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负责新贸易时代_商业管理论文

商务部负责新贸易时代_商业管理论文

商务部主政新贸易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务部论文,时代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构性质与职责:新的商务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拟订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法规,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负责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事宜和组织产业损害调查等。

机构由来:商务部是由国家经贸委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和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能部门,国家计委的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能部门以及外经贸部的职能部门整合而来。

坚决拥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今年80高龄的原国家商业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万典武,3月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商务部的成立不由感慨万千:“拥护,坚决拥护。”但这个商务部在万老等一批“老商业人”的认识中,并不是彻底的“新部门”,而是有着许多“似曾相识”的历史烙印。

1998年,万典武和原商业部老部长等一批同志“上书”朱总理,请求打破内外贸管理间隔,合并两者管理职能。朱总理将此建议书转交当时的体改办主任,但最后无实质性结果。

万典武对此的分析是,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了机构改革,正处于工作调整期间。

当时的背景是:原先主管内贸的商业部几经改革,从部到局,到商业联合会,直至协会化,只保留了贸易市场司,最终演变成国家经贸委分管的贸易市场局,原先的每一个局长最后只能管一个处。当时大家都感觉到重新将内外贸并列重提希望渺茫。

万认为,新商务部合并成立的社会经济条件和1998年相比已经出现了巨大变化,当前流通业的发展和内外贸易的进一步融合,是新商务部成立的环境推动力。

绝对利好

据《北京晨报》报道,记者就国务院将设立商务部的改革方案采访了“两会”北京团中的商界代表——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北京市百货大楼总经理刘冰。刘冰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对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来说都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刘冰说,几年中我国的商业主管部门从商业部到内贸部到国家经贸委下属的贸易市场局再到如今的商务部,经历了多次撤、并、立的过程。这次改革是力度最大、最鼓舞人心的一次,有着深刻的意义。首先,组建商务部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此次新组建的商务部整合了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以及国家计委的相关职能,把国际和国内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做法。

其次,商务部组建以后,进出口权进一步放开的改革势必提上日程。“企业委托别人进出口,实际上加大了成本。对生产企业来说,有的企业产品既有内销又有出口,同一个品牌的产品由两个部门分管、通过两种渠道流通,本身不符合流通规律。对零售企业来说,没有自主进出口权很不方便。我们王府井百货经过了‘8年抗战’才拿到了进出口权。”

组建商务部的另一个潜台词则是国家对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过去学的理论都是把消费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生产决定消费。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消费决定生产,即现代流通业决定上游厂家的产品市场导向。现代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链条中起到关节点的作用。关节点没有问题,整个链条都会运转良好。同时,现代流通业又是一个可以解决大规模就业的行业,可以大量吸纳在结构调整中产生的下岗人员和富余人员。”

有限权力

据新华社报道,几经浮沉,5次改革,新的部是否还有原商业部或内贸局的影子?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王忠禹说,新组建的商务部,既不同于早些年管理国内贸易的商业部、内贸部,也不同于外经贸部。虽然从名称上看,它管理的范围似乎相当于原来这两个部加在一起,但据王忠禹说明,这个新部的权力其实比它的任何一个前身都要小。因为行政理念已经变了,我们正在打造的不再是一个“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政府”。

多名业内专家指出,多年来,5次机构改革都涉及到了流通业的主管部门,造成了政策的不稳定性,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流通的地位出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领导也越来越重视。最活跃的国内外资本开始蜂涌进入这个领域,在这个时候最需要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管理。

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商务部是冲在最前面的部门,它肩负着对未来中国入世后诸多长远决策的调查和决策建议任务。国有资产管理任务全部剥离到国资委以后,商务部有了集中精力管理这一部分事务的可能,但肩上的任务并不轻松。

必然选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成立商务部,打通内外贸,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必然选择。”与本次其他机构的改革不同,对于商务部的组建,记者采访到的官员和专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如此回答。

“商务部”这3个字对于外经贸部的官员来说并不陌生。凡涉及到与美国相关的业务,与他们接洽的对口单位正是美国商务部。这样的情形并非美国独有,在许多国家,由贸易部、经济部或商务部一个部门管理的事务,在中国就会牵扯到这三个、甚至更多的部委。

这种状况源于对流通领域的多头管理。记者查阅了部分国家的流通管理体制,类似中国目前这样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市场分割和进出口配额分割的管理体制极为罕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卫平告诉记者,这种管理体制依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苏联模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

记者注意到,欧盟内部都已经完全打破了内外贸的界限,欧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属于“内贸”的范畴,而我们还在分别管理这两大市场。

这样的局面马上就会结束——2003年3月,我们见证历史。

意义深远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新成立的商务部仅仅是将原来分属外经贸部、经贸委和国家计委的部分职责组合在一起吗?记者采访了外经贸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

记者:为什么会成立商务部,是与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直接的关系吗?

马宇:入世不是主要原因。商务部的成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外经贸部管理涉外贸易,而经贸委则管理国内贸易,这种将内外贸分开,分别作为行业来管理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向原苏联学习的。

记者:美国的商务部比较有名,它的商务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对外贸易也属于它的职责范畴吗?

马宇:美国商务部属于政府序列,主要管理国内的一些事务,管理比较实。比如像两个企业合并会不会损害消费者,会不会损害这个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如果企业合并后有垄断嫌疑,这种合并则需要由商务部进行审批。也就是说,美国的商务部只管理市场秩序以及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但不会管企业会有几个网点,不会对企业经营权加以限制。美国还设有一个专门的贸易办公室,设有贸易代表,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涉及对外经济关系,争取美国企业在其他国家的利益。但这个办公室不具体管理微观的企业,而且直属总统管理。

记者:您认为,我们原有的内外贸分开管理的体制有哪些弊端?

马宇:外经贸部是属于国家序列,既有类似于美国贸易办公室的职能,要进行国与国之间双边谈判或者是多边谈判,同时还管理着国内的外贸公司,比如,审批外贸公司的进出口权,权力比较大,这就造成职能定位比较混乱。而且以前外经贸部的工作重心大都在审批权上。但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对所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再有审批权。尤其是内外贸经营权其实都是企业的天然权力。对企业外贸权力的设限,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记者:经贸委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和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国家计委的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以及外经贸部都将归属到商务部之下,这是不是意味新成立的商务部将拥有这些部门原有的权力和职责?

马宇:事实上,到明年底以前,我们就会放开外经贸的审批权,到那时,微观的审批职能都不应该再有。而且成立了商务部,也不是将原来几个部门的东西合并在一起,把过去的审批权挪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新成立的商务部的最主要的职责是,对内负责监管市场秩序,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管理;对外为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至于企业具体的商业行为、投资行为都应该由企业负责。政府只需要管理自己该管的事。

记者:为了能更有效地发挥商务部的职责,新成立的商务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马宇:千万不要只是简单地设立内贸司和外贸司来管理对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我认为新成立的商务部应该会有这么几个部门:类似于原来隶属于国家经贸委的贸易市场局的部门,专门负责监管国内市场竞争秩序;外经贸部现有的对外贸易部门,加上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的产业损害调查局,专门从事我们国家对外多边和双边贸易的事宜;还需要一个主要负责对内贸、外贸制定政策以及制定政策配套措施的部门。

标签:;  ;  ;  ;  ;  ;  

商务部负责新贸易时代_商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