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一问题研究(书面语)--先秦民族政策的错误及其对民族统一形势的影响_中国古代民族论文

中国古代统一问题研究(书面语)--先秦民族政策的错误及其对民族统一形势的影响_中国古代民族论文

中国古代统一问题研究(笔谈)——前秦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及其对国家统一局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秦论文,民族政策论文,笔谈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其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4)05-0005-10

十六国时期,由氐族建立的国家——前秦曾一度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前秦的统一经历 了艰难的历程,从苻坚建国到苻坚最后统一经历了25年的时间。苻坚即帝位后,任用有 识之士王猛,在军事上逐步扫除敌对的国家。从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开始,灭掉前燕 ,降服巴氐,攻灭前凉,攻代王什翼犍,灭代,散其部落。苻坚在中国北方建立起一个 统一的大帝国。当时人称前秦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 高僧传·释道安》)。从现在的地域来看,从淮河到秦岭以北的整个中国北方,以及今 西南的一部分,都被纳入了前秦的版图。可是,这个统一的国家在“淝水之战”后,也 就是公元383年,很快就分崩离析了。造成前秦统一的短暂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的。

固然,苻坚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为保证其统治的稳固,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 。诸如与民休息,劝课农桑;抑制豪强,重用汉族大姓和文人;革除民族压迫弊政,采 取“和戎”之术;因袭汉制,广兴学校等。但是,前秦的统一是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 候实现的,要使国家的统一能够长久就必须采取有利于消除民族矛盾和有效控制汉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的措施。然而,苻坚在民族问题及相关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有失误的。这 些政策不仅不利于消除民族矛盾,不利于有效地控制被统治的民族,反而加剧了民族矛 盾,成为前秦国家走向分崩离析的隐患。

首先,怀柔政策的实施,不仅不能有效地使敌对民族真心臣服,反而使其保存了实力 。在前秦国家统一前后,苻坚一直对被打败的敌对国家的贵族阶层实行拉拢政策。例如 ,前秦灭前燕后,慕容鲜卑的慕容被封为新兴侯,原来的三公慕容评被任命为给事中、 皇甫真被任命为奉车都尉、李洪被任命为驸马都尉。“燕之诸王悉补边郡。”建元七年 (371年),苻坚征伐仇池,仇池主杨统率其部落投降,被封为平远将军、南秦州刺史等 。

苻坚实行的怀柔政策,应该说是对北方少数民族变乱以来各民族一直奉行仇杀政策的 一种否定,也是一种进步。不过,这种政策在前秦统一的时候实施,是不合时宜的。因 为当时民族矛盾激烈。特别是少数民族上层贵族,他们对其他的民族一直抱着仇视和敌 对的心理,前秦的怀柔政策是很难改变这种状况和收到实效的。非但如此,这种政策的 实施,却使这些被征服国家的贵族可以有效地保存其军事实力。这正是前秦国家的最大 隐患。司马光对苻坚的这一政策评论说:“古之人灭人之国而人悦,何哉?为人除害故 也。彼慕容评,蔽君专权,忌贤嫉功,愚谙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禽。秦王 坚不以为诛者,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其失人心多矣。是以施恩 于人而人莫之恩,尽诚于人而人莫之诚。卒于功名不遂,容身无所,由其不得道故也! ”(《通鉴》简文帝咸安二年)这个评论是很正确的。

其次,军事分封政策的实行,使前秦的军事力量分散,也使氐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加 深。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就是要使氐族贵族能够更有效地统治其他民族。据《晋 书·苻坚载记上》和《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五年条记载,前秦国家的分封,既有与前世 分封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其不同主要表现为:一是要消除关中氐族贵族内部 的矛盾以及氐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二是要使氐族宗亲镇戍方镇,更有效地统治当地各 民族。

前秦国家实行这种分封政策,满足了氐族贵族对关东各民族剥削的需要,然而,也使 氐族贵族与藩镇地方各民族矛盾加深。当地人民对氐族宗亲的不满情绪是相当强烈的。 在军事上,对前秦国家来说是一种削弱。因为在前秦,国家主要的军事力量是由氐族人 组成的。前秦国家使氐族宗亲率氐族军队到关东方镇,使关中的氐族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在京畿的氐族军队当然也随之锐减。对苻坚这一政策的危害,当时的人看得很清楚。 苻融在淝水之战前,就对苻坚进谏说:“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 ,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 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我之仇也。”(《晋书·苻坚载记下》)随着这种 民族政策的实行,关中地区氐族军事力量逐渐下降,难以控制迁徙来的众多的鲜卑、羌 、羯各族。这样在前秦经略东晋失败后,前秦政权就很容易被推翻了,国家原来的隐患 ,立刻就成为不可抗拒的敌对力量。

再次,徙民政策的实施,虽为强干弱枝,却使威胁京畿的异族力量增强。前秦国家向 关中徙民,主要迁徙的是鲜卑、羌、羯等少数民族,使这里不仅异族数量众多,而且族 属复杂。苻坚的这种徙民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使被征服的少数民族远离本土,削弱其势力 ,也是为了充实京城的人力、物力。然而,前秦的这种政策是在民族矛盾很尖锐的时期 实行的,因此与历史上的徙民京城有很大的差异:一是前秦国家在迁徙这些少数民族时 ,并不打破原来的部落组织,只是简单的整族迁徙,这样他们可以利用部落组织,维护 其自身的利益,使前秦国家很难行使其号令。二是使被征服的民族对京畿的威胁增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当前秦的控制力削弱时,他们就可以依靠部落组织,成 为瓦解前秦国家的力量。淝水之战后,鲜卑、羌和丁零的首领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依靠的正是部落组织的力量。这些国家的建立就使前秦国家的崩溃难以挽回了。

前秦国家是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形势下实现了统一。国家在统一后,应尽力去调整 民族矛盾。苻坚的怀柔政策、分封政策、徙民政策,都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要加 强对征服民族的控制。然而,苻坚的这些政策都是对历史上传统政策的沿袭,没有多少 创新之处,也不能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作必要的改变,因而这些政策不仅没有使民族矛 盾得到调整,反而使被征服民族能够保存力量,并对前秦国家构成威胁,使民族矛盾加 剧。因此,前秦国家的统一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这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其 中民族政策的失误应该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收稿日期:2004-04-01

标签:;  ;  ;  

中国古代统一问题研究(书面语)--先秦民族政策的错误及其对民族统一形势的影响_中国古代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