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寻求治疗脑梗塞的最优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中医治疗,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57.1%,研究组总的有效率为94.5%。即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旦确诊为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较好。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治疗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是常见的致残和死亡的原因,其通常是由于脑血液的循环 障碍使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以致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使得患者出现肢体的瘫痪、神志不清等一系列临床的症状。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塞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笔者选取乐本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均发生变化,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很少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等因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塞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血液黏稠度改变或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某些诱发因素存在时易促发脑梗塞。而中医学认为脑梗塞归属于中医学 “中风”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是虚、火、风、痰、瘀及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的。
1.2基本资料
于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系首次发生急性脑梗塞(颈动脉支配区),均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治疗组:男17例,女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并发症、合并症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括复方地龙胶囊E1药物治疗;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者海克尔合用胰岛素;存在脑水肿的患者采用甘露醇静脉点滴;静脉滴注营养脑神经的中性液体;口服尼莫地平;而对于研究组来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中药方剂包括黄芪,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地龙,丹参。而对于还患有痰瘀阻滞者,还可以加大黄、胆南星、陈皮、半夏。均用水煎服即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2.0软件处理系统,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13例,无变化10例,恶化5例,总的有效率为57.1%;而研究组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3例,无变化10例,恶化2例,总的有效率为94.5%。基于统计学分析,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1]。一方面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另一方面,也可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有研究发现,患有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会有所增高。一般发生在脑梗塞后的急性期至2~3年。发病的原理可能是由于神经病理改变造成神经递质活动异常,从而引起情绪变化。脑梗塞的危害除神经功能缺损外,还出现以情绪低落、消极悲观、自罪、焦虑、依赖、易激惹、兴趣减退、意志缺乏、淡漠、认知障碍等症状为主的病症。这种抑郁症可以通过来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抗抑郁药对于脑梗塞后抑郁症的发生也有预防的作用。然而对于什么样的人群易于发生脑梗塞后抑郁症?有结果示:如果脑卒中的病灶位于大脑左半球,越靠近颈部,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发生情绪行为的变化。另外,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症状就越重。但是,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其病因可以是血管、血液、血液动力学的异常造成的,也可以是大脑动脉的狭窄和造成的。由于本病对于人群危害严重,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所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以为就治的及时打好坚实的基础。其中,需要与急性脑梗塞鉴别的疾病之一是脑出血。因为脑出血发病急,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会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也会增高明显,病况危险。和急性脑梗塞一样需要准确及时的诊断并救治。对于临床经验尚浅的医生可行头颅CT以鉴别。另一种需要鉴别的疾病为脑栓塞。在人体的各个组织脏器中,除了作为泵给人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心脏外,脑同样是重要的器官。而脑栓塞,起病急骤,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对于本病的鉴别,主要从病因出发。询问患者有无心房纤颤、有无细菌性心内膜炎、有无其他脏器的肿瘤如子宫肌瘤等病史,可与急性心肌梗塞予以鉴别。对于急性脑梗塞的预防,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即合理的吃和健康的动。先吃水果后吃饭,保证绿色食物的摄入;体育锻炼要有规律,同时要有效率,可以在频度、锻炼的时间时间、强度三方面来把握。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临床上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德金,王坚. 关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分析[J]. 健康之路,2016,11:112.
[2]展文国. 黄芪猪蹄汤辅助经方治急性脑梗案[N]. 中国中医药报,2016-06-02004.
[3]苏猛润. 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型)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红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脑梗塞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论文; 动脉论文; 抑郁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