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测度_生产函数论文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及其度量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科技进步论文,度量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科技进步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已为理论和实证分析所证实。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和评价了几种常用的度量科技进步的方法;之后用1978年—1994年的实际数据,对辽宁省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指出了在度量技术进步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规模收益

严格地说:“科技进步”与“技术进步”这两个概念并不一样,前者包括“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但理论与经验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因此目前学术界在测算技术进步时并不将二者加以严格区分,而统一使用“技术进步”一词,本文也沿用这一习惯。这里的技术进步指的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体现在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产品性能等硬技术进步,还包括体现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改进组织、制度创新等软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一种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一、度量技术进步的方法技术进步的度量问题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测算某一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的技术进步水平;二是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即技术进步率在产出增长率中所占的份额。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后者往往更具经济意义。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度量技术进步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上做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有四大类方法:一是直接法,即列举技术进步因素,将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总后即得出技术进步份额。这种方法由于因素多而难以准确度量;二是对比法,即通过经济效益在不同时点的差异来测算技术进步。这种方法非常直观,操作简单,对技术进步过程做了高度抽象,可以说是最广义的技术进步,它把一切都归结为技术进步,往往会产生高估现象,因此不够精确,也缺少理论依据;三是指标体系法,即构造从科技人员、劳动力素质、设备工艺、产品、管理各方面来反映经济系统技术进步的指标体系,最后建立加权平均模型来评价总体技术进步,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但是这一类方法的缺点是综合评价的加权平均模型的构建问题,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测算技术贡献份额时显得无能为力;四是生产函数方法,这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所广泛采用的一类方法,在技术进步度量问题的研究中,该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因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活动中产出的增长,因此离不开生产过程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用生产函数方法来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最富有经济意义。只有两种最基本投入要素即资本与劳动的生产函数为:Y[,t]=F(A[,t],K[,t],L[,t])

A[,t]表示随时间变化的技术进步水平,K[,t],L[,t]分别为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

在生产函数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SOLOW余值法和C—D生产函数法,现在许多方法均在二者之上进行改进,如乔根森等人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这两种方法均需利用经济计量方法进行估计,本文将研究这两种方法在测算技术进步贡献时的应用及适用性的问题。

⒈Solow余值法。在Hicks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下,生产函数为:Y[,t]=A[,t]F(K[,t],L[,t])(1)

对(1)式关于时间t求导并整理有:y=a+α·k+β·1(2)

(2)式称为增长速度方程。其中y,k,1分别为产出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a为技术进步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为劳动产出弹性。

由(2)式有,技术进步速度为:a=y-α·k-β·1(3)

即技术进步是在经济增长中剔除劳动与资本的投入增长所作的贡献,剩余部分视为技术进步的结果。故称为“Solow”余值法”。

如果进一步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即α+β=1),则有:y-1=a+α(k-1) (4)

对(2)和(4)式,根据时间序列数据,用OLS方法进行估计,可得年技术进步速度a和α及β的估计值。这样,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为:

⒉C-D生产函数法。对(1)式,进一步假定技术进步随时间变化而呈指数形式增长,设年技术进步速度为r、即At=A[,0]e[rt]为技术进步水平,于是带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为:

Y[,t]=A[,0]e[rt]K[α][,t]L[β][,t](6)

这里可放弃α+β=1的假设,取对数有:LnY[,t]=LnA[,0]+rt+αLnK[,t]+βLnL[,t](7)

可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利用时序资料直接估计(7)式中的A[,0],r,α和β。若α+β〈1则规模收益递减;α+β=1,则规模收益不变;α+β〉1则规模收益递增。

对(7)式如果进一步假定α+β=1,则有:Ln(Y/L)=LnA[,0]+rt+αLn(K/1)(8)

最后得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二、实证分析下面运用上述方法对辽宁省1978年—1994年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测算出这一期间(可称为转轨时期)辽宁省工业的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对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

资料取自《辽宁统计年鉴》、《辽宁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82—1995)。这些原始数据包括:Y——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K——为全部资本投入,即固定资产净值加上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L——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由于统计部门提供的工业总产值数据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和反映真实产出水平,使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我们以历年的零售物价指数P对Y进行平减处理,即:Y[*][,t]=Y[,t]/P[,t](10)

同时,按现行统计口径,年底固定资产数(净值)是以各年的当年价格计算后累加而成,实际上是一种混合价格。因此也应对固定资产净值(K[,1])进行平减处理。用期望调整公式:K[*][,1t]=K[*][,1t-1]+(K[,1t]-K[,1t-1])/P[,t]其中,t=1时,K[*][,1]t=K[,1]t[,0](11)

我们用Micro-TSP软件在微机上运行,经过反复估计、检验,并试尝用各种形式的变量和方法,(式(2)(4)(7)(8))得到如下结论:

⒈如果放弃“规模收益不变”(即α+β=1)的假设,则会出现下列情形:①得出技术进步率为负的不合理结论;②统计上通不过检验;③得出劳动的产出弹性(β)为负的结果。其中①③均无法得到经济上的合理解释。即式(2)(7)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⒉在“规模收益不变”(α+β=1)的假定下,即用式(4)(8)进行测算,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结论比较相似,统计上可以通过检验,经济上较为合理。说明辽宁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更适合于“规模收益不变”(α+β=1)之假定。具体结果如下:

