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角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取向论文,视角论文,学科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服务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探讨[1-6]、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研究[7-9]、学科信息服务团队模式的研究[10-13]、学科服务中学科馆员角色转变[14-16]、学科服务中的互动合作理念研究[17]等。学科服务,尤其是嵌入式的学科服务强调图书馆要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口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学科性,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更紧密地与用户的主体需求相结合,从以往被动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到主动地调查、跟进用户的信息需求,从传统的图书馆与用户间界限分明的二分法到要求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用户的信息环境,成为用户信息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这中间必定体现了图书馆某种价值理念上的转型和变迁。本文即试图通过对学科服务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追求的分析,并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所开展的具体学科服务活动为例,借助价值论的相关视角,对学科服务的价值论内涵进行解析,明确学科服务所体现的图书馆价值追求,进而理解这种价值追求和价值构建的开放特性。
1 学科服务的基本思路和核心理念
1.1 学科服务的基本理念
对学科服务基本理念的提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科服务开展的初衷和基本价值取向。学科服务强调服务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个性化特征,在传统的大一统服务局面下分化出一系列的针对学科、课题组和科研团队的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尤其是物理空间的限制,将服务延伸到用户的身边、电脑桌面,随需随取,快速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响应,为相关用户如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存在性和无边界特性,让用户随时能使用图书馆、从图书馆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嵌入式学科服务更强调学科服务应该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组织结构等层面进行渗透,强调学科服务要积极融入到用户的信息环境中,要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有效评价[7],并根据所掌握的用户需求特征对资源进行重新的组织、揭示并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用户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18],使得用户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之后,能自行从泛在的图书馆环境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
由上可知,学科服务开展的初衷即是强调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为了更快速有效地掌握并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学科服务需要有效调查用户的信息需求,设计一定的服务模式,组建一定的学科服务团队,深入到用户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甚至是组织环境中[8],为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提供高效的图书馆服务机制。这一过程是图书馆主动走出自身的物理空间和思维上的局限,以开拓性的思维主动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与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有效挂钩,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存在感和社会价值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自始至终都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放在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位置,并且更强调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专业性,而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专业性无不与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有关。这种服务能从服务机制和模式等层面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率予以保障,用户信息环境的优化和信息需求满足率的提高过程也正是图书馆提升自身存在感、使命感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1.2 实践中的学科服务
对实践中的学科服务开展类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具化学科服务实践中所呈现的服务宗旨和价值追求。国内学科服务最早开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建学科馆员制度,开始学科服务之旅。自此学科服务实践不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服务类型得到发掘。以笔者所在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所开展的学科服务类型有:EI、SCI、ISTP三大索引收录情况的个性化推送、学科热点前沿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推送、深入院系的学科资源和学科服务的宣传推广、学科信息专员的设置、图书馆工具条嵌入用户电脑桌面、针对专家学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等。
从以上简单列举的学科服务类型来看,从基本的有针对性的三大索引对口推送到学科热点前沿信息的整理推送、下院系的学科培训以及一对一的信息需求的满足等,可知学科服务的开展始终以用户需求为起点,有信息需求的地方就有信息服务,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图书馆的存在,形象一点来描述,可以将用户需求理解为一个圆点,而这圆点周围所构建起来的圆形就是以有形和无形形态存在的图书馆,这个圆形是一个呈开放动态形态的、有针对性的用户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学科服务实践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学科服务的核心理念,即基于用户需求的理念,这一理念其实是图书馆得以存在的基石,是图书馆自存在之初便一直在贯彻执行的理念,更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推动图书馆前进的催化剂和动力。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彰显、服务理念的贯彻都是围绕满足用户信息需求、适应用户信息习惯来展开的,图书馆并不能无所依存地凭空发展和进步,必定是有所依凭的,而这个依凭一定是作为价值主体的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而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19]。
2 学科服务中的价值论内涵
2.1 学科服务中的价值主体性
价值问题在人类社会无所不在,作为一个普遍命题,图书馆的存在发展过程也必然面临不同的价值抉择,可以说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面临价值判断、进行价值选择并适应价值变迁的过程。提及价值,则必然要厘清价值的主体和客体,即明确“价值是谁之价值、是对谁而言的价值”的问题,价值必然是在价值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的一种价值关系,而不是一个实体。价值无法独立存在,它离不开价值客体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客体的客观属性和功能为主体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主体的需求决定着价值关系的内容,为客体的价值化提供了主体条件和动力[20]。价值客体的价值内容随着价值主体类型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同一价值主体的不同价值需求也呈现不同的意义,这是价值的动态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只有在充分了解客体的客观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主体自身的客观需求和利益,评价事物对人的意义,进而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定的价值关系。
对于图书馆价值而言,当图书馆处于价值客体的位置上时,图书馆价值指的是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强调图书馆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利益的过程,这凸显的是图书馆的“社会贡献”部分,是图书馆自身的属性、功能对于价值主体的意义;当图书馆处于价值主体的位置上时,图书馆价值指的是图书馆的自我价值,即作为价值主体的图书馆利用客体的属性满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需要的过程,这是图书馆的“为我”部分,而这一“为我”必然是适当的和必需的,是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不断充电和完善的过程[21]。
