无疑都是正确的,但从理论上看引起空心化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第二个方面即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就产业空心化的本来意义讲,它开始时就是针对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所引起的主要产业生产基地的海外扩张导致的国内相关产业活动的衰退而言的。当然,《经济白书》所讲的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就日本而言实际上也起到了推动产业空心化的作用,但毕竟是次要的,是间接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指标分析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状况。
第一,海外投资比率提高。这里指的是海外投资额相对国内设备投资额的比率,它的提高说明总投资额中海外投资部分的增大。根据久保新一教授整理的数据,14个产业的统计数字显示了日本近十年来海外投资比率的明显提高。其总体平均水平最近三年都在27%以上,远远超过了1986年的1.8%。其中,制造业又远远大于非制造业的数字,在制造业中加工组装工业比基础原材料工业要高。从具体行业来看,汽车、非铁金属、化学、纺织、电子机械、电气机械等部门对外投资率最高,增长也最快。如汽车制造业从1986年的4.8%增加到1995年的38.1%[①c]。海外投资率的提高一方面说明了海外生产基地的扩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内投资与生产的相对减少。应该说,这是衡量空心化的一个具体指标。
我们还可从海外利益增大中看出或进一步证实海外投资率的提高。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社公布的日本主要企业的1996年3月期“连结决算”的统计数字,国内利益比前期增加了28%,海外营业利益却急增了2.6倍。两年连续计算的286个公司,1995年3月期的海外收益4159亿日元,1996年同期为10988亿日元。海外收益与国内收益之比由12%上升到25%。海外收益居第一位的是索尼公司,它的海外收益与国内收益已几乎相等。在海外收益最多的30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海外收益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国内收益,另有9家公司海外收益占到了国内收益的半数以上[②c]。固然收益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总的来说,海外收益增加是海外投资增加的直接结果。这说明国内产业的空心化是与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相辅相成的,从总体上来说,它增强了资本的实力,增加了企业的收益。
第二,海外生产比率的增加。海外生产比率是指制造业海外企业的销售额与国内制造业销售额的比例,它的提高显示了海外生产的增加。从总体来看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趋于上升,从1985年的3%上升到1990年的6.4%,进一步上升到1993年的7.4%。但因为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历史比较短,所以远比美国、德国等国要低得多。在制造业中各个产业也是不平衡的,在1993年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为7.4%,而电气机械却达到了12.6%,运输机械更达到了17.3%[③c]。
海外生产比率还有另一种算法,即海外生产额/(国内生产额+海外生产额),这是日本平成8年《通商白书》的算法。根据该书的资料,机械产业1995年的海外生产比率达26%,其中家电为24.9%,汽车为31.2%,AV机器为54.6%[④c]。日本海外生产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出口的替代作用,而且还缓解了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
第三,在国内市场上海外供应比率的增加。海外供应比率的增加可以用进口比率即进口/国内需要来说明。这一输入比率,反映了进口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农林产品和矿产品的这一比率在1985年至1993年期间基本上是稳定的。变化较大的是畜产食品、水产食品、纺织品、周身用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精密机械等产品。如皮革制品的海外输入比率由1985年的10.43%增加到1993年的35.83%,同期精密机械的这一比率由11.97%增加到26.28%。海外输入比率高的部门一般限于食品和轻纺部门,但这些部门对海外制品的依赖度也不算很高;一般机械、产业用电气机械、民生用电气机械、汽车、制铁、金属制品等行业海外输入率只有2—4%[①d]。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口品中有一部分是日资海外企业的产品,它等同于生产场所的简单外移。
以上三组数据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产业空心化的表现。但是,对什么是产业空心化、它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企业界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1995年5月日元急剧升值时,日本贸易振兴会对日本企业进行了日本生产基础空心化可能性的问卷调查,其中31.3%的企业认为国内生产基础可能出现空心化,而58.0%即半数以上则回答为有可能但可以避免,另有10.7%的企业则认为不可能出现空心化。对此各个行业的判断也是不同的,持“有充分可能性”意见较多的行业有:纺织、电子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橡胶制品;持“没有可能性”意见较多的行业有造纸、医药品、钢铁[②d]。
尽管调查、回答的企业数不多,分布也不平衡,从而带来了结论的可靠程度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这一结果还是近似地反映了企业界的实际估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日元升值所引发的对外直接投资高涨确实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日本的产业空心化并不严重,它如何发展还有待于和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考虑。
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革新带动了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使某些产业逐渐陈旧,成为传统产业;与此同时却又会产生出新的产业部门,成为新兴产业。一个国家的产业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在制造业中又是从低技术到高技术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纺织业在上一世纪还是新兴产业,而在本世纪下半叶不少机械行业都已进入了成熟期。当然进入衰老期的产业也可用新技术加以改造从而焕发出青春,因此并不排除衰老产业重新改造和发展的可能。
