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难点和对策分析论文_刘均生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难点和对策分析论文_刘均生

淮北徐楼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众所周知,电气施工是机电工程建设最关键的一部分,它的整体运转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技术水平。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与机电工程有关的电气施工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的技术施工方式已经不符合工程实际,难以推动电气工程的有效运转。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施工流程和具体操作规范,对于提高施工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机电工程的现状入手,对电气施工中的难点加以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对策,确保机电工程更稳定的运转。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气施工;难点;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机电工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它与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空调通风、供电系统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的技术手段也较为先进。因此,如何推动技术创新,找到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难点就成为了关键。基于当前机电工程施工的现状,电气技术要对技术加以完善,控制好机电工程电气设备的质量,规范施工流程,确保接线施工的有效性。作为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切实从实际出发,应用好智能化设备,逐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为工程的稳定运转奠定基础。

一、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难点

(一)基础安装中的难点

设备的基础安装是电气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机电工程运转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它需要结合施工设计图具体实施操作,找到安装中遇到的不规范问题,并且在事后及时的进行检查。

①土建施工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符合标准,进而促进钢结构基础与混凝土结构的结合,提高电气设备安装基础的稳定性;②为了提升钢结构底座额稳定性,要提高焊接施工的质量,针对母材表面要确保不含有任何杂质等;③电气设备预埋在基础安装中是重点环节之一,对混凝土预埋以及底座预埋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针对一些关键部位的施工,例如设备盘柜的固定,需要加强施工监管,以提高整体基础预埋质量。

(二)管线施工难点

管线是电气施工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它的施工程序多样,步骤繁杂,工序交错,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处理好预埋深度的测量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照明设备选择难点

照明设备的选用也是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一大难点,它需要做好全面设计,既要保证质量,也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开支,控制好资金数量。部分企业甚至没有预留照明系统管道,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未能形成完备的施工组织方案,也是影响电气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配电箱安装难点

目前我国机电工程的配电箱都具有安全防护装置,在电路异常状态下,可实现对系统电路的断电保护控制。因此,配电箱的安装工作在电气施工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但是,由于部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对配电箱的过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进而使得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忽视安全细节,对配电箱的安装位置也存在疏忽现象,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将配电箱进行分机设置和箱内的杂物清理工作,进而造成了配电箱出现安装问题。

二、机电工程电气施工难点的解决对策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能够直观的认识到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难点,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些不足,强化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找到解决难点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不同的方式落实管理。

(一)做好机电电气安装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机电工程电气安装的基础,也是施工设计的方案重点,涉及到材料、设备等的安装。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全方位检查,根据图纸落实准备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之间也要协调配合,结合施工部分的预埋、孔洞施工细节,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明确施工要求。通常来说,预埋预留施工会涉及到动力系统电气管线、防雷线路、照明线路等的埋设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二)优化管线施工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作业中,管线的铺设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电气施工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技术人员在机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优化管线的施工管理工作。施工前,相关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考察,以此保证管线铺设地点的合理性。此外,在电线、电缆的长度选择上,应根据配管和桥架的具体标准来决定。在管线的施工时,应采取人力和机械相互配合的方式。在牵引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管线的固定工作,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点,进而优化电气设备中管线的施工作业,提高机电工程整体运行的稳定性能。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管线的合理布局,技术人员应做好管线的防雷接地控制,加强对接地线的安装管理工作。在防雷接地体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选择镀锌扁钢,其搭接长度最好控制在1米,间距不得超过5米,在扁钢的搭接中,设计人员应避免采用T字型的连接结构。在与防雷接地设施进行连接时,应保持扁钢为直角形且尽量保持其表面光滑。

(三)照明系统的设计措施

对机电工程系统中照明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应体现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原则。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照明设备有白炽灯和节能灯。白炽灯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但是其节能效果不明显,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较小。而且白炽灯需要经常更换,在替换工作中需要关闭电气设备,因此应用步骤较为繁琐。另外,白炽灯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设备的运行温度过高,导致电气保护装置频繁跳闸,影响设备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在电气施工中,技术人员应选择节能效果明显、且运行稳定的照明系统,进而提升机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保证电气系统高效稳健的运行。此外,为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长远性和安全性,相关人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完善对机电工程设备的施工管理,以此显著提升电气施工水平。

(四)合理布局配电箱

变电箱在机电工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机电工程项目中,出现电路故障问题大多情况下是由配电箱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注重合理布局配电箱,加强对配电箱的日常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应用现代化、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加强对配电箱的系统检测,进而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使技术人员可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显著提升电气工程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为保证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位置的合理性,技术人员应根据机电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结合当地的区域用电需求状况合理安排配电箱的位置,进而保证配电箱在布置设计阶段的规范性。同时,为防止箱体的腐蚀,工作人员应做好配电箱内的杂物清理工作,进而提升电气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五)建立检查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制度

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管理中,监督机制的执行与责任制度的落实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责任感,实现各环节施工的严格把控,有效提升电气施工效率和质量,为此,要建立从上到下、层层把关的监督机制,将各项管控工作落实到个人,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大大提升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效益。

结束语

综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施工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机电工程的运转状况加以分析,优化电气管线的铺设、夯实基础准备工作、对配电箱进行合理布局。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提升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岭.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67-168.

[2]孙海龙,王建涛,李若鹏,王彦光,张静.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控制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6):225.

论文作者:刘均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难点和对策分析论文_刘均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