通常我们所说的图书馆价值指的是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即图书馆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价值主体(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价值关系。由上可知,价值客体的属性为价值主体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可能性,价值主体的主观需求和利益为客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主观可能性,而主体的需求和利益永远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客体自身的价值必然随着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类型以及同一主体的不同需求内容而呈现不同的价值形态。
价值的主体一定是人,而人却不一定总是主体[20]。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机的存在,是由许多理性的、具备一定职业操守的馆员所组成的,有一定的集体理性和思考能力,是一个“特殊的价值客体”。这个“理性的客体”能够能动地了解作为价值主体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变化,通过理性而系统地分析,提炼用户的信息需求,主动调整甚至提升自身的客观属性和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种“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是一个由零散到系统、由封闭到开放、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而贯穿始终的是决定图书馆功能和发展走向的主体(用户)的主观需求和愿望。这一点可以从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可见一斑,一部图书馆的发展史,就是图书馆不断满足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调整服务路线的过程[19]。
而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催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行为模式,图书馆不是唯一可以满足信息需求的去处,网络的简便快速的需求响应模式为用户脱离图书馆提供了技术和环境上的可能。传统的大一统、笼统被动的服务模式无法适应新环境下价值主体的信息获取习惯,学科服务正是图书馆对这一趋势的有意识地响应。在超越时空限制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存在价值,如何根据主体(用户)的信息习惯变化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略,如何更好地满足新环境下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等就成为催生学科服务的主要动因。而这一过程中,价值主体(用户)的主观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变化为图书馆的革新提供了最主要的动力,也为图书馆服务赋予了更多的主体化色彩。没有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则也失去现实需求的基础。如果说以往图书馆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与用户需求脱节的现象,则学科服务即力求图书馆的服务具备更多的主体需求色彩,所提供的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或者用户所需要的一定能得到服务机制的快速响应。国内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学科服务中的读者互动就是学科服务强化用户主体需求的一个好例证[2,22]。
而这一过程必定是双方面的:一是用户有信息需求,二是要为满足用户实时的信息需求提供可行的服务机制。这一机制建立的前提就是对第一点“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了解和理解、整理和归纳,没有对应需求的服务只是“屠龙术”,而在了解主体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构建其长足的信息服务和需求响应机制。这一机制必定是“随取随用”的,能打破任何界限和壁垒的,它存在的所有使命和价值都在于能更好地满足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和使命感。
可以说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地缩小图书馆与价值主体(用户)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价值主体(用户)的需求满足率、降低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获取成本、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的过程。
2.2 学科服务凸显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价值主要指向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即图书馆为满足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做的种种努力和“贡献”[21]。图书馆自存在之初便一直努力紧跟并适应价值主体(用户)的需求脚步,这一过程图书馆或被动或主动对时代大环境中主体(用户)的需求、行为模式等特点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相应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而这些服务项目无不包含了图书馆对自身的价值期待和价值追求。虽然各个时代的主体(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行为模式,但因为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彰显需要通过与用户需求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甚至是无缝的连接,图书馆服务内容必然随着主体(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而变化。图书馆社会价值就是在这种了解并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及行为模式,进而评估自身的实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服务方案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和深化的。
所不同的是,学科服务对于图书馆而言是一种更具主动性的服务模式。如果说以往的图书馆服务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拘泥于物理空间或者小范围内的虚拟空间的话,学科服务则让图书馆跨越时空限制,在利用自身资源和服务优势构建起来的无形的信息网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的“主动出击”色彩,让图书馆社会价值在纵向和横向网个维度同时发展、延伸。对于图书馆而言,在信息技术零壁垒、网络信息泛化的时代,以一种更为专业、主动而深入的精神证明自身的社会价值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在诸如分析、整理、推送、融入等步骤中逐渐得到彰显和深化。
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提高图书馆的存在感的过程,而“存在感”的提升对于身处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而言更显得迫在眉睫。图书馆要改变传统“坐等式”的被动满足用户需求的零散服务方式,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在所处的传统时代虽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完善,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图书馆似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大环境的巨变改变了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式,也淡化了图书馆的存在感。而学科服务正是对这种时代巨变的一种灵敏感应: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和存在价值,要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界限,主动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带到主体(用户)的身边,在用户周围建立起无形的图书馆网络。而要想在泛在的互联网资源背景下脱颖而出,图书馆需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知识,提炼、整合并分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更为专业化、学科化和特色化、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在大一统的网络环境下赢得用户的支持和肯定。这种资源整理的过程其实也包括了用户一直在使用的内网络免费资源,所不同的是,图书馆对这些泛化的网络资源也进行了专业化的整合、归类,以专业化、学术化、学科化的资源和服务对抗泛化、大一统的网络资源,成为图书馆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思路。学科服务正是应和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2.3 学科服务中图书馆自我价值增进