像日本这样的曾以贸易立国为目标的加工贸易国家,一种产业其产品有无国际竞争力是这一产业盛衰的指示器,而这一产业的纯输出比率则是表示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某一产业的纯输出比率就是贸易特化系数,其公式为:TSR=〔E(i)-M(i)〕/〔E(i)+M(i)〕。这里E为出口,M为进口,i为生产和贸易的时期,TSR表示某一产业的产品的纯输出在同一产品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它的值在-1.0和1.0之间。-1表示这一产品的国内市场全部由国外产品占领,国内生产为0,因此没有国际竞争力;1表示这一产品的国内市场全部由本国产品占领,进口为0,具有充分的国际竞争力。由-1.0到1.0的变化表示了一国国际竞争力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化,反之亦然。当然,这一公式只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才是适用的。贸易特化系数本来是用以论证产品周期理论的,其值的变化说明了产品在周期中由进口阶段、进口代替阶段、出口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到逆进口阶段的转化过程。我们在这里借用这一系数表示某一产业的纯输出比率,并进而判断其国际竞争力的大小。
根据这一分析我们首先对日本各个产业的纯出口比率进行计算。
表2. 日本各产业的纯输出比率
资料来源:转引自小浜裕久《东亚的结构调整》,1995年2月,日本贸易振兴会,第215页。
表2是制造业23个行业在1951年至1990年期间的纯输出比率。藤田夏树把上述数据分成四组:第一组是食品、纸制品、石油制品、非铁金属,它们是在高度增长期以前就已经失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其中,石油制品和非铁金属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食品和纸制品主要以农林产品为原料,藤田把它称之为土地密集型产业。这是日本的比较劣势产业。第二组为纺织、木制品、其它制造业、陶瓷土石、塑料。这些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在日本的整个高增长期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60年代和70年代的NIES、70年代和80年代的ASEAN成为这些产业出口的名星,但是在那之后,由于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逐渐失掉国际竞争力。第三组为民生用电气机械、其它运输机械、重电机械、办公用机器、金属制品。这些产业与第二组相比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它们的组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直到1985年一直维持了很高的国际竞争力,其后以广场会议为转折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80年代的NIES及随后的一部分ASEAN国家在这些部门却获得了出口成功。第四组是钢铁、其它电气机器、精密机械、一般机械、电子电讯机器、汽车。这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说是日本目前最具比较优势的部门[①e]。
以上四组数据说明了战后不同时期日本主要制造业部门贸易特化系数的变化,从而说明了主要出口部门的更替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兴衰,其背景是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因此与资源关系密切的产业一直处于贸易特化系数较低的情况之下,即主要依赖进口。除去资源密集型产业之外,战后日本经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换代过程。藤田夏树的分析说明直到90年代初,钢铁、其它电气机器、精密机械、一般机械、电力电讯机器、汽车等产业还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但前边我们已经谈及精密机械的海外制品比率从1990年到1993年由20.34%上升到26.28%,这就说明了即使是目前依然很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新的产业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推动下也不一定能一直保持其比较优势地位。
在日本产业结构升级中,值得注意的是微电子产业的兴起。微电子技术是新技术革命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微电子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革命,它使生产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进而使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化、软化,并将带来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极大变革。正是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
自1991年以后日本的整个工矿业生产一直处于不振状态,虽然平成萧条已经过去,但直到1995年生产指数还停留在95.3的水平上,比1990年差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整个生产规模还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却截然相反,除1992年有所下降之外一直处于迅速增长之中,1993年以来每年增长都是二位数,1995年比1992年增长高达52.8%,产值达3.8兆日元[①f]。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日本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在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新兴工业却在迅速上升。与此相应日本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出口额也在急速增长,1985年为24.1亿美元,1992年为99.9亿美元,1994年已达到184.9亿美元,在此期间以25.4%的年增长速度增长着,在1992年至1994年间增速甚至高达36%[②f]。
日本贸易振兴会在分析日美比较优势时,列举了医药品、办公用机器、电子部件、飞机类、精密机器等五类高新技术产品,其贸易特化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3. 日美五类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
日本
美国
1990年1994年1990年1994年
医药品-0.52-0.46 0.260.13
办公用机器 0.75 0.53-0.01 -0.23
电子部件0.60 0.60-0.06 -0.17
飞机类-0.76-0.71 0.65
0.62
精密机器0.52 0.48 0.06
0.02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1995年《贸易白书》第66页数字计算而成。
