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简约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畅

英语学科简约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畅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目前,在创新型课堂上,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组活动成为最能体现合作互动教学理念,最受教师欢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所谓的小组活动即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

一、 小组活动的作用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小组活动中往往是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语言实践活动。诸如表演、讨论、采访、调查等,都需要他人的协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协作精神会得到有力的培养。

2. 小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组活动的形式近似于学生课外活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习犹如走出课堂玩玩说说,而不是传统的那种枯燥的“读和说”书中死板的文字。同时由于有的内容源自学生自身的真实生活,使得英语学习的过程丰富多彩,课堂气氛很活跃。

3. 小组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止两极分化

在小组中为了完成一项语言活动,小组内成绩好的学生会主动去辅导学困生,不然它们的活动就难以顺利完成。并且小组内的人经常在一起活动,彼此间问问题也无心理障碍,学困生就有勇气求助他人,主动学习。这样能防止两极分化。

4. 小组活动可以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

小组活动中的表演、讨论、采访、调查等往往能引领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把书本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情景化。这是对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弥补了许多地区教学实施落后和缺少英语交际环境的不足。

5. 小组活动可以增强竞争意识

为了使小组活动高质量、高效率,要经常进行小组间的竞争。适时地对小组活动的用时、质量进行评比再加以表扬和批评,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那么如何使小组活动发挥上述作用呢?本人曾经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操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1) 精心组建学习小组

学生座位相邻的几个同学为一组,可以2至6人为一组,最好四人一组。因为一个班的学生组数太多不太好,组内人数太多也不好,会导致有些同学在活动时分配不到角色。每组内应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他也是小老师、指挥者、导演。

2) 尽量每堂课都策划小组活动

诸如表演、讨论、采访、调查等语言活动肯定要通过小组进行。写作训练、讲讲义也可进行小组活动。如在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草稿,再共同修改,解决了老师在课堂上因时间限制不能一一指导评析的问题。讲解讲义时,可以先将讲义交给别的同学,一边老师讲答案,一边学生边听边改。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在批改中见识不同的错误类型,对语言有更深层的理解。

3) 积极展开小组活动竞赛

在小组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差异,有的积极参与,有的则经常观望等待。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控制。最有效的控制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比速度、比成效,发动大家当评委,评出优胜组,进行掌声鼓励或发奖品加以刺激。

4) 临时调换成员进行活动

由于长期固定的搭档,小组内各成员拥有的信息总量是一定的,彼此也太了解太默契。为使学生能获取更多信息适应不同的客观交际环境,有时临时调换成员进行活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5) 让小组活动延伸至课外

有时由于内容难度大、课内时间紧,课内未解决得了的可要求课余小组继续搞,到下堂课抽查小组展示效果。这样学生会在课外饶有兴致地进行小组活动。

二、 英语课堂小组讨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 冷场

小组讨论开始时,常常是小组成员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或如何说,造成“冷场”的尴尬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既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

(1) 教师方面。分配小组成员时没有指定组长,没有将任务分配给小组的每个成员、明确各成员所处的角色和地位,大家谁也不愿意先开口;平时教学中机械训练较多,让学生灵活运用的内容少,一旦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就会产生困难;教师往往在没有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一些多数情况下不太真实的活动,学生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开口等等。

(2) 学生方面。学生平时都习惯于“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淡薄,被动接受多于主动探求;对开口讨论有畏惧心理,怕出错误被别人耻笑和丢面子,只希望听别人说。另外,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或词汇、句型不熟悉,只用简单的句子又很难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只好保持沉默。

2. 小组成员讨论发言不均,个别学生独占风头

小组活动时,往往是一小组中一两个同学成为主角,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其他同学却很少插话,只是被动的听,以致小组活动冷热不均。长此以往,会挫伤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对小组活动感到厌烦,掉下队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成绩较好且外向、善谈的同学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想在其他成员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他们也可能对正在讨论的问题有较好的了解,所以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另一方面,其他同学或许有自卑心理,觉得不如别人说的好,干脆只当听众,即使自己有问题也不愿意提出,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主动与其他同学沟通,进行“交互”性的学习和讨论,导致有些同学觉得小组活动毫无意义,甚至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在准备自己需要说的内容,没有认真听。这样,发言者没有听众,严重影响了小组讨论的效果。

3. 小组成员有时只是在“说话”而非“讨论”

由于目前大多是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很多,分的小组也多,教师有时无法控制到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也无法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有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或对活动不感兴趣的同学就乘机谈一些与讨论话题无关的东西,造成每个小组都在积极讨论的假象。

4. 讨论活动有时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小组活动准备不充分。这包括教师备课时没能根据每次小组活动任务的主题、类型及参与者的相关性做出很好的判断,使得分组不科学、参与者职责不明,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

(1)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各小组的指导和协调不够合理。

(2) 由于有些活动内容不够真实,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参与者虽然在开展时有很高的积极性,但苦于无话可说,手头也没有相关的信息资料可供利用,只得作罢。

(3) 由于小组讨论需要一定时间,而每节课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任务,也只好在学生开始讨论后不久就让他们停止了,使学生想表达的观点无法完全表达,甚至连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的时间也没有,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归纳后便草草结束任务,使得小组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三、 如何解决

从以上对小组讨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看来,教师在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职责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活动后的评价等方面。因此,教师的因素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首先要弄清活动的主题,即小组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确定本活动所属的类型。教师还要考虑这一任务对学生的适用性,估计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控制活动过程。

2.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明确各自责任

首先要指定活动小组的组长,组长应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他们会考虑他人的观点,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得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很好的交流。其他同学要有自己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也享有不同的权利。

3. 讨论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调控

首先,教师应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亲自参与到一些小组中去。教师还要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进程,对讨论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尤以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给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积极使小组“活跃”起来。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正确性、流利性、讨论的时间控制等方面。

四、 如何进行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教师先请活动比较积极、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成员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与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心议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组际交流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都能得以发挥。最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 如何检测与评价

教师在小组活动结束后,一定不能忽视对活动结果的检测与评价。活动后检测与评价的缺乏会使小组活动的结果无法很好地反映学生参与的程度。当堂检测会让教师得到最迅捷的反馈,便于教师采用有效的调整与校正。

评价则是小组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应该始终贯穿于活动中。在活动前(即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对学生做先期评估,思考“他们能做什么?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应做什么?”对学生而言,一个任务只有是“能完成的,想完成的,应该完成的”,才是有效的。在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应随时调控活动进程、节奏,让活动朝着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这种调控就是过程评价。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往往会有一个结果呈现(或陈述、或对话、或表演),教师对此应做出积极评价,在评价时,还应注意评价的指导性、启迪性和激励性。同时,教师的评价要考虑和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

总之,成功地进行课堂小组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课堂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真正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惟有如此,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保证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及个人品质的升华。

论文作者:刘畅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英语学科简约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