图书馆价值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社会价值之外,还包括图书馆作为价值主体时通过从外界“获取”一定的资源和能量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自我价值。即此时图书馆处于价值主体的位置,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图书馆是一类特殊的价值主体,具备一定的整体理性思维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前景、现实需求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主观愿望,通过对自身发展状况、所处地位和所需资源等的评估和规划,从外界(价值客体)获取相应的资源和能量,进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如图书馆通过参加培训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通过评估用户需求丰富馆藏规模、更新图书馆软硬件设备、通过预算申请更多的政府拨款等,都属于通过这种“获取”的方式来“满足”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图书馆并非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愿望而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满足必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系统有效的体制、资金和资源的保障作为发展的后盾。也就是说,图书馆只有在自身条件准备充裕的情况下,才能具备更强的信息服务能力,才能以专业而自信的状态投入服务,并获得主体(用户)的信赖和肯定,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充分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细观业已开展学科服务的单位,不难发现,在开展学科服务之前,图书馆将自身的“状态”调整到了最佳之后才推出诸多的服务项目,而这里所说的“图书馆的状态”就包括图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整、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培训、图书馆学科资源的购买组建、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引进等。在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再开始细化学科服务的项目内容。除了这些准备工作,还包括对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估测量,并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学科服务项目及相应的学科馆员予以一定的奖励,肯定其工作价值等。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以高效的方式服务于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进而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因此,学科服务中所开展的诸多前期准备工作和后备的评估、激励机制等都是图书馆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过程与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并不冲突,甚至是一个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或者说图书馆自我价值的实现本身就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2.4 学科服务中的价值评价机制
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价值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与价值客体的客观属性所构成。离开价值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价值客体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带有任何价值意蕴。价值的产生除了依赖客体的客观属性即客体必须要具备一定潜能之外,必定要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参与,为客体的客观属性带来丰富的意义,人的主体性需求为客体的属性带来不同的价值涵义和价值表述。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主导者,同时也是价值关系的评价者,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客体价值的大小、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好坏等只能由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通过价值实践来给出评论[20]。
对于学科服务而言,其价值评价也必然需要作为价值主体的用户对图书馆通过学科服务与用户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
(1)学科服务的开展并不是图书馆一相情愿的想法,也不是图书馆“拍脑袋”式的做法,学科服务必然是图书馆在深入了解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这就可以保证学科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价值主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了整个学科服务的内容和模式等的走向。
(2)随着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如何了解学科服务的实际效用、学科服务的“学科化”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可以完善的方面等,就成为图书馆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而最有资格对基于学科服务的这一价值关系进行评估考察的就是作为价值主体的用户群体。当然用户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价值评价是零散的,图书馆必须要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馈渠道实时获取价值主体的评价意见。作为价值客体的图书馆可以能动地收集主体的信息需求和价值评价意见,这也与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有理性思维的客体有关。图书馆在与用户建立起价值关系的过程中始终都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但因为用户反馈信息所具有的零散性、描述性特质,图书馆无法对用户的价值评价意见进行量化分析。目前学科服务的相关研究涉及对学科馆员服务质量[23-24]、服务绩效[25]的考评,但对于用户对学科服务效果的反馈机制和价值评价渠道却很少研究。虽然在学科服务实践中图书馆或许会利用用户问卷调查、用户满意度测评表等形式获取作为价值主体的用户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实效的意见,但这一方式缺乏系统性,图书馆需要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学科服务实效反馈机制。通过这一反馈机制,图书馆可以及时了解用户对具体学科服务的价值反馈和建议,进而更准确地把握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从用户角度更有效地促进学科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科资源的利用率。
3 结语
学科服务自20世纪末在国内始兴,成为国内图书馆界的关注热点,其兴盛有着很大的必然性。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而这个时代性具体体现为图书馆跟随每一时代的大环境和每一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策略,以求不断适应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过程[19],这一过程中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呈一个开放的形态。而学科服务的兴起正是源于用户信息环境的巨变,从以往依赖图书馆的资源发展到逐渐以网络资源为中心,图书馆功能在这一信息技术泛化的背景下变得淡化,如何重拾图书馆的辉煌、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赢回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就成为新时代环境下图书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学科服务则正是这样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而学科服务所倡导的专业化、学科化、个性化服务体系正是高度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和以往任何服务一样,都具有很强的价值主体特色,所不同的是,学科服务中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往被动地等待用户需求到主动走出图书馆了解、搜集用户的信息需求、积极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真正实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意欲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壁垒和时空局限,让图书馆变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与互联网络不同,图书馆这一“信息网络”的资源更具专业化、学术化和个性化特色,是针对具体学科用户所建立起来的学科化的“信息网络”,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这种个性化和学科化的特色服务是其他信息系统所无法替代的。
正因为学科服务也是图书馆适应时代巨变而发掘出来的、用来证明自身社会价值的服务项目,因此学科服务也必然是时代巨流中的一朵浪花,但它不是全部,不是图书馆服务的终点站。相反,它是图书馆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接力站和加油站,它是此时代此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策略和价值论证方式,为图书馆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新生力量和更为丰富的内容,今后还将随着另一时代和另一环境的到来而提出更为丰富有效的服务策略,从而通过另外更能适应环境需求的服务方式来证明图书馆自身的存在感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