从表3可以看出,在五类高新技术产品中,日本有二类产品即医药品和飞机类明显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其贸易特化系数远远低于美国。从发展上看,日本的五种高新技术产品中,除办公用机器和精密机器的贸易特化系数在1990年至1994年间稍有下降外,其它三种或持平、或有所上升。特别是飞机类,日本最近已经制定出开发大型民用客机的计划,今后该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望有较大的提高。与日本不同的是美国的五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就是说国际竞争力在下降。从五种产品总量上来看,日本的出口额由1990年的533.23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849.58亿美元,增加了59.3%;而美国的五项产品出口总和则由866.03亿美元增加到1079.61亿美元,增长了24.7%,日美之间的总量差距在缩短。可见在这五项高新技术领域,从总体上来说,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处于逐渐增强的状态之中。
微电子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正是体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进展,体现了信息革命时代的特点。正如日本国际大学公文俊平教授指出的那样,体现信息和智慧影响力的新行业“智业”已经出现,从事“智业”的网络市民即“智民”已经开始活动。四五年前日本每年不过销售200万台微机,现在一年就要销售将近600万台。如果用10年前的固定价格来计算的话,1996年的微机生产额可达五百几十兆日元,而该年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也不过487.3兆日元[①g]。在信息革命时代不仅会产生出新的产业,而且高新技术将改造所有的传统产业。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将适应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总体要求,应该说,目前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仅仅是这一趋势的开始。
在日本产业结构迄今为止的这一调整过程中,日元的长期升值趋势、特别是几次大幅度升值过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从上述藤田夏树对表2的分组说明便可看出这一点。其机制如下: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减退,由此引起某些部门、一般来说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部门出口能力减弱,从而引起了这些部门向具有比较优势(诸如劳动力等)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其结果一方面可能引起传统产业部门空心化,另一方面又扬长避短,增强和发展了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工业部门,从而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某些行业努力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实际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无论哪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总是要不断变化的。应该说这是一条普遍规律。问题是传统产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条件下会面临不同的处理办法。过去,最早发展了纺织工业的老牌帝国,由于本国新产业的发展和国际比较优势的丧失,纺织工业不断萎缩了下去。而战后却是将传统产业随同直接投资的流动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当然,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的发展,也由于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等原因,产业转移已经不限于传统产业,因此,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似乎更为突出。但是,如果国内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国内保存的老产业在技术改造方面能够取得很好的进展,产业整体高新技术化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空心化的负作用,那么所谓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次要而提不到一定地位的问题。如果相反,产业空心化的同时没有得到高新产业的相应弥补,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显示出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丧失了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没有新产品加以更替,那么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就会成为影响整体制造业水平的重要课题。因此,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今后决定日本产业总体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产业结构软化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第三产业有了更快的发展,并导致产业结构软化。日本第三产业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45.3%上升到1992年的54.1%,同期,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46.2%上升到53.4%,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由42.0%上升到52.0%[①h]。
可以看到第三产业不论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中,还是在整个就业人口中,其比重总是在不断提高的。实际上,第三产业在一定限度内的不断发展和比重不断提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普遍规律,但是各国发展的速度和特点却往往不太一样。第三产业更为迅速发展的一般性原因在于:随着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一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与之相适应;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客观上要求非制造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日本物质生产部门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波及效果是:在物质生产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场合,可推动非制造业1980年时增加0.329、1985年时增加0.330、1990年时增加0.347;反过来,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场合,它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波及效果为:1980年时增加0.437,1985年时增加0.381,1990年时增加0.335[②h]。从两者的变动趋势来看,物质生产部门对非制造业的波及效果在增强,而非制造业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波及效果却在减弱。只从乘数理论的实证也可看出非制造业增长更快的必然趋势。在非制造业更快增长的过程中,当今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起着主要作用。80年代以来,日本银行业、证券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日本非制造业的推进力量。
