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盆底锻炼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57例患者,剖宫产组57例患者,对患者行盆底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底肌肉张力。结果: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率为80.7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率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6周开展盆底锻炼可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肌张力与阴道前壁脱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盆底锻炼;压力性尿失禁;产妇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338-0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为女性产后常见病并,主要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1]。压力性尿失禁为女性常见性尿失禁类型,多表现为在运动、咳嗽等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溢出。我院近年来对产妇生产后开展盆底锻炼,在降低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取得确切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产后6周复诊,恶露排净,无生殖泌尿手术史,且无尿道炎、阴道炎等疾病。将患者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7例,阴道分娩组年龄为20~35岁,平均(28.9±3.1)岁;孕周为37~41周,评价(38.7±1.3)周。剖宫产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28.2±3.4)岁;孕周为38~41.5周,评价(39.1±1.7)周。两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了解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自愿参加。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行盆底锻炼:Kegel训练法:嘱患者取平卧位,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6~10s,然后呼气放松,再收缩,持续做20次,一天3组,2个月为1个疗程。在训练过程中,嘱患者放松腹肌与臀大肌肌肉。以PHENIX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嘱患者取平卧位,将探头置于患者引导,按照反馈电流图像,对刺激强度与频率进行调整,指导患者进行收缩、放松练习。I类肌纤维电刺激频率为8~32hz,II类肌纤维电刺激频率为20~80hz,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准。一次20~30分钟,一周2~3次,持续治疗10次。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产妇均行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产妇的I类肌、II类肌功能恢复情况:以手测分级Oxford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测试共分为0~5级,以≥3级为正常。(2)对比两组产妇治疗3个月、12个月的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的持续时间[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盆底康复情况比较
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率为80.70%(46/57),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40/57)(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率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VSP、VRP及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妊娠、分娩导致盆底支撑结构缺陷、损伤所引发的疾病,主要症状有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研究显示[3],对产妇开展盆底肌锻炼可有效延长盆底肌的收缩时间,提高盆底肌的收缩功能,对于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观察组开展盆底锻炼,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率为80.7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率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证明对产妇产后开展盆底锻炼能够有效促进I类、II类肌功能恢复,且阴道分娩患者恢复更为理想。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盆底功能锻炼对于提高盆底肌功能,延长盆底肌收缩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对产妇产后6周开展盆底锻炼可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肌张力与阴道前壁脱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6):420-427.
[3]蔡舒,任旭,宋均仿,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4):517-520.
[3] BORTOLAMI A, VANTI C, BANCHELLI F,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nd sexual dysfunct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J].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2015, 12(5):1233-1241.
论文作者:廖亚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产妇论文; 阴道论文; 患者论文; 产后论文; 两组论文; 尿失禁论文; 压力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