表一 1978年—1994年辽宁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度量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数字为t统计量。

估计的结果表明,辽宁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很大,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很小,这与近几年企业冗员过多、人浮于事、资金紧张,生产和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仍靠大量资金投入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用(4)(8)算出的技术进步率分别为4.6%和2.28%,并不算高!下表是分别用模型(4)(8)计算的各时期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结论是:第一,由两种不同的模型所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这就涉及到模型的假设与选取问题。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模型至少应满足以下三点:其一是模型假设和变量选取最具经济意义;其二是能通过全部统计检验;其三是数据来源必须真实可靠。第二,两模型的结果均显示,“八·五”时期(1990年—1994年)相对于“七·五”时期(1985年—1989年)和整个时期,在产出增长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技术进步在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可能的解释是:(1)这种结果实际上与近几年企业的困境是一致的。原因是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缓慢、设备老化、管理落后、产品也落后,生产效率不高,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产出增长仍主要靠加大资金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方式。可以说,目前许多企业连维持正常的生产都难以进行,甚至破产倒闭,何谈技术进步?!(2)前几年(尤其是80年代初中期)产出增长率并不高,那时的技术水平、规模与结构等矛盾并不十分突出,相比之下,技术进步贡献率就大些;而进入90年代,一方面产出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缓慢,各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技术进步贡献率相对就小些。(3)可能是数据的选择与真实性等技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表二 各时期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时期 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对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

模型(4)模型(8)

1978~1994 15.612

29.4714.25

1984~1989 16.5944.1830.23

1990~1994 23.9929.187.31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技术进步的度量是最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会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广为引用的“solow余值法”和“C-D生产函数法”其实是建立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些方法则是在上述方法上的改进。结合前面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在进行技术进步的度量时,必须正视和解决下列问题:

⒈前提假设的合理性问题。solow余值法之一是(2)式,它实际上假定:(1)仅有资本与劳动两个要素,它们能互相替代且能以可变的比例相配合。(2)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之中。(3)技术进步为Hicks中性进步。(4)任何时候资本与劳动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但实践表明,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处在“不完全竞争”之中,因此假设(2)并不符合现实。假设(3)缺乏理论依据,只是推导和计算方便而已。事实上,现实经济中“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是存在的。假设(4)对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现实,因为发展中国家经常出现的是劳动力剩余。

Solow余值法之二即(4)式,它更进一步假定规模收益不变,这样做的好处只在于使多元回归变得简单,但理论推导可证,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才能有“规模收益不变”。在现实经济中,生产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同时投入也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的作用难以确切分离出来。因为在不存在外部经济时,产出的增长来自于要素的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而投入的增加往往带来规模经济的变化,这样产出的增长可归结为投入增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变化三部分。若规模经济为负,而假定它为零,则技术进步的作用可能被低估;若规模经济为正,则显然技术进步的作用被夸大了。因此,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并不现实。

广义的C-D生产函数(式(6)虽然没有假设规模收益不变(α+β=1),但存在的问题是,①仍然假设存在“Hicks”中性技术进步;②虽然通过现代计量经济方法使参数估计不成其为问题,但回归系数很可能出现负值,经济意义不合理,如前述实证分析所述。况且经济系统的生产函数可能不是这种形式。

⒉变量的选择问题。在用生产函数度量技术进步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问题。表现为:①产出变量是用GNP、GDP、总产值,还是净产值?哪个更有意义?②资本投入量究竟如何表示:在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金)年平均余额和投资额之间用哪个更符合实际,用什么量最能真正表示资本投入“流量”而非“存量”。要素投入还存在生产能力利用率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使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最符合所描述的经济系统实际,行业与范围不同,选择的量应该不同;其次,Y,K,L的统计口径必须一致,实践证明,选用不同的变量,所度量的结果并不一样;最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变量,都必须考虑价格因素,应剔除价格影响,以真正反映投入产出关系。

⒊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变问题。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

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因素,除了新古典的增长因素以外(即资本积累、劳动力的质与量的提高、技术进步),还包括资源再配置,即资源由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内外部瓶颈的减少。他们认为,在一个劳动力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固定系数模型将总是自动地产生资本短缺和劳动过剩,而收入增长会引起制成品需求超比例增长并导致制成品进口超过出口的发展倾向。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扩大出口,进口替代和资本流入,进行结构调整。

因此,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了包括结构变动在内的增长方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查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y=α[,0]+α[,1](I/Y)+α[,2]L+α[,3]X[,3]+α[,4]X[,A]+α[,5]X[,E]+α[,6]X[,F]+α[,7]X[,D]

(12)

其中,I/Y为投资同GNP的比率;X[,3]为劳动质量(如受教育年限);X[,A]为劳动或资本从农业转移量;X[,E]为出口增长量;X[,F]为国际收支逆差;X[,D]为发展水平。

上式较好地反映了产业结构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为重要。从式(12)可估计出α[,0](技术进步率)。这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值得我们借鉴。这与我们提出的“结构优化”的战略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变量太多或资料限制,估计可能更为困难。同时需强调,对不同部门、行业技术进步的度量,应当选用不同的变量和生产函数类型,尤其在测算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贡献时,应当分部门、分行业进行,而不能盲目“加总”。

标签:;  ;  ;  ;  ;  ;  ;  ;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测度_生产函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