此外,日元趋势性的升值过程也是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软化的因素。日元升值直接反映到贸易品的价格上,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下降,从而升值使国内的可贸易品价格下降了。然而非贸易品价格却基本不受外汇变化的影响。其结果是二者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即非贸易品较之贸易品的价格相对提高了。这种价格变化也会影响到利润的变化,也就是说非贸易品部门较之贸易品部门变得更有利了。价格、利润的导向改变了资源配置的比例,使资本和劳动更多地移向非贸易品部门,从而使非制造业生产部门较之制造业生产部门相对扩大。
上面从产业结构软化原因的角度分析了日元升值和国内价格的关系。这里我们还应专门研究一下日元汇率变化和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关系。
所谓“内外价格差”问题已经成为最近若干年来日本经济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内外价格差是指,日元在国内使用时的购买力和将其拿到海外兑换成外币的购买力之间的差额。它可以用现实汇价和购买力平价的差额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购买力平价除以现实汇价。根据一物一价的经济学原理,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国家应该是等价的,即用汇率计算的相等的货币来支付。这就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是现实上却不然,由于存在着国界和海关,由于各国之间的情况相差很大,所以往往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不一致。本来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在日本却表现较为突出。特别是在日元急剧升值时期,用现实汇价所表现的价格和用购买力平价表示的价格的差额迅速扩大,二者表现出更大程度的背离,从而使内外价格差问题更为明显。
表4. 日本等国内外价格差的国际比较美国=1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19700.70 0.83 0.80 0.68
19710.72 0.89 0.81 0.72
19720.84 0.98 0.92 0.76
19731.00 1.16 1.06 0.75
19741.03 1.18 1.01 0.76
19750.99 1.20 1.17 0.83
19761.00 1.14 1.10 0.73
19771.11 1.21 1.09 0.76
19781.37 1.34 1.21 0.86
19791.25 1.41 1.30 1.00
19801.15 1.36 1.33 1.20
19811.12 1.04 1.05 1.05
19820.95 0.95 0.92 0.93
19830.97 0.90 0.83 0.81
19840.95 0.79 0.74 0.72
19850.92 0.75 0.74 0.70
19861.29 1.02 0.98 0.81
19871.47 1.22 1.13 0.92
19881.60 1.22 1.13 1.03
19891.44 1.12 1.05 0.97
19901.35 1.29 1.21 1.07
19911.42 1.26 1.15 1.12
19921.50 1.37 1.24 1.14
资料来源:引自日本经济企画厅1994年度《经济白书》第673页。
上表说明日本等国与美国比较计算的内外价格差是不断变化的,各国都存在着内外价格差但参差不齐,1985年以后的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内外价格差迅速增加且远远超过了其它各国。可以说在日元升值时期,内外价格差扩大;在日元贬值期,内外价格差缩小,甚至转逆。似乎这已成为内外价格差变动的一种倾向。
影响日美间内外价格差变动的因素除汇率外,还有内内价格差的日美差距。所谓内内价格差是本国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的价格比率,为了简化起见,通常可用制造业产品和非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比率来说明。我们已知内外价格差是购买力平价与现行汇价之比。购买力平价作为长期的汇率基础包括了商品与服务的价格,通常是用GDP来计算的,从定义上来说,也是应该包括服务在内的经济全体的一般物价水平。然而,现行汇价只决定于两国间贸易品即制造业产品的物价水平的不同。因此,内外价格差可以说是美、日两国的制造业产品和非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比率的函数。据日本经济企画厅用GDP紧缩指数计算的内外价格差,1993年为1.7、1994年为1.8(美国均为1),在1993年的内外价格差中间,约40%是外汇超调部分,约60%是内内价格差的日美差距所造成的[①i]。这就是说,进入1996年以来日元汇价疲软,成为缩减内外价格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已经知道,不论任何商品,一般的服务也是一样,其价格形成基本是采取成本加成的原理。因此单位劳动成本就成为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一国的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之间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便成为一国内内价格差的决定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的逻辑进程是,相对单位劳动成本还可以分解为相对工资成本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前者与相对单位劳动成本成正向变化,后者与之成反向变化。
表5. 日本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及其分解因素的变化
单位劳动成本 工资成本 劳动生产率
(万日元/人) (万日元/人)
制造业A 0.29 86295
1970年非制造业B0.24 71298
相对~B/A 0.82 0.83 1.01
制造业C 0.58463801
1991年非制造业D0.81419516
相对~D/C 1.40 0.90 0.64
资料来源:转引自八代尚宏《2020年的日本经济》,第173页(日本经济新闻社,1995年8月)。
