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互助:青年与青年的新纽带--“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高级别研讨会综述_农村论文

东西方互助:青年与青年的新纽带--“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高级别研讨会综述_农村论文

东西互助:凝聚青年新纽带——“中国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问题”高层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论文,剩余劳动力论文,纪要论文,纽带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目前8000万流动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71.8%,约6000万,所以跨地域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青年问题,团中央为此实施了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东西互助——劳务协作”活动。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推动“东西互助——劳务协作”活动的深入发展,团中央日前召开了“中国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问题高层研讨会”。全国人大、中国扶贫基金会、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长瞭望》杂志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现辑部分发言摘要,供参考。

——编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劳务输出要成为新兴产业

事实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敢说百分之百是年轻人,最起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青年人。青年劳务协作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团中央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对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有益探索。

我曾当过劳动部副部长,分管劳动就业。到了人大工作后,一直对这个问题很关心。1993年底在一次中共中央党外高层人士座谈会上,我就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发表了意见。江泽民、李瑞环同志也很重视,要我就这个问题搞一个调研。1994年初我组织了由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派人参加的调研组,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贵州五省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并以民革中央的名义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几点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关系到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一跨世纪的课题必须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

一是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应坚决克服将这种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对立起来的观点。实践证明,引导好这一转移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二是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可以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开发生产,将历史形成的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搞好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可以发挥劳动力对资金和物质资源的替代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将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劳务输出是运用劳务形式在劳动力流动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抓好。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组织及管理协调机构,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机构等。我认为起码要建立三个层次的信息服务网络:乡镇劳动服务站;跨省劳务输出工作站;区域性劳务协作网。建立这样一个产业,需要必要的投入,国家应建立劳务输出基金,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四是向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和发展乡镇企业是转移劳动力的主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途径还在农村,应立足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来消化。

五是要将劳动力转移和有序流动工作作为重大的战略任务,列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的同志形象地比喻:现在是劳动力的增长和转移在赛跑,是劳动力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在竞争。我们要努力使这项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有序化。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巴音朝鲁:东西互助——劳务协作大有可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问题。对逐年高涨的“民工潮”问题,团中央书记处一直十分关注,并先后采取了多项疏导措施,特别是团十三大以后,推出了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东西互助——劳务协作活动,对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域有序流动,对如何努力为贫困地区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这项活动取得了好的成效。可以说是社会关注,党政支持,团内认同,青年欢迎。

进一步推动这项活动的发展,就要在以下三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和必然转移,全国人均耕地只有1.3亩。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发达国家农村人口都在10%以下,而我国占80%。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跨地域流动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青年劳务协作无疑是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联的一项事业,符合大局需要,符合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根本利益。

二是青年劳务协作是共青团的一项具有多重价值的长远事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务院三峡移民条例都对共青团开展劳务输出有明确要求;我国社会发展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对共青团参与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开发寄予厚望。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处在加快建设的关键时期,团属劳务中介机构的积极介入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向前发展,越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青年劳务协作事业事实上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一个重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资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显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脑业社会,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越来越倚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必须倚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用活劳动的积累弥补资本不足。美国人也讲,当财富是从土地中开发出来时,我们是一个发达国家,可是当财富要从人的头脑中开发出来时,我们将变成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近2亿的剩余劳动力尚没得到有效地利用开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从1993年农村外出人员状况来看,平均年龄31.1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8.7%,文盲半文盲在8%以下。6000万外出务工青年是非常重要的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通过劳务协作活动,把他们组织起来加以培训,是从中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重要措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篇大文章。我们要大力发展这项事业,使其成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有机部分,成为培养青年人才,增强共青团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条坚强纽带。

