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殊非正式讲师制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_社区功能论文

日本“特别非正式讲师制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教育改革论文,讲师论文,启示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日本“特别非正式讲师制度”简介

1996年4月,日本文部省公布了一份《关于充实地域终身教育学习机会方策的答申报告》。这份报告为了使学校根植于社区,并利用社区推动学校教育,提出了很多举措。其中包括对“非常勤教师制度”的活用。所谓“非常勤教师”,即外聘的兼职教师。从1988年起,根据修订的教师资格许可证制度,日本的普通人经过登记,可以在学校中担任非正式教师。这一制度确立以后,一些在特定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尽管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但通过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的审批,也可进入学校执教。为此,审议会认为可以在社区内挖掘人才,以“非常勤教师”的形式服务于学校[1]。

日本现在大力推崇并实施的“特别非正式讲师制度”,实际上是对日本文部省的《关于充实地域终身教育学习机会方策的答申报告》中所提到的“非常勤教师制度”的再一次认可和实施。到2001年,全日本利用这一制度,聘用非正式教师在中小学校担任一部分学科教师的事例,已有11 607件,并且到2004年将吸引、聘用5万人,进入学校支援在校教师的学科教学工作,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日本特别非正式讲师担任的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2 日本“特别非正式讲师制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2.1在学校课程中开设社区性课程,实现学校课程乡土化 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仅靠学校无力完成,必须依靠社区,破除教育游离于社区建设和发展之外的传统格局,形成社区参与教育的新局面。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区资源、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学校课程要从社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性课程,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社区生活、社区问题的内容,把各种社区面临的课题计划编进学校课程。另外,社区性课程设置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社区教育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社区文化教育设施设备的物质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对这些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凸显了社区文化独特性,使学生了解、欣赏社区文化,提高学生对社区文化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使社区一切优秀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最后,课程设置还必须以社区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立足点,设置一些能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和能为当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课程。

2.2实行“校外讲师团”制度,扩大社区参与学校课程的途径 我国学校聘用有能力的社区人士担任课外辅导员、参与校外教育,已开始成为一种制度。但是,没有聘用有能力的社区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制度。社区青少年的教育仅仅靠学校的专职教师是不够的,社区中存在着大量的有识之士和关心教育的人群,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愿意也能够参与学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共同开发课程、参与管理、兼职教学等。与此同时,他们可以将学校中难以接触到的丰富的、直观的经验引入教育教学中,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

学校可以聘请离退休干部、社区教育工作者、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劳模、老一辈革命家、部队官兵、民警等做校外辅导员或讲师团成员,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当然,请什么人进入学校,讲些什么课程,要视社区已有的人力资源和学校的教学需求而定。

设立“校外讲师团”的目的是能发挥他们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指导学生的有关课题学习,不断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面;②指导学生实验、调查、探究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场所进行指导;③担任学生的专题教师,或者向学生做专题讲座;④参与学生的探究、报告的表现活动,并能给予适当的示范、表演,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⑤参与学校课程的监督、评价与建议[2]。

2.3设立“课程评议员制度”,实行课程评价管理 社区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其效果如何,该如何改进,还得相应地对其进行评价。因此建议设立课程评议员制度,通过对课程的及时反馈,实行课程评价管理。所谓“评议员”是指学校内外的有识者、相关机构、青少年团体等的代表,他们的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管理运作提出意见、建议。这一制度建立与实施的目的是实现学校的教职员、学生父母、社区居民共同为学校的改善负责。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学校教育改革也把这一课题提到了实现学校教育品质提升的政策与策略的优先地位。任何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新问题。即便是在社区协助下开发的乡土课程,也不会一劳永逸地实现其预定目的。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具体情况的改变,不断地对课程进行修订。这样一来,设立课程评议员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性。评价的对象不仅仅可以是课程体系本身,还可根据学生在社区的表现对课程的效果进行质疑,从而调整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使学校的课程管理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开,也使课程更好地为学校和社区服务。这样,学校的课程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和社区的意愿,把学校课程纳入学校和社区整体发展规划,实现学校与社区经济、科技发展的密切结合。

从我国现在的状况来看,社区参与学校课程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只要社区能积极主动地逐渐走进学校,发挥其为学校服务的功能,就能够基本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的统一,使学校教育活动在平等、协作基础上和社区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

标签:;  ;  ;  ;  

日本“特殊非正式讲师制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_社区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