日本1970年时非制造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为0.82,到1991年时这一数值扩大为1.40。这就决定了日本内内价格差的扩大。同期,相对工资成本由0.83增加到0.90,变化并不很大;而相对劳动生产率却从1.01降为0.64,可谓降幅甚大。因此,日本内内价格差扩大的重要原因是非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在1970—1991年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7倍,而非制造业只提高了0.7倍。最近若干年来情况有了变化,如果把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100的话,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1985年为87.0、1990年为86.3、1994年为87.3[②i],这就是说,最近10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它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非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相对加快。据上述同一出处,在1980—1994年期间,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3%,而制造业也不过2.2%。与美国相比,显然发生了较大变化。在1980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3.2%,而非制造业只有0.6%;如果以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00的话,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1985年为98.2、1990年为87.1、1993年为86.5[③i]。综合上述因素,说明了日本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地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无疑是有利于缩小内外价格差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规制缓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当前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结构转型时期,规制缓和不仅对提高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正如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日本的经济体制是多年来政府规制和民间部门实践共同形成的结构,只简单改变政府规制还不能马上改变经济结构[①j]。何况对于日本来说改变规制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因此,结构调整、规制缓和以及本文所论的提高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日本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以上是作者于1996年9月完成的论文。但在论文即将公开发表的1997年春天,日本又大幅贬值到1美元兑换122—124日元。这就有可能使读者对本文的时效性问题提出疑问。因此,作者有必要强调指出:第一,本文所讲趋势性的日元升值是指1971年到今天整个过程的日元汇率变动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日元总体上是升值的,但它的走势是波动的,包含了几次大的升值和贬值过程,其中每次日元汇价的具体上升都在总趋势背景下对日本的国际投资和国内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集中论述这一过程中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这一论述不论当前的汇价走势如何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是正确认识今天日本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具有粘性的累积过程,一旦形成便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日元升值带动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在海外已经形成的生产,不会再因暂时性日元贬值而撤回。与上述过程同时引起的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绝不会因今天的日元贬值而退回去。因此本文所论已经形成的结构性变化不会因今天汇价的暂时变化而改变。但是,正是这种结构性调整对21世纪的日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该论文写作于1996年夏在早稻田大学作客座研究期间,在此感谢早稻田大学给予的帮助。
注释:
①a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附录:长期统计》,1996年版,第9页。
①b “适正资本”是从日语中借用来的名词,“适正”有适当、恰当、合理之意。——编者。
②b 日本《世界经济评论》1996年第2号。
①c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会:《经济系》1996年7月号,第20页。
②c 1996年7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
③c 日本贸易振兴会:《投资白书》,1996年,第42页。
④c 日本通产省:《通商白书》,1996年,第212页。
①d 见日本经济企画厅“SNA投入产出表”,转引自日本贸易振兴会《投资白书》,1995年,第81页。
②d 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白书》,1995年,第90页。
①e 小浜裕久:《东亚的结构调整》,1995年2月,日本贸易振兴会,第215页。
①f 1996年11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第23版。
②f 日本通产省:《通商白书》,1996年,第204页。
①g Jitsugyo no nihon,No.4,1996.
①h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1994年,第669页。
②h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1996年,第320页。
①i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1995年,第244页。
②i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1996年,第224页。
③i 日本经济企画厅:《经济白书》,1996年,第225页。
①j 1996年7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
标签:日元升值论文; 产业空心化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日元对美元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