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海绵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开始建造海绵工程,以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加强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仍存在的雨水堆积问题,故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于建筑排水设计,以缓解雨水堆积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文章结合工作实践,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相关内涵,介绍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海绵城市理念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建筑排水;设计
引言
如今,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内涝一旦发生,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引入,革新了城市给排水建设思想,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方法。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所谓“海绵城市”指的就是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将城市看做是待塑造的海绵,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备多种功能,在面对城市发展中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就可以较好地应对,从而有效的控制与减少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灾害与损害。在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就是要充分的应用城市的各类水资源,从而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些城市在其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雨季到来的时候就能够实现对于雨水的有效存储,使城市的渗水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城市雨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促使城市的生态、自然、和谐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保证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并能够有效的促使城市中的雨水资源利用率逐渐提升,缓解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例如某地就通过收集城市的降水资源,并在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绿化、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应用已经收集的雨水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缓解降水比较集中时造成的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并有效的避免在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对提升城市环境建设的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道路横断面
道路是行车的主体部分,长时间经受行车荷载,在路面铺装中可以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传统的路面设计是通过坡度重力的作用,路面的水经过道路两侧的排水边沟进入地下排水管道中。改进路面设计材料,使用透水性强、孔隙大的结构层,部分水可以透过结构层;由于路面道路的特殊性,水在透过结构层的过程中,相当于透过了一层层的筛孔,水中携带的一些杂质和污染物会被过滤,流至地下的水都是较清洁的水。在路面透水铺装中,可以设计为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碎石铺装等。横断面方面通过优化道路横向坡度的设计,在不同道路方面设计成不同的排水方式。为了使路面雨水快速有效流入汇水系统,合理配置路面中的分隔带和绿化带,便于雨水排出。
2.2科学规划设计城市人行道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人行道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比较良好的步行空间,能够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因此在城市市政建设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该山地城市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而对该城市的人行道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一方面保证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行走,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该人形道路能够较好的收集城市雨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市人行道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要想实现其收集雨水资源的设计目标,就要求建设中所使用的建设材料具备较好的渗水性能,在道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只要充分的发挥该建设材料的良好渗水性能,就可以实现收集雨水资源的目标,避免城市的人行道存在雨水积水的问题。而且,通过使用渗水性能较好的建材,这样也能够较好的对城市路面温度、湿度进行调控,及时的对城市地下水资源进行补充,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城市化发展要求。
2.3绿化带
道路的绿化带在城市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可以缓解行车中的视觉疲劳,还能起到净化汽车尾气的功能。在贮存雨水方面,道路采用分隔绿化带,绿化带可以进行特殊设计,一部分水留存地面,将道路路缘石留有开口。同时,为了避免绿化带中过多存水,在绿化带中加入渗水措施,保护植物根部不受长时间浸泡。充分利用绿化带的植物,优化设计水流的流向和方式,雨水部分流入绿化带内节省人工对绿植的浇灌。
2.4其他
(1)透水铺装,区域内的广场地面、停车场地面、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均采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铺装;对于机动车道,铺设透水砖,以此促进雨水向下渗入,起到排水和涵养地下水等作用。(2)下沉式绿地,最大限度利用绿地资源进行雨水的下渗,其高度应比周围路面低20~30cm。为保证安全,在绿地中应设置溢流井,所有超过标准的雨水都由溢流井直接进入市政官网。屋顶与外立面的雨水做最大程度回收,无法回收的部分排入绿地当中。(3)生态洼地,在底部铺筑一层砾石,以此增加调蓄容积,确保雨水及时下渗。同时敷设排水管,使雨水持续且缓慢地进入到市政管网当中。收集到的雨水应进行净化处理,由调蓄池储存,实现雨水资源化。(4)路牙石开口,对生态设施的周边进行竖向调整,形成1%~2%的坡度,坡向调蓄设施,以此保证雨水可以自流汇入;设于生态调蓄设置附近的所有路牙石,都应以降雨量等为依据,确定具体的开口数量,选择适宜的开口宽度,并在开口的位置设置缓冲带,以减慢流速,避免管道被大块异物堵塞。雨水从侧石过水孔通过,进入绿化带当中,用于植物的灌溉,并涵养地下水,真正做到排水和综合利用一举两得。
2.5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适应,满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综合考虑城市规划。这就要求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将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城市的发展规划综合考量,通过优先设计和规划预留,为城市未来的扩大和发展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为城市运行和发展服务,才能使城市的具体规划目标得以实现,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下基础。
3海绵城市建设未来发展展望
城市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在未来必定向海绵城市方向发展和转变。工程与学术界和政府都正确认识传统雨水排放和利用模式无法满足实际要求。然而,从相关经验来看,新体系的引入和建设不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又十分艰巨的工程,需要在基本的管理理念和政策机制上给予重视,寻求突破,建立能为新体系引入与建设提供基本保障的理论、技术和人才队伍,在短期内快速实现恐欲速则不达。在试点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偏差及错误,对此,需要将海绵城市作为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它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从而为国民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的理念对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在当前阶段,我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强化对相关技术的重视程度,优化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博渝.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21):120.
[2]陆亭颖.城市给排水建设长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22-223.
[3]李灿波.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41.
论文作者:李高峰,魏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给排水论文; 理念论文; 绿化带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