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ICU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体会论文_杜琼

112例ICU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体会论文_杜琼

(盐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5700)

【摘要】目的:分析112例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例ICU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输液,然后配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没有患者发生血栓、气胸或者是静脉炎等症状,在拔管以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好。结论: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可以降低血管损伤程度与穿刺痛苦,特别在经过导管与心理护理以后,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ICU;锁骨;静脉置管;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045-02

112 cases of ICU patients nursing experience in line of subclavian venipuncture herod

In sichuan liangshan yan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615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112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with subclavian venipuncture of nursing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in December 2015 -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of 112 cases of ICU patients, all patients with implementation of subclavian venipuncture infusion, and cooperat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analysis the effect of patient care. Results No blood clots, pneumothorax, or the symptom such as phlebitis, after ex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wound healing effect is better. Conclusion The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vascular injury with piercing pain, especially after catheter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habilit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atient, ha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The ICU; Collar bone. Venipuncture; Nursing experience

ICU也就是重症监护的病房,而锁骨下的静脉置管主要用在ICU,主要优势为位置比较平坦与宽阔,并且患者关节活动也不会受到舒服,临床护理比较方便。伴随医学技术发展,锁骨下的静脉置管广泛应用在危重患者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文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112例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的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例ICU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3.1)岁。

1.2 护理的方法

1.2.1心理方面的护理

在置管的前后,很多患者都会存在恐惧与紧张等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置管必要性,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家属去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置管注意问题,使得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

1.2.2并发症的预防

如果患者发生出血或是红肿疼痛等并发症时,应使用碘伏擦拭穿刺口的周围皮肤,同时覆盖无菌透明的敷料,防止发生感染。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液体瓶中的液体量,必须保持其中一段输液管比患者心脏的位置低,防止空气进到血管中引起血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正常与否,患者穿刺侧的呼吸音减低与否,避免患者发生血胸或是气胸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异常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3穿刺后的导管护理

首先,导管冲洗导管和封管:通过生理盐水来冲管,应用肝素液进行封管。而封管液配置室12500U肝素与250毫升生理盐水,配成比例50:1肝素液,然后封管。其次,增加换药次数:选取合适的敷料,通常使用透明膜作为敷料,这种敷料粘贴比较牢固,并且不容易吸水,而且便于观察穿刺的部位。护理人员每天还要通过碘伏对导管入口与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同时要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并且标明置管时间与更换时间,若发生潮湿、污染与渗出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最后,肝素帽与外部导管需要使用无菌的纱布包裹,然后进行固定。一些持续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输液器进行更换,同时对导管外露的长度进行观察,防止导管发生脱位,将穿刺针留置于体内4~8个星期,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更换。

1.2.4导管的感染预防护理

第一,将导管感染内因去除。由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机体多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代谢紊乱情况严重,在很大程度上会弱化患者抗感染的能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增加营养药物的输入,加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第二,避免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锁骨下的静脉穿刺之前,需要对手进行清洗与消毒,然后争取选取穿刺的部位,并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在接通输液与配液体时都要严格实行无菌的操作。

1.2.5导管阻塞预防护理

常见导管阻塞的原因如下:非血栓性的阻塞与血栓性的阻塞,两种堵塞都和导管的不合理使用有着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血栓性的堵塞比较多见,主要是因为血液反流后,在导管内形成了血块或者是血栓所致;非血栓性的阻塞原因比较多,主要包含附壁、导管扭曲、药物沉积与导管打折,上述几种原因都是引起非血栓性的阻塞主要原因。此外,导致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还包含采血的时间过长,导管的不合理使用,输液速度比较慢以及停止输液的时间比较长等,因此为了防止导管发生堵塞,需要护理人员针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要正确掌握封管的技术,在每天结束输液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封管液进行封管,也就是用肝素液进行封管,并且推注的速度要缓慢,保证封管液可以将整个管腔充满。其次,每一次输完甘露醇、血液与脂肪乳以后,护理人员应通过生理盐水洗管,然后再进行封管或者是输入其他的药物,达到对导管壁进行清洁的作用。再次,在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不断地巡视,避免输液通路打折或是受压,或者是肝素帽的接头盒输液器断开引起导管的阻塞。最后,虽然中心静脉的采血比较方便,但是在完成采血以后,护理人员一定要通过生理盐水来冲洗导管。

1.2.6导管的脱出预防护理

护理人员将导管固牢,避免出现导管脱出的情况。一些昏迷且躁动的患者,需要适当的对患者上肢进行约束,在更换患者体位时,护理人员要防止发生过渡牵拉的情况,以防导管发生脱出或者是移位。在输液器连接好以后,不宜将液体挂得过远或是过高,确保患者活动范围的合理性,在粘贴敷料时,需要紧贴患者皮肤,确保患者穿刺处皮肤的清洁性与干燥性。

1.2.7空气栓塞的预防

由于锁骨下的静脉压力在0~0.6千帕之间,在患者呼吸时,甚至会出现负压,所以要避免液体滴完以后带入空气,发生空气的栓塞。此外,在导管接头的脱落或者是液体滴完以后,比较容易出现负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实时地观察与巡视,防止导管的接头脱开或是液体输空,发生空气的栓塞。

2.结果

在112例患者锁骨下的静脉中置管时间为10d~30d,全部患者在结束治疗以后拔管。有6例患者直管部位发生皮肤红肿,2例患者置管部位出现少量脓性的分泌物。而后使用0.5%的碘伏对患者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同时每天都更换敷料,患者各种症状彻底消失,没有患者发生血栓、气胸或者是静脉炎等症状,在拔管以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好。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并且变化比较快,需要及时进行抢救,而保证静脉通道的畅通性,是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1]。为了让患者可以顺利的置管,确保短时间以内进行用药、输液与输血,同样要保证静脉通道的通常性,这样不仅可以输入高渗性的溶液与高营养液,而且对于中心的静脉压监测比较方便,继而有效降低伤残率与病死率[2]。此外,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对这个各种患者都使用,其穿刺的成功率比较高,并且不易发生感染,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这种穿刺方式主要优势是:不会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其操作过程比较安全与方便,治疗效果比较好[3]。目前,很多医院都使用锁骨下的静脉穿刺,但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的操作,注意手卫生,同时还要对穿刺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防止发生感染[4]。本次研究显示,在112例患者锁骨下的静脉中置管时间为10d~30d,全部患者在结束治疗以后拔管。有6例患者直管部位发生皮肤红肿,2例患者置管部位出现少量脓性的分泌物。而后使用0.5%的碘伏对患者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同时每天都更换敷料,患者各种症状彻底消失,没有患者发生血栓、气胸或者是静脉炎等症状,在拔管以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好。

综上,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可以降低血管损伤程度与穿刺痛苦,降低护理人员劳动的强度,尤其在经过导管与心理护理以后,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浏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4,13(35):107-108.

[2]薛红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194.

[3]程丽雅.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和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4):400-402.

[4]常梦颖.护理关注胸腰椎体结核围术期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意义[J].医药前沿,2016,06(11):314-315.

论文作者:杜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112例ICU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体会论文_杜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