社科院农村所副研究员韩俊:每年为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民工潮才会向良性发展

解决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必须采取多渠道分流、多种形式转移的战略。

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根本途径。工业化过程中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益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在城镇的集中,不仅有利于节省企业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更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而言,在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的弹性值都大于1,即第二产业就成为必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虽然引发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普遍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我们认为,除了像少数特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入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外,大多数城市应向农民打开城门,鼓励农民企业家进城投资办厂,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地发挥农村作为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土地占有的高度不平等,农业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城市传统服务业成为过剩劳动力的“蓄水池”,这在一些国家造业每增加1人,第三产业往往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要把引导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从80年代后期开始,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内部就业日趋困难,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开始松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成了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在我国,为了防止农村人口的过度涌入城市,诱发城市病,应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使农村有效地充当起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今后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改造中低产田,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结构,进行大型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搞好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等,这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吸纳农业过剩劳动力的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992年我国荒地面积有10800万公顷,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宜农荒山7661.46万公顷,可利用草地31333万公顷,淡水总面积1664万公顷,可养殖面积503万公顷,海洋面积2.08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07万公顷。农业资源拓展的空间是可观的。

我们认为,只有保证每年平均有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才能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继续恶化,才有利于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农民跨地区流动背后是收入的城乡和地区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有人认为中国这样的大国连续的增长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但改革以后,事实上再一次打破了这种论断。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力主要是农村改革。然而同时,农村本身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种问题是九十年代甚至下个世纪必须解决的问题。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徘徊的状态,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分则增长较快,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负担问题,也出现了地区收入差距问题。1978年到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事实上在缩小,1978年城乡收入比例是2.8:1,到1984年农村改革取得很大成功,农民的收入每年增长13-14%,城乡收入比例缩小到2.4:1。但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拉开,现状比改革初期还糟,改革初期是2.8:1,现在是3.2:1。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还表现为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我们知道,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农民跨地区流动。

所以,表面上说若干问题都是农民跨地区流动的问题,事实上背后的原因是农民收入的问题,地区差距问题。我想这两个问题归根到底是怎样使中西部农民收入有快的增长,这样,所谓有序流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解决思路值得商榷。传统的解决思路,如增加对中西部的扶持,事实上,乡镇企业要办起来,不是主观愿望的问题,东部乡企比中西部发展快,是因为接近原材料、接近国内国际市场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重要的是东部有更多的经营人才,对西部拔苗助长是无益于事的。第二个传统的思路是希望把中部的资源优势、西部的矿产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种方式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第三种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希望政府用补贴提高农产品、资源产品的价格,这也是行不通的。第四个传统解决方法是把农民关在中西部,不叫他流动,这实际是掩耳盗铃的事情。

我认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引民工潮进入劳动力大市场

所谓民工潮,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现象。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这是各国各地区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都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农民开始获得自由,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因此,从历史的眼光看,这无疑是件好事,而不是坏事。民工潮当然出现了负面的东西,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即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过程中的无序而带来的问题。既然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转移不流动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流动转移从相对无序到有序(即建立起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保障社会安定的秩序),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不加组织引导,任其盲目自发地发展,停留在民工潮的原始状态。

这个责任主要在农民吗?由于几年来,在农村深化改革问题上缺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发展战略,未能摆脱以粮为纲农业基础论的影响,结果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趋势上,缺乏应有的预见和正确的估量,不敢积极地加以肯定和支持。当民工潮出现时,只能处于不知怎么办的尴尬境地,或顺水推舟,或被动应付,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谈不上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收入增长滞后,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得不到解决,更激化了农村劳动力的自发流动。这正是问题之所在。

解决民工潮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无序到有序,根本道路在于开拓、活化、组织、发展劳动力市场。通过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建立起一个劳动力大市场,把“民工潮”变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全国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量。

眼下我们提出以下思路:(一)全国逐级建立劳务信息中心,形成劳务信息网络。(二)通过各地的劳动、教育等部门,并吸收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办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学校和劳务培训班,对民工进行必要的文化、技能、职业道德和有关常识的培训教育。(三)通过组织引导,争取按就地、就近、东南沿海、海外四个梯级,合理有序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地就近转移关键在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这是主渠道;扩展农业视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不要以为我国的农业已经容纳不了很多劳动力了。要把眼光从仅仅盯着15亿亩耕地,转向富有草场、山林、水面、边界以及蕴藏着各种资源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强调就地消化和就近转移,应该说,符合转移过程的合理化、集约化原则。但我们也绝不忽视劳动力转移的第三、第四梯级。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向海外转移,也应加以积极的组织和支持。

劳动力资源是最伟大的资源,劳动力配置是最重要的生产配置。我主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热情支持,积极引导,认真组织。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是迎接中国生产力大解放的千秋大业。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齐景发:出路在于发展乡企增加就业机会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既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形成了一个“潮流”,那么,消极地堵是堵不住的。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每年570万人的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78年的2800万职工增加到1994年的1.2亿职工,16年共吸纳了9100万人。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9.2%提高到1994年的26.6%,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主要渠道,大大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跨度无序流动。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其有序流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乡镇企业要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第一,乡镇企业要继续坚持多业并举、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原则,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在企业的所有制构成上,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在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同时,也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其他综合型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给农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在产业产品结构上,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资源状况和经济条件确立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在企业组织形式上,要提倡组建企业集团,优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配置,发挥乡镇企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连锁作用。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与工业小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安置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有小城镇1.9万个,其中乡镇企业超亿元的小城镇达5467个。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建设,一是扭转了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状况,更多地吸纳了剩余劳动力;二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转变,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转变;三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每增加一个小城镇,平均可转移6000多人的剩余劳动力。

第三,要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施以资金、技术、劳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作,调整和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只有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收入的差距,才能有效地抑制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远距离、大批量流动。要建立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回流机制,鼓励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劳动者回乡创业,弥补中西部地区人才、资金和市场信息的不足。要抓住东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农业部正在按国务院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有计划地推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协调发展。另外,要建立统一、开放、有序、可调换、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团中央权益部部长崔波: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据调查,在8000万流动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约6000万,比农村劳动力总数中青年所占比重高20.5个百分点,尤其是西部地区外出的劳动力中青年所占比例高达82.4%。

“东西互助——劳务协作”活动的基本思路是发挥共青团组织网络健全,紧密联系青年的优势,组织西部地区16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团员和优秀青年到东部地区务工学技,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学有所成并积累一定资金后再返乡创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994年19个省区结成协作对子,51个重点地、市、县率先启动,完现劳务协作5万人,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出现了一批成功的典型,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合格劳动者为根本宗旨,把人才效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注意抓了以下四个方面。(1)积极开展务工青年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2)严把输出人员质量关,不符合年龄、文化、健康、政治条件的坚决不输;(3)严把输入企业质量关,不盈利的企业,务工青年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太低的企业不输;(4)强化务工青年的管理,有五名团员以上的都要及时建立团的组织,以便于维护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及协助用工企业加强管理。从试点单位反映看,普遍收到了党政领导、用工企业、务工青年三满意的效果。

经过一年组织东西互助-劳务协作的实践,我们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跨地域有序流动问题,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域流动是其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首先是土地的推力。农村劳动力4.4亿多人,其中75%仍然从事第一产业,这就决定了劳动力剩余和外出流动。其次是城市的拉力。我国大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基建规模大,第三产业方兴未艾,迫切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第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拉大的驱力。第四、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东向西呈现出明显的梯次结构。所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域流动仍然是其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渠道。

二是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是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外出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5.7%,比农村劳动力总数中相应比例高出14.4个百分点,有技术特长的占23.3%,高出16.8个百分点。6000万外出务工青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由无序转向有序,最根本的措施是政府加强以促进东西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加速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域有序流动服务的协作网络。建设服务有序流动的机构和网络,必须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方面的齐抓共管,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必须形成一套自我发展的机制。

标签:;  ;  ;  ;  ;  ;  ;  

东西方互助:青年与青年的新纽带--“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高级别